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後,家長的指責和批評沒有用,要學會「思維復盤教育」

2020-08-28 凌媽育兒

孩子重複犯錯,多半是思維固化的結果,要培養孩子「思維復盤」,每天都要聽到鄰居小唐扯著大嗓門衝著孩子喊叫,訓斥,「不是剛剛告訴你不要爬地上玩了嗎?怎麼總是不聽話呢?讓我每天都說你,你是怎麼回事呢?聽不到我說的話嗎?」估計很多的父母都會遇到像小唐這種情況,讓孩子到點後上床睡覺,孩子沒有一次能夠做到的,每天都要在媽媽「河東獅吼」般的咆哮中才去入睡。

孩子寫作業總是拖拉磨蹭,每天都會為此而挨訓,但是孩子還是沒有絲毫要改變這種情況的意思,顯然孩子在犯錯後,家長的指責和批評對孩子來說是沒有用的。

記得羅曼·羅蘭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生所有的歡樂都是創造的歡樂:愛,天才,行動—全都是依靠創造的火焰迸射出來的,而孩子們經常犯同樣的錯誤,不僅是對結果沒有預見性,更是行動力強,以及想要用自己的方式為自己創造快樂的一種表現。

一、為什麼孩子經常出現重複犯錯的情況

1、沒有清晰的目標和計劃

孩子們在小時候想要去玩耍,吃東西,或者到什麼地方往往沒有提前計劃,尤其是六歲之前的孩子,沒有清晰的目標和計劃,這就很容易造成孩子經常性的會重複犯錯,當孩子在家裡玩耍的正高興,突然又想要到公園裡去玩耍,而且要求媽媽馬上帶自己去,而這時,媽媽正在做飯,肯定是不會帶孩子去的,很多的孩子都是會出現這種沒有計劃,突發奇想的情況,而被媽媽訓斥。

2、對於結果沒有預見性

幾乎所有的孩子在做某件事情之前都不會去考慮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也不會去預想結果是否會讓自己受到傷害,或者會帶給自己什麼樣的好處。喜歡吃糖果,因為糖果很甜,很好吃;喜歡吃炸雞,因為炸雞香酥好吃,而對於家長所說的吃糖多了會壞牙,吃油炸食品對身體不好。因此,很多的孩子都會因為自己的喜好而不去考慮結果,一而再再而三的犯同樣的錯誤。

3、行動力大於對結果的認知,思維固化

孩子經常會被家裡的地毯給絆倒,雖然每次都會有點痛,但是孩子卻不以為然,每天都會犯同樣的錯誤,這種情況就是孩子的行動力要大於對結果的認知力,以及思維固化,孩子在小時候,活潑好動,精力旺盛,行動力很強,做什麼事情都不會去考慮結果,就會出現經常犯重複的錯誤。

李玫瑾教授說過,孩子在六歲之前自控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處於形成階段,因此,很多時候孩子在犯錯後,面對家長的指責和批評時,會不以為然,只聽其聲,而未解其意,結果導致孩子很可能會不斷的重複犯錯。

二、家長的指責為什麼對犯錯的孩子沒有效果

1、指責會在孩子大腦產生記憶,容易只記住錯誤的

當家長在指責和批評孩子時,經常會不斷的指責孩子的錯誤,批評孩子的缺點,而且,很多的家長會不斷的重複孩子所犯的錯誤,而沒有告訴孩子應當怎樣去做,只是衝著吵嚷一頓,發洩一下自己的氣憤便了之,這樣很容易在孩子的大腦中只留下了錯誤的做法,就像老師看到孩子做錯了一道題,只是訓斥,而沒有告訴孩子正確的答案一樣,當孩子不知道怎麼做才是正確的時,就會重複自己的答案。

2、沒有給孩子明確簡潔的目標

很多的家長面對孩子犯錯後,只是一味的批評和指責,而沒有給予孩子明確簡潔的目標,當孩子沒有目標後,做事情都會缺乏規律性,沒有條理性,就會經常犯同樣的錯誤。

3、叛逆期或太有主見

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叛逆,幼兒階段的孩子也是有叛逆期的,當孩子進入到四歲左右時,就會出現叛逆的現象,很有主見,不會聽取爸媽的話。而且,這個階段的孩子是很少接受爸媽的批評,爸媽越是不讓孩子鑽到衣櫃裡玩耍,孩子越是趁著爸媽不注意時藏到衣櫃裡去躲貓貓。

