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4大名家臨摹《蘭亭序》: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不一樣的王羲之

2020-12-17 大磊淺談書法經典

王羲之的《蘭亭序》,誕生於東晉353年,距今已經有1600多年。

自從《蘭亭序》面世後,歷代書家紛紛取法效仿。可以這麼說,《蘭亭序》就像是一座取之不竭的寶藏,上到傳世的書法名家,下至喜歡書法的一般愛好者,都能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收穫。

時間雖遠,但《蘭亭序》的魅力不減。直到現在,她仍然是圖騰一樣的存在。

今天呢,遠了的咱們不聊,主要來欣賞一下當代4大名家臨摹的《蘭亭序》:每個人的心中,都住著一個不一樣的王羲之。

1

曹寶麟的《蘭亭序》最老實。

當代名家曹寶麟,學習書法主要取法自宋代米芾,用筆精到規整,屬於傳統一派的傑出代表。

米芾的筆法也是出自「二王」,曹寶麟老師的用筆自然也是屬於「二王」體系的範疇。這一點,從他臨摹的《蘭亭序》就能體現出來。

一樣的《蘭亭序》,在具體臨寫的時候,每個人都會有屬於自己的理解。曹寶麟老師在臨寫的時候儘量服從於原帖,算是比較老實的。

2

陳忠康的《蘭亭序》,古典且現代。

陳忠康老師學「二王」出身,植根於傳統,功力了得。

他臨摹的《蘭亭序》,像也不像,古典且現代,別具風貌。

不知道怎麼地,雖然陳忠康老師的實力水平擺在那,但我總感覺他好像遇到了一個瓶頸,這麼多年下來,變化並不太大。當然了,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如果不妥,一笑而過就可以了。

3

啟功的《蘭亭序》,還是那麼啟功。

啟功老師和別人不太一樣。也許是自己的風格太穩固,也許是人家有屬於自己的臨帖小妙招,他在臨帖的時候,自我的意識更強,對別人只是局部性地借鑑。具體表現就是,臨摹啥都像自己。

臨寫《蘭亭序》也是同樣,無論是用筆還是結體,都是滿滿的啟功味道。

4

陸維釗的《蘭亭序》,精彩且多變。

陸維釗,近代書法名家,擅金石,同時也鍾情於「二王」,光是《蘭亭序》就臨摹了無數遍。

首先,咱們先來看一個比較老實的。怎麼樣,這種氣質,和原帖很像吧。大家請留意落款部分,這是陸維釗老師通臨《蘭亭序》的第88遍,用功之深,令人嘆服。

看完那個老實的,咱們再來欣賞一個比較另類的。

下圖的這個臨摹版本,同樣是出自陸維釗老師,只不過,他是借用了魏碑《寇君碑》的筆意。什麼是高手?能夠自由組合,隨性發揮,才算是。

當代4位名家臨摹的《蘭亭序》就和大家介紹到這裡,您最喜歡誰的呢?還請在下方留下您的寶貴了解。

最後需要強調的是,如果您也喜歡書法,如果您也喜歡王羲之的《蘭亭序》,在下筆臨摹的時候,不要光看到那些瀟灑的筆勢,還要注意到筆法的多變和嚴謹。這麼說吧,《蘭亭序》其實是相當理性的,法度的概念相當明確,還請大家留意。

