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物質成癮經顱磁刺激治療的新型方案

2020-12-23 澎湃新聞

探索物質成癮經顱磁刺激治療的新型方案

2020-10-19 07: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陳天真 上海物質成癮診療中心

探索物質成癮經顱磁刺激治療的新型方案

物質成癮是一種慢性復發性腦疾病,其核心表現為不顧後果的反覆出現復吸行為。為了解決物質成癮的病理性問題,數年來,科學家們圍繞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等無創腦刺激技術的幹預作用開展了許多研究。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成癮醫學團隊發表了最新成果,探索了臨床上可能更為有效的幹預方案:通過聯合幹預經典靶區左背外側前額葉前額葉和邊緣環路核心位點內側前額葉,給病人帶來了更大獲益。

01

研究設計和方法

這項隨機對照臨床研究納入了74名滿足甲基苯丙胺物質使用障礙的患者。在籤署知情同意後,隨機分到四組中(圖1)。四組患者在為期兩周的治療中,均接受了10次的rTMS幹預聯合常規康復活動。幹預前後採集了患者的甲基苯丙胺線索誘發下渴求、認知、情緒、戒斷症狀等結局指標(圖2)。其中主要結局指標為幹預前後渴求渴求的變化。次要指標為治療有效反應率,以及認知情緒和戒斷症狀等的得分變化。治療有效率定義上,作者採用了保守的估計,將有效反應定義為線索誘發渴求降低≥60%。

圖1

圖2

使用MagPro X100設備 (MagVenture,丹麥)進行幹預。在幹預方案上,A組接受靶向左側背外側前額葉的間歇性θ爆發刺激模式(iTBS)幹預方案(線圈為Cool D-B80),B組接受靶向左側內側前額葉的連續性θ爆發刺激模式(cTBS)幹預方案(線圈為B70),C組接受聯合幹預方案(A組方案+B組方案,每次治療的先後順序隨機)。D組為偽刺激對照組,接受A組或B組幹預方案,線圈替換為偽刺激線圈(線圈為P-B70)

02

研究結果

幹預後,研究者發現A,B,C組相較於對照組D組均能有效降低甲基苯丙胺線索誘發下渴求。但A,B,C組三組在渴求降低上沒有顯著差異(圖3a)。A,B,C組的治療反應率上也顯著高於對照組D組。四組的治療反應率分別為55.6%,55.6%,73.7%,10.50%。進一步生存分析提示四組中的患者治療有效所需的平均時間分別為:A組: 1.69 ± 0.13 周, B組: 1.42 ± 0.17 周, C組: 1.21 ± 0.14 周; D組: 1.90 ± 0.08 周。提示在反應所需時間上,A,B,C三組患者達到治療有效所需的時間也均顯著短於對照組D組。C組患者治療有效所需時間顯著短於A組(p<0.03)。

在其他指標上,C組的HAMA-14量表(反映焦慮症狀)得分顯著低於D組。同時,C組的AWQ量表(反映戒斷症狀)得分顯著低於D組。本研究還發現,C組的PSQI量表(反映睡眠質量)得分改善上優於A組(圖3b,3c,3d)。

進一步治療反應預測上,本研究發現基線HAMD-17量表(反映抑鬱症狀)得分、基線CPAL範式(反映空間工作記憶功能)得分以及分組情況能夠顯著預測患者治療後的治療反應。

圖3

圖4

本研究首次比較了靶向DLPFC和MPFC位點的藥物成癮治療效果。為進一步確定更符合藥物成癮治療需求的經顱磁刺激方案提供了參考方向。在制定個體化方案時,還應該關注患者的臨床症狀學亞群,這是實現精準幹預的可能重要考量。

