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體驗熊孩子被卡現場:最好的安全教育,是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2020-07-30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組圖體驗熊孩子被卡現場

經常有新晉寶媽來問我:「為啥孩子那麼喜歡鑽到犄角旮旯?」

說實話,從孩子學會翻身,我們老母親就不要指望有清閒日子了,尤其是寶寶學會爬之後,哪有個小空他都想鑽一鑽。不信就看看下面這組「熊孩子」被卡現場吧!

有把手指卡在細鋼管裡,被媽媽嫌棄話太多的。

組圖體驗熊孩子被卡現場:最好的安全教育,是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有卡在自家防盜窗上,還被爸爸和消防員叔叔圍觀笑話的。

組圖體驗熊孩子被卡現場:最好的安全教育,是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還有把手指卡在汽車安全帶卡扣的。

組圖體驗熊孩子被卡現場:最好的安全教育,是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還有把小編鐘卡在頭上當「帽子」的。

組圖體驗熊孩子被卡現場:最好的安全教育,是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所幸,這幾個小朋友都是很快就被救出來了,沒有受什麼傷,但是看著這麼多被卡在奇奇怪怪地方的孩子,家長們應該也挺擔心自家寶寶的吧!畢竟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

組圖體驗熊孩子被卡現場:最好的安全教育,是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最好的安全教育,是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說到安全教育,很多家長多會說:「有啊!我們家非常安全,而且經常告訴孩子要注意安全!」

那麼家長們具體是怎麼做的呢?

牆上裝軟包、桌角也包上,避免孩子磕到撞到;

家裡的剪子、刀都藏起來,切水果、削果皮都由家長代勞;

遇到不平的路、太陡的樓梯就把孩子抱起來,免得摔倒;

每天提醒孩子:「別跑太快」、「別爬太高」、「不能鑽來鑽去的」

可是,沒經歷過小的磕碰的孩子不會知道撞上桌角會痛,孩子不理解家長說的危險,苦口婆心的勸告反而會引發孩子的好奇心,趁著家長不注意就總想試一試

組圖體驗熊孩子被卡現場:最好的安全教育,是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尤其是2、3歲的寶寶,正是自我意識萌芽的時期,也進入了人生中第一個叛逆期——「寶寶叛逆期」,他們有了自己的想法並且總是躍躍欲試的。

平常家長說什麼寶寶都要回一句:「不要」,更何況是不讓他跑、不讓他玩呢!

其實,與其一直跟在孩子身後,想方設法的保護孩子、時不時的提醒孩子,不如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一勞永逸。


組圖體驗熊孩子被卡現場:最好的安全教育,是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給孩子的安全教育應該這樣做

1、用情景故事幫孩子體會「危險」

孩子的生活經驗有限,而且天性樂觀、好奇、活潑好動,像「這個不能碰、那個也不能碰……」這樣的提醒,對孩子來說不是變成了「耳旁風」根本沒聽進去,就是引起了好奇心,反倒想要一探究竟。

家長不妨將有關安全的一些注意事項編成故事講給孩子聽,讓孩子帶入其中,體會到家長口中的「危險」到底是怎麼樣的,會有什麼後果。


組圖體驗熊孩子被卡現場:最好的安全教育,是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2、用「怪物」幫孩子理解危險

對於一些比較抽象的「危險」,像雷電、煤氣、細菌等難以直接看到的「危險」,家長則可以將它們「擬人化」變成一個個「怪物」,提醒孩子要小心,不能動插座、勤洗手……


組圖體驗熊孩子被卡現場:最好的安全教育,是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3、用遊戲檢驗孩子的「安全意識」

孩子的天性其實是比較樂觀的,有些「記吃不記打」。經常會因為同一個錯誤在同一地方受傷。

這是因為孩子還沒有形成安全意識,對於危險的概念不足,有時候還會有僥倖心理,非要試試自己能不能「突破」一下。

這種情況下,家長不妨多和孩子玩一些「安全遊戲」,在實際中練習一下孩子學到的安全小知識,幫孩子建立安全意識。


組圖體驗熊孩子被卡現場:最好的安全教育,是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我再給大家分享一套《寶寶的第一套安全行為養成圖畫書》

