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顯微鏡制樣技術專家雲直播

2020-12-11 騰訊網

電子顯微鏡在材料科學研究,產品研發,質量控制等各個領域被廣泛應用,而有效高保真的電鏡制樣技術是有效運用電子顯微鏡的核心與關鍵。至真圖片,制樣為先。

專家雲直播

直播時間:每周四上午10:00——11:00

電子顯微鏡及制樣技術專家雲直播,在線講授在高分子、金屬、複合材料、鋰電池、催化劑、石油地質、矽酸鹽等各種材料領域的應用,制樣方法與技巧等。直播現場可答疑。

冷凍超薄切片技術在高分子材料等相關領域的應用

主講人:周廣榮

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

正高級實驗師

摘要:

實驗技術管理工作主要是立足服務,精益求精,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統一,致力於協助科研人員進行完美的表徵工作,以加速有代表性的、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的產出,推動實驗室建設與管理改革,推廣儀器設備的新功能新方法,真誠地為科研工作者服務。本報告首先介紹本人超薄切片上所做的一些工作,並結合實例進行簡單說明,其次簡單分享實驗技術管理工作的經驗。

材料科學領域透射電鏡和掃描電鏡制樣方法與技巧

主講人:劉曉光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高級實驗師

摘要:

1、TEM樣品製備目標、製備方法及過程

2、化學雙噴、離子減薄、超薄切片具體應用

3、離子束拋光、離子束切割在SEM樣品製備中的應用

鋰電池鈷酸鋰正極材料中的孿晶界引發的裂紋失效

主講人:閆鵬飛

北京工業大學

教授

摘要:

鈷酸鋰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之一,尤其是在便攜設備和移動電子設備中的鋰離子電池中,這得益於其優越的體積能量密度和穩定的循環性能。然而,其實際所用的能量密度僅佔其理論能量密度的一半,仍然有很大的發展提升空間。提高能量密度最常用的辦法是提升充電電壓,利用更多的鋰源,但這樣做會迅速加快鈷酸鋰正極材料的失效,造成電池性能快速衰退,以及安全性問題。這其中的衰退機制繁多而且複雜,裂紋就是其中之一。本報告中,將介紹我們利用電子顯微鏡相關的分析技術,研究裂紋在鈷酸鋰正極材料中晶界處的形核和擴展機制,並探討循環條件不同時,裂紋產生機制的相同和不同之處。為深入理解裂紋,這一普遍存在於層狀正極材料中的失效機制,提供從原子尺度的理解認知,這一工作將有助於尋找合適的途徑來抑制裂紋的產生。

On the way to the real microcosmos of catalysis

主講人:塔娜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

摘要:

構-效關係是催化基礎研究的關鍵問題。電子顯微技術的應用可清晰直觀地提供材料結構和催化動態過程的認知,從而成為催化基礎研究的重要方法。由於催化材料的成分和結構複雜多變,需要聯用多種實驗技術和制樣方法才能獲得高質量的電鏡數據。本報告主要介紹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催化材料的電子顯微研究。

地質樣品的BIB-SEM制樣方法與技巧

主講人:杜忠明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巖心分析實驗室工程師

摘要:

1、BIB-SEM的優勢及在地質領域的首次應用

2、常見巖石的BIB-SEM制樣方法——以頁巖為例

氬離子平面拋光方法

氬離子截面切割方法

3、含水地質樣品的BIB-SEM制樣解決方案

真空冷凍傳輸系統

徠卡制樣設備在鋰電池材料製備中的應用

主講人:武素芳

徠卡公司LNT部門

應用工程師

摘要:

鋰電池材料結構對電池性能影響極大,如材料內部孔隙分布/大小,摻雜等對電池材料的充放電,蓄電能力等影響極大,在此次報告中將會分享如何將鋰電池粉體材料剖開,如何將極片內部摻雜,填充暴露無餘,如何將鋰電池隔膜斷面完整無損切開觀察缺陷,並會分享此類材料制樣前處理的小技巧。

一種新型掃描電鏡樣品製備技術-離子束刻蝕技術

主講人:林初城

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

測試中心工程師

摘要:

離子束刻蝕技術是一種近年來出現的用於掃描電子顯微鏡、電子背散射衍射分析(EBSD)和原子力顯微鏡(AFM)分析的新型磨拋加工制樣技術。通過利用惰性氣體元素或其他元素的離子的動能進行各種微細加工的方法,具有汙染少、加工應力小、熱變形小和加工表面質量高等特點。

