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顯微鏡在材料科學研究,產品研發,質量控制等各個領域被廣泛應用,而有效高保真的電鏡制樣技術是有效運用電子顯微鏡的核心與關鍵。至真圖片,制樣為先。
專家雲直播
直播時間:每周四上午10:00——11:00
電子顯微鏡及制樣技術專家雲直播,在線講授在高分子、金屬、複合材料、鋰電池、催化劑、石油地質、矽酸鹽等各種材料領域的應用,制樣方法與技巧等。直播現場可答疑。
冷凍超薄切片技術在高分子材料等相關領域的應用
主講人:周廣榮
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
正高級實驗師
摘要:
實驗技術管理工作主要是立足服務,精益求精,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統一,致力於協助科研人員進行完美的表徵工作,以加速有代表性的、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的產出,推動實驗室建設與管理改革,推廣儀器設備的新功能新方法,真誠地為科研工作者服務。本報告首先介紹本人超薄切片上所做的一些工作,並結合實例進行簡單說明,其次簡單分享實驗技術管理工作的經驗。
材料科學領域透射電鏡和掃描電鏡制樣方法與技巧
主講人:劉曉光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高級實驗師
摘要:
1、TEM樣品製備目標、製備方法及過程
2、化學雙噴、離子減薄、超薄切片具體應用
3、離子束拋光、離子束切割在SEM樣品製備中的應用
鋰電池鈷酸鋰正極材料中的孿晶界引發的裂紋失效
主講人:閆鵬飛
北京工業大學
教授
摘要:
鈷酸鋰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之一,尤其是在便攜設備和移動電子設備中的鋰離子電池中,這得益於其優越的體積能量密度和穩定的循環性能。然而,其實際所用的能量密度僅佔其理論能量密度的一半,仍然有很大的發展提升空間。提高能量密度最常用的辦法是提升充電電壓,利用更多的鋰源,但這樣做會迅速加快鈷酸鋰正極材料的失效,造成電池性能快速衰退,以及安全性問題。這其中的衰退機制繁多而且複雜,裂紋就是其中之一。本報告中,將介紹我們利用電子顯微鏡相關的分析技術,研究裂紋在鈷酸鋰正極材料中晶界處的形核和擴展機制,並探討循環條件不同時,裂紋產生機制的相同和不同之處。為深入理解裂紋,這一普遍存在於層狀正極材料中的失效機制,提供從原子尺度的理解認知,這一工作將有助於尋找合適的途徑來抑制裂紋的產生。
On the way to the real microcosmos of catalysis
主講人:塔娜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
摘要:
構-效關係是催化基礎研究的關鍵問題。電子顯微技術的應用可清晰直觀地提供材料結構和催化動態過程的認知,從而成為催化基礎研究的重要方法。由於催化材料的成分和結構複雜多變,需要聯用多種實驗技術和制樣方法才能獲得高質量的電鏡數據。本報告主要介紹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催化材料的電子顯微研究。
地質樣品的BIB-SEM制樣方法與技巧
主講人:杜忠明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巖心分析實驗室工程師
摘要:
1、BIB-SEM的優勢及在地質領域的首次應用
2、常見巖石的BIB-SEM制樣方法——以頁巖為例
氬離子平面拋光方法
氬離子截面切割方法
3、含水地質樣品的BIB-SEM制樣解決方案
真空冷凍傳輸系統
徠卡制樣設備在鋰電池材料製備中的應用
主講人:武素芳
徠卡公司LNT部門
應用工程師
摘要:
鋰電池材料結構對電池性能影響極大,如材料內部孔隙分布/大小,摻雜等對電池材料的充放電,蓄電能力等影響極大,在此次報告中將會分享如何將鋰電池粉體材料剖開,如何將極片內部摻雜,填充暴露無餘,如何將鋰電池隔膜斷面完整無損切開觀察缺陷,並會分享此類材料制樣前處理的小技巧。
一種新型掃描電鏡樣品製備技術-離子束刻蝕技術
主講人:林初城
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
測試中心工程師
摘要:
離子束刻蝕技術是一種近年來出現的用於掃描電子顯微鏡、電子背散射衍射分析(EBSD)和原子力顯微鏡(AFM)分析的新型磨拋加工制樣技術。通過利用惰性氣體元素或其他元素的離子的動能進行各種微細加工的方法,具有汙染少、加工應力小、熱變形小和加工表面質量高等特點。
本次講座,將展示離子束刻蝕技術在粉體、薄膜和金屬等材料樣品製備方面的應用以及取得的相應測試結果,並就各種類型的樣品製備技巧加以詳細闡述,以期能促進該技術在掃描電鏡等材料分析測試領域的應用研究。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