研究成果已於2020年9月25日在線發表於國際知名雜誌柳葉刀子刊《EBioMedicine》上。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趙敏教授為該項研究的通訊作者。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博士生陳天真、博士後蘇杭為共同第一作者。該項研究得到了科技部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等科研經費資助。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自閉症患治療——經顱磁刺激治療
    經顱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於1985年首次創立的一種皮質刺激方法,是在顱外特定部位採用一定強度時變磁場,在顱內誘發時變感應電場,並引起感應電流,刺進臨近神經組織,影響腦代謝和神經電活動的電生理技術。
  • 我國科學家發現快速抗抑鬱的新手段:個體化視覺皮層經顱磁刺激
    除了使用不同抗抑鬱藥物治療,利用經顱磁刺激調控背外側前額葉皮層等物理技術已被用於抑鬱症的臨床治療。然而,目前的額葉皮層經顱磁刺激幹預需要六周起效,治療有效率約為50-70%,而在額葉皮層的磁刺激還常伴頭痛、噁心等副作用,甚至導致患者終止治療。
  • 藥物成癮危害大,這四種方法可以治療
    藥物成癮是一種慢性復發性腦疾病,以強迫性用藥行為和反覆發生的復吸行為為其臨床特徵,反覆使用某種藥物後可引起人體心理和(或)生理上對其依賴。藥物成癮與吸食毒品的種類、劑量和次數等有關。藥物成癮對人體造成巨大傷害。
  • 「經顱磁刺激」可復活記憶? 學者:和真實記憶有差別
    不久前有研究者發現,用「經顱磁刺激」的方式,或許能夠喚回一些早已忘卻的「工作記憶」。「經顱磁刺激」實驗  文/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嵐  用科學方式幹預 找回被遺忘的記憶  關於記憶,我們先聊一個冷知識——如果你不常喝咖啡,那麼一袋重約375克的咖啡就能提高你對事物的回憶能力,尤其是對剛學完的知識;但如果喝咖啡是你的「家常便飯」,那這種記憶「良藥」對你也起不了作用。
  • 古柯鹼成癮有得治?試驗者:忍3分鐘擺脫一生痛苦
    經顱磁刺激並非新出的醫學手段,該療法已經被證實能夠治療抑鬱症。但是在藥物成癮的治療上,科學家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儘管經顱磁刺激對治療抑鬱症有效,但沒人確切地知道如何把這項技術很好地應用於古柯鹼成癮者的大腦上,並且不同患者對這種療法的反應也會不同。「關於經顱磁刺激我們還有許多不懂的地方,因此如果當前治療試驗不起作用我們也不會感到驚訝,」醫生麥可·福克斯說道。
  • 快速抗抑鬱治療的新方法:個體化精準視覺皮層磁治療
    近年,以背外側前額葉皮層為靶點的重複經顱磁刺激被批准用於臨床抗抑鬱治療,並收穫較好療效。然而,目前臨床應用的額葉皮層重複經顱磁刺激幹預需四到六周才起效,且常伴頭痛、噁心等副作用,部分患者因不能耐受而終止治療。
  • 非侵害性大腦刺激技術有助於治療肥胖症
    健康一線(vodjk.com)訊: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通過對肥胖症患者的大腦進行磁刺激或電刺激,或許可以讓患者吃得更少,從而有助於減肥。通常情況下,大腦刺激的主要目標是一個被稱為背外側前額葉皮層的區域,該區域一般與飲食自控能力有關。
  • 慶陽市老年保健醫院經顱磁刺激儀等40臺醫療設備採購項目(二次...
    慶陽市老年保健醫院經顱磁刺激儀等40臺醫療設備採購項目(二次)中標公告 慶陽浩達招投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受慶陽市老年保健醫院的委託,對慶陽市老年保健醫院經顱磁刺激儀等40臺醫療設備採購項目(二次)進行公開招標,評標小組於2019年11月7日確定中標結果。
  • 前沿論文 經顱直流電刺激治療-- 失語症治療的最佳選擇方式之一
    主要研究方向為失語症、吞咽障礙的經顱直流電刺激治療。近年來,經顱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經顱直流電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 網絡成癮了該怎麼辦?
    我們大腦中海馬內面呈啞鈴形狀的結構,就是成癮的核心點,其腹側被蓋區是腦內多巴胺產生最集中的地方,然後運輸到伏隔核。這裡幾乎與所有獎賞有關,不管是物質的還是行為的,所有快感的產生都與這裡有關聯。成癮分為物質成癮和行為成癮,主要有六大特徵,包括:①成癮者有做某種行為的強烈欲望,但其結果有害;②如果控制不做,則緊張、焦慮情緒逐漸增加;③一旦完成此行為,則緊張、焦慮情緒迅速、暫時得以緩解;
  • 抑鬱症的治療應該千人千方,個體化治療方案要如何開展?
    目前臨床上可採用的治療手段包括抗抑鬱藥物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非藥物性軀體治療如電痙攣治療 ( ECT) 、經顱磁刺激治療(TMS) 等。良好的治療同盟就是患者以及其家人(父母,夫妻,子女等等)和主治醫生建立其長時間的相互信任,理解的治療關係,在這個特殊的治療關係中雙方可以討論關於疾病的各個方面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身體放鬆訓練等等,最後雙方就疾病達成共識,並在醫生建議指導下共同決策治療方案。
  • 首屆物質相關及成癮障礙新進展學術會在中江召開
    2020年10月30日,由德陽市醫學會精神醫學專委會主辦,中江縣衛健局、中江縣精神病醫院承辦的首屆物質相關及成癮障礙新進展學術會在德陽市中江縣凱瑞大酒店順利召開。會議邀請了成都市、綿陽市和德陽市精神醫學專委會等相關領域的學術權威和知名專家,探討物質相關及成癮障礙的最新進展和前沿動態。德陽市、縣各醫療衛生和精神衛生領域的專家、學者、臨床醫生及相關部門領導等100餘人參加會議。
  • 治療老年痴呆新辦法:給大腦「過電」增強記憶功能
    現實是,大多數老年性痴呆患者臨床治療效果不盡如人意,藥物研發遇到很大困難,到病程後期往往無藥可醫,藉助目前儀器刺激腦部,只能聚焦於大腦皮層,無法刺激深部腦組織如海馬部位,對患者記憶功能的恢復效果有限。現在,這一情況有望被改變。
  • 近年「最熱門」的6個抑鬱症治療方法,千萬不要盲從!
    在這裡我就結合多年的多學科診療模式(MDT)的臨床實踐經驗,簡要談一下以上科普文章中提及的6種「熱門的」抗抑鬱藥物/方法:五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 (SSRI類藥物)、氯胺酮、致幻劑、益生菌、腦深部電刺激術(DBS)和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總體來說,抗抑鬱藥雖然有效,但近年來發現其有效率並沒有以往以為的那麼高。
  • 新民晚報數字報-重視成癮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本報訊 (特約通訊員 龍鋼 記者 袁瑋)成癮性疾病的治療目前在國內外都是一個難題。
  • 小心,這些物質也有可能導致成癮依賴
    有較強的鎮痛作用,有報告稱,已能成為阿片類藥物成癮時的替代藥,通常被戒毒所用在對戒毒者短期與早期脫毒替代治療上。屬於國家管制精神類藥物。與其它阿片類一樣,丁丙諾啡同樣具有依賴的特性,還有比較嚴重的副作用,副作用與其它阿片類藥物相似,最常見的有:易成癮、神經系統損害、記憶力下降、失眠、嗜睡、出汗、便秘、頭痛、噁心,可能引起高血壓和誘發高血壓,呼吸抑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