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讀「雙一流」怎麼辦?這些「四非」高校的王牌專業同樣有前途!

2020-12-15 專注教育那些事

如今要說好大學,「雙一流」總被提起,確實,和其他高校相比,「雙一流」高校優勢明顯,實力強,畢業生就業相對容易前途好。但是我們也都知道,「雙一流」高校全國僅僅只有100多所,每年招收的學生人數有限,大部分學生最後只能讀普通高校。那麼問題來了,不讀「雙一流」怎麼辦?不要慌,這些普通「四非」學校的王牌專業同樣有前途!

畢業生找工作,有兩個因素特別重要,一個是畢業院校,一個是專業。畢業於「雙一流」高校固然是個優勢,但是如果專業過於弱勢,那麼找工作也並不會太輕鬆。而即使畢業於非「雙一流」高校,如果專業比較熱門或者在行業內影響力大,照樣好找工作。

首先要提到上海海關學院,這所高校整體實力一般,但是擁有海關管理這個全國稀缺的專業。為何說這個專業稀缺?因為全國開設這個專業的就兩所高校,一所是對外經貿大學一所就是上海海關學院。在國考中,海關招收大量海關管理專業的畢業生,這些職位僅上海海關學院和對外經貿大學的海關管理專業的學生可以報考,對外經貿大學的畢業生規模小,而且很多從事公務員以外工作,於是上海海關學院的畢業生在國考中優勢十分明顯,成為公務員的概率非常高。

其次要說到南華大學,這所學校整體實力尚可,「核」和「醫」是學校的兩大王牌,但是醫學在全國排名比較一般,只是在湖南影響力比較大,學校的「核」才是真正的王牌。南華大學的前身之一為核工業部直屬的中南工學院,2000年前後又合併了核六所,如今核類實力十分突出,是全國核專業比較齊全的高校,核工程學科排名全國前10。南華大學核類專業的本科生就業不是那麼牛,但是這個專業容易保研也容易考研,很多南華的核專業畢業生進入清北中科院等院校讀研,畢業後前景十分好。

最後要提到南京審計大學,這所高校的審計學全國第一,可謂霸氣十足。審計屬於財經類專業,是如今最熱門的一類專業,畢業後前景好,備受考生歡迎。南京審計大學雖是「四非」,但擁審計學這個大熱門專業,一直是「四非」高校裡面的大熱門。

