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批評、學會分擔,稱職的家長「給足面子」提醒孩子

2020-10-29 紅家長

有的孩子調皮搗蛋、上課不認真聽講,下課不好好做作業;有的因學習成績不好在學校被老師批評、同學歧視以致於厭學;有的懶惰成性,有的做事丟三落四總沒個完整;有的打遊戲機打得樂不思學,功課一落千丈;有的膽小怕事凡事都要父母出頭……

父母那種或怨或恨或無奈的神情每每縈繞在我們的心頭,讓我們深深地陷入思索。如何把這些經過實踐檢驗的賞識教育深入家長的心靈?怎樣讓家長能按圖索驥,一步步地領悟到賞識教育方法的奧妙?一句話,給家長一些實實在在的操作方法。紅家長在這方面做了許多探索,而且也在許多孩子身上實踐過,取得了相當的成效。而作為賞識教育研究室研究人員,我們有機會更多地領悟和總結的觀點和操作實例,並在大量的諮詢中得以運用。這套操作方法從具體問題出發,分析了問題形成的原因,同時以實例舉出解決的方法,讓家長能夠「對症下藥」。

賞識教育缺了這一條就不完整了,孩子犯了錯誤,特別有不良的行為習慣後,給予孩子適當的提醒作為補充,讓孩子有一定的心理體驗。以震撼孩子的心靈,讓孩子產生自我改正的意識。對孩子的缺點不僅需要提醒,而且可以更直接地提出批評。但這不是過去居高臨下訓斥式的批評,而是平等朋友式的提醒,正因為是這樣的提醒,孩子才樂於接受,儘快改正。好朋友的提醒是生命的珍貴禮物,孩子會以感激的心態樂於接受這份禮物。

批評的目的是讓孩子改掉缺點,而提醒符合孩子的心理需求,為此,我們要求家長做到「學會批評」和「學會分擔」。

1、學會批評——原則是: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現在有的家長批評孩子是怎麼刻薄怎麼講,只圖自己發洩得舒服,哪管孩子受得了受不了,如同「倒洗澡水,把嬰兒一起倒掉了」,因此我們提出學會批評。

批評孩子的原則是: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在「給足面子」的前提下有多種批評的方法,如:故事性批評:通過講一個故事的方法,讓孩子領悟其中的對錯,自覺克服身上的缺點。幽默性批評:在說笑話的過程中達到提醒孩子的目的。

2、學會分擔——分擔孩子的憂傷和快樂

我們說孩子取得了成績,我們應該分享他的歡樂;孩子遇到了困難和挫折,我們則應該學會分擔他的憂傷,繼而鼓勵他們在失敗中站起來,再分享他的堅強。

激勵、寬容、提醒三大原則是關係到教育的行為,集中體現出一個「導」字,對事不對人。

信任、尊重、理解三大原則關係到教育的態度,集中體現出一個「愛」字,對人不對事。不管是怎樣的孩子,信任、尊重、理解,都是他們與生俱來不可剝奪的權利。我們都知道要端正對學習的態度,對工作的態度,對同事的態度,對領導的態度,我們不能不知道更要端正對孩子的態度,這是關係到一個家庭乃至一個民族興衰成敗的大問題。

