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說吐字不清不用在意,父母的信任,卻讓孩子的語言出現問題

2020-12-18 楊清語語言矯正

每一個孩子出生後都是家裡的小寶貝,可以說上至爺爺奶奶,下至爸爸媽媽都極為寵愛孩子。但是由於工作繁忙的原因,很多父母都會選擇將孩子放到爺爺奶奶身邊讓他們來帶。這樣既可以讓孩子得到好的照顧,也讓老人有孩子陪著不至於太過孤獨。

只是近些年頻頻爆出來的新聞讓很多父母對於之前的做法感到有些後悔,因為他們錯過了孩子語言發展的最佳時期,導致孩子出現了語言問題也沒能得到及時的矯正,最終讓語言問題變得越發不可收拾,即便想矯正也是困難重重。

語言是每個人和人交流、溝通的基礎,它讓可以流通的知識、情感、思想等內容變得更符合我們的理解。不管是從日常生活還是學習工作來說,語言和我們每個人的關係是那麼的密切,密切到幾乎不可分割的程度。

正因如此,語言發展一旦出現問題將會直接影響到我們與其他人的說話交流,也會影響我們之後的生活、工作和學習。試想一下,當我們與其他人說話的時候總是吐字不清,一次兩次人家還能理解,但是時間一長,估計就沒有人願意和我們交談。

這是因為什麼?就是因為我們說話交流問題很大,我們吐字發音不夠清楚,一句本應該簡練明達的話在我們的嘴裡變得是那麼的模糊和拖沓。別說其他人了,就是我們自己只怕也不願意天天和這麼說話的人交流。

但說話吐字不清的問題並非憑空產生,肯定還有一些比較深層次的原因導致孩子這麼說話。所以有人想到:如果找出了這些原因,是不是就可以改變孩子吐字不清的問題?很聰明,恰好語言矯正機構也是這麼做的。

影響孩子說話吐字不清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在文章開頭已經點明:那就是老一輩人缺乏對於語言發展的認識,結果他們只能憑藉過時的經驗教導孩子,最終導致了語言問題的出現。

錯誤的做法,讓孩子吐字發音不夠清楚

1.方言影響很突出

方言是很多語言問題跳不出去的一個坎,由於各地方言在部分字音上的缺乏、發音習慣的不同等等原因存在,所以老人教孩子在一開始的時候就跳過了普通話中正確字音的學習直接學習方言。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這些錯誤的發音習慣和孩子一同成長。

隨著全國各地交流速度的加快,方言所帶來的的語言問題在這些年並不少見,比如NL不分、平翹舌不分這樣典型的語言問題讓很多人飽受折磨。

2.唇齒舌顎配合出現問題

唇齒舌顎是發音過程第三部分的重要組成之一,對於我們的發音表達有著很大的影響。但是它們這幾位的配合度並不算好,極易被其他因素所影響導致氣流的排出出現問題,在這一點上它們的配合程度沒有喉頭和聲帶好。

發音吐字應該是我們每個人說話表達最基礎的部分,它們出現問題會直接讓我們的語言表達變得不那麼準確和清晰。而且,說話是我們每個人最基礎的技能,它的掌握程度不高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的心理狀態,有些出現語言問題的孩子變得不那麼自信。

其實類似於吐字不清這樣的語言問題完全可以在語言發展的早期前往專業的語言矯正機構進行矯正,只要矯正及時,並不會影響到孩子將來的語言發展。

相關焦點

  • 孩子說話吐字不清,父母應該這樣做來培養語言能力
    在我們看來,吐字不清和發音不準常常放在一起被提及,其實它們說的是一回事,都是強調由於各種原因造成的發音方式、方法錯誤。雖然我們在介紹構音障礙時經常會說導致孩子吐字不清的原因分為先天和後天,先天有遺傳、構音器官異常、顎裂、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等,後天則是意外損傷、模仿暗示、語言環境和心理重大打擊等。但在我們實際接待的眾多學員中,後天因素中的語言環境是出現最多的關鍵詞。
  • 孩子說話吐字不清,父母應該這樣做來培養語言能力
    在我們看來,吐字不清和發音不準常常放在一起被提及,其實它們說的是一回事,都是強調由於各種原因造成的發音方式、方法錯誤。但在我們實際接待的眾多學員中,後天因素中的語言環境是出現最多的關鍵詞。和語言發育遲緩一樣,家庭總是在不斷背上各種各樣的鍋。但這些指責並非無端,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作用遠超你們自己所認為的範疇。在曾經去過醫院檢查的家庭中,不少父母都說曾遭到醫生的指責,大夫這也是有恨鐵不成鋼的意味。吐