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山腳下,玉山臨湖花香豆腐坊,"白加黑"的豆腐哥,寧可多用兩小時...

2020-12-23 詹愛玉

旅遊與美食密不可分,遊玉山縣臨湖鎮,是被「特殊」的美食所吸引。位於上饒三清山腳下臨湖鎮,信江源頭,一方好山水,孕育一道名菜——臨湖豆腐。為探尋豆腐製作秘笈,於子夜時分,直擊製作現場,全程記錄從黃豆變豆腐的全過程,卻發現「白加黑」的豆腐哥,豆腐競然「十年沒提價」。

圖文/詹愛玉

四代豆腐人

深夜零點十分,臨湖鎮,街上靜悄悄;而「花香豆腐坊」製作現場卻已燈火透亮,主人「豆腐哥」,已穿上雨靴,系上圍裙,開始一天的工作。「豆腐哥」原名童吉光,54歲。

圖文/詹愛玉

他說,外婆、母親與他,三代在臨湖做豆腐;母親15歲就跟著外婆學做豆腐,50年同做一件事,而今77歲的母親,雖然做不了重體力活,但每天仍然離不開豆腐,用推車推到附近的鄉村賣。而他,從母親手上接過做豆腐的手藝,從事做豆腐16年。他的小女兒也加入,「三代」升為「四代」。

圖文/詹愛玉

「黑加白」人生

豆腐人,夜裡工作,被稱為「黑加白」的生活。

碾磨。童師傳把桶裡的豆子,用漏勺撈起,放入竹兜,用清水衝洗,再倒入機器。開始碾磨,機器的漏鬥裡,放豆的同時一邊加水,豆漿與豆渣直接分離。童師傅說,原來是用石磨,耗時又費力;而現代的機器磨,節約了人工分離的成本。第一次磨好後,豆渣接一定的比例稀釋,重新進行第二次磨,二次分離;如此反覆三次後,磨出生豆漿,才真正結束磨漿過程。

圖文/詹愛玉

圖文/詹愛玉

煮漿。碾磨之後是煮漿。磨的過程大約1小時,童師傳把三桶生豆漿放入大鍋中,旺火燒。可能是第一鍋,量大,時間過去半個多小時,大鍋的豆漿,白白的氣泡,似乎要蓋住所有的「秘密」。童師傅燒火的同時,又去清洗黃豆,復重第一流程,豆漿燒開後,裝入水桶。我問為什麼還不加入石膏呢?他說,現在溫度太高。原來製作的過程如炒菜一樣,掌握適應的火候及溫度控制。

圖文/詹愛玉

圖文/詹愛玉

圖文/詹愛玉

凝固。時間在等待中,已是子夜兩點。童師傳由於體力消耗大,2個小時沒有停留一分鐘,可能肚子餓,他手裡拿著冷饅頭在啃。接著,他大約用小半碗石膏放入桶裡稀釋,把豆漿衝入桶中。過了10鐘左右,豆漿凝固變成體,似果凍一樣膠體狀態。

圖文/詹愛玉

不知誰說過,「高手在民間」,聰明的人們,利用自然植物,經過加工,魔術般變成餐桌上的豆腐花、白豆腐、豆腐泡、豆腐乾、千張等等美食。

圖文/詹愛玉

濾水。當我問及,用多少石膏?為什麼不用秤稱過?他說,不用稱,大約的份量,已經在心中,憑感覺。放多了,不好吃;放少了,凝固不了。原來,熟練的程度,無需用秤。童師傳做最後的程序,豆腐分盒,過濾水分。清洗好的紗布,墊在盒裡,一勺勺,白花花的豆腐,放入小盒,再用紗布包裹,用板壓榨部分水分。

圖文/詹愛玉

圖文/詹愛玉

經過碾磨、煮漿、凝固、濾水一道道流程,一盒盒豆腐出現在我眼前時,已是2點半,我睡眼朦朧,呵欠連連,準備離開;而童師傳又繼續他的作業……

圖文/詹愛玉

早晨6點,我再次到達他的豆腐坊時,送貨的車輛,正忙著裝運;送往上饒市區、玉山縣城。童師傅說,每天一樣,工作時間是夜裡12點到早晨7點,是為了新鮮的豆腐,送到客戶手中,夜裡做好清晨送走;「豆腐如新聞,時效性短,新鮮度高。」童師傅用記者的專業術語,介紹豆腐保鮮期。

