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很精闢的一句話,短短25個字,卻可以讓成年人參照

2020-12-16 鄧朝芬說歷史

幸福是什麼?很多人兜兜轉轉都找不到,有的人認為擁有很多錢是幸福,有的人認為有很多朋友是幸福,但其實幸福和擁有東西的數量一點兒關係都沒有,在你擁有的東西少了之後,你才會更容易珍惜當前所擁有的東西,才更容易感到幸福。

山下英子所撰寫的《斷舍離》給很多人打開了新大門。

斷舍離表面上是一種家居收納術,但從深層角度去看,其實是對自己人生觀念的整理。

比如情感上的斷舍離,是很必要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有的人愛一個人愛到天荒地老,就算分開了還對對方念念不忘,這導致自己的生活沒辦法正常過下去,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別人身上。

還有的對朋友的依賴性很強,感覺自己沒了朋友,就失去了整個世界,覺得自己很孤獨。

之前汪涵在錄製《火星情報局》的時候,錢楓就問他:「涵哥,你為什麼把我的微信刪了?」

汪涵說:「別說你,陳坤、範冰冰的微信我都刪了。我微信裡最多的時候有一百多人,我感覺太可怕了,然後我覺得要把一些沒用意義的全部都給弄掉。」

生活裡像汪涵這麼幹脆的人並不多,很多人總是以為微信上的人越多越好,回過頭卻發現自己連個朋友圈都不敢發,好好的社交軟體成了一種累贅。

白巖松在一次演講中曾說:我在30歲以前,拼命做加法,30歲以後,要懂得做減法。

《斷舍離》中有很精闢的一句話,也是中心思想:「無能為力的事,當斷,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心中煩鬱執念,當離。」每個人讀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中國古代就有「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思想,意思就是辦事猶豫不決,反遭受禍害牽累。

所以我們要學習斷舍離的思想,改變自己。當然,斷舍離並不是用一天時間,收拾收拾家,丟丟垃圾就可以做到的,我們真正要做的,是改變自己的生活節奏,捨棄哪些影響生活健康的不良方式。

比如「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去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為不需要的「雜物」減肥,整理清楚自己的人際關係。

斷舍離很重要的概念是「活在當下」。要從「擁有」的觀念中擺脫出來。因為繁華終會落盡,只有活在當下,我們才能感受到幸福。

如果你願意的話,建議你實行一下斷舍離,它會不經意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驚喜。

這套書才69塊錢,不過一頓飯錢,就可以讓自己換一個生活方式,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焦點

