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啞鈴媽媽
今天中午在食堂遇到了退休的王阿姨,許久未見了,便和王阿姨聊了起來。
王阿姨雖然已經退休了,可是她兒子小健才上高中,王阿姨50歲才生下這個兒子,兒子的學習成績一直是最讓王阿姨操心的。
王阿姨說:「其實小健的分數根本不夠上高中,這是花了血本才上的民辦私立學校啊!」原來貪玩的小健中考只能只有200多分,根本夠不上普高線,但是這孩子好像突然懂事了,說什麼都不願意去上職校。
王阿姨只好給孩子聯繫了民辦私立學校,王阿姨悄悄地告訴我:「這個學校一學期學費得10萬呢!」我瞬間張大了嘴巴,感覺不可思議。
王阿姨接著說:「為了孩子能有個書讀,我把房子都賣掉了,10萬塊僅僅是一年的學費,孩子成績跟不上,我還請了個一對一補習的老師,一個小時就要600呢!」
我家孩子還小,還不能理解王阿姨的做法,我忙問:「現在國家不是大力扶持職校嗎?讓孩子上個職校,有個一技之長也不錯啊!」
可王阿姨的頭搖得像個撥浪鼓,「上了職校就沒有讀大學的機會了!小健這輩子可不能低人一等!」
我說:「如果孩子有個過硬的本領,未來可以找到好的工作,收入也不會差的。像我們這樣讀了大學的人大把抓,不一定就有更好的發展啊!」
王阿姨仍然很堅持自己的想法,「等你家娃大了你就懂了,沒有哪個父母會甘心讓孩子讀職校的。」
我上網查看了一下近年來中考的升學率,根據「中國教育在線」網站上公布的信息顯示,中考平均升學率剛過5成。
再來看看高考升學率,簡直是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就拿2018年數據來說,中考升學率為58.73%,高考升學率竟然達到了81.13%。可見,如今中考的升學壓力已經遠遠超過了高考的壓力。
那個被比喻為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高考,已經被更嚴峻的中考形勢所取代。
為什麼家長們寧可賣房花高價上學也不願意孩子們上職業學校呢?大致逃不過這幾個原因:
①圓孩子大學夢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孩子只要進了高中,8成的孩子都可以上大學。我們拿數據來舉例,比如有100萬孩子參加中考,那麼2018年能上高中的孩子只有58.73萬,而三年後這58.73萬孩子中就有47.64萬人可以上大學。
不管孩子是因為學習成績不好,還是因為考試失利,父母都認為只要孩子能上個高中,就有半隻腳踏進了大學門,因此不乏有王阿姨這樣的寶媽,傾家蕩產也要把孩子送到高中去。
②家長要面子
家長們都知道一個道理:「人生下半場拼的就是孩子。」如果親戚朋友問起來孩子是上了高中還是職校,如果家長回答「上了職校」,好像自己都抬不起頭來。
曾經有個朋友告訴我,「未來沒有人願意當一線工人了,這職校就是培養的一線勞動力,說白了就是藍領。」
朋友的話代表了很多家長的心聲,家長都是要面子的,哪個家長願意承認自己的孩子未來就是個當工人的料呢?
③擔心孩子失去了「鐵飯碗」考試機會
雖然現在很多職校也推出了3+2的班型,也就是說職校的孩子可以通過多讀兩年拿到大專的文憑,甚至還可以深造讀本科。
可是職校的孩子終究失去了上全日制大學的機會,如今公務員、事業單位考試都會要求候選人具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這樣一來,沒有讀高中的孩子一開始就失去了考這些「鐵飯碗」的機會。
④擔心孩子學壞
筆者讀書的時候,家長們就灌輸一個觀念,職校的孩子都是不學習的孩子,整天抽菸打架談戀愛,進了職校就等於毀了孩子。
直到現在,我們做了父母,仍然帶著有色的眼光看待職校,因此這些不願意讓孩子上職校的家長們也是擔心孩子會學壞。
其實,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才培養多元化的趨勢也日漸明顯,孩子到底是上高中還是職校也是因人而異的,家長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這個問題:
1. 孩子有無學習興趣。
每個孩子都有著不同的天賦,學習也是需要天賦的,如果孩子沒有學習課本知識的興趣和天賦,那麼可以考慮給孩子選個好的專業,畢竟未來讓孩子成為某個領域的專才也是不錯的選擇。
2. 家庭經濟條件。
我們的孩子們生活在一個變化的時代裡,家長要教會他們學會擁抱變化,不斷進步。不論孩子上高中還是職校,這僅僅是人生的一個新起點,絕不是一個終點。
孩子未來用錢的地方還很多,家長們應該量力而行,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給孩子選擇合適的發展機會。
寶爸寶媽們,你們願意讓孩子上職校嗎?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