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報告:農民工近3億人 平均月收入3485元

2020-12-13 界面新聞

2018年5月21日,人社部發布《2017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2017年全國農民工總量28652萬人;2017年末,農民工人均月收入水平為3485元。

根據公報,我國2017年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764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7萬人。2017年全國農民工總量28652萬人,比上年增加481萬人,其中外出農民工17185萬人。

公報顯示,年末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民工人數為620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62萬人;年末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農民工人數為622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399萬人;參加失業保險的農民工人數為4897萬人, 比上年末增加238萬人;參加工傷保險的農民工人數為780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97萬人。

在工資分配上,公報顯示,2017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74318元,比上年增加6749元,增長10.0%。2017年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45761元,比上年增加2928元,增長6.8%。

根據公報,2017年末,農民工人均月收入水平為3485元,比上年提高210元,增長6.4%。

在勞動者權益維護方面,公報指出,全年共查處各類勞動保障違法案件20.6萬件,通過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為308.7萬名勞動者追發工資等待遇250.1億元,其中為218萬名農民工追發工資等待遇196.4億元。

公報透露,2017年,人社部門共督促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補籤勞動合同167.5萬份,督促1.7萬戶用人單位辦 理社保登記,督促2.8萬戶用人單位為60.3萬名勞動者補繳社會保險費12.9億元,追繳騙取的社會保險待遇或基金支出990.5萬元,共依法取締非法職業中介機構1971戶。

人社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在4月27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春節前,人社部聯合發改委等十幾個部門聯合開展了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專項行動。專項檢查期間,全國共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1329件,各級人社部門在主要新聞媒體集中公布了887件重大欠薪的典型案件,共為100.6萬名農民工補發被拖欠工資和賠償金,涉及119.75億元,基本實現欠薪問題在春節前得到有效解決,農民工拿到工資回家過年。

他表示,下一步,人社部將建立長效機制,加強日常治理和開展專項檢查相結合,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為此,人社部將抓好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突出治理重點,繼續加大工程建設領域欠薪問題源頭治理力度,著力解決政府投資工程項目的欠薪問題;健全治理欠薪問題長效機制,嚴格落實屬地監管責任。

同時,人社部門還將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執法,進一步暢通舉報投訴渠道,推廣「雙隨機」抽查執法方式,推進舉報投訴案件省級聯動處理機制建設,完善地區間監察執法協作機制,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嚴厲打擊惡意欠薪。

他還透露,人社部將進一步做好企業勞動保障守法誠信等級評價和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工作,對拖欠農民工工資企業實行「黑名單」管理,加大對欠薪企業、欠薪行為的曝光力度,把治理欠薪的各個環節有機結合起來。