相關焦點

  • 學會這個批評孩子的小技巧,保證讓孩子改錯,進步,不逆反
    今天我想重點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正確有效的批評孩子,說到批評孩子,我相信這是每個家長都不太想面對的,畢竟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不犯錯誤。但是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又難免不犯錯誤。幾乎每個孩子都是在不斷地犯錯誤,然後改正錯誤的過程中成長成熟起來的。當孩子犯了錯誤之後,就需要受到批評教育,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也是家長義不容辭的職責和使命,更是家庭教育必須要承擔的責任。
  • 孩子不願接受批評,家長要會「建設性批評」,讓孩子心悅誠服
    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免除不了批評,就算孩子乖巧,可是人都會有事物的時候,孩子總會有犯錯的時候,需要家長及時地指出來,以便於孩子能改正自己錯誤的行為和做法。家長對孩子的批評,出發點就是為了孩子好,想要孩子能朝更好的方向發展,但很多孩子一旦聽到家長的批評就十分牴觸,根本聽不進去。
  • 親子丨學會傾聽,做個稱職的父母
    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孩子也不例外,聰明的家長會幫助孩子改正缺點,把優點發揚光大。而有的家長,對於孩子的情況一問三不知,孩子說話的真正意思也聽不出來,久而久之,孩子覺得家長不理解自己,即使自己發生什麼事也不願意和家長說,等家長願意聽孩子們到底說的是什麼的時候,小孩子可能早就長大不願意和家長匯報了。各位家長請注意,學會傾聽,仔細聽出話外音,做個稱職的父母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 孩子也要面子,別再讓他當眾出醜
    成年人都很看重面子,但很多大人往往並不在乎孩子的「面子」,以「孩子還小」為藉口,在各種公眾場合批評指責孩子,甚至打罵,並認為這是種極為有效的教育方式媽媽卻認為罵得越狠,記得越牢,而且這種當眾批評的方式更能讓孩子長記性。大人總是理所當然地認為,「難道孩子的面子比大人還重要?」 實際上,這是種非常錯誤的認知,心理學發現,四歲的孩子已經有了羞恥心,不考慮孩子的自尊心,可能會適得其反,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或是從此自慚形穢,長大後也擺脫不了自卑的陰影。
  • 讓孩子學會理智面對老師批評
    很多孩子的厭學行為,也由此產生。因此,讓孩子學會理智面對教師的批評,便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了。有些人一聽批評就不好受,覺得沒面子,傷自尊,情緒激動或低落。因此,家長要引導孩子坦然面對批評、端正心態。些內向、膽小或自尊心較強的孩子,在受到老師批評後,會感到受了很大的打擊,情緒低落,不能振作精神,甚至失去自信心。對於這樣的孩子,家長要給予安慰和鼓勵,同日時應讓他認識到老師的批評只是指出了他某一方面的不足而不是全盤否定。同時幫助孩子看到老師批評不是一件壞事,說明老師對自己寄予厚望。
  • 告訴孩子,學會控制情緒,虛心接受批評
    我們家小區上個月一孩子,因為不能接受母親的批評,從九樓跳下身亡......這麼多的孩子自殺事件,不得不讓作為父母的我們,開始反思,他們怎麼這麼脆弱,我們到底該怎樣培養我們的孩子?請父母先學會控制情緒,是的,沒錯,讓孩子學會控制情緒的前提,就是父母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孩子的不良情緒,多半來自父母無聲的教導或者高聲的教導。當我們自己帶上情緒跟孩子說話的時候,孩子也會回應我們相應的一個情緒,所以無形中,這種情緒就被言傳身教了。2. 鼓勵孩子慢慢的說。
  • 如何正確地批評孩子?家長學會這三招,讓孩子更好地接受批評
    1.不要數罪併罰批評孩子的時候,家長需要注意不要數罪併罰,只針對孩子當下的錯誤行為進行批評。而不是翻舊帳,把過去的錯誤翻出來再批評一遍。這種方式容易讓孩子心理承擔過多壓力,而且會覺得家長厭煩,產生牴觸情緒。
  • 孩子犯錯後,家長的指責和批評沒有用,要學會「思維復盤教育」
    二、家長的指責為什麼對犯錯的孩子沒有效果1、指責會在孩子大腦產生記憶,容易只記住錯誤的當家長在指責和批評孩子時,經常會不斷的指責孩子的錯誤,批評孩子的缺點,而且,很多的家長會不斷的重複孩子所犯的錯誤,而沒有告訴孩子應當怎樣去做,只是衝著吵嚷一頓,發洩一下自己的氣憤便了之
  • 理解孩子——學會感激、學會陪伴,多與孩子平靜地談話
    有的孩子調皮搗蛋、上課不認真聽講,下課不好好做作業;有的因學習成績不好在學校被老師批評、同學歧視以致於厭學;有的懶惰成性,有的做事丟三落四總沒個完整;有的打遊戲機打得樂不思蜀,功課一落千丈;有的膽小怕事凡事都要父母出頭……父母那種或怨或恨或無奈的神情每每縈繞在我們的心頭,讓我們深深地陷入思索。如何把這些經過實踐檢驗的賞識教育深入家長的心靈?