本次講座,將展示離子束刻蝕技術在粉體、薄膜和金屬等材料樣品製備方面的應用以及取得的相應測試結果,並就各種類型的樣品製備技巧加以詳細闡述,以期能促進該技術在掃描電鏡等材料分析測試領域的應用研究。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透射電子顯微鏡(TEM)資料匯總,從入門到精通
    透射電子顯微鏡(TEM)是一種高解析度、高放大倍數的顯微鏡,其能夠提供微觀材料的組織結構、晶體結構和化學成分等方面的信息,甚至可以直接用於觀察某些重金屬的原子和晶體中排列整齊的原子點陣。同時,TEM是材料科學、物理學、生物學、環境等相關學科領域的重要分析方法,廣泛應用於材料科學、納米技術、半導體研究、癌症研究以及病毒學等方面,已成為探索客觀物質世界微觀結構奧秘的強有力的手段。對於從事以上相關學科領域的研究人員來說,TEM是必備表徵神器。
  • 「深藍雲直播課」Echo顯微鏡使用技巧—Rebel
    顯微鏡是由一個透鏡或幾個透鏡的組合構成的一種光學儀器,是人類進入原子時代的標誌。顯微鏡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物之一,那麼該如何使用顯微鏡呢?長期使用顯微鏡的小夥伴們,長期觀察目鏡筒是否會感到眼睛酸澀?想要分享視野中的發現時是否會困擾如何去跟別人描述新發現的位置?想要記錄視野圖像時是否需要反覆的找合適角度拍照?
  • 第五屆電子顯微學網絡會議日程揭曉!34位主流專家邀您線上面對面
    【會議官網】  本次網絡研討會邀請的34位電鏡專家,涵蓋了當下電子顯微學領域主流學術專家、應用專家,以及電子顯微學相關儀器技術專家,報告主題涉及代表先進電子顯微學技術的冷凍電鏡/球差電鏡技術與應用、時下火熱的原位電鏡技術與應用、電鏡研究離不開的在生命科學與材料科學領域的應用、電鏡儀器新技術,以及電鏡實驗操作技巧與經驗分享等電鏡的方方面面。
  • Zeiss雷射共聚焦顯微鏡培訓通知
    為清華大學生命、醫學以及化學、化工、環境、材料、航天等相關學科的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工作提供技術支撐與測試服務。主要提供細胞生物學影像及分析測試服務。目前平臺設有光鏡機組和電鏡機組。光鏡機組儀器·      受激發射損耗超高解析度共聚焦顯微鏡Leica TCS SP8 gSTED 3X(17002186)·      倒置雷射共聚焦顯微鏡Olympus FV3000(A20000058)·      倒置雷射共聚焦顯微鏡Zeiss LSM710
  • 中國電鏡技術進展熱議!"2020年度北京市電子顯微學年會"在京召開
    會上,相關專家學者分享了電子顯微學進展及學術應用報告,同時,多家儀器廠商也介紹了各自最新儀器設備和對應應用技術進展。    1931年,M Knoll & E Ruska完成世界上第一臺電子顯微鏡;1932年, Ruska在德國「物理學進展」雜質上發表論文,首次使用「電子顯微鏡」名稱,這一年被稱作電子顯微鏡的發明元年。1939年,西門子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臺商品電鏡,隨後引起廣泛興趣與關注,直至目前電鏡向著高解析度、高通量、低損傷等方向不斷發展。
  • 新的電子顯微鏡技術可認知以前看不到的過程
    透射電子顯微鏡(TEM)能夠以亞納米解析度拍攝圖像,但通常用於冷凍樣品,並且也無法處理化學反應。使用透射電子顯微鏡,電子束會通過真空射向對象;通過研究從另一面出來的電子,可以顯影圖像。但是,圖像的質量取決於電子束髮射的電子數量,發射過多的電子會影響化學反應的結果。換句話說,這是觀察者效應的一種情況,觀察自組裝可能會改變甚至損壞自組裝。
  • 電子顯微鏡原理
    導讀:電子顯微鏡是20世紀的重大科學技術發明,如同三極體的發明推動革命了半導體界一樣,電子顯微鏡也極大地促進了生命科學的發展,發明掃描隧道電子顯微鏡的兩位科學家還獲得了諾貝爾獎。本文詳細介紹電子顯微鏡功能、結構和原理,感興趣的同學請多多關注。。。
  • 中國透射式電子顯微鏡發展的歷程
    作者:謝書堪 (北京中科科儀技術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人眼的視力僅能分辨物體中0.1—0.2mm的細節。若藉助光學顯微鏡,則可看到細胞、細菌。若藉助電子顯微鏡,人能看到原子像、分子像!
  • 科學:關於電子顯微鏡的一些事
    導語:電子顯微鏡(SEM)的發展開始時更多的是嗚咽而不是砰的一聲。當該技術於1935年首次亮相時,一群營銷專業人員被要求評估新儀器在市場中的潛力。在對科學界進行投票後,營銷專家並不太樂觀。他們估計全世界最多需要10臺設備。事實證明,專家們大大低估了SEM的潛力,值得慶幸的是,他們的前景未能阻止該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 先進電子顯微鏡成像技術揭露垂直共振腔面射雷射的製程細節
    面對這一難題,泛銓科技跳脫傳統電子顯微鏡的分析框架,開發出一系列針對於Ⅲ-Ⅳ族的分析工法--先進電子顯微鏡成像技術,清楚呈現原本不易分辨的多層結構,協助製程工程師解決數據判讀上的困擾。f6yEETC-電子工程專輯泛銓科技藉由分析一個直接在市面上所購得的商用垂直共振腔面射雷射來介紹此先進電子顯微鏡成像技術。
