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提到書聖王羲之的大作《蘭亭集序》,這幅天下第一行書,一千多年來無不讓各路的書法家、愛好者心折讚嘆。雖至今未見真跡,但卻絲毫不影響歷代名家對其的追捧,千百年來,無數名家紛紛臨摹《蘭亭集序》,並以此為榮。
諸遂良臨摹
唐代大書法家,諸遂良的《諸本》是能體現魂魄的摹本,卷後因有米芾題詞,也被稱為米芾詩題本,筆力輕健,點畫溫潤,血脈流暢,風身灑落,深得蘭亭神韻。
馮承素臨摹
摹者無數,但是被贊為最能體現原貌的摹本當屬《馮本》,唐代馮承素所臨摹的《蘭亭集序》,帖中破鋒、斷筆、結字、行墨, 均精徵入神。因卷引首處有「神龍」二字的左半小印,後也被稱為「神龍本」。
歐陽詢臨摹
歐陽詢楷書臨摹《蘭亭記》,最能體現原作風骨,其筆畫挺秀勁遒,結體險絕嚴謹,氣勢高雅雄渾,堪謂歐體書法藝術寶庫中的一顆明珠。《蘭亭記》原石久佚,拓本傳世極少,此本為原石拓本,是定武蘭亭刻本中最珍貴的版本。
啟功臨摹
啟功的書法從來不會讓人失望,從臨摹的這篇《蘭亭集序》來看,不僅頗得王羲之原有神韻,也體現了啟功先生自身書法的特色,甚至比原作更為俊逸挺拔。雖無法超越原作本身的藝術價值,但欣賞啟功先生的臨摹本也別有一番意趣。
董其昌臨摹
明代後期著名畫家、書法家,「華亭派」的主要代表董其昌,所臨摹的版本一如其自身特色,講究筆情墨韻,畫格清潤明秀,凸顯的是典型的董氏書風。
賴少其臨摹
賴少其對書法摯愛,一生中在書法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其中,「二王」父子王羲之和王獻之的書法一直是其仰仗學習的對象,王羲之的《蘭亭序》,據賴少其回憶說:幾乎學了三十年。」
八大山人臨摹
八大山人「臨」的這幅《蘭亭序》,不是簡單複製和模仿,完全是根據自己探索,加以再創作所得,不但形跡不似,連內容也不一致,《蘭亭序》出世以後,歷代書家臨摹《蘭亭序》,無不重視個「像」字。八大山人認為寫得很像了其實這只是表面的「似之」而已。
唐伯虎臨摹
「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唐伯虎能書善畫,臨摹的《蘭亭序》,如其人,盡顯風流!
今日互動:你最欣賞哪位名家的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