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科研「神器」:掃描電子顯微鏡原理及應用

2021-02-13 金屬材料科學與技術

掃描電子顯微鏡是我們金屬科研工作中應用最廣泛的「神器」,可以說幾乎伴隨著每一位研究生度過自己最重要的科研經歷,時常「愛也掃描」「恨也掃描」,今天就系統地為新老同學們和需要應用掃描的科技工作者介紹一下掃描電鏡的原理及應用。

電子顯微鏡利用電子成像,類似於光學顯微鏡使用可見光成像。由於電子的波長遠小於光的波長,所以電子顯微鏡的解析度要高於光學顯微鏡的解析度。

 圖1  蔡司SIGMA 500場發射掃描電鏡

掃描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簡稱掃描電鏡,已成為功能強、用途廣的材料表徵工具,已廣泛應用於材料,冶金,礦物,生物學等領域,如圖1所示為蔡司場發射掃描電鏡。

SEM主要組成部分是:電子光學系統,信號收集處理系統,圖像顯示和記錄系統,真空系統,電源及控制系統等,如圖2所示。

圖2  SEM工作原理示意圖

它是用細聚焦的電子束轟擊樣品表面,通過電子與樣品相互作用產生二次電子、背散射電子等對樣品表面或斷口形貌進行觀察和分析。


圖3  金屬斷口觀察(來源網絡)

在SEM中,電子束以柵網模式掃描樣品。首先,電子槍在鏡筒頂部生成電子。當電子的熱能超過了源材料的功函數時,就會被釋放出來,然後它們加速向帶有正電荷的陽極高速移動。整個電子鏡筒必須處於真空狀態。

像電子顯微鏡的所有組件一樣,電子槍也被密封在特殊的真空室中以保護它不受汙染、振動和噪音的影響。除了保護電子槍不受汙染,真空環境有利於得到高解析度圖像。

若非真空環境,鏡筒中可能存在其他原子和分子,它們與電子相互作用,使電子束髮生偏轉,從而降低圖像質量。高真空環境也提高了鏡筒內檢測器對電子的收集效率。


圖4  SEM不同信號及其形成區域

樣品與電子的相互作用可以產生許多不同類型的電子、光子或輻射。就掃描電子顯微鏡而言,用於成像的兩種電子是指背散射電子和二次電子,如圖4所示。

二次電子是由於被入射電子「碰撞」而獲得能量,逃出樣品表面的核外電子,其主要特點是:

(1)能量小於50eV,較易被檢測器前端的電場吸引,因而陰影效應較弱。

(2)只有樣品表面很淺(約10nm)的部分激發出的二次電子才能逃出樣品表面,因此二次電子像解析度較高。

(3)二次電子的產額主要取決於樣品表面局部斜率,因此二次電子像主要是形貌像。

可看成由許多不同傾斜程度的面構成的凸尖、臺階、凹坑等細節組成,這些細節的不同部位發射的二次電子數不同,從而產生襯度。

二次電子像解析度高、無明顯陰影效應、場深大、立體感強,是掃描電鏡的主要成像方式,特別適用於粗糙樣品表面的形貌觀察。

背散射電子是由樣品「反射」出來的入射電子,其主要特點是:

(1)能量高,從50eV到接近入射電子的能量。

(2)穿透能力比二次電子強得多,可從樣品中較深的區域逸出(微米級),在這樣的深度範圍,入射電子已有相當寬的側向擴展,因此在樣品中產生的範圍大,圖像解析度較低;

(3)背散射電子產額隨原子序數增大而明顯增加,即樣品平均原子序數Z大的部位產生較強的背散射電子信號,在螢光屏上形成較亮的區域;而平均原子序數較低的部位則產生較少的背散射電子,在螢光屏上形成較暗的區域,這樣就形成原子序數襯度(成分襯度)。

與二次電子像相比,背散射像的解析度要低,主要應用於樣品表面不同成分分布情況的觀察,比如有機無機混合物、合金等。

但嚴格說,背散射電子也帶有形貌信息,尤其是,由於能量高,背散射電子可以認為是直線行進,因而有明顯的陰影效應,對於形貌起伏較大的樣品表面,立體感甚至優於二次電子像。

只有樣品表面較平整,甚至是拋光後的樣品才能將背散射像等同於成份像。同樣地,二次電子也帶有成分信息,只是遠沒有背散射電子明顯而已。舉例如下:


圖5  錫鉛鍍層的表面圖像

(a)二次電子圖像;(b)背散射電子圖像

<1> 解析度

對微區成分分析而言,解析度指能分析的最小區域;對成像而言,它是指能分辨兩點間的最小距離。

SEM解析度主要受三方面影響:入射電子束束斑直徑、入射電子束在樣品中的擴展效應、成像方式及所用的調製信號。

二次電子像的解析度約為5-10nm,背散射電子像的解析度約為50-200nm。一般來說SEM解析度指的是二次電子像的解析度。

<2>放大倍數

放大倍數可從十倍到幾十萬倍連續可調。

放大倍數:M = L/I,其中L是顯像管尺寸,I是光柵掃描時相鄰兩點間距。M通過調節掃描線圈電流進行,電流小則電子束偏轉角度小,放大倍數增大。放大倍率不是越大越好,要根據有效放大倍率和分析樣品的需要進行選擇,與解析度保持一定關係。

<3> 景深

景深指一個透鏡對高低不平的試樣各部位能同時聚焦成像的一個能力範圍。估算景深D = 2 r/a = 0.2/(aM) mm,a-電子束張角,M-放大倍數。SEM物鏡採用小孔視角、長焦距,可獲得很大景深。

<4> 襯度

包括表面形貌襯度和原子序數襯度。表面形貌襯度由試樣表面的不平整性引起。原子序數襯度指掃描電子束入射試祥時產生的背散射電子、吸收電子、X射線,對微區內原子序數的差異相當敏感。原子序數越大,圖像越亮。二次電子受原子序數的影響較小。高分子中各組分之間的平均原子序數差別不大;所以只有—些特殊的高分子多相體系才能利用這種襯度成像。 

材料形貌觀察

<1> 金屬玻璃(MGs)

<2> 納米純金屬Ni

能量色散X射線光譜儀(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EDX)

能譜分析是當今材料領域研究人員廣泛採用的技術。如圖3,利用SEM,各種信號可以提供給定樣品的不同信息。當SEM與EDX探測器結合使用時,X射線也可以用作產生化學信息的信號。

EDX藉助於試樣發出的元素特徵X射線波長和強度進行分析,根據波長測定試樣所含元素,根據強度測定元素相對含量。根據探針在待測樣品表面掃描方式不同,可分為點、線、面分析三種方式:

<1>點分析

將分析範圍精確定位到樣品中感興趣的點上,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常用於顯微結構的成分分析,如材料的晶界,析出相,夾雜相等。

<2>線分析

電子束沿著特定的方向進行線掃描,能獲得元素含量變化的線分布曲線。如果和樣品的形貌像相對照分析,可直觀分析元素在不同相或區域內的分布和變化趨勢。

<3>面分析

利用電子束對樣品表面的特定區域進行掃描,元素在試樣表面的分布能在CRT上以亮度分布顯示(定性分析)。

實例:

點掃描成分分析:下圖為一種氧離子-質子-電子導電納米複合材料BaCo0.7(Ce0.8Y0.2)0.3O3-δ(BCCY)的表徵。圖6D為A和B點EDX掃描結果。證實了元素Ce,Co,Y,Ba,O的存在並給出了相應含量。

 

圖6  BCCY複合顆粒結構,

(B) STEM圖像; (D) A和B點EDX掃描結果

線掃描成分分析:如圖7b所示,C、Cu信號在矽/銅/碳納米核殼結構複合材料(SCP)樣品的EDX面掃結果中幾乎重疊,證實Cu2+均勻分布在聚吡咯層中,而非集中於矽顆粒和聚吡咯層的界面。由圖7c中EDX線掃結果可以獲得一樣的結論。


圖7  含有CCI保護層的矽/銅/碳納米核殼結構複合材料(C-SCP)結構表徵:(b)SCP的EDX面掃圖;(c) SCP的EDX線掃圖;(d) C-CP的透射電鏡圖以及(e)對應的EDX線掃圖

電子背散射衍射(Electron Back-Scattered Diffraction,EBSD)

材料的晶體結構及取向信息對於新型材料的研發具有重大意義。目前的主要研究手段有三種: 

一是利用X光衍射或中子衍射進行宏觀統計分析; 二是利用透射電鏡 (Transmission ElectronMicroscopy,TEM) 中的電子衍射進行微區晶體結構分析; 三是利用掃描電鏡SEM中的EBSD 技術進行微區晶體結構及取向信息分析。

