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名家臨摹《蘭亭集序》,賞心悅目,各領風騷

2020-12-20 藝金睛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提到書聖王羲之的大作《蘭亭集序》,這幅天下第一行書,一千多年來無不讓各路的書法家、愛好者心折讚嘆。雖至今未見真跡,但卻絲毫不影響歷代名家對其的追捧,千百年來,無數名家紛紛臨摹《蘭亭集序》,並以此為榮。

諸遂良臨摹

唐代大書法家,諸遂良的《諸本》是能體現魂魄的摹本,卷後因有米芾題詞,也被稱為米芾詩題本,筆力輕健,點畫溫潤,血脈流暢,風身灑落,深得蘭亭神韻。

諸遂良臨摹本

馮承素臨摹

摹者無數,但是被贊為最能體現原貌的摹本當屬《馮本》,唐代馮承素所臨摹的《蘭亭集序》,帖中破鋒、斷筆、結字、行墨, 均精徵入神。因卷引首處有「神龍」二字的左半小印,後也被稱為「神龍本」。

馮承素臨摹本部分截圖

歐陽詢臨摹

歐陽詢楷書臨摹《蘭亭記》,最能體現原作風骨,其筆畫挺秀勁遒,結體險絕嚴謹,氣勢高雅雄渾,堪謂歐體書法藝術寶庫中的一顆明珠。《蘭亭記》原石久佚,拓本傳世極少,此本為原石拓本,是定武蘭亭刻本中最珍貴的版本。

歐陽詢臨摹本部分截圖

啟功臨摹

啟功的書法從來不會讓人失望,從臨摹的這篇《蘭亭集序》來看,不僅頗得王羲之原有神韻,也體現了啟功先生自身書法的特色,甚至比原作更為俊逸挺拔。雖無法超越原作本身的藝術價值,但欣賞啟功先生的臨摹本也別有一番意趣。

啟功臨摹本部分截圖

董其昌臨摹

明代後期著名畫家、書法家,「華亭派」的主要代表董其昌,所臨摹的版本一如其自身特色,講究筆情墨韻,畫格清潤明秀,凸顯的是典型的董氏書風。

董其昌臨摹本部分截圖

賴少其臨摹

賴少其對書法摯愛,一生中在書法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其中,「二王」父子王羲之和王獻之的書法一直是其仰仗學習的對象,王羲之的《蘭亭序》,據賴少其回憶說:幾乎學了三十年。」

賴少其臨摹本

八大山人臨摹

八大山人「臨」的這幅《蘭亭序》,不是簡單複製和模仿,完全是根據自己探索,加以再創作所得,不但形跡不似,連內容也不一致,《蘭亭序》出世以後,歷代書家臨摹《蘭亭序》,無不重視個「像」字。八大山人認為寫得很像了其實這只是表面的「似之」而已。

八大山人臨摹本

唐伯虎臨摹

「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唐伯虎能書善畫,臨摹的《蘭亭序》,如其人,盡顯風流!

唐伯虎臨摹本部分截圖

今日互動:你最欣賞哪位名家的摹本?

