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刷掉」一半,為什麼我不希望孩子進入職校學習?答案很現實

2020-08-31 楓糖媽媽

有人說中國的家長太焦慮,孩子還沒上小學,就開始各種提前學習。到了小學,許多孩子更是連周末都沒了,每天學習、刷題、練特長,早早沒了快樂的玩耍時間。

其實,這也怪不得他們,畢竟從孩子上小學開始,家長和孩子們的頭上就懸了一把「中考」的寶劍,不久便要落下來。

沒錯,不是「高考」,而是「中考」。2019年的全國高考錄取率達到87%,2020年甚至接近90%,而各城市的中考普通高中的錄取率則在50%上下。

不但如此,中考不復讀,直接分流到各個職校,讓一半的孩子走職業技術培養的路線,是國家教育的基本思路之一。畢竟,保證技術工種的充足勞動力,是國家的大政策,在某種意義上說,是有其道理的。

只不過,如果僅僅作為旁觀者,我可能會說「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搞研究、高學歷」,早些規劃職業路線,是幫助孩子更好的適應社會,能夠自食其力的好辦法。

但是,作為母親,我卻不免跟許多父母一樣,希望孩子不要在「中考」分流,進入魚龍混雜的職校,步入社會時「輸在起跑線上」。

更何況許多男孩在初中時,還沒有「開竅」,對自己的未來相當模糊,大腦發育也遠沒有成熟,這個時候就分流,豈不是耽誤了孩子?

「分流」給孩子貼上「失敗者」標籤

有人說,德國、奧地利、英國、瑞士等發達國家,都有類似的分流制度。

在奧地利和瑞士,70%以上的孩子在初中階段就會選擇職業路線,而德國有超過50%的孩子會在四年級左右,就開始走職業教育的路線。

看上去很像,但事實上,差別很大。

在那些不需要高考的國家,孩子可以自由選擇,是走技術路線,還是走求學路線。在同樣需要高考的韓國,職校的錄取分數線比普通高中還要高。

孩子進入職校,只是他的未來規劃不同,並不分三六九等,也就一樣充滿活力,願意學習。更可能因為是自己的興趣所在,表現的更加積極,最終成就一番事業。

但在咱們國家,「中考「用分數線把孩子分了三六九等,一等孩子進了重點高中,二等孩子進了普通高中,那些進入職校的孩子,直接被貼上了失敗者、智商低的標籤。

如果進入職校的學生都是被中考「刷下來」的失敗者,這也就註定了咱們的職校難有積極的學習氛圍。

「既然我不優秀,那麼不如破罐破摔「,無論是孩子、家長還是職校的老師,都不免存了這樣的心思。

這就讓咱們的職校始終瀰漫著消極的氛圍。有許多孩子進了職校一兩年,就學會了抽菸、喝酒。有些老師為了管理方便,減少打架的情況,甚至鼓勵孩子們呆在宿舍打遊戲。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中國的父母,特別不願意孩子在中考時被「刷下來」。

最怕還沒開竅,就先「失敗」了

相比歐美,我個人覺得中國的父母更積極,特別在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

我們不是不能理解,孩子「開竅」有先後,他的成長發育需要時間,但是,我們更希望通過早一點訓練、給孩子足夠的幫助,讓孩子早點開蒙,不要錯過人生的關鍵節點,莫名其妙的被「刷下來」——還沒開竅,就先「失敗」了。

坦白說,我個人認為,用「中考」來分流,對許多男孩而言,是太早了。

科學家們早就通過大腦核磁共振發現,男孩大腦中負責連結左右腦的「胼胝體」發育更晚,這就導致了他們的大腦經常「堵車」,信息不能在負責感受和負責分析的兩側大腦間快速的傳遞,所以孩子在記憶、語言、理解、分析等方面都顯得更慢。