相關焦點

  • 一樣的蘭亭序,不一樣的味道,當代4大名家寫王羲之,您看好誰?
    王羲之的行書經典《蘭亭序》,在書法史上簡直就是圖騰一樣的存在,後世無數名家紛紛效仿取法,以能得王羲之筆意為自身的至高追求。直到現在,還有很多高手名家鍾情於王羲之的這篇《蘭亭序》,面貌各異,精彩紛呈。大家也來看一下,一樣的蘭亭序,不一樣的味道,當代4大名家寫王羲之,您更看好誰?1陳忠康的《蘭亭序》,妙在像與不像之間。
  • 八大名家臨摹《蘭亭集序》,賞心悅目,各領風騷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提到書聖王羲之的大作《蘭亭集序》,這幅天下第一行書,一千多年來無不讓各路的書法家、愛好者心折讚嘆。雖至今未見真跡,但卻絲毫不影響歷代名家對其的追捧,千百年來,無數名家紛紛臨摹《蘭亭集序》,並以此為榮。
  • 3種不一樣的王羲之《蘭亭序》,你喜歡哪一個?
    3種不一樣的王羲之《蘭亭序》,你喜歡哪一個?王羲之《蘭亭序》是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一件行書作品,又稱《蘭亭集序》、《臨河序》,是行書成熟的代表作品,被公認為是「天下第一行書」,唐太宗李世民對其讚嘆有加,稱其「盡善盡美」。
  • 書壇頂級高手臨摹《蘭亭序》,惟妙惟肖,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原帖!
    《蘭亭序》作為「天下第一行書」,筆法可謂出神入化,連王羲之都無法復原,更是令後人崇拜不已,無數人加以臨摹,可惜無一人能超越,能得其精髓之一者,便可開宗立派,自成一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李北海、趙子昂、文徵明無不如此,這些學習王羲之的大咖們,文徵明臨摹最不像,而被書法史評為「臨的最好」!
  • 王羲之最有名書法欣賞,《蘭亭序》行雲流水,被稱天下第一行書!
    要問大家最喜歡哪一位書法名家,我想很多網友會想到書聖王羲之,書聖王羲之的名氣那在中國的書法界非常的大,說到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大家肯定會想到《蘭亭序》,這幅書法作品非常的漂亮,也贏得了很多書法愛好者的喜歡,因為千百年來無人能超越,所以也被後人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看到這裡以後大家是不是也想欣賞一下王羲之的作品《蘭亭序》呢?
  • 書法家啟功臨摹《蘭亭序》,寫出自己的風格,字體寫出藝術美!
    》那可是千年無人超越,特別是書聖王羲之的大名那在書法界名氣非常的大,在我們當今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書法愛好者都在臨摹王羲之的《蘭亭序》,今天小七介紹的一位書法名家叫啟功先生。當我們談到啟功先生時,大家肯定也聽說過啟功先生的大名,他在書法界的名氣非常的大,雖然已經去世多年,但是啟功先生的書法作品仍然受到了很多書法愛好者的喜歡,而啟功先生生前也對王羲之的《蘭亭序》非常的喜歡,經常臨摹《蘭亭序》,並且寫出了自己的風格,啟功先生的字體也被稱為是「啟功體」,看到這裡以後大家是不是也想欣賞一下啟功先生的《蘭亭序》呢?
  •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為何是書聖王羲之寫的一幅草稿作文
    這篇行書書法草稿作品,被唐代李世民皇帝奉為經典,命大臣以雙鉤法臨摹書本,贈送皇親近臣,以便瞻仰書聖王羲之的書跡風採。而他本人,因對這份書法極其珍愛,居然駕崩後,把這個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書法作品帶進了自己墳墓。從此,書聖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決然於世,在無人能得觀其真跡之風採。
  • 王羲之《蘭亭序》有多美?放大10倍欣賞,美得不可思議!
    ,如今也有很多的書法愛好者在臨摹學習他們的書法,今天小七給大家介紹的這位書法家叫王羲之。無論是筆法、字體結構還是整體的布局,都給我們書法愛好者展示出了藝術美,這樣的書法作品真的是太精妙了,難怪李世民那麼喜歡王羲之的《蘭亭序》。要想領悟到王羲之《蘭亭序》真正的美,我們還得把這幅《蘭亭序》放大10倍欣賞,你會發現每個字的細節非常的完美。
  • 王羲之《蘭亭序》高清版、分頁版
    手機字帖 | 王羲之《蘭亭序》 —書 思出 品— 《蘭亭集序》是中國晉代(公元353年),書聖王羲之在浙江紹興蘭渚山下以文會友,寫出「天下第一行書」,也稱《蘭亭序》《臨河序》《禊帖》《三月三日蘭亭詩序》等。
  • 硬筆書法-臨摹《蘭亭序》部分繁體字第三講
    神龍本《蘭亭序》局部引子《蘭亭序》,全稱為《蘭亭集序》。該《序》是「書聖」王羲之於永和九年所書。當時,王羲之和一眾才子臨溪賦詩,各抒懷抱,最後將大家的詩句整理成冊,大家公推此次聚會的召集者王羲之為詩集做序,微醺之下,王羲之揮毫潑墨、恣意狂放,瀟瀟灑灑寫下了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
  • 臨《蘭亭序》有感:王羲之的一生和《蘭亭序》到底都講了些什麼