在孩子犯錯後,或者經常犯同樣的錯誤後,家長的批評和指責顯得很無力,不起作用。家長不妨改變一下教育方式,以「思維復盤」的方式來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三、培養孩子「思維復盤」,對孩子的成長有好處

1、讓孩子了解兩種方式帶來的不同結果

與其大動肝火的去指責和訓斥孩子,不如帶孩子將一件事情的兩種結果呈現給孩子看,孩子磨蹭看手機不願去睡覺,家長就依著他,第二天早上孩子由於晚睡,起床晚,上課遲到被老師批評,連早餐都沒有吃上。在讓孩子試一下早睡早起後,吃飽早餐,精精神神的早做好上課準備的體驗,當兩種鮮明的對比結果擺在孩子面前時,相信孩子自然會很明顯的分清楚孰是孰非,並吸取教訓。

2、提升孩子的認知力和學習能力

「思維復盤」就是要讓孩子在錯誤中汲取教訓,能夠很好的提升孩子的認知力和學習能力,當孩子清晰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帶給自己不好的結果,並給爸媽製造麻煩後,就會想去避免類似的錯誤,這就是孩子認識力和學習能力的一種表現。

3、讓孩子學會總結,了解自我

家長在帶來孩子進行「思維復盤教育」時,孩子不僅能夠總結自己的不足,讓孩子學會總結,還能夠讓孩子更加清晰全面的了解自我。

沒有一個孩子喜歡聽爸媽的批評和指責,而批評和指責同樣不會帶來家長所期望的教育結果,這就需要爸媽們改變教育戰略模式,來創新,尋找適合的教育方式,如「思維復盤教育」,不僅可以減少爸媽和孩子之間的批評和被批評的次數,更讓孩子從中清晰的認識自己,了解錯誤帶來的後果,提升孩子的認知力,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今日互動話題討論:孩子犯錯後,你經常批評嗎?你了解「思維復盤教育」嗎?歡迎討論留言哦!