相關焦點

  • 命運多舛的《蘭亭集序》
    提到中國書法,王羲之是怎麼著都不會被繞過的一個人,而提到王羲之,《蘭亭集序》則是怎麼著都不會被繞過的一幅作品。《蘭亭集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是東晉永和九年「書聖」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位名士在蘭亭宴飲之後醉酒寫得。
  • 唐太宗,與眾臣臨摹蘭亭集序的故事
    唐太宗,與眾臣臨摹蘭亭集序的故事唐太宗勵精圖治開疆拓土,成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明君。他運用道家思想治國平天下,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尤其喜愛王羲之,特別是《蘭亭序》,在虞世南和房玄齡的謀劃下,派監察御史蕭翼智賺《蘭亭序》而歸。這個過程,在唐人何延之的《蘭亭記》的記述中,充滿了曲折和故事性,幾近傳奇。但是,一個基本的事實是,太宗皇帝如願得到了《蘭亭序》。你可以想像唐太宗當時應該是多開心,甚至是不能自已。
  • 當代4大名家臨摹《蘭亭序》: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不一樣的王羲之
    王羲之的《蘭亭序》,誕生於東晉353年,距今已經有1600多年。自從《蘭亭序》面世後,歷代書家紛紛取法效仿。可以這麼說,《蘭亭序》就像是一座取之不竭的寶藏,上到傳世的書法名家,下至喜歡書法的一般愛好者,都能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收穫。
  • 古代沒有照相機和複印機,馮承素是如何臨摹《蘭亭集序》的?
    這是《書法問集》677篇,原來題目這樣:古代沒有照相機和複印機,馮承素是如何臨摹王羲之《蘭亭集序》的?我是一人。這個是古代的傳統技法,只不過現在使用不到。【古代有很多傳統技法,馮承素使用的雙鉤描摹「複製」《蘭亭集序》。】書聖王羲之和《蘭亭集序》,可以理解成書法的代筆。說到書法家一般都會想到王羲之,說到帖子一邊都會想到《蘭亭集序》。
  • 馮承素臨摹的《蘭亭集序》曾被視為真跡
    李世民騙得《蘭亭序》真跡後讓人臨摹,即臨摹,用的是"相拓"的方法,褚遂良、虞世南、馮承素都分別臨摹了《蘭亭序》,馮承素臨摹的是王羲之書法的最神韻,曾被認為是真跡。2009年,馮承素墓誌在陝西西安出土。墓志銘的全稱是:《唐代馮駿墓志銘及主書序》。
  • 《蘭亭集序》是為誰作的序?
    這時你是否會想到曾經搖頭晃腦全文背誦的那首「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與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這首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就是在這一天誕生的。永和九年,大書法家王羲之和親朋好友在蘭亭玩曲水流觴的遊戲,「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最後,王羲之為集會上的37首詩寫了一篇序文——《蘭亭集序》。在酒酣意暢之時,王羲之提筆在蠶繭紙上一氣呵成,全文總共324字,字字遒勁有力。
  •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為何是書聖王羲之寫的一幅草稿作文
    書聖像作為書法界擁有絕對尊崇的地位的書聖王羲之,其經典書法作品《蘭亭集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這篇行書書法草稿作品,被唐代李世民皇帝奉為經典,命大臣以雙鉤法臨摹書本,贈送皇親近臣,以便瞻仰書聖王羲之的書跡風採。而他本人,因對這份書法極其珍愛,居然駕崩後,把這個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書法作品帶進了自己墳墓。從此,書聖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決然於世,在無人能得觀其真跡之風採。
  • 硬筆書法-臨摹《蘭亭序》部分繁體字第三講
    神龍本《蘭亭序》局部引子《蘭亭序》,全稱為《蘭亭集序》。該《序》是「書聖」王羲之於永和九年所書。當時,王羲之和一眾才子臨溪賦詩,各抒懷抱,最後將大家的詩句整理成冊,大家公推此次聚會的召集者王羲之為詩集做序,微醺之下,王羲之揮毫潑墨、恣意狂放,瀟瀟灑灑寫下了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
  • 書法家啟功臨摹《蘭亭序》,寫出自己的風格,字體寫出藝術美!
    》那可是千年無人超越,特別是書聖王羲之的大名那在書法界名氣非常的大,在我們當今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書法愛好者都在臨摹王羲之的《蘭亭序》,今天小七介紹的一位書法名家叫啟功先生。當我們談到啟功先生時,大家肯定也聽說過啟功先生的大名,他在書法界的名氣非常的大,雖然已經去世多年,但是啟功先生的書法作品仍然受到了很多書法愛好者的喜歡,而啟功先生生前也對王羲之的《蘭亭序》非常的喜歡,經常臨摹《蘭亭序》,並且寫出了自己的風格,啟功先生的字體也被稱為是「啟功體」,看到這裡以後大家是不是也想欣賞一下啟功先生的《蘭亭序》呢?
  • 《蘭亭集序》是怎樣煉成的
    文丨謝石 王羲之偶然書寫《蘭亭集序》的「永和九年」,誰當皇帝,誰做宰相,發生了什麼軍國大事,都早已杳如黃鶴,幾乎沒有幾個人能夠記起。