圖文/詹愛玉

追尋原味

臨湖豆腐製作有著悠久的歷史,而童師傅除了用機器碎豆外,煮豆漿仍然用傳統的柴灶。他說,也可以用高壓蒸氣機加熱,柴灶燒一鍋需要半小時,用蒸氣十分鐘,每天加工160斤豆子,多耗用2小時,但味道不一樣,為了保持原味,寧可多化點時間。人們所說「時間味道」,或許在製作豆腐過程中,表現出來。

圖文/詹愛玉

當我問及每天半夜工作,賺的錢多嗎?童師傅說,賺點辛苦錢,一箱豆腐批發價15元,十年的價格沒變,雖然人工、材料增長,但是都是自己做,場地也是自己的,所以一直維持原價。

圖文/詹愛玉

中餐,特意點了一盤「臨湖豆腐」,嫩白的顏色,放入蔥花點綴。臨湖豆腐,外觀看似與其他豆腐沒什麼「特別之處」,可入口,才感覺到它的「柔滑、細膩、鮮美」,好似不用牙齒,自然化開,同時一股豆腐的清香,純正的豆香,縈繞舌尖。柔滑、細膩,是不是與童師傳的「三次」磨漿有關呢?

圖文/詹愛玉

吃慣了小時候家裡的豆腐,居城市,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怎麼也找不到豆腐的味道,以至於從不買豆腐。而臨湖豆腐,讓我忍不住「貪婪」,猛吃三碗,找回了久別的香味,那是家的味道。

圖文/詹愛玉

臨湖豆腐人,代代相傳,傳承與更替,是手藝人不忘初心的發展之道。百年豆腐坊,為了舌尖上的美味,靠的是辛苦;夜裡的燈光,陪伴左右;柴灶的火焰,溫暖如初。黑黑的深夜,白白的豆腐,勤勞的豆腐人,從黑夜到黎明,過著「黑白顛倒」的人生。