而大腦的發育在孩子青春期前後才會趕上,所以許多男孩是到了高中階段才突然「開竅」的。

可是,如果孩子在「中考」前還沒開竅,那麼不但會被分流,還可能嚴重的打擊孩子的自信,以後都給自己貼上「笨」的標籤,即使大腦的發育趕上了,也依舊會因為之前的失敗經歷,而影響一生。

還有的男孩,到了職校才開竅。我就遇到過這樣的,初中成績很差。到了職校後,自己突然發現突然什麼都搞明白了,記憶、理解力都有飛躍,可是「高中-大學本科」的求學路線卻幾乎已經被堵上了。


改變不了,就想辦法適應

教育體系的問題,咱們可以呼籲。不過作為家長,怨天尤人是沒用的。幫助孩子早點開始基礎能力的訓練,增強他們的心理承受力,助推他們早日開竅,獲得更多的人生選擇,才是咱們要做的事。

如果您的孩子有幸開蒙較早,那麼許多事情確實可以順其自然。如果咱們的孩子屬於「開竅」較晚的類型,那麼「靜待花開」絕對不是積極的方式。

您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調整教育的方式:

1、早點開始「大腦訓練」,讓孩子在學齡前儘可能的多參加各種運動,多接觸自然,訓練大腦的感覺統合,和負責左右腦連結的胼胝體——這比學拼音更重要;

2、從幼兒園開始,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在學校有朋友的孩子,不容易厭學、逃學,也能夠減少遇到校園暴力的可能;

3、小學剛入學時,無論孩子遇到多大的學習困難,都要保護他的自信,讓他相信現在雖然挺糟糕,但以後會好。這樣到了孩子大腦開竅時,心理就不會拖後腿。

4、孩子進入中高年級,教給他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具體困難,避免重複刷題、抄寫浪費時間,又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