EBSD技術是在SEM中加裝一套EBSD採集硬體及分析系統,從而能夠在SEM中進行樣品的微區晶體結構及取向信息分析,並將微區晶體結構及取向信息與微觀組織形貌相對應。

實例:利用EBSD技術分析鈦合金的形變孿晶。

圖8  沿著RD壓縮到15%的純鈦材料的EBSD測量結果:(a) IPF圖;(b) A晶粒中啟動的孿晶類型及其變體的鑑定;(c) A晶粒孿晶帶與母體晶粒的晶體關係;(d) A晶粒的散點(0001)極圖

在EBSD技術誕生前,人們一般用TEM來研究材料變形帶來的孿晶,缺點是掃查的區域有限,不適於材料中孿晶的大量統計。

而EBSD掃查的區域與SEM相當,可以對孿晶進行數目統計。通過反極圖(IPF)和極圖可以明顯看出孿晶的取向以及孿晶會使晶粒轉動變形方式。

如圖8所示,對A晶粒分析的結果表明:變形過程中先是形成拉伸孿晶,然後出現壓縮孿晶。變形過程中出現了1個孿晶變體,5個孿晶變體。通過(0001)極圖可發現,孿晶偏離c軸約85°,孿晶分布十分雜亂,最終晶粒c軸的取向也很分散。

掃描電鏡是我們金屬科技領域應用最多的微觀組織和表面形貌觀察設備,更多掌握如何使用掃描電鏡還需要上機練習,它已經逐漸成為金屬專業科研人員從業的好幫手。荀子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希望本文能給您了解和學習它帶來幫助。

參考文獻:

[1] Pan J, Ivanov Y P, Zhou W H, et al.Strain-hardening and suppression of shear-banding in rejuvenated bulk metallicglass[J]. Nature, 2020, 578(7796): 559-562.

[2] Zhou X, Feng Z, Zhu L, et al.High-pressure strengthening in ultrafine-grained metals[J]. Nature, 2020,579(7797): 67-72.

[3] Song Y, Chen Y, Wang W, et al.Self-Assembled Triple-Conducting Nanocomposite as a Superior Protonic CeramicFuel Cell Cathode[J]. Joule, 2019, 3(11): 2842-2853.[4] Liu Y, Sun M, Yuan Y, et al.Accommodation of Silicon in an Interconnected Copper Network for Robust Li‐Ion Storage[J]. Advanced FunctionalMaterials, 2020, 30(14): 1910249.[5] Won J W, Kim D, Hong S G, et al.Anisotropy in twinn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exture evolution of rollingtextured high purity alpha phase titanium[J].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2016, 683: 92-99.[6] https://www.sohu.com/a/387038350_708075.[7]覃麗祿. 透射式電子背散射衍射技術(t-EBSD)在材料學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 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 2017, 039(002):134-138.