故事情節易懂,不講大道理

這套《寶寶第一套安全行為養成圖畫書》比較適合0-3歲的寶寶,所以在故事內容的選擇上就會更注重易懂,每個故事都是生活中最常見的情景,用最簡單明了的方式告訴寶寶哪些事是危險的,不能做。

組圖體驗熊孩子被卡現場:最好的安全教育,是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幽默對話,讓寶寶更容易帶入其中

故事以一個叫「小不點」的小恐龍和他的家人、朋友為主角,對話簡單卻又很幽默,還有很多寶寶們喜歡的擬聲詞,更容易讓寶寶有代入感

像「小心,燙!」的故事中,「小不點」急著喝水,「咕嚕~」就喝了一大口,結果被燙傷了舌頭大喊了一聲:「哇呀呀~」。非常有意思。


組圖體驗熊孩子被卡現場:最好的安全教育,是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實用急救小知識

在每個小故事中,還會有相應的安全急救小知識,孩子和家長都可以看一看,了解的多一些,遇到意外情況時也不至於慌了手腳。


組圖體驗熊孩子被卡現場:最好的安全教育,是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邊看邊玩,將安全知識牢記心中

書中除了有趣的小故事和安全知識之外,還有貼紙遊戲和故事音頻,用貼紙的方式幫寶寶分辨哪些東西是危險的、哪些東西比較安全,回顧一下在故事中學到的安全知識。


組圖體驗熊孩子被卡現場:最好的安全教育,是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角色扮演遊戲,帶寶寶走進故事

書中還有diy頭飾的小教學,家長可以和寶寶戴上頭飾,來玩一玩親子遊戲,重演一下故事中的情節,強化孩子的安全意識。

組圖體驗熊孩子被卡現場:最好的安全教育,是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書中一共有6個故事,分別是《這些工具會「咬人」!》、《被卡住了!》、《小心陌生人!》、《哎呀,摔跤了!》、《小心,燙!》、《這些食物危險!》,對應了衣食住行中的各種安全小問題。



這裡是水兒媽媽育兒分享,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家庭教育相關內容和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往期文章:

「我爸一個月賺幾千萬」,沒有財商教育,可不是鬧笑話那麼簡單

到底該不該讓孩子從小背詩?家長了解這3件事,也許就不用糾結了

如何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抓住2-8歲關鍵期,多做這幾個練習

相關焦點

  • 安以軒曬兒子翻床掉地上:最好的安全教育,是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最好的安全教育,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演員隋唐的兒子曾為了撿床外的布偶從高一米三的床上圍擋翻出,因為頭肩著地所以摔斷鎖骨,所幸沒有大事也不需要手術。,與其一直在想如何保護好寶寶,如何將家裡改造成安全的地帶,不如幫寶寶建立安全意識,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 浸入式體驗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此外,全院12名法治副校長和26名青年講師團成員都積極準備了現場講課的PPT和稿件。「當老師就得有當老師的樣子吧,哪能臨陣磨槍。」講師團成員孫興峰笑著說道。  請進來走出去,課堂只是網絡安全教育的新起點  「老師,我之前玩遊戲的時候就有人要買我的帳號,但是我沒有理他。
  • 學會自我保護 幼兒園安全教育不可少
    學會自我保護 幼兒園安全教育不可少www.zjol.com.cn 2006年03月15日 09:44:17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浙江在線消息 幼兒園的小朋友因年齡小,自我保護意識淡漠,極易發生意外傷害,因此我們要教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 幼兒安全教育:從孩子自我保護開始
    幼兒自我防護認知就幼兒基本安全知識的掌握程度,面對危險時,自我保護時候採取的方法和策略的選擇,遇險時心裡自我安慰和激勵的過程和方法;幼兒安全教育是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使幼兒對意外和災難的正確認識,懂得預防一些意外和災難,提高意外和災難發生時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的教育;
  • 【法治副校長】浸入式體驗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這是相城區檢察院未檢部門首次將「網絡安全」主題法治課程應用在小學課堂,現場的反應卻讓檢察官既歡喜又憂愁——大部分同學能夠正確認識並有效應對常見的網絡風險,但他們對網絡的熟悉度正印證著網絡風險逐步向低齡兒童蔓延的事實。今年暑假,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檢察院「未成年人實踐體驗站」迎來該區小學六年級學生,檢察官龔茜為孩子們講解網絡安全知識。
  • 未檢檢察官集體備課 浸入式體驗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這是相城區檢察院未檢部門首次將「網絡安全」主題法治課程應用在小學課堂,現場的反應卻讓檢察官既歡喜又憂愁——大部分同學能夠正確認識並有效應對常見的網絡風險,但他們對網絡的熟悉度正印證著網絡風險逐步向低齡兒童蔓延的事實。
  • 孩子電梯內玩火的背後,是家長安全教育的缺失
    就「放鞭炮」來說,不一樣的聲響以及煙霧都引起孩子的新鮮感,他們覺得好玩,甚至有點惡作劇,這對孩子來說是件很「有趣」的事情。可是這些「熊孩子」的父母,不僅不對孩子的行為加以管教,還肆意讓孩子玩耍。家長沒有安全意識,自然不會向孩子灌輸安全意識,甚至拿孩子的生命開玩笑。
  • 成為家長第一步,教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如果家長不從小給孩子培養安全意識,教育孩子學會自我保護,那等到意外發生時,一切都為時已晚了。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經歷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遊泳,第一次登山,第一次滑雪等等,他們總是帶著新鮮感,用好奇的眼光去探索世界,他們無所畏懼,勇敢地去體驗自己從沒有體驗過的事情。
  • 浸入式體驗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蘇州相城:網絡安全第一課獲代表委員肯定
    「隨著時代發展,當前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面臨一些新形勢、新課題,如電子產品的廣泛使用帶來的網絡環境淨化問題,這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構築防護堤壩。」江蘇省人大代表、省崑劇院副院長俞玖林在視察相城區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時提出,針對未成年人網絡安全問題,檢察機關應聯合社會各方形成保護合力。  「我感到未成年人網絡安全教育迫在眉睫!」未檢部門負責人龔茜說。