5、最重要的一點,要始終保持親子關係的親密。只有孩子信任你,才會聽你的教導。

上面的這些具體教育方式,在我的專欄裡都有詳細的介紹,有興趣的家長可以參考。

我是,學習治療師,多平臺育兒領域優質原創作者。專注於男孩養育中的心理成長、大腦訓練,幫助您不打不罵、不生氣,提升孩子的責任感、自制力和學習成績。

相關焦點

  • 殘酷的中考,分流了一半學子,為什麼我不希望孩子進入職校學習?
    前面我寫了「雞娃」的形成這裡我單獨說說中考。有人說中國的家長太焦慮,孩子還沒上小學,就開始各種提前學習。到了小學,許多孩子更是連周末都沒了,每天學習、刷題、練特長,早早沒了快樂的玩耍時間。其實,這也怪不得他們,畢竟從孩子上小學開始,家長和孩子們的頭上就懸了一把「中考」的寶劍,不久便要落下來。沒錯,不是「高考」,而是「中考」。
  • 中考淘汰一半人,家長為何不願孩子讀職校?逃不開這些現實的原因
    王阿姨雖然已經退休了,可是她兒子小健才上高中,王阿姨50歲才生下這個兒子,兒子的學習成績一直是最讓王阿姨操心的。王阿姨說:「其實小健的分數根本不夠上高中,這是花了血本才上的民辦私立學校啊!」原來貪玩的小健中考只能只有200多分,根本夠不上普高線,但是這孩子好像突然懂事了,說什麼都不願意去上職校。
  • 教育重大改革:中考復讀禁令,一半的學生上不了普高,家長慌了!
    上普通高中的50萬,在高考中再刷掉20%,也就是說,100萬學,最終只有40萬能上大學(本科專科),由此可見,當今教育競爭激烈程度。這也就意味著有一半多的學生上不了公辦高中,深圳中考錄取率不到50%已經是好幾年的事了。對於中考,幾個月,陝西寶雞還發布了一項禁令:「中考復讀禁令」,在九年義務教育中,禁止公立中學,民辦初中,普通高中,校外培訓機構招收初三復讀生。
  • 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中考分流引起家長恐慌
    她又驚訝又著急地看著我:「你不知道現在我們江蘇的高中錄取率只有40%左右嗎?也就是說一半多的孩子可能上不了高中,而且公立學校也有壓力,如果學生考不到好的高中,他的學生生源也會越來越差,很多家長會勒緊褲帶給孩子送到民營學校,所以到了初三,是學校和家長雙重焦慮!」家裡有一位親戚,她家孩子在老家一個民辦初中上初二,我問怎麼選擇民辦初中呢?(因為我的家鄉,還是公立教育為主導)。
  • 一半學生上不了普高?家長炸鍋了:難以接受!
    一貫不把學習當回事的他們開始感到焦慮,還常常被同學嘲笑「分數沒過線」。上普通高中的50萬,在高考中再刷掉20%,也就是說,100萬人,最終只有40萬能上大學(本科專科),由此可見,當今教育競爭激烈程度。
  • 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中考成為職業教育的分流點引起家長恐慌
    我問她:為什麼假期給小孩子的學校壓力這麼大?她又驚訝又著急地看著我:「你不知道現在我們江蘇的高中錄取率只有40%左右嗎?也就是說一半多的孩子可能上不了高中,而且公立學校也有壓力,如果學生考不到好的高中,他的學生生源也會越來越差,很多家長會勒緊褲帶給孩子送到民營學校,所以到了初三,是學校和家長雙重焦慮!」
  • 被中考「淘汰」下來的職高生,就業前景如何?過來人:現實又扎心
    在中考時,沒進入高中的學生在全國初中生比例中至少佔到一半,除非特殊原因外,往往在中考失利後進入職高院校的學生,大多數都是在學習上不努力的人,他們進入職校的原因很簡單統一,中考分數不高。要說前景如何,其實這個問題我想大家心裡都心知肚明,兩個字形容更貼切:悲觀。當然,除非家裡有關係有錢,不然的話,日後很難躋身進入「精英階層」行列。
  • 不允許復讀的中考,50%上不了高中!家長:去職校還不如打工
    目前我國考入大學的比例為82%,但能夠進入普通高中的比例還不到50%。也就是說,50%的學生上不了高中,只能選擇打工和讀職校。也就是說上大學比上高中難。為何會如此?這是由我國的教育體系造成的。我國的基礎教育分為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在九年義務教育完成後,所有學生都要面臨一個選擇,去讀高中還是去讀職校。而做這個決定的不是學生,而是中考。
  • 揚州市中考成績揭曉,我區近70%的中考生可進入高中學習
    28號,我市2020年中考成績揭曉,各區的初中在凌晨紛紛貼出喜報。區江中1000人,丁中大中仙中各750人,邵中一中育中和職校綜合高中共招1705,兩所民辦高中計劃招180人。緩解了家長和學生希望能上高中的的壓力。前幾年,區普通高中切分線在600分左右,有一半的初中生上不了高 中,學生、家長壓力都很大,有些孩子初中成績不理想,家長就安排孩子擠出時間參加六門學科一對一補課,目標就一個,能上高中!
  • 還想高中擴招 別做夢了 今後中考淘汰率會更高