  • 成年人最聰明的活法,在這短短25個字中被詮釋得淋漓盡致
    成年人最聰明的活法,在這短短25個字中被詮釋得淋漓盡致《斷舍離》這本書中有一句話十分精闢。這句話也是這本書的中心思想「無能為力的事,當斷,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心中煩鬱執念,當離。」斷舍離是一種對於生活方式的改變,是捨棄那些拖累自己的生活節奏,影響生活健康的不良方式。斷舍離的5個基本原則:1、自立自由物品是有生命的,要有意識地讓收納工具裡的東西在任何時候都能「立起來」,也就是讓物品「自立」。2、物盡其用生活用品不用很多,夠用就好。少即是多,只購買那些「必須」的物品。
  • 《斷舍離》中經典的一句話,短短25個字,卻直戳成年人痛點
    本著這樣的目的,以及這種全新的思想,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了斷舍離。《斷舍離》一本書名看上去很有中古古典韻味的書籍,其實是畢業於日本早稻大學的山下英子所寫。特別喜歡裡面經典的一句話:"斷舍離的主角並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時間軸永遠都是現在。"
  • 《斷舍離》中最經典的一句話,短短25個字,卻直戳成年人痛點
    本著這樣的目的,以及這種全新的思想,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了斷舍離。《斷舍離》一本書名看上去很有中古古典韻味的書籍,其實是畢業於日本早稻大學的山下英子所寫。特別喜歡裡面經典的一句話:"斷舍離的主角並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時間軸永遠都是現在。"
  • 《斷舍離》中很理智的一句話,短短的25字,是成年人聰明 的活法
    「他生活得那麼精緻,可不能隨便拿個粗陋的東西送他就了事了」 ----山下英子《斷舍離》《斷舍離》這本書,聽起來是一本古典味道非常濃鬱的書,這本書的作者是跟稻盛和夫畢業於同一個學校的山下英子寫的,她出生於東京,她寫的這本書在中國很暢銷。
  • 《斷舍離》:短短25個字,卻道出了中年人最聰明的活法,成就經典
    《斷舍離》中最精闢的一句,短短25個字,卻是中年人最聰明的活法說到斷、舍、離、這三個字,不知道大家對於這三個字最初的印象是什麼呢?其實是這三個字都有很好的理解度,我們可以把這三個字的含義這樣理解,所謂的斷就是:斷絕自己想要的,但對於自己沒有任何利用價值並不需要用到的東西。舍就是:捨棄家裡已經不再需要的破爛,給自己一個嶄新的環境。
  • 《斷舍離》最走心的一句話,雖然短短25個字,卻直戳中年人的內心
    斷舍離思想2009年開始,中國就有中文版的書籍可看了,但是那個時候需要斷舍離的人不多,在網際網路發展的今天再遇到《斷舍離》,它的價值和以前相比更重要的,它就像這社會中的一股清流。書中最走心的一句話,也是這本書的中心思想:「無能為力的事,當斷,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心中煩鬱執念,當離。」雖然這句話只有短短25個字,卻直戳我的內心。《斷舍離》和陳數2013年,陳數遇到了斷舍離這本書的中文版。
  • 《斷舍離》中最經典的一句話,短短25個字,卻直戳成年人的痛點
    「斷舍離」往更深層次的理解就是對自己的內心、對自己的人生進行整理,給自己減輕一些負擔。現在這個社會,很多人追求的東西越來越多,給自己帶來的困惑和壓力越來越多,所以急需「斷舍離」的哲學整理自己的內心,讓自己靜下心來。
  • 餘華《活著》精闢的一句話,短短27個字,卻是成年人的指路明燈
    《活著》最精闢的一句話《活著》中有這麼一句話,只有短短27個字,卻是成年人的指路明燈,原文是這樣說的: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每個人的生命啊,都只有一次,我們既來這世間一遭,必會經歷著各種悲歡離合。
  • 《斷舍離》最經典的一句,短短25個字,卻道出最聰明的活法
    2013年,陳數遇到了《斷舍離》中文版,深受這本書的影響,她親自去拜訪作家山下英子。曾經,陳數在短短14個月拍了4部戲。當時,所有人都為陳數的名望賀喜,只有她為自己失去的東西感到痛苦。這時,她幸運的是遇到了《斷舍離》這本書。
  • 餘華《活著》最精闢的一句話,短短27個字,卻是成年人的指路明燈
    《活著》最精闢的一句話《活著》中有這麼一句話,只有短短27個字,卻是成年人的指路明燈,原文是這樣說的: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每個人的生命啊,都只有一次,我們既來這世間一遭,必會經歷著各種悲歡離合。
  • 《斷舍離》最讓人印象深刻一句話,短短25個字卻直戳成年人痛點
    徐志摩是個多情詩人,他想要的是自由戀愛,厭惡舊式的包辦婚姻;他的妻子張幼儀只是他稱為「鄉下土包」的舊式婦女。對他百邦深情的,確換不來丈夫的愛。遠赴英國照顧徐志摩,卻換來他提出離婚的要求;往事一幕幕湧上心頭,她毅然選擇在上面籤字。高貴的離婚,高貴的離開。
  • 餘華《活著》最精闢的一句話,短短27個字,卻說出了成年人的心聲