  • 家長該如何教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孩子自我保護能力差,安全防範意識薄弱,缺乏對危險情境的正確理解和一定的安全知識,所以家長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制止,孩子就有可能受到傷害,甚至有生命之憂。但是再愛孩子的媽媽,也不可能24小時盯著孩子、保護孩子,只有家長積極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和安全防範意識,才能真正做到防患於未然。
  • 孩子安全意識薄弱,對於新手爸媽來說,如何教育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孩子安全意識薄弱,對於新手爸媽來說,如何教育孩子學會自我保護孩子把陌生人當作空氣,對熟悉的人有互動,家長應該怎麼做其實對於陌生人的問題,大人也無法正確的拿捏,導致孩子在陌生的環境裡遇見陌生的人兒童走丟的事情屢見不鮮,家長為了孩子的安全著想,經常會叮囑孩子"路上遇見了陌生人搭訕,不要隨便和陌生人說話,不要隨便要陌生人的禮物和玩具","否則就會被壞人抱走,永遠離開爸爸媽媽的懷抱"等警告孩子應對陌生人。如何教育孩子溫和有禮貌,同時又保護好自己呢?
  • 孩子的安全無小事,家長要做好安全教育,教會孩子懂得自我保護
    最近,經常報導關於兒童安全的事故來,也受到了大家的關注,畢竟孩子對於每個家庭來說,孩子都是非常重要的。而父母要教會孩子的最重要的一課便是人身安全是第一要任。培養孩子的安全教育是每個家長的責任,這才能讓孩子學會珍愛生命,保護自己。而對於孩子來說,學會自我保護要從三到六歲開始,從這階段孩子就已經開始就應該知道自我保護的意義,同時應該學會相應的應對方案了。
  • 想要孩子學會自我保護,這幾點很重要
    近年來,幼兒意外事故時有發生,而且有相當大的比例是由於幼兒缺乏自我保護能力和安全常識所造成的 。因此,加強安全教育,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就尤為重要。隨著年齡增長,幼兒初步具備一些獨立能力,他們活潑好動,具有「不怕危險」和「勇於獵奇」的特性。
  • 「我媽已三天沒有打我了」假期熊孩子被卡合集,網友不厚道的笑了
    卡防盜網圖片來源:中新視頻7月14日,山西介休一小男孩被卡在了自家窗戶的鋼筋防盜網內。被卡的孩子說,父母外出之前,把他一個人留在家裡。他是因為獨自爬上窗戶玩耍期間不慎踩空卡進了鋼筋空隙裡。消防員趕到事發現場後,利用液壓剪切工具對鋼筋防盜網進行剪切作業,被卡男孩成功獲救。
  • 娃娃抓娃娃被卡,網友評論笑爆了!家有熊孩子,收好這份安全指南
    >最終孩子被成功救出陝西寶雞一「熊孩子」居然把頭卡進了編鐘!!!>並做好安全教育,防患於未然。二、室內安全,這些要注意1.廚房安全廚房安全,主要防火、防燙和防利器傷害。防火:教育孩子不要玩火、觸動燃氣開關,以免發生意外。
  • 給孩子增加一個「安全砝碼」,六點建議培養孩子學會如何自我保護
    而孩子很高的警惕性和自我保護能力來源於父母的培養。所以,父母要從小加強孩子的安全教育意識和安全訓練,增強他的防範意識,提高其自我保護的能力。那麼,在現實生活中,父母應該從哪些方面教孩子保護自己呢?當孩子遇到特殊情況時,沉著冷靜是最重要的心理品質。生活中,父母除了要為孩子樹立正確的安全意識外,也要培養孩子不焦躁的性格,讓他遇到問題冷靜分析。此外,父母遇到一些關於安全和自我保護的知識和案例也要及時傳達給孩子,做到防患於未然。
  • 熊孩子天台玩耍?玩命?沒有過"安全教育"的孩子,如同走鋼絲
    01、熊孩子天台玩耍?這是在玩命?最近有一位小孩子在網絡上火了,這位小男孩的行為,可以稱為是熊孩子。微信有個小遊戲,叫做"跳一跳",相信很多家長都玩過,小孩子也很喜歡玩這個遊戲。這位熊孩子,也很喜歡玩這個遊戲,為了增加這個遊戲的體驗感,他約上了幾位朋友,跑到了天台玩跳一跳。
  • 《女兒,你該如何保護自己》給孩子自我保護六大忠告
    由此也引發了一場關於女孩應該如何自我保護的話題。  8月27日上午,由朝華出版社出版的《女兒,你該如何保護自己》一書,在北京西單圖書大廈舉行作者籤售會,同時一場「守護成長,靜待花開:讓孩子遠離傷害」的主題討論在此展開。  孩子小的時候,家長還比較關心孩子的安全,擔心孩子受傷、走丟或被陌生人帶走。
  • 教育孩子學會自我保護的小妙招
    孩子:封閉的環境裡面。父母:假如比你強,比你厲害的人向你求救,你應該怎樣做?孩子:拒絕求救。父母:走路要走什麼路?孩子:大路,不走小路並且走有攝像頭的大路。孩子:自己的直覺來判斷。父母:背心內褲覆蓋的地方自己要怎麼保護?孩子:不能讓別人碰。父母:陌生人給你食物你應該怎麼做?孩子:不能看,不能碰,不能吃。
  • 最好的安全教育——帶著孩子去冒險
    學會如何迅速察覺、識別危險,應對危險,或者自動處理危險(比方自我保護或尋求他人的幫助),或者選擇放棄、躲避、逃跑等行為。這些都是人類的生存天性,已在漫長的進化進程中深深地根植於基因之中。就以中國臺灣的奎山學校為例,校園裡有一個全臺灣乃至全中國唯一的大滑梯,孩子7秒鐘就可以到達操場,馬上投入到想幹的任何事情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