  • 珍藏版:深度解讀《蘭亭集序》,並附超清逐行掃描圖
    個人認為,《蘭亭集序》的藝術成就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蘭亭集序》被歷代名家所臨摹,如唐初三大家虞世南、禇遂良、歐陽詢皆臨摹過,後來文徵明、趙孟頫、米芾、王鐸、董其昌等也臨摹過。  據史書記載,儘管王羲之在酒醒之後也曾多次嘗試書寫《蘭亭集序》,但是都達不到初次《蘭亭集序》的效果。藝術是獨一無二性與偶然性的結合,最重要的一點還是要融合當時所處的心境與情境。  再次,《蘭亭集序》是一篇流傳千古的文學佳作,同時也因中國文化文史哲不分家的特性而具有鮮活的生命力。
  • 書壇頂級高手臨摹《蘭亭序》,惟妙惟肖,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原帖!
    《蘭亭序》作為「天下第一行書」,筆法可謂出神入化,連王羲之都無法復原,更是令後人崇拜不已,無數人加以臨摹,可惜無一人能超越,能得其精髓之一者,便可開宗立派,自成一家。文徵明臨《蘭亭序》單字放大自古就有「名師出高徒」說法,對文徵明來說,好像不太合適,其書法老師李應禎也算不上什麼名家,但是他的一句話,對文徵明影響很大:
  • 硬筆書法-臨摹《蘭亭序》中部分繁體字
    對於初學行書的愛好者,想學習行書,其實也是要從臨摹古帖開始,行書其實也有很多風格,也有很多古帖可以選擇,比如王羲之的《蘭亭序》、董其昌的《琵琶行》、米芾的《蜀素帖》等等,如下圖所示。米芾的行書中,其每個筆畫會有很多寫法,變化多端,完全是屬於「隨心所欲」的書寫,對初學者來講,不好把握行筆方法,所以《蜀素帖》可以排在後期臨摹。本人初選的是《蘭亭序》,著重臨摹其繁體字,其實嚴格來說,並不是完全臨摹《蘭亭序》,只是部分筆畫可能會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讓整個字符合自己的審美觀。本篇文章中,會將繁體字對應的楷書和行書兩種寫法列出,供大家參考、討論。
  • 課件 | 《蘭亭集序》
    教學方法:誦讀法、討論法、點撥法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讓學生看圖片)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既是書中極品,又是文中上品。據歷史記載,唐太宗千方百計搜覓真跡,並日夜賞玩臨摹之,以致形成了宮廷上下競相臨書的盛況。
  • 《蘭亭集序》為什麼是「天下第一行書」?
    比如我知道中國的三大行書分別是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和蘇軾的《寒食帖》,但是為啥是這三個呢?並且這三個各有bug存在,也不完美啊,為啥就成了行書中公認的經典了呢?《蘭亭集序》真跡現在已經失傳了,現在我們能看到的都是後人臨摹的版本,各個版本還都不太一樣,就這個條件還被公認為是「天下第一行書」,只能說不是作品行不行的問題,是作者王羲之巨大魔力的問題了。
  • 《蘭亭集序》好,到底好在什麼地方?
    一篇《蘭亭序》流傳一千多年來到底好在哪裡,自唐以來,推崇至風口浪尖,成為了學習書法的一面旗幟。無論是書法大家,還是書法愛好者,如不學《蘭亭序》、不臨《蘭亭序》,你的書法就沒有根基。活一件書法作品被封為天下第一,首先是它在書法技巧上達到了很高的水平,蘭亭用筆遒媚勁健,可謂是集筆法之大成。其筆法的豐富與用筆的精緻,體現在每一個字上,筆筆到位。其次是結構,《蘭亭序》共324個字,每一個字都被王羲之寫得雅逸有致,彷佛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其中「之」字有20個,無一雷同,這就是用筆靈活多變。
  • 《蘭亭集序》流落何方仍成謎 真跡疑在臺灣(圖)
    中新網10月14日電 「書聖」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被評為天馬行空、遊行自在,堪稱行書第一。只是,其真跡到底流落何方一直是個謎。臺灣媒體消息,當年傳說藏於唐太宗的墓陵的《蘭亭集序》,隨著盜墓者的掠奪,至今下落成謎,不過現在有消息指出,真跡其實就在臺灣。
  • 幻書啟世錄蘭亭集序怎麼樣 幻書啟世錄蘭亭集序角色培養攻略
    幻書啟世錄蘭亭集序怎麼樣?幻書啟世錄遊戲裡的角色都是以書為原型,而蘭亭集序在遊戲裡也是有。蘭亭集序最大的優勢就是獲取的難度非常低,因此可以說是人手一個。但是這不意味著他的強度就很低,實際上這個角色的強度還是很高的,下面就帶來了他的培養推薦。
  • 一個由曠世書法作品《蘭亭集序》帶活的景區,究竟有著怎樣的魅力
    蘭亭景區但要論其作品在各自領域的影響力來說,書聖王羲之還是略勝一籌。畢竟他書寫的《蘭亭集序》猶如書法界的「珠穆朗瑪峰」一樣存在。在其祠內,最有名的莫過於歷代書法家模仿《蘭亭集序》的石刻作品,真的是「萬紫千紅,百花齊放」。對於書法愛好者也是一個大飽眼福的機會。
  • 幻書啟世錄蘭亭集序怎麼培養 幻書啟世錄蘭亭集序值得培養嗎
    幻書啟世錄蘭亭集序怎麼培養,在幻書啟世錄中有很多幻書,其中蘭亭集序是一個群攻幻書,那麼具體的技能效果是什麼呢,同時值得培養嗎,下面給大家帶來了詳細的攻略內容。幻書啟世錄蘭亭集序培養方法一覽  幻書啟世錄中蘭亭集序是一位稀有度為SR的幻書角色,玩家可以在通關主線1-5後用古錢幣購買獲得,獲得難度非常低,因此也非常容易培養升格。  前期的蘭亭集序就擁有者遊戲中數一數二的高傷害以及較高的面板數值,同時他還是一位群攻類角色,適用範圍更加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