相關焦點

  • 娃犯錯屢教不改,是家長沒「復盤」的鍋,分五步引導更好
    娃犯錯屢教不改這一點確實挺氣人的,但在很大程度上,也要歸咎於父母的教育不到位。換言之,這就是家長在教育中沒「復盤」的鍋。總是花時間在口頭上,告訴孩子什麼是錯的、什麼是對的,可卻沒有親身向孩子說明和示範,究竟該怎麼做。
  • 孩子在公共場合犯錯受別人批評時,家長該怎麼做?看看別人的做法
    都說孩子是家中寶,是爸爸媽媽的小天使、掌上明珠,孩子初來這個世界,還有很多是不懂的,所以就需要大人們多去照顧,因為對於家長而言,沒有什麼會比孩子更為重要的了。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和別家的小朋友產生爭吵與搶奪,不知有些家長怎麼想的,總愛用貶低別家的孩子來提高自家孩子的水平,所以就會出現自家孩子被別人當面指責的現象,作為家長的我們肯定是不想看到這一幕的,所以就需要擺出自己的態度,讓別人知道那樣子是不對的。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 孩子犯錯不能批評?家長要讓批評變「甜」,孩子才容易接受
    歡迎點讚和分享孩子犯錯不能批評嗎?其實並不是,批評本身並不是一個壞事。但如果孩子成長環境總是充滿批評和指責,就會對孩子有一定的危害,甚至會影響他們健康成長。鄰居家梁女士最近有些苦惱,詢問後得知,原來是孩子樂樂近段時間總是犯錯,而且批評過後還是屢教不改。就上周末,梁女士參加家長會,在閱覽試卷時,竟發現有幾張試卷上的名字並不是出自她手。這些試卷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沒及格。
  • 孩子犯錯時,媽媽如何做出合適的批評指責
    孩子容易犯錯,並經常犯同樣的錯誤,那麼,適時地批評指責,幫助孩子改正就是必要的,但是態度一定要誠懇,也不能大聲訓斥,否則會適得其反那麼媽媽在指責孩子時有哪些小技巧呢?1、指責要適時和適度 當孩子犯了錯誤之後,作為父母應該及時制止,趁熱打鐵,不要拖拖拉拉,給孩子擺事實,講道理,在對孩子進行責備的時候,要神情嚴肅,語氣平和,說出錯在哪裡,讓孩子明白自己這樣做會導致怎樣的後果。
  • 孩子犯錯,16個正確批評的小技巧,建議老師家長收藏
    孩子犯錯應該批評,但嚴肅教育並不是劈頭蓋臉罵一頓那麼簡單,錯誤批評不僅不能讓孩子進步,反而會使其自卑或叛逆。所以說,批評孩子也要講究方式、方法。這16個正確批評孩子的小技巧,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02讓孩子學會換個立場當孩子強辯是別人的過錯、 跟自己沒關係時,問問孩子「如果自己是別人,該說些什麼。」03父母也要自我批評在批評孩子之前,先來一番自我批評,拉近和孩子的心理距離,培養孩子勇於承擔責任的品質。
  • 家長請學會"正確指責"孩子
    沒有誰天生下來就是教育高手,不可能對各種教育方式都了如指掌。因此,父母想要成功地教育孩子,就需要不斷地充實自己,改變自己。如果父母自己小時候沒有過良好的教育體驗,現在又不懂得如何對待孩子那麼請參考一下教育學家提出的科學教育方法。當你被孩子氣得火冒三丈,想要教訓孩子時,不妨用這些方法來取代。適時和適度地批評指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個&34;,這個&34;說的就是做事的尺度。
  • 孩子犯錯了,吼叫和懲罰都沒用,聰明家長不妨試試這6句話
    孩子犯錯應該怎麼辦?吼叫和懲罰真的有用麼?一提到孩子犯錯,家長就嘆氣。首先,家長可以做一個」bingo「的刻意練習,當孩子犯錯的時候,bingo一下,對自己說「太好了,學習的機會來了!」然後,採用正面總結「有效點」的方式,帶著孩子進行「有效犯錯」的思維訓練。A、和孩子一起複述整個事情,給這次錯誤定性,屬於「有效」還是「無效」。
  • 孩子犯錯時 聰明家長這樣教育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孩子犯錯了,家長不管三七二十一,當眾打罵一頓,把孩子打得大哭,巴拉巴拉教育了一番,等會孩子哭停了就又好聲好氣地哄。  孩子犯錯,爸爸媽媽適當懲罰沒毛病,但是當眾懲罰該不該呢?PCbaby首席育兒導師凌燕子強烈表示:不建議!因為雖然當眾打罵教育,孩子會害怕收斂,但是隨著而來的是負面影響可能會跟隨孩子一生。
  • 娃犯錯不要吼,引導孩子學會分析行為,懂因果才能把孩子教育好
    可是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大多數家長想到的不是正確的引導,而是吼叫或批評可是家長權威性的批評,真的能解決問題嗎?真的能讓孩子接受,並下次不會再犯嗎?其實不然,當你在批評的時候有沒有留意孩子的表情他的態度,真的在認真聽,接受你的批評嗎。當你批評他的時候,他會找很多理由推卸責任。
  • 孩子犯錯屢教不改,巧用「反彈琵琶」式批評教育,讓孩子主動糾錯
