人,如果沒有記憶,就無法發明創造和聯想。——伏爾泰
人的智商,記憶佔據了絕大多數的位置。就像伏爾泰所說,記憶是發明創造的根本。沒有記憶我們就會變為本能動物。
就像網上傳的段子,「金魚的記憶只有7秒,當金魚被電到的時候,7秒過後忘了教訓,就又會重蹈覆轍。」當然這只是個段子,如果我們沒有記憶的話,那場景想想就很有喜感。
「你在這幹啥?」,「我問你個問題。」
「你是誰?」,「我是小明。」
「誒,你叫啥來著?」,「我叫小明。」
「你站著幹啥呢?」想想星爺電影裡的場面,是不是有點感覺了。
沒有記憶就沒有我們,好的記憶可以讓你在學習,工作中如魚得水。
不久前我以思維導圖的形式,總結過一篇《記憶宮殿》的核心。按照其中的3遍閱讀法不斷地複習,我找到了最適合大腦的閱讀記憶法。
量子波動速讀一目十行再來一遍思維導圖式總結科學的定時複習,看到本質問題查缺補漏,徹底記憶
01神乎其神的速讀
第一步,我們要從書籍的目錄看起,當然不是普通的看。在看目錄時,提出問題。
就從這篇文章來看,我的5個標題已經明確地帶給大家許多問題。什麼是速讀?怎樣速讀?講的有什麼方法速讀?這個方法有什麼好處?
當然我們一篇文章沒有這麼多的篇幅,回答不了這麼多的問題。但如果把這些問題帶入到書中去。我們得到的答案就有很多了。基本所有書中都會有詳細的介紹,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做的。
列出所有問題之後,快速地翻動書本,要有多快呢?你的眼睛能捕捉到書上的文字,並且可以解答你自己提出的問題就可以了。
什麼,這樣就完了?
這也太簡單了吧。不要急,這只是我們的第一步,只是愛的初體驗。接下來我們看第二步。
02再正常不過的閱讀
相比於前面那種「量子波動式閱讀」,我們的第二步就再正常不過了。
大家都知道,當我們認真讀書的時候,我們會字字斟酌,恨不得把自己塞進書裡。其實這種方法呢,完全是沒有必要的。我們的大腦,完全可以接受一目十行這種讀書方法。
我們需要慢慢地加快自己的閱讀速度,並且提升眼睛在讀書時的視線範圍。這就是第二個方法的核心。
這種方法並不會讓我們「讀不進去」,相反的,效果好得出奇。
你可以用這種方式,快速地把這篇文章讀下去,你會發現不僅速度加快了,你的專注力提升了,甚至對整篇文章的架構都有了大致的理解。
不過凡事都是有兩面性的,這個步驟的特點就是,前期會特別的累。高負荷的專注力會讓我們的大腦快速疲勞,從而影響我們練習這種方法的積極性。
就像古話說的「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好的方法,必然會告別輕鬆的閱讀方式,堅持下去,方法帶給我們的不止一點好處。
03思維導圖式三遍閱讀
經科學研究,思維導圖的形式,最有利於大腦查找相應知識點,也可以最大程度上理解問題,直觀而且方便查閱。(軟體推薦大家用免費的xmind)
當我們用前兩種方式閱讀完一本書時,這本書的基本架構就出現在腦海中,接著就可以用思維導圖的形式畫出來。
兩遍閱讀,勢必不可能記住一本書的所有知識點,我們第三遍的閱讀為的就是最後的一張思維導圖。邊讀邊畫就是我們的方法。
這一遍講究,細。越細越好,最好整本書的內容都用導圖的形式畫出來,把這張圖當作開卷考試的資料。爭取一張圖可以讓我們考滿分。
如果你用思維導圖並不熟練,沒事的。2萬張圖就可以把你變成思維導圖大師,可以讓你做到心中有圖。
04定時複習
著名的遺忘曲線我就不細講了。總的來說,及時地複習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們的複習不是那種普通的方式,我們要以上個步驟整理出來的思維導圖進行從上到下的複習。
整本書是最重要的節點,往下依次延伸,有邏輯的記憶。
在這個記憶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思維導圖整理得不合適的地方,這種情況不用猶豫,按照自己的理解去重新整理。這是我們的大腦在把知識真正地變為我們的私有財產,到了這個步驟,知識已經差不多都變成我們自己的了。
複習的頻次最好採用1,3,6,15.。。。最重要的是第一個1,記憶某些知識之後,第一天是遺忘的最快的階段。
所以我們要在這個階段重新複習,把遺忘地最多的知識撿回來。之後我們就可以沒事的時候,閉上眼睛,複習一遍思維導圖。
05查缺補漏
恭喜你,你已經差不多記住了這本書的全部知識。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查缺補漏了,在偶爾想起來的時候,想想忘了啥,回去看一看就好了。
這個階段千萬不要自己給得太早,不要在學完一兩天就感覺都記住了,就進入查缺補漏。1個月的時間就可以進入這個階段了,而一個月之內,你就屬於定時複習階段。最好要超過10次定時複習。
想看往期整理《記憶宮殿》的3大模式,4大步驟,5步學習法,6個轉換方式。
關注我,查看3月4號的文章即可。
(圖片轉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