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中國的家長太焦慮,孩子還沒上小學,就開始各種提前學習。到了小學,許多孩子更是連周末都沒了,每天學習、刷題、練特長,早早沒了快樂的玩耍時間。
其實,這也怪不得他們,畢竟從孩子上小學開始,家長和孩子們的頭上就懸了一把「中考」的寶劍,不久便要落下來。
沒錯,不是「高考」,而是「中考」。2019年的全國高考錄取率達到87%,2020年甚至接近90%,而各城市的中考普通高中的錄取率則在50%上下。
不但如此,中考不復讀,直接分流到各個職校,讓一半的孩子走職業技術培養的路線,是國家教育的基本思路之一。畢竟,保證技術工種的充足勞動力,是國家的大政策,在某種意義上說,是有其道理的。
只不過,如果僅僅作為旁觀者,我可能會說「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搞研究、高學歷」,早些規劃職業路線,是幫助孩子更好的適應社會,能夠自食其力的好辦法。
但是,作為母親,我卻不免跟許多父母一樣,希望孩子不要在「中考」分流,進入魚龍混雜的職校,步入社會時「輸在起跑線上」。
更何況許多男孩在初中時,還沒有「開竅」,對自己的未來相當模糊,大腦發育也遠沒有成熟,這個時候就分流,豈不是耽誤了孩子?
有人說,德國、奧地利、英國、瑞士等發達國家,都有類似的分流制度。
在奧地利和瑞士,70%以上的孩子在初中階段就會選擇職業路線,而德國有超過50%的孩子會在四年級左右,就開始走職業教育的路線。
看上去很像,但事實上,差別很大。
在那些不需要高考的國家,孩子可以自由選擇,是走技術路線,還是走求學路線。在同樣需要高考的韓國,職校的錄取分數線比普通高中還要高。
孩子進入職校,只是他的未來規劃不同,並不分三六九等,也就一樣充滿活力,願意學習。更可能因為是自己的興趣所在,表現的更加積極,最終成就一番事業。
但在咱們國家,「中考「用分數線把孩子分了三六九等,一等孩子進了重點高中,二等孩子進了普通高中,那些進入職校的孩子,直接被貼上了失敗者、智商低的標籤。
如果進入職校的學生都是被中考「刷下來」的失敗者,這也就註定了咱們的職校難有積極的學習氛圍。
「既然我不優秀,那麼不如破罐破摔「,無論是孩子、家長還是職校的老師,都不免存了這樣的心思。
這就讓咱們的職校始終瀰漫著消極的氛圍。有許多孩子進了職校一兩年,就學會了抽菸、喝酒。有些老師為了管理方便,減少打架的情況,甚至鼓勵孩子們呆在宿舍打遊戲。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中國的父母,特別不願意孩子在中考時被「刷下來」。
相比歐美,我個人覺得中國的父母更積極,特別在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
我們不是不能理解,孩子「開竅」有先後,他的成長發育需要時間,但是,我們更希望通過早一點訓練、給孩子足夠的幫助,讓孩子早點開蒙,不要錯過人生的關鍵節點,莫名其妙的被「刷下來」——還沒開竅,就先「失敗」了。
坦白說,我個人認為,用「中考」來分流,對許多男孩而言,是太早了。
科學家們早就通過大腦核磁共振發現,男孩大腦中負責連結左右腦的「胼胝體」發育更晚,這就導致了他們的大腦經常「堵車」,信息不能在負責感受和負責分析的兩側大腦間快速的傳遞,所以孩子在記憶、語言、理解、分析等方面都顯得更慢。
而大腦的發育在孩子青春期前後才會趕上,所以許多男孩是到了高中階段才突然「開竅」的。
可是,如果孩子在「中考」前還沒開竅,那麼不但會被分流,還可能嚴重的打擊孩子的自信,以後都給自己貼上「笨」的標籤,即使大腦的發育趕上了,也依舊會因為之前的失敗經歷,而影響一生。
還有的男孩,到了職校才開竅。我就遇到過這樣的,初中成績很差。到了職校後,自己突然發現突然什麼都搞明白了,記憶、理解力都有飛躍,可是「高中-大學本科」的求學路線卻幾乎已經被堵上了。
教育體系的問題,咱們可以呼籲。不過作為家長,怨天尤人是沒用的。幫助孩子早點開始基礎能力的訓練,增強他們的心理承受力,助推他們早日開竅,獲得更多的人生選擇,才是咱們要做的事。
如果您的孩子有幸開蒙較早,那麼許多事情確實可以順其自然。如果咱們的孩子屬於「開竅」較晚的類型,那麼「靜待花開」絕對不是積極的方式。
您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調整教育的方式:
1、早點開始「大腦訓練」,讓孩子在學齡前儘可能的多參加各種運動,多接觸自然,訓練大腦的感覺統合,和負責左右腦連結的胼胝體——這比學拼音更重要;
2、從幼兒園開始,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在學校有朋友的孩子,不容易厭學、逃學,也能夠減少遇到校園暴力的可能;
3、小學剛入學時,無論孩子遇到多大的學習困難,都要保護他的自信,讓他相信現在雖然挺糟糕,但以後會好。這樣到了孩子大腦開竅時,心理就不會拖後腿。
4、孩子進入中高年級,教給他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具體困難,避免重複刷題、抄寫浪費時間,又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
5、最重要的一點,要始終保持親子關係的親密。只有孩子信任你,才會聽你的教導。
上面的這些具體教育方式,在我的專欄裡都有詳細的介紹,有興趣的家長可以參考。
我是,學習治療師,多平臺育兒領域優質原創作者。專注於男孩養育中的心理成長、大腦訓練,幫助您不打不罵、不生氣,提升孩子的責任感、自制力和學習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