    其實,養育之路雖說艱難,卻並非無計可施,面對當下「打不得罵不得」的玻璃心孩子,巧用「反彈琵琶」式批評教育,可能更有助於孩子改正錯誤。「反彈琵琶」原是出自敦煌壁畫中的一種舞姿造型,舞者一反常態反彈琵琶,效果卻遠勝於正常的彈琵琶,後來,人們常用「反彈琵琶」喻指突破常規的思維和行為,從反面看問題,與常規事物對著幹。
  • 孩子犯錯,16個批評小技巧,建議收藏
    孩子犯錯應該批評,但嚴肅教育並不是劈頭蓋臉罵一頓那麼簡單,錯誤批評不僅不能讓孩子進步,反而會使其自卑或叛逆。所以說,批評孩子也要講究方式、方法。這16個正確批評孩子的小技巧,一起來看看吧!拉近和孩子的心理距離,培養孩子勇於承擔責任的品質。
  • 孩子犯錯不要批評,這6句話搞定!
    D三心二意,沒有用心搭建磁力片,時間一到就看動畫去了,沒有從這次活動中得到「有效」的收穫,那自然就是「無效犯錯」了。怎樣才能幫助孩子,從「有效犯錯」走向「有效成功」?對比大家常走的大道、小徑,和孩子一起總結出5個條件:寬敞、平坦、摩擦力大、人車分流、光線清楚。這樣孩子就不用同類型錯誤一直犯,而是快速找到那條正確的道路,找到成功的方法。這豈不是最大化幫助孩子建立「有效犯錯」的思維方式嘛?
  • 當孩子犯錯後,如何教會他正確進行反思?專家表示:學會4種方式
    德國著名抒情詩人和散文家海涅曾說:「反省是一面鏡子,它能將我們的錯誤清清楚楚地照出來,使我們有改正的機會。」每當孩子犯錯之後,我們的家長也總是對孩子強調要多反思。,經常我們的家長都會急於指責、並制止孩子的行為。
  • 孩子犯了錯誤怎麼辦?比起批評和指責,高情商的父母應該3步走
    當孩子犯錯後家長實行一頓教育,好像看起來都合乎情理。但是,家長可否想過一個問題,就是孩子喜歡犯錯,內心是不是隱藏一些小秘密?還有,發現孩子犯錯之後會怎麼做?應該找到一個應對的辦法,還是大眾化的&34;教育。
  • 孩子犯錯不要急於批評,這6句話輕鬆搞定
    >管理好我們自己的情緒只是第一步,落實到生活中,我們還需要幫助孩子建立「有效犯錯」的思維模式。首先,家長可以做一個」bingo「的刻意練習,當孩子犯錯的時候,bingo一下,對自己說「太好了,學習的機會來了!」然後,採用正面總結「有效點」的方式,帶著孩子進行「有效犯錯」的思維訓練。
  • 孩子犯錯不要急著批評打罵,這6步引導法搞定
    ,不停地指責孩子。其實孩子的自尊心比我們成人的更強,在外人面前批評教育孩子,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十分受傷害,TA陷入那種低自尊的心境裡根本沒有多少心力來聽家長所謂的教育和反思錯誤。跟你說過多少次,你怎麼不長記性……」孩子犯錯,家長適當地講道理,並沒有什麼問題。
  • 孩子犯錯,16個正確批評的小技巧,建議收藏
    所以說,批評孩子也要講究方式、方法。這16個正確批評孩子的小技巧,一起來看看吧!當孩子犯錯後,不要剝奪孩子說話的權利,給他一個申訴的機會,也讓自己的批評更有針對性。孩子犯錯受批評後情緒往往低落,父母應及時給孩子一些安慰,讓孩子感到你們依然愛他。
  • 孩子犯錯時,家長怎樣批評才有效?睿智燈塔說可以試試這幾個方法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們或多或少都會犯一些錯誤,這也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可是當孩子犯錯後,如何批評教育孩子,成了很多家長的疑惑。這不睿智燈塔的一位王媽媽就向我諮詢,她說,前段時間看了一篇育兒文章,文章裡寫到「父母不要隨意批評孩子,父母的隨意批評會損傷孩子自尊心,傷害孩子自信心,甚至會形成孩子自暴自棄的偏激性格。
  • 【家教微課堂】孩子犯錯,16個正確批評的小技巧,建議收藏
    所以說,批評孩子也要講究方式、方法。這16個正確批評孩子的小技巧,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02 讓孩子學會換個立場當孩子強辯是別人的過錯、跟自己沒關係時,問問孩子「如果自己是別人,該說些什麼。」03 父母也要自我批評在批評孩子之前,先來一番自我批評,拉近和孩子的心理距離,培養孩子勇於承擔責任的品質。
  • 普通家長教育孩子用批評,聰明家長卻喜歡這樣子說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常會情不自禁地說出這句話。受到批評指責的孩子,究竟有多少人會以為這真是對我好的?既擺事實又講道理,和孩子談論了看電視影響眼睛,影響學習,把看電視的種種壞處都羅列了一遍,最後對侄女說:「媽媽批評你都是為了你好,以後要好好學習,不要讓我失望」。可侄女卻問我:「媽媽批評我,真的是對我好嗎?既然是對我好的事,我怎麼一點也不開心呢?還有為什麼電視節目沒有一點好處而同學們個個都愛看呀?為什麼人人都能看,我就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