相關焦點

  • 去年農民工人均月收入同比增長6.4%
    人社部近日公布的《2017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末,農民工人均月收入水平為3485元,比上年提高210元,同比增長6.4%。  近年來,我國農民工總量持續增加。2017年,全國農民工總量約為2.86億人,比上年增加481萬人,其中外出農民工約為1.72億人。不過,目前我國農民工的工資水平和城鎮職工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 6億人月收入1000元都有誰?如何讓農民富起來縮小收入差距?
    有6億人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稱:2019年北京市平均工資達173205元,平均每月一萬四千餘元。貧富懸殊收入差距巨大,這就是我們的國情。改革收入分配製度,縮小收入差距也是這些年的施政方向。
  • 人社部:收入分配方案涉及公務員津補貼等內容
    原標題:收入分配方案爭取年底前發布昨天,人社部新聞發言人尹成基表示,目前,各部門正在研究制定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總體方案,經中央審議批准後爭取在今年年底前發布。尹成基說,方案涉及人社部的內容主要是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職工的工資制度改革。尹成基說,人社部目前已著手推進有關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相關工作。
  • 面對「國人年均收入3萬,六億人月均1000元」這個數據,你怎麼看
    看到總理說「大約有6億中國人的月收入,在1000元左右」這個信息的時候,讓我想到之前看到過的關於大學生的新聞:全國本科以上學歷的人,只佔總人口的4%。我們平時也有這樣的錯覺,覺得「遍地」都是大學生,也經常調侃:每個月3000元,請不到農民工,只能請一個大學生。
  • 「拖後腿」的六億人:月收入不足千元,是人均GDP的十分之一
    截至今年七月份,全國26省份以及32個主要城市人均GDP已經統計公布,人均GDP高達7018元,在最新召開會上總理指出,不能只盯著「人均」,還有六億人的收入仍未突破千元。
  • 總理說的6億人月收入僅1000元都是誰?如何解決收入問題?
    也就是說,如以我國人口14億粗略計算,排序在第7億的人,在2020年一季度的月收入為2370元,也低於去年居民人均可支配的月收入2561元。人社部專諮委委員、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執行院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李實解釋,總理所說的是全國的情況,我國有一半左右人,其收入水平低於全國平均收入水平。
  • 國家宣布今年糧食產量破歷史新高,農民平均收入將提高萬元
    10月21日我國農業農村部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公開表示,今年糧食豐收已經定局,預計產量將突破1.3萬億斤以上,有望達到我國糧食歷史的最高水平。此外,新聞發布會上還公布了2020年前三個季度的農業農村經濟形勢報告,報告中顯示我國農民平均收入因夏糧豐收而增長1.6%,達到了人均12297元。
  • 深圳平均薪酬10213元/月!金融業平均月薪持續領跑
    一周人力資源重要新聞集錦(12月第四期)1、人社部:網絡招聘不得洩露求職者信息,不得含有性別歧視性內容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昨天公布《網絡招聘服務管理規定3、58同城招聘研究院:2020年求職者調研報告58同城發布《2020年求職者調研報告》,報告表明,83.5%求職者使用線上渠道找工作,78.9%的求職者優先考慮薪資待遇;銷售崗位期望薪資8509元,排名第一;建築業實際支付月薪最高,達到7025元;求職者平均更換一份工作的頻率為15.2個月;14.3%
  • 普寧市民營企業家免費培訓農民工近8000人
    黃永定(左)在學員創辦的農場了解情況  熱心公益獻愛心  黃永定出生於南陽山區的普寧高埔鎮,2007年10月,他在毗鄰高埔的梅林鎮創辦了普寧市永定職業學校和普寧市永定機動車駕駛員培訓有限公司,專門服務山區農民,讓他們擁有一技之長,實現轉移就業目標。
  • 人社部:促進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群體 多舉措破解「技工荒...
    對此,人社部在發布會上回應,「十四五」時期,將推動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促進2億技能勞動者成為中等收入群體,加快培養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多舉措破解「技工荒」問題目前,我國技能勞動者已經超過2億,其中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但近年來,高級藍領人才奇缺,技能型人才難求,結構不優、素質不高問題突出,「技工荒」成為製造業發展的一個瓶頸。
  • 2018年度國家農民合作社示範社發展指數研究報告(簡明版)
    為更好反映2018年度農民合作社發展情況,尤其是更全面客觀反映國家農民合作社示範社的基礎實力、發展活力和創新能力,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農業農村部管理幹部學院、中國農村合作經濟管理學會構建了國家農民合作社示範社發展指數,應用科學、合理的指標體系對國家農民合作社示範社的整體發展水平進行評估
  • 人社部:中國就業人員達7.7億 共有公務員719萬人
    記者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了解到,我國2016年就業持續增長、工資穩步提高、社保運行平穩。人社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16年末,全國就業人員達到7760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52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4142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018萬人。
  • 人社部、衛健委、人社部聯合通知:這3類「體制人」待遇要提高
    體制內的工作越來越受到青睞,體制內的優勢只要就是穩定的工作,收入、地位。無需擔心「下崗裁員、新人搶位」這樣尷尬的窘境,教師、醫生、公務員、事業單位等鐵飯碗職業都讓眾多畢業生神往,今年疫情對各行業的打擊是巨大的,但這幾類除外,年初到現在,教育部、人社部、衛健委接連發文,要求提高這三類人的薪資待遇,究竟哪三類,跟著筆者來看看吧。第一類、鄉村教師。
  • 中國職場男女收入存在明顯差距 平均相差2200元
    《2019中國女性職場調查報告》發布金羊網訊 記者周聰報導:隨著《都挺好》《歡樂頌》等影視劇熱播,類似「蘇明玉」「安迪」一樣的女領導、女強人貌似層出不窮,她們身著套裝、腳踩「恨天高」,笑傲職場……但是,在現實中,情況又是如何呢?
  • 上財報告:個稅起徵點太低,那14億人月入超5000元有多少?
    那現在中國有多少人在交稅呢?官方並沒有給出過具體數據。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曾指出,2017年交個稅的人數約為1.53億人,個稅提高到5000元之後,減少了6000萬的納稅人,那就還剩下不到1億人在交個稅。  其實,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國民的真實收入水平。14億人口,月薪超過5000元的有多少?
  • 6億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是數據矛盾還是貧富差距?
    ,6億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也就是我國有將近一半的人掙扎在溫飽線上,不足千元的收入根本無法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2019年北京市的平均工資是173205元,平均下來每月有14000元還多,與之相比,不足千元的月收入,到底是數據矛盾還是貧富差距太大?
  • ...示範社發展指數研究報告(2019)在京發布300強國家示範社2019年...
    近日,農業農村部管理幹部學院和中國農村合作經濟管理學會在京發布《國家農民合作社示範社發展指數研究報告(2019)》。《報告》顯示,2019年度國家農民合作社示範社300強經營收入均值為5789萬元,可分配盈餘均值為715萬元,成員數均值為736個,帶動非成員農戶數平均為2456戶,具備了較強的經濟實力和社會影響力。
  • 如何用數據正確解讀總理說的6億人口月收入低於1000元?
    在兩會的例行答記者會上,李克強總理說道: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我們人均年收入是3萬元人民幣,但是有6億人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個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難,現在又碰到疫情,疫情過後民生為要。於是瞬間「6億人每個月收入1000元」刷屏了朋友圈。單純看這個6億、1000元/月,確實是很嚇人,和當下大家普遍認為的「厲害了我的國」反差巨大。
  • 6.5億網民月收入不足5000,保住飯碗是今年所有人的共識!
    無相財經出品今天,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發布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民規模為9.04億,其中,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網民群體佔比為27.6%。換句話說,全國72.4%的網民(約6.5億人)收入不足5000元。
  • 職場媽媽平均薪酬為9428元/月,貢獻近4成家庭收入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0日訊左手工作,右手家庭, 每一位職場媽媽都在負重前行。因為是妻子和母親,職場媽媽不能忽視家庭和孩子;因為是職場人,職場媽媽還要扮演教師、會計等不同的社會角色。近日,智聯招聘發布了《2020年職場媽媽生存狀況調查報告》,報告基於65956份有效調研樣本,聚焦職場媽媽的事業、生活、育兒等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