    而到了東晉時期,王羲之的《蘭亭序》橫空出世,才使行書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擺脫了早期的隸意,為行書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後人的行書多多少少都存有《蘭亭序》的痕跡。其二是《蘭亭序》通篇21個「之」字形態各異,但又極其舒適。書法講究穩中有變,變亦有道,這要求其實很高,而《蘭亭序》卻做到了,沒有人會感覺其「之」字的各種寫法有不合理的地方。
  • 馮承素臨摹的《蘭亭集序》曾被視為真跡
    李世民騙得《蘭亭序》真跡後讓人臨摹,即臨摹,用的是"相拓"的方法,褚遂良、虞世南、馮承素都分別臨摹了《蘭亭序》,馮承素臨摹的是王羲之書法的最神韻,曾被認為是真跡。2009年,馮承素墓誌在陝西西安出土。墓志銘的全稱是:《唐代馮駿墓志銘及主書序》。
  • 命運多舛的《蘭亭集序》
    提到中國書法,王羲之是怎麼著都不會被繞過的一個人,而提到王羲之,《蘭亭集序》則是怎麼著都不會被繞過的一幅作品。《蘭亭集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是東晉永和九年「書聖」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位名士在蘭亭宴飲之後醉酒寫得。
  • 王羲之《蘭亭序》究竟有多好?其中有5美,美到令人窒息!
    二小書法/書法名作窺探說起王羲之,必然讓人想到他的書法,想到他的書法,必然就會談到他的《蘭亭序》。我們都知道《蘭亭序》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件極品之作,也知道它是「天下第一行書」,更知道他是最好書法,但是《蘭亭序》究竟好在哪卻眾說不一。
  • 書聖-王羲之《蘭亭序》全集--高清單字欣賞系列3-1
    蘭亭序創作背景: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山陰城(今浙江紹興)的蘭亭修禊(xì),各有詩,輯為《蘭亭集》,王羲之為之書寫序文手稿,曰《蘭亭集序》。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者好景不長,生死無常的感慨。
  • 70後作家旅遊時,模仿王羲之寫了篇《仿蘭亭集序》,水平如何?
    1667年前,紹興城外會稽山上的蘭亭裡,來了一群的文化名人,其中包括謝安、孫綽、王羲之等,共41人。以現代的話來說,這就是一場文化界、書畫界的共同舉辦的「會稽山論劍」。 席間,大家飲酒賦詩,對天下事各抒己見,好不熱鬧。最後,此次盛會的召集人王羲之寫了一篇名為《蘭亭集序》的文章。
  • 唐太宗,與眾臣臨摹蘭亭集序的故事
    唐太宗,與眾臣臨摹蘭亭集序的故事唐太宗勵精圖治開疆拓土,成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明君。他運用道家思想治國平天下,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在位期間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廣開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虛心納諫;並採取了一些以農為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當時並大力平定外患,並尊重邊族風俗,穩固邊疆。因為他當時年號為「貞觀」(627年-649年) ,故史稱「貞觀之治」。這是唐朝的第一個治世,同時為後來的開元之治奠定了厚實的基礎。並且他愛好文學與書法,有墨寶傳世。
  • 王羲之《蘭亭序》,蘊藏三個特點,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
    《蘭亭序》是晉代王羲之的代表之作,王羲之有著書聖的美譽,這幅書法是王羲之的偶然之作,也是王羲之真實情感的流露,書法自然飄逸,用筆方圓結合,嚴謹之中不失灑脫,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蘭亭序》是一篇優美的散文,這也是這幅書法的基礎。
  • 王羲之的《蘭亭序》筆法精湛,董其昌曾說:此帖章法古今第一!
    說到王羲之,大家就會想到他是一位書法大師,他的書法作品被歷代書法家臨摹研究,尤其是他所寫《蘭亭序》,筆法精湛,被後人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是行書的典範之作。那麼《蘭亭序》究竟有什麼魅力,讓後人對此帖推崇備至呢?
  • 古代沒有照相機和複印機,馮承素是如何臨摹《蘭亭集序》的?
    這是《書法問集》677篇,原來題目這樣:古代沒有照相機和複印機,馮承素是如何臨摹王羲之《蘭亭集序》的?我是一人。這個是古代的傳統技法,只不過現在使用不到。【古代有很多傳統技法,馮承素使用的雙鉤描摹「複製」《蘭亭集序》。】書聖王羲之和《蘭亭集序》,可以理解成書法的代筆。說到書法家一般都會想到王羲之,說到帖子一邊都會想到《蘭亭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