  • 被外人當面批評孩子,聰明家長都這樣做,有面子還對娃好
    後來他學乖了,在叔叔面前很聽話,但叔叔總會找到理由,當眾批評他。那個時候的他,覺得所有人都在用鄙夷的眼睛看他。而他求助性地看向家長,家長總會雲淡風輕地說:多大點事。好像很多家長都是這樣,被外人當面批評孩子,為了面子,不是不管,就是罵得更厲害。這其實讓孩子很受傷,很無助,家長也沒面子。畢竟,打狗還要看主人。被外人批評孩子,聰明家長都會用以下方法做,有面子還對娃好。
  • 當外人批評你的孩子,你會怎麼做?孩子:媽媽,謝謝你給我面子
    當外人批評你的孩子,你會怎麼做?孩子:媽媽,謝謝你給我面子其實,「打擊教育」一直是很多中國式父母都崇尚的一種教育,在此類家長的心中,孩子千萬不能誇,一旦誇獎了孩子那孩子的小尾巴就會翹到天上去。覺得孩子就會越來越驕傲,所以家長就會非常嚴厲的打擊孩子的自尊心,你說我家孩子好?那我怎麼不覺得。當別人批評自己家的孩子時,父母心裡雖然會覺得不舒服,但是覺得別人都是為了自己的還好,要不然人家怎麼不說別人家的孩子只說你?甚至,還會幫著批評自己家孩子的人說自己的家的孩子。
  • 當外人批評你的孩子,你會怎麼做?孩子:媽媽,謝謝你給我面子
    孩子:媽媽,謝謝你給我面子其實,「打擊教育」一直是很多中國式父母都崇尚的一種教育,在此類家長的心中,孩子千萬不能誇,一旦誇獎了孩子那孩子的小尾巴就會翹到天上去。覺得孩子就會越來越驕傲,所以家長就會非常嚴厲的打擊孩子的自尊心,你說我家孩子好?那我怎麼不覺得。
  • 學會做父母,解碼情緒,掌握批評孩子「三部曲」
    ,當然這些家長說的成功可能也是這個吧,但是我不這樣認為,其實人生的路有很多條,只要孩子有上進心,有責任感,知道感恩,有一技之長,能養活自己,你的教育應該就是成功的,如果要幹大事,成大業,那要看機緣,還要有家庭的底蘊,如果我們都沒有做到的事,你就不要苛求孩子了。
  • 家長請學會"正確指責"孩子
    因此,父母想要成功地教育孩子,就需要不斷地充實自己,改變自己。如果父母自己小時候沒有過良好的教育體驗,現在又不懂得如何對待孩子那麼請參考一下教育學家提出的科學教育方法。當你被孩子氣得火冒三丈,想要教訓孩子時,不妨用這些方法來取代。適時和適度地批評指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個&34;,這個&34;說的就是做事的尺度。
  • 在這2件事上,孩子要學會「自私」,家長「裝大方」其實是害孩子
    不僅僅是成人之間,孩子也要學會分享。如果一個孩子在平時的生活中喜歡跟別人去分享,而且熱情好客,大方不小氣,那麼這個孩子大家也都很喜歡,父母也跟著有面子。因為別人會覺得這孩子家教很好,但是有些孩子就不愛分享,他們比較自私自利,家長們也是經常批評指責孩子。但其實,有的父母不懂,孩子在這2件事上,還要「自私」一點,家長「裝大方」反而是害了孩子。
  • 家長的情緒影響孩子性格,李玫瑾:好的教育,是家長學會控制情緒
    王先生和愛人脾氣都比較急,夫妻倆時常會發生一些小矛盾,總是會毫無顧忌地吵起來,並沒有注意是不是在孩子的面前。上個周末,因為女兒不愛吃蔬菜,所以王先生批評了孩子幾句,沒想到孩子拿起餐桌上的碗就摔在了地上,大喊著:「不想吃就不吃」。
  • 家長不管再生氣,這幾件事上也要給孩子留足面子,不然孩子易自卑
    一開始她覺得是孩子內向,但是慢慢發現,這事實上是自卑。那麼,為啥孩子會形成自卑的性格呢?這其實就是在提醒我們,要認真考慮一下,是不是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尤其是在這幾件事情上,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不給他們留足面子,孩子將來可能會收穫一個自卑的人生。
  • 高考作文預測、優秀作文:《學會分擔,成就自我》
    如今,他學會了做不少家常菜,如炒蘑菇、冬瓜燉粉條、西紅柿炒蛋……但仍不知足,他表示:「我要好好學習,等開學的時候就要學會12道拿手好菜,當我們全校的小廚神。」媽媽也非常開心:「繼續努力,相信你會做得越來越好,比媽媽做得還好!特別棒,加油!」這段文字,是什麼最能觸動你,或者最能引發你的聯想和思考?
  • 高中生因被批評與老師網課對罵!孩子被批評,家長站哪邊?
    更有人矛頭直指學生家長,稱什麼樣的家長才教出這麼沒素質的學生!事實上,這幾年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衝突時有發生:河南一學生二十年後攔路暴打老師二十多耳光、高中生課堂上毆打男教師……作為家長,當孩子在學校遭到老師的批評時,到底該怎麼做呢?是回家繼續教訓孩子,還是安撫孩子情緒,找老師理論?
  • 越批評孩子表現越差?學會這4招,讓孩子走出「習得性無助」
    ,一家長見孩子老是不配合,當場拉下臉狠狠地訓斥了他一頓……同學聚會時,一老同學一上來就抱怨自家的孩子以前怎麼優秀,現在又怎麼蠢,不管怎麼打罵,每次考試總是在倒數裡轉圈圈…… 大家細細觀察一番就會發現,身邊很多父母都會有這樣的無奈,越是批評孩子想讓他記住教訓,孩子表現不但不見好,反而有可能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