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0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以下文章來源於青島疾病控制 ,作者慢病防制科
青島疾病控制
預防疾病,相約健康,宣傳疾病防控知識,增進人民身體健康
人類對甜味的喜好是與生俱來的,
甜味主要來自於「糖」。
你了解「糖」嗎?
來來來,漲漲姿勢啦!
糖也叫碳水化合物,可分為單糖、雙糖和多糖,如葡萄糖、蔗糖、乳糖、澱粉等,是人體內產生熱能的主要物質。但飲食中的糖是導致齲齒最重要的危險因素,過多攝入會造成膳食不平衡,增加超重、肥胖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病風險。
吃過多的糖危害這麼大
好怕怕啊
快快來一起減糖吧!
減糖是來減添加糖,但不包括天然水果中的糖和主食中的天然碳水化合物。添加糖是指人工加入到食品中的糖類,具有甜味特徵,包括單糖和雙糖,常見的有蔗糖、果糖、葡萄糖等。日常生活中的白砂糖、綿白糖、冰糖、紅糖都是蔗糖。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那些有可能被你忽視的科學減糖技巧吧!
01
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每人每天添加糖攝入量不超過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糖攝入量控制在總能量攝入的10%以下。
02
兒童青少年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
含糖飲料是兒童青少年攝入添加糖的主要來源,建議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果汁飲料、碳酸飲料中含糖多,每100ml含糖飲料中平均含有添加糖10g。
03
減少高糖食物的攝入頻率
為達到相應的口味,一些食品在加工時會添加很多糖,如餅乾、冰淇淋、巧克力、糖果、糕點、蜜餞、果醬等,應減少這些食物的攝入頻率。
04
外出就餐注意減少糖攝入
餐館裡的很多菜品均使用了較多的糖,如糖醋排骨、魚香肉絲、拔絲地瓜、甜湯等,因此,外出就餐時,應適量選擇這類菜品。
05
烹調菜餚時應少放糖
家庭烹飪食材時,採用定量量具,控制每天食用的食糖量,自製果汁、糕點時少放糖,喝茶、喝咖啡不放或者少放糖,逐漸脫離糖的誘惑;嘗試用辣椒、大蒜、醋、胡椒和芥末等為食物提味以取代糖,減少味蕾對甜味的關注。
06
嬰幼兒食品無需添加糖
嬰幼兒應以喝白開水為主,如喝果汁應喝鮮榨汁,不要額外添加糖;製作輔食時,也應避免人為添加糖,培養讓嬰幼兒適應食材的原味,從小養成清淡飲食的習慣。
07
學會閱讀包裝食品的標籤
超市購買食品時要學會看食品標籤,計算一下食品中的糖含量。配料表上有蔗糖、白砂糖、麥芽糖、果葡糖漿、濃縮果汁、葡萄糖和蜂蜜等就提示添加了糖,多關注低糖或無糖食品,配料表中糖排名越靠後含糖量越低。
08
用白開水替代飲料
人體補充水分的最好方式是飲用白開水。在溫和氣候條件下,成年男性每日最少飲用1700mL(約8.5杯)水,女性最少飲用1500mL(約7.5杯)水。
你的健康,你做主哦!
你不想未來成為一個「甜膩」的人吧?
改變飲食習慣和行為
從我做起!
管住嘴巴,科學減糖
才有未來!
往期回顧
小貼士
TITLE CONTENT
了解無償獻血,從這裡開始
青島市無償獻血服務熱線:96606
微信:
微博:
抖音:
-End-
來源:青島疾病控制
大愛無私 ∣ 37度的溫暖
青島市中心血站 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
原標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傳月】你我行動,科學減糖》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