相關焦點

  • 掃描電子顯微鏡原理和應用
    掃描電子顯微鏡原理和應用2.4.1 掃描電鏡的特點與光學顯微鏡及透射電鏡相比,掃描電鏡具有以下特點: (一) 能夠直接觀察樣品表面的結構,樣品的尺寸可大至120mm×80mm×50mm。 (二) 樣品製備過程簡單,不用切成薄片。
  • 掃描電子顯微鏡原理
    導讀:本文主要介紹掃描電子顯微鏡原理,想知道掃描電子顯微鏡是如何工作的童鞋們快來看一下吧。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1346.htm  掃描電子顯微鏡,英文名稱為SEM,是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的簡寫。掃描電子顯微鏡主要是利用二次電子信號成像來觀察樣品的表面形態,即用極狹窄的電子束去掃描樣品,通過電子束與樣品的相互作用產生各種效應,其中主要是樣品的二次電子發射。
  • 掃描電子顯微鏡的特點及工作原理
    2.4.1 掃描電鏡的特點與光學顯微鏡及透射電鏡相比,掃描電鏡具有以下特點掃描電鏡的景深較光學顯微鏡大幾百倍,比透射電鏡大幾十倍。 (五) 圖象的放大範圍廣,解析度也比較高。可放大十幾倍到幾十萬倍,它基本上包括了從放大鏡、光學顯微鏡直到透射電鏡的放大範圍。解析度介於光學顯微鏡與透射電鏡之間,可達3nm。 (六) 電子束對樣品的損傷與汙染程度較小。 (七) 在觀察形貌的同時,還可利用從樣品發出的其他信號作微區成分分析。
  • 電子顯微鏡原理
    導讀:電子顯微鏡是20世紀的重大科學技術發明,如同三極體的發明推動革命了半導體界一樣,電子顯微鏡也極大地促進了生命科學的發展,發明掃描隧道電子顯微鏡的兩位科學家還獲得了諾貝爾獎。本文詳細介紹電子顯微鏡功能、結構和原理,感興趣的同學請多多關注。。。
  • SEM(掃描電子顯微鏡)是什麼?
    SEM是什麼先放一張圖SEM(掃描電子顯微鏡)的圖片,實驗室的真傢伙我還沒見過,不過看樣子應該不算太便宜,以後應該也不讓隨變搞,到時候再說,反正我肯定要玩兒它幾次才行,一看就比顯微鏡高級,說來慚愧,顯微鏡還沒玩兒幾次呢。這個東西跟顯微鏡有相似的地方,就是可以用來觀察物理細節,成像。
  • 掃描電子顯微鏡(SEM)的功能
    動物細毛及其損傷分析是TESTEX眾多服務中的一部分,通過採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和能量色散X射線光譜(EDX)進行測試以提供優質檢測服務。   掃描電子顯微鏡(SEM)測試法   掃描電子顯微鏡首先使用密集電子束對樣品表面進行掃描,再將接收到的信號轉換為灰度值數據並顯示在屏幕上。掃描電子顯微鏡在TESTEX的一項重要功能是對紗線、機織或針織面料及服裝上不同類別的動物細毛進行鑑定及定量。
  • 掃描探針顯微鏡原理及結構介紹_冉盛網
    掃描探針顯微鏡是一種新型的探針顯微鏡,是從掃描隧道顯微鏡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各種新型探針顯微鏡(原子力顯微鏡,靜電力顯微鏡,磁力顯微鏡,掃描離子電導顯微鏡,掃描電化學顯微鏡等)的統稱。它是近年來世界上迅速發展起來的一種表面分析儀器。
  • 功能全面的多功能掃描探針顯微鏡AFM
    設備信息:Ntegra Solaris多功能掃描探針顯微鏡(SPM)-原子力顯微鏡(AFM)平臺2.技術參數:(1)在大氣環境下:掃描隧道顯微鏡/原子力顯微鏡(接觸+半接觸+非接觸)/橫向力顯微鏡/相位成像/力調製/力譜線/粘附力成像/磁力顯微鏡/靜電力顯微鏡/掃描電容顯微鏡/開爾文探針顯微鏡/擴展電阻成像/納米壓痕/刻蝕: 原子力顯微鏡(電壓+力)/壓電力模式/超聲原子力/外加磁場/溫度控制/氣氛控制等功能。
  • 電子顯微鏡制樣技術專家雲直播
    電子顯微鏡在材料科學研究,產品研發,質量控制等各個領域被廣泛應用,而有效高保真的電鏡制樣技術是有效運用電子顯微鏡的核心與關鍵。至真圖片,制樣為先。專家雲直播直播時間:每周四上午10:00——11:00電子顯微鏡及制樣技術專家雲直播,在線講授在高分子、金屬、複合材料、鋰電池、催化劑、石油地質、矽酸鹽等各種材料領域的應用,制樣方法與技巧等。直播現場可答疑。
  • 顯微鏡的STM原理與AFM工作原理
    STM是繼高分辨透射電子顯微鏡,場離子顯微鏡之後,第三種在原子尺度觀察物質表面結構的顯微鏡,其解析度在水平方向可達0.1nm,垂直方向可達0.01nm,它的出現標誌著納米技術研究的一個最重大的轉折,甚至可以標誌著納米技術研究的正式起步,這是因為STM具有原子和納米尺度的分析和加工的能力。
  • 用戶培訓丨EM科特臺式掃描電鏡入駐中科院金屬研究所_資訊中心...