圖文/詹愛玉

圖文/詹愛玉

相關焦點

  • 玉山臨湖:去豆腐作坊裡看「水靈、光鮮、白嫩」的臨湖豆腐出鍋
    在江西上饒的玉山縣,距離那個世界級的「珍寶」三清山不遠的地方,玉山、信州、德興三市縣的交界地帶,有一個號稱「玉山小香港」的臨湖鎮。這裡環境優美、風景秀麗、物產豐富、人傑地靈。這裡所說的「一碗豆腐」指的就是玉山名菜「臨湖豆腐」了,據介紹: 臨湖豆腐久負盛名,聲播百裡,幾乎演繹成了臨湖的代名詞。在臨湖的農貿市場,見得最多的便是 「水靈、光鮮、白嫩」的臨湖豆腐,以及凍豆腐、油豆腐、水豆腐、圓豆腐、絹豆腐,林林總總,五花八門。漫步臨湖的大街小巷,見得最多的是豆腐坊,臨湖人把豆腐不僅當作一種佳餚,更當作一種飲食文化。
  • 玉山臨湖:三清山下的小村上周尾,村裡只居住著五個男人
    這些年,去過了無數的古村古鎮古寨,但上個月在三清山下的玉山臨湖鎮大山深處的一個名為上周尾的古村落裡,俺又一次受到了震撼,因為,這個原生態十足的村子裡,只居住著五個人,而且,這五個人全都是男人。上周尾 自然村 屬於江西玉山縣臨湖鎮 葉橋村,距離臨湖鎮中心有17公裡,距離三清山景區60公裡,那天我們早晨從臨湖出發,約半個小時就到達小村了。
  • 2021年江西玉山三清山村鎮銀行社會招聘啟事
    江西金融考試網同步江西華圖招聘信息:2021年江西玉山三清山村鎮銀行社會招聘啟事,報名時間:,請考生多加關注。更多關於2021招聘,江西上饒招聘,銀行招聘,上饒金融招聘考試的內容,請關注(江西金融招聘考試頻道/江西人事考試網)!加入金融銀行交流群(
  • 中國最美的峰林,上饒三清山超詳攻略,杭州前往僅需2小時
    而這麼強悍的地方,距杭州僅有2個小時動車的距離,好了廢話也不多說,再獻上超詳細攻略之前,讓我們先來看看三清山有哪些景觀。【景觀一:東方女神】又稱司春女神,標誌性景點之一,海拔1180餘米,通高86米,形如少女,端坐山巔,楚楚動人,託著兩棵古松,意要將春色永駐人間。
  • 道心帶你遊「江西」龍虎山,三清山道教名山
    張道陵於龍虎山修道煉丹大成後,從漢末第四代天師張盛始,歷代天師華居此地,守龍虎山尋仙覓術,坐上清宮演教布化,居天師府修身養性,世襲道統63代,奕世沿守1800餘年,他們均得到歷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冊封,官至一品,位極人臣,形成中國文化史上傳承世襲「南張北孔(夫子)」兩大世家。
  • 厲害了我的玉山!又上榜!還不快進來看看
    臨湖屬玉山縣管轄,但位於上饒縣「靈山風景區」東南腳下,是經往「靈山石靈殿的主要通道,此地具有獨特的水質資源和殊有的盤地氣候、土質特徵。 臨湖所產大蒜、豆腐、生薑在方圓百來裡地享有盛名,臨湖大蒜皮紅、皮薄、蒜肉晶瑩、味香別具、藥用價值廣泛。臨湖周圍百姓一直盛傳著古時樂平縣到石靈殿拜佛的香客讚許臨湖的大蒜勝過靈丹妙藥的故事。
  • 豆腐坊建在廁所邊 有毒豆腐一天賣出一千斤(圖)
    怎麼知道我這裡有豆腐呀?」記者佯稱是豐臺區七裡莊一建築工地的工頭,經朋友介紹才知道的。那位婦女詢問了半天,覺得沒有什麼問題後才讓記者進了小院。四口大缸什麼都泡記者走進豆腐作坊,一股腐爛、發酵的氣味迎面撲來,似乎掉進了一個大酵池,令人窒息。院子裡有一位40多歲的中年男子一邊在往池子裡倒黃豆,一邊在用一臺機器打磨豆漿。
  • 鄉村的豆腐坊……
    民間有句歌謠:世上行業三大苦,撐船、打鐵、磨豆腐。看來豆腐好吃,做豆腐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磨豆腐首先要先泡黃豆,豆子被泡得完全鼓脹起來,到了用手一捏即碎的程度,就可以上磨了。豆腐坊的晚上是最忙碌的,其他人都在床上酣睡,各種各樣的夢把屋內撐得滿滿的。此時,磨豆腐的人們卻在豆腐坊內辛勤勞作,夜裡將豆腐磨好後,天明再將豆腐送到市場銷售。這也是把磨豆腐列為三大辛苦的原因之一。大的豆腐坊,拉磨的都是毛驢。
  • 新常態下聚焦玉山旅遊大發展
    為做強旅遊產業,玉山堅持繼承和弘揚文化傳統,堅持延續名城風貌特色,高起點編制旅遊規劃、高標準建設精品景區、高品位開闢城區旅遊、高水平發展旅遊業態,精心規劃和建設人文景觀,開發精品路線,培育精品景點。 旅遊項目有序建設。近年來,玉山縣緊緊抓住國家和省、市加快發展旅遊產業的良好機遇,精心論證儲備一批具有示範效應和產業拉動作用的文化旅遊產業項目。