  • SEM(掃描電子顯微鏡)是什麼?
    SEM是什麼先放一張圖SEM(掃描電子顯微鏡)的圖片,實驗室的真傢伙我還沒見過,不過看樣子應該不算太便宜,以後應該也不讓隨變搞,到時候再說,反正我肯定要玩兒它幾次才行,一看就比顯微鏡高級,說來慚愧,顯微鏡還沒玩兒幾次呢。這個東西跟顯微鏡有相似的地方,就是可以用來觀察物理細節,成像。
  • 我和國產電子顯微鏡的故事(下)
    2003年10月我應聘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任物理學科終身教授,參與「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建設,先後任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航空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籌)首批首席科學家等,實現了我54年前報考航空工程係為祖國航空事業服務的願望。對此,我十分珍惜,兢兢業業,只爭朝夕,儘自己最大的力量做好工作:開拓學科方向,引進高端人才和培養研究生,創建微納測控和低微物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我來帶你了解現代科研中的顯微鏡
    這種顯微鏡為材料人所熟知,凡是與金屬相關的方向無不接觸到此類顯微鏡。金相顯微鏡是將光學顯微鏡技術、光電轉換技術、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結合在一起而開發研製成的高科技產品。其實說白了就是接入了電腦的自帶拍照功能的光學顯微鏡。可以在計算機上很方便地觀察金相圖像,從而對金相圖譜進行分析,評級等以及對圖片進行輸出、列印。
  • 掃描電子顯微鏡原理
    導讀:本文主要介紹掃描電子顯微鏡原理,想知道掃描電子顯微鏡是如何工作的童鞋們快來看一下吧。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1346.htm  掃描電子顯微鏡,英文名稱為SEM,是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的簡寫。掃描電子顯微鏡主要是利用二次電子信號成像來觀察樣品的表面形態,即用極狹窄的電子束去掃描樣品,通過電子束與樣品的相互作用產生各種效應,其中主要是樣品的二次電子發射。
  • 重大突破:電子顯微鏡拍出細胞彩照!
    在電子顯微鏡下,我們所能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個世界。電子顯微鏡能幫助我們觀察微小的病毒、細胞超微結構,但它只能得到黑白的灰度圖片。而在最近,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者們研發了一種新技術,使得「用電鏡拍彩照」成為了可能。他們用特殊染料標記樣品,得到了多色的電鏡成像,這是怎麼做到的呢?
  • 共討電子顯微學技術新進展——2017年度北京市電子顯微學年會召開
    儀器信息網訊 2017年12月19日,一年一度的「2017年度北京市電子顯微學年會」在北京天文館4D科普劇場如約召開。200餘位電子顯微學相關技術及應用專家學者、廠商代表等不畏嚴寒,參加了本次年終電鏡學術交流會。
  • 2017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大會報告(下)
    同樣邀請十位國內外著名學者、相關儀器設備廠商專家依次做了精彩報告。,朱溢眉表示,電子顯微技術的未來將主要體現在原位操作顯微鏡、多維立體顯微鏡以及超快電子顯微鏡這三個方面。接著,朱溢眉主要講解了其團隊利用超快電子顯微鏡技術研究電荷密度波、電荷、強相關電子系統的軌道和框架耦合等方面的進展。
  • 掃描電子顯微鏡(SEM)的功能
    動物細毛及其損傷分析是TESTEX眾多服務中的一部分,通過採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和能量色散X射線光譜(EDX)進行測試以提供優質檢測服務。   掃描電子顯微鏡(SEM)測試法   掃描電子顯微鏡首先使用密集電子束對樣品表面進行掃描,再將接收到的信號轉換為灰度值數據並顯示在屏幕上。掃描電子顯微鏡在TESTEX的一項重要功能是對紗線、機織或針織面料及服裝上不同類別的動物細毛進行鑑定及定量。
  • 透射電子顯微鏡中有哪些主要光闌
    打開APP 透射電子顯微鏡中有哪些主要光闌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12-04 13:39:10   透射電子顯微鏡中有哪些主要光闌   透射電子顯微鏡中主要有三種光闌:   ①光闌。
  • 電鏡學堂丨掃描電子顯微鏡的結構(一) - 電子光學系統
    這裡是TESCAN電鏡學堂第四期,將繼續為大家連載《掃描電子顯微鏡及微區分析技術》(本書簡介請至文末查看)(快關注微信去留言區回答問題吧~)《掃描電子顯微鏡及微區分析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