    很多人都關心高考的成績,其實對於一個中學生來說,中考的重要性比高考更大,為什麼呢?中考後升入高中的機率比高考後升入高校的機率要低,而且這種趨勢會越來越明顯。根據多個省市的數據,大部分的地區高中和職校的錄取比例已經接近1:1,也就是一半的人上高中,一半的人進入職校了
  • 今年中考後,很多地區「有一半左右的學生上不了高中」,為什麼?
    2020年,大家都把目光焦距到「疫情」和「高考」當中去了,但是人們卻發現,「中考」更能影響這千百萬學生的命運!現在的「高考」和「中考」都面臨著改革,但是兩者的發展方向截然不同:「高考」朝著「讓越來越多的人能上大學」的方向改革,而「中考」卻朝著「普高、職高分流」的方向改革!上高中的學生「不到一半」,這是為什麼?
  • 2020中考的困惑
    2020年中考已經於7月23日結束了,改卷老師了正在忙碌的改卷中,那這段時間是家長非常焦慮的時刻,畢竟是又期待著分數,又害怕著分數的公布。筆者的一位朋友,家裡正好有孩子今年中考,一直跟我說睡不著覺,怎麼辦呢?為此我有必要寫今天這篇文章,希望能給家長們一些好的建議。
  • 職校年輕人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周刊》2020年第37期,原文標題《職校年輕人》,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我國1萬多所職業技術學校裡容納了2600多萬職校生,他們是在中考和高考當中落敗的人,幾乎佔到了年輕人的一半以上。他們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一群人,與大學失之交臂後,他們走的是一條什麼樣的人生道路?
  • 中考落榜,孩子選擇上職校,丟人嗎?
    今天早上,剛起床,接到一個學生家長的電話,問我:想託關係把他家孩子送到XX高中,到高中如果孩子好好學,是不是也不晚?我一愣,竟不知道如何回答。一來因為他家孩子中考分數連300分都不到,二來因為XX高中是一所市級示範性高中,恐怕不是你那麼容易進的。
  • 中考比高考還難?在長沙,有將近一半的孩子可能上不了普高
    「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前幾天跟朋友說到孩子的學習,話還沒說兩句,朋友就說很焦慮。自家孩子雖然在市重點初中,但壓力卻一點也不小,由於小學基礎不行,在班級成績一直處在中等偏下水平。我勸她別著急,才上初一,別這麼早下結論,給孩子點適應時間,再說了孩子還在重點初中,能差到哪去呢?
  • 教育部發布通知,每年中考將有一半學生上不了高中,現實很殘酷
    對於每個家庭而言,孩子的教育絕對是最重要的事情。一個家庭對於孩子教育的好壞,關係著孩子的未來的好壞。關係著一個家庭的幸福與否。可以說,每一個孩子都承載著整個家庭的希望。而能否上到一個優質的高中對於一個孩子的學習生涯來說至關重要。因為進入到一個好的高中意味著孩子離大學又近了一步。想要進入一個好的高中的唯一途徑是中考。
  • 中考,一半考生被淘汰,為何讀高中這麼難?原因跟你想的一樣嗎?
    中考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能考上一所重點高中,將來上大學的希望就增加了許多。就升學率來看,2018年,全國高考實際錄取率達到了81.13%,2019年,有6個省份的高考錄取率達到了90%以上。但是反觀中考,中考的升學率一半都不到,有的地區甚至是30%。讀個高中很難。中考,一半考生被淘汰,為何讀高中這麼難?原因跟你想的一樣嗎?
  • 比高考更殘酷的是中考,一半的孩子上不了高中
    前幾天中考出成績,因為有朋友的孩子參加中考就關注了一下,朋友的孩子想考西北大學附屬中學,孩子考了610分,朋友說總分700。我一聽,第一反應就是這也太厲害了吧,那肯定沒問題啊。朋友說現在中考錄取分數也高,希望可以考上。看朋友這樣說反而激發了我的好奇心,平時大家都關注高考,中考好像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總感覺所有孩子都能考上高中。為此,我特地去了解了下現在的中考現狀。
  • 中考成績不理想,為什麼有的人花高額的擇校費也不上免費的職中?
    導語:中考成績不理想,為什麼有的人花高額的擇校費也不上免費的職中?中考是人生第一次選拔性考試,也是九年義務教育的一次強制分流。中考後不同水平層次的考生會分流到不同的教育賽道上。成績優異的考生毫無疑問會進入高中,成績相對要差一點的考生無法升入普通高中,只能就讀職高、中專或者技校學習一技之長。如今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實施的很多政策都是有利於職校生的。
  • 2021中考新改革!一半初中生將考不上高中!
    近期,一條有關「2021年中考改革重點」的消息刷爆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