  • 暖心製作,三清山春季旅遊攻略,約吧!
    【內部交通每天從上饒市區和玉山顯發往三清山景區的客車有好幾班,而從玉山出發的車次更多。玉山到三清山東部的班車發車時間為6:20-17:10;三清山東部到玉山:6:40-17:20,約40-50分鐘一班車。
  • 王銀妹:用最老的方法做出最嫩的豆腐,延續百年豆腐坊招牌
    40多年來,老兩口始終堅持傳統手藝,在一脈相承的相關細節裡,將一塊普通的豆腐做到極致,延續了桂峰百年豆腐坊的招牌。蕩包,用紗布過濾豆漿和豆渣每天王阿姨把精心挑選的豆子浸泡上一夜,早上4點多起來磨豆漿,磨完的豆漿需要通過 「蕩包」過濾豆渣。
  • 李順午 豆腐坊
    小時候,母親常常帶我去豆腐坊換豆腐,一斤半斤的黃豆或者包穀、桃黍,就能換回一塊白白嫩嫩、芳香誘人的豆腐。老家巷東頭的這家豆腐坊,在我幼小的心靈裡留下深深的印記。豆腐坊的「老闆」,是一位早年從河南逃荒過來的程姓男子。因為他和父親年紀差不多,我便喊他程叔。程叔做豆腐的手藝遠近聞名,大半個村子的人家都吃他做的豆腐。
  • 江西三清山必知的旅遊攻略
    三清山是江西省東北部的一座道教名山,被列入了世界自然遺產中,它既有自然山水風光,又有道教的人文景觀,是一個不錯的遊玩地方。三清山很大,總共有十個大風景區,最有名的要屬其中的三清宮景區、西海岸景區、王京峰景區和南清園景區。三清山有泰山的雄偉,華山的險峻,黃山的奇秀,是人類的瑰寶。
  • 三清山兩天旅遊攻略 最全路線安排
    三清山因為道教而出名,是我國出名的道教名山。高空棧道、日出晚霞、佛光還有雲海都是三清山出名的特色景點。現在小編為大家介紹三清山兩天最全的旅遊攻略。三清山就是出名的華山、丫山,位於江西省。這裡因為道教而出名,是我國出名的道教名山。
  • 三清山:雨觀霧晴觀山,景不同兩相宜
    雨裡的三清山,霧海茫茫、飄飄渺渺、如臨仙境、如雲端漫步的感覺是風清景明時所看不到感覺不到的。雨中初見三清山去年四月初的一個雨天,我和文學會副會長秋蓮姐一起陪同外省來的諸位作家遊覽三清山。因為有別的事情耽誤了時間,所以中午時分才啟程前往。
  • 一個東北大叔的三清山之旅
    只是我萬萬沒有想到我的這次三清山之旅會一波三折,老天爺也和我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下面就請你們看看我的這次「苦命」三清山之旅吧!這次旅行我原來定的3月22日從婺源坐早上的班車到東部金沙索道上下一日遊!從三清山下山後直接坐到玉山的班車後趕到玉山南高鐵站坐高鐵回杭州。
  • 在農村開豆腐坊,加工豆腐前景如何?看完心裡就有數了
    在農村開豆腐坊,加工豆腐前景如何?在農村開豆腐坊的各地都有,我童年的記憶中我家也開過豆腐坊的,那個時候還沒有電磨,還是純手工打造的,確實也是非常的辛苦。如今有了現代化的設備,做起來也就非常的省力了。在農村加工的豆腐前景還真的不錯的,我附近村的有一家豆腐坊,目前家裡長期僱傭幾位鄰居,生意做得很好。
  • 【頭條】夫妻豆腐坊:用勤勞繪就幸福生活
    【頭條】夫妻豆腐坊:用勤勞繪就幸福生活 2020-09-24 12: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座不輸黃山的名山——三清山,旅遊攻略我已經幫你整理好了
    如何到達三清山一、 上饒 到 三清山 。 上饒 火車站及 上饒 汽車站均有直達 三清山 的巴士。二、玉 山南 站:有直達金沙服務區(東線)及外雙溪服務區(南線)的巴士。三、玉山站:可打車到玉山汽車站乘坐到金沙服務區(東線)或外雙溪服務區(南線)的巴士。
  • 遊《三清山》裡的很多景點
    三清山天門山莊坐上外溪索道到山中腰,在爬了好久的上坡臺階,下午15:00左右時候在天門山莊這裡,拍個景留個念三清山天門山莊臺階爬上來正好看到這裡有一個特別的奇石所以孩子在認真的拍從這裡過去爬上山得2個多小時紫煙石紫煙石上看全貌陽光海岸景區這裡已經從紫煙石下來經過龍虎殿在到這裡 東海 岸線上了,然後看到了這塊「情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