    2020年11月,EM科特工程師針對臺式掃描電鏡的應用測樣及上機操作等方面問題為金屬研究所的師生們展開專業的系統培訓。材料環境腐蝕研究中心在納米材料、合金材料等研究方向科研成果顯著,所研製的鎂合金及防護塗層已在汽車等領域批量應用;納米複合塗料已在飛機、電力、船舶上應用。
  • 電鏡學堂丨掃描電子顯微鏡的結構(一) - 電子光學系統
    掃描電子顯微鏡主要由電子光學系統、信號收集處理系統、真空系統、圖像處理顯示和記錄系統、樣品室樣品臺、電源系統和計算機控制系統等組成。這樣大的電子源直徑很難進一步提高解析度。還有,鎢燈絲亮度差、電流密度低、單色性也不好,所以鎢燈絲目前最高只能達到3nm的解析度,實際使用的放大倍數均在十萬倍以下。不過由於鎢燈絲價格便宜,所以鎢燈絲電鏡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 自製一臺掃描電子顯微鏡,厲害炸了!
    雖然說之前也看到了很多十分厲害的DIY視頻,但是看到這個的時候我還是瞬間就跪了……一個名叫Ben Krasnow的工程師自己做了一個掃描電子顯微鏡!這可是電子顯微鏡啊,絕對不是擺弄幾個玻璃鏡片就能搞定的事情,簡直是有史以來最難的DIY項目了……要知道,在實驗室裡,掃描電鏡也是高端大氣的存在,一臺就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學生們要想用還得登記排號……而你竟然說你自己做了一個??
  • 電子顯微鏡的原理及分類丨WALINOVA顯微鏡丨北京永盛華遠商貿中心
    電子顯微鏡以電子束作為光源對樣品進行照明。由於電子的波長大大小於可見光,電子顯微鏡的解析度相對於光學顯微鏡大大提高,目前已經可以超過50皮米(1皮米等於千分之一納米)。按照工作原理的不同,電子顯微鏡可分為透射電子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反射電子顯微鏡,連續切片電子顯微鏡等等。
  • 電顯和光顯的區別及各自應用領域——WALINOVA顯微鏡丨永盛華遠
    WALINOVA顯微鏡電子顯微鏡在農業上的應用一、電子顯微鏡在農業上的應用及進展1、掃描電子顯微鏡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具有景深大、圖像立體感強、解析度高、圖像範圍大以及樣品製備過程比較簡單等優點,已引起農業科研人員的高度重視和青睞。
  • 顯微鏡成像原理圖
    顯微鏡成像原理圖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07902.htm我知道目鏡的作用相當於放大鏡,但放大鏡成的像是物相同側而顯微鏡當中的物鏡將物體放大後
  • 我來帶你了解現代科研中的顯微鏡
    眾所周知,合金的成分、熱處理工藝、冷熱加工工藝直接影響金屬材料的內部組織、結構的變化,從而使機件的機械性能發生變化。因此用金相顯微鏡來觀察檢驗分析金屬內部的組織結構是材料學與工業生產中的一種重要手段。簡單來說,金相顯微鏡的使用原理便是基於拋光完成的金屬樣品面,在化學浸蝕後由於不同相的電極電勢的不同,所導致的在電池反應中受腐蝕程度有深淺之分,以此根據光線在樣品表面上反射角度的不同而分析樣品。金相顯微鏡依試樣的放置方向可分為正立式和倒置式兩種。
  • 電子顯微鏡和光學顯微鏡的性能和特點比較分析
    電子顯微鏡(包括透射電鏡、掃描電鏡)和光學顯微鏡的性能和特點比較分析   1)成像原理和反差來源不同。電子顯微鏡的光源是電子束,TEM是透射成像,可以觀察樣品內部的形態和結構,是二維成像。而SEM是二次電子像,主要觀察樣品表面相貌的立體圖像(即三維圖像)。光學顯微鏡是用可見光作為光源,樣品是吸收成像,一般是彩色或黑色的二維圖像。
  • 一文看懂掃描隧道顯微鏡STM/AFM
    它作為一種掃描探針顯微術工具,掃描隧道顯微鏡可以讓科學家觀察和定位單個原子,它具有比它的同類原子力顯微鏡更加高的解析度。此外掃描隧道顯微鏡在低溫下(4K)可以利用探針尖端精確操縱原子,因此它在納米科技既是重要的測量工具又是加工工具。
  • 掃描電鏡原理
    掃描電鏡是一種新型的電子光學儀器,主要是利用二次電子信號成像來觀察樣品的表面形態,即用極狹窄的電子束去掃描樣品,通過電子束與樣品的相互作用產生各種效應,其中主要是樣品的二次電子發射。  掃面電鏡的工作原理是用一束極細的電子束掃描樣品,在樣品表面激發出次級電子,次級電子的多少與電子束入射角有關,也就是說與樣品的表面結構有關,次級電子由探測體收集,並在那裡被閃爍器轉變為光信號,再經光電倍增管和放大器轉變為電信號來控制螢光屏上電子束的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