    餘華在中國讀者的影響力中,《活著》貢獻了一大半《活著》這本書現在已有近50個版本,在全球近40個國家和地區出版,銷量逾千萬冊,還入選了中國百位批評家和文學編輯評選的「九十年代最有影響的10部作品 」,成為了中國乃至世界當代文學的經典。
  • 《斷舍離》中通透的一句話,僅25個字,道出年輕人聰明的活法
    《斷舍離》中通透的一句話,僅25個字,道出年輕人聰明的活法「斷舍離」的概念十分簡單,即斷絕購買生活中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家裡沒用的東西;離開對物質的依戀,讓自己處在寬敞自由的生活空間裡。《斷舍離》是日本作家山下英子的著作,她從年輕時候就開始學習瑜伽的道場,了解了「斷舍離」的概念,多年以後意識到這種概念可以運用到生活中,便開始在生活中時間,最後總結出了「斷舍離」理念。《斷舍離》中傳授的不僅是一種整理雜物的方式,而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改變和人生整理觀。書中有一句極為通透的話:「無能為力的事,當斷,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心中煩鬱執念,當離。」
  • 《斷舍離》最經典的一句話,雖然只有25個字,卻直戳中年人的內心
    書中最走心的一句話,也是這本書的中心思想:"無能為力的事,當斷,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心中煩鬱執念,當離。"這也是我認為最勵志的一句話,每個人讀都會有不同的感受。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為什麼有時候無法斷舍離?斷舍離這三個字寫起來容易,但是要實際踐行起來是很難的,因為每個人都有追求,有很強的欲望,有難以割捨的感情。很多東西捨不得丟,很多東西捨不得忘,往往因為這些捨不得,人才會變得脆弱。
  • 《斷舍離》中最理智的一句話,不足30個字,卻道出成年人的痛處
    斷舍離更深層的含義是什麼東西對自己來講是不幸福,其中最理智的一句話,不足30個字,卻道出成年人的痛處:「無能為力的事,當斷,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心中煩鬱執念,當離。」學會過減法生活日本「斷舍離」的提倡者山下英子,在多年前開始了「卒婚」的生活。
  • 《斷舍離》中最勵志的一句話,不足30個字,卻道出成年人的痛處
    斷舍離更深層的含義是什麼東西對自己來講是不幸福,其中最理智的一句話,不足30個字,卻道出成年人的痛處:「無能為力的事,當斷,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心中煩鬱執念,當離。」可以說,東西是物質和精神的集合體,是「具象化的形態」和「抽象化的情感」的結合體。
  • 《斷舍離》中最理智的一句,短短25個字,是成年人最聰明的活法
    《斷舍離》的作者是日本知名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大學期間她喜歡上了瑜伽,並通過瑜伽悟出了放下執念的修行哲學「斷行、舍行、離行」。隨後她以此為基礎,提出了顛覆百萬人生活方式的人生整理概念——斷舍離。所謂斷舍離,就是透過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讓人生舒適的行動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對自己的生活和心態做減法,將繁雜的事情回歸到簡單。
  • 《斷舍離》中最理智的一句話,25個字,錐心刺骨「直戳痛點」
    《斷舍離》和山下英子山下英子出生於東京,是顛覆歷史概念「斷舍離」思想的創始人,《斷舍離》這邊本書在中國如此暢銷,實屬她的意料之外。山下英子小時候是個聰慧的女生,考上了日本排名前五的早稻大學,用我們現在的眼光看,她就是那種能上中國985,211大學的人。
  • 《斷舍離》最經典的一句,僅25個字,卻是人生低谷時的「強心劑」
    《斷舍離》最經典的一句,僅25個字,卻是人生低谷時的「強心劑」每個人都會遇到人生的低谷時期,當我們處於這個時期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夠力挽狂瀾?「斷舍離」告訴我們:只有遠離過載的信息,以及無效的社會關係,才能讓自己獲得真正自由。特別喜歡裡面經典的一句話:「斷舍離的主角並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時間軸永遠都是現在。」
  • 《皮囊》中最經典的一句話,短短28個字,卻是成年人的指路明燈
    《皮囊》是作家蔡崇達的一部作品,就像書名所寫的那樣,書中包含了14個溫柔卻又殘忍的故事,裡面的主人公們,是一個個既失去了家鄉,又還尚未到達遠方的生命,書中一個個似曾相識的情景,讓我們仿佛親身經歷一般。在《皮囊》最著名的一個章節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99歲的老婆婆——阿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