不讀「雙一流」也並不是沒前途,選好專業,讀個「四非」高校照樣前景光明。

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這些「四非」院校專業實力不輸雙一流,擁有A級學科實力強勁!
    雖然說這些院校沒有入選211工程、985工程、雙一流大學、全國重點大學,但有些學校的實力還是很強勁的,他們擁有的A級學科並不輸雙一流院校,可以說,有些學校考上就是賺到。在教育部第四輪全國高校學科評估中,有3個學科進入A類、12個學科進入B類,A類學科數、AB類學科數均位居福建省屬高校第1位,A類學科數並列全國高校第45位。
  • 四非院校比較值得讀的專業有哪些?
    四非指非985、非211、非一流高校、非一流學科高校的簡稱,默認是一本批次招生的,處於一本批次招生院校歧視鏈的最低端(985、一流大學
  • 擁有A類學科卻落選雙一流的高校有哪些
    雙一流時代來臨,帶給我們最大的變化就是各種考核以及對高校的評價維度,越來越細緻,人們已經開始從學科層面去看待學習和科研,這些都是很好的變化與開端。那麼,雙一流中,一個重要的評價尺度就是學科評估,而學科評估作為國家層面牽頭開展的非營利性高校評估,自問世以來,就一直是大家用來衡量一所大學的最核心指標,而且隨著時間推移,分量越重,馬上要來臨的第五輪學科評估,保證的這項政策的延續性。
  • 中國9所相對實力強勁的四非高校!你看好哪所,下一輪進雙一流?
    【中國9所相對實力強勁的四非高校!你看好哪幾所,最有可能下一輪進雙一流,成為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985、211工程大學,由於機制原因,算得上是一次定終身,只進不出。對於很多追求上進的高校,在39所、112所分別確定了之後,就再沒有任何機會。
  • 2022「雙一流」預測,這些大學有可能入選
    預測成為雙一流的高校要成為「雙一流」,首先要滿足三個基本條件。第一屬「四非」,第二國內國外綜合排名達到標準,第三是榮獲國家大獎。那麼目前哪些高校滿足這些基本條件呢?小航帶大家預測一波!從第一輪「雙一流」新增的25所非211大學屬性來看,特色院校佔據著絕大多數,僅有河南大學和寧波大學兩所綜合性較強,所以預測下一輪仍然會有綜合性高校入選,但數量不會太多。
  • 這31所「四非高校」專業實力強,擁有A級學科不輸雙一流!
    按照舊慣例,選學校可以參考985、211以及「雙一流」(雙一流中一流學科建設名單也是選專業的重要參考),那麼結合專業如何選學校呢?學科評估是一個很重要的參考。作為教育部組織的權威評估,現在已經進行了四輪,第五輪學科評估也即將進行。
  • 985、211和雙一流之外再無名校,這些學校表示不同意
    並且已經統籌到雙一流建設之中,雙一流分為一流高校建設和一流學科建設,一流高校有42所,一流學科建設有95前所,共137所,比211的112所多出25所。新增25所非211雙一流那麼,非985、211非雙一流的四非類高校有沒有哪些學校實力也很強呢?
  • 這13所大學不是985.211,也不是「雙一流」,卻排在全國前100!
    在我國如今的高校版圖中,「雙一流」已經取代了「985、211」成為了新的「高校貴族」,而曾經的一些「雙非」高校也慘變「四非」,但是這些變身「四非」的高校真的水平很差勁嗎?其實不是,這些「四非」高校中同樣有實力超過部分「雙一流」高校的強校。
  • 這些「四非」院校專業實力強勁,擁有A級學科不輸雙一流!考上就是賺到!
    東北財經大學堅持學科引領戰略,是遼寧省一流大學重點建設高校。學校有財政學、產業經濟學、會計學3個國家重點學科,數量經濟學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應用經濟學、統計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理論經濟學6個一級學科入選為遼寧省高等學校一流學科A類。
  • 42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分成5個檔次,該如何排名?有哪些王牌專業?
    第一個層次的高校和王牌專業這兩所學校的實力和地位遠遠不是其他學校能比的,單從一流學科數量上來說,北大有41個世界一流學科,清華有35個世界一流學科,這個數量幾乎是下一個檔次高校的2比如,北京大學的王牌學科和專業有經濟學、法學和生物學,清華大學除了有北大的這些學科以外,還有土木工程、建築學、水利水電等等技術性非常強的學科。這也是這近10年很多學子更願意報考清華大學的原因。第二檔基本沒什麼疑問,是常說的「華五人」組合。
  • 「四非」高校突圍的「道」與「術」
    也正因如此,該校2004級校友、新華社記者王仁貴在被問及母校時曾多次遭遇尷尬,因為有些人並不知道這所學校在哪兒,甚至還有人問他「是不是燕山石化辦的學校」。在一定程度上,這種尷尬是「有情可原」的,因為燕山大學目前還只是一所地方高校,更是一所「四非」高校(即非「985工程」「211工程」以及「雙一流」建設高校)。不過,近年來,這所「四非」高校取得了不少亮眼成績。
  • 實力雄厚媲美雙一流,卻沒有相應名號,陝西這兩所大學「很憋屈」
    陝西省的高校有很多,其中是211工程的大學就有8所,僅次於北京,上海。除了這8所211學校外,陝西省還有3所大學雖然是「四非」大學,但是。
  • 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非雙一流學科算雙一流?
    首先,從國家雙一流定義上講,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所有的學科都算是一流,特別是雙一流建設高校中的A類高校,在全國範圍內的考公(含選調等)、保研、就業的認可度都極高。但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突出的是學科,而非突出的高校,因而個人覺得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非雙一流學科是不算雙一流的,這裡又涉及另一個概念,就是雙一流學科是指的一級學科,一級學科下面的二級學科都屬於雙一流學科(二級學科可簡單理解為通常所說的專業,但不是一一對應),比如南京郵電大學入選的電子科學與技術是雙一流建設學科,因此南京郵電大學的本科招生專業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是雙一流專業,另外電路與系統、物理電子等二級學科也算是雙一流學科
  • 高校等級大洗牌!這11所「四非」院校直升「雙一流」?
    高校有985、211、雙一流院校和普院校之分,我國有39所985高校、116所211高校和42所雙一流院校。,而一些非「雙一流」高校則有可能憑藉這五年來良好的發展勢頭,成功突圍。「雙一流」院校大洗牌,十一所高校新晉「雙一流」,八所原一流高校竟然未入選!1、兩所985高校歸於A類。
  • 這31所「四非高校」專業實力強,擁有A級學科不輸「雙一流」!
    一般來說,醫學類、財經類、政法類專業備受高考考生和家長的歡迎。對於有意向報考這幾類院校的考生來說,如果選擇名校,超高的分數線是一道門檻,如果選擇一般的省屬高校,又擔心專業的水平不一。那麼,我們建議這類考生不妨將目光轉向這幾所高校。
  • 陝西二本正式投檔,這所上海的雙一流高校僅469分,考生撿漏了
    我國高校有著一些等級劃分,優秀的高校進入了雙一流,被稱為雙一流高校,而進不去的高校統稱為四非高校,沒有屬性優勢,在各方面都處於劣勢。,以雙一流高校作為自己志願填報的第一選擇,但是雙一流高校整體分數較高,有些考生未能如願。
  • 值得報考,這些高校是2020年「雙一流」增選的最有力競爭者
    「雙一流」即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是黨和國家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支撐。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共計137所。簡言之,這137所高校應該是國內目前最好的大學!但是,「雙一流」建設是起點,不是終點!
  • 中國運氣最差的大學,先錯過211,又錯過雙一流,成「四非」大學
    211工程評選、省屬211大學評選、985大學工程還有雙一流工程。這四大大學建設計劃,基本就是大學的希望之光,大學想發展的好,這四個(其實也是三個)起碼佔一個,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國家比較多的資源的支持,大學才能夠比較良好的一直發展下去。
  • 這所「四非」醫科大學,實力遠超部分名牌大學,有望躋身雙一流
    這所「四非」醫科大學,實力遠超部分名牌大學,有望躋身雙一流當下高校圈,衡量一所學校是否有名氣,一般人都是看其是否有985、211或「雙一流」光環,而一旦全都沒有,就會被調侃為「四非」院校,也即是沒有硬實力的意思。
  • 北京8所雙一流大學王牌專業排名,外省能考上都是萬裡挑一
    目前國內共有雙一流大學42所(包含985高校39所,211高校3所),這是目前教育部對頂尖層次高等教育的新定義;但整體來說,雙一流大學的分布還是過於集中,資源難以均衡發展;而在各省市中,北京雙一流大學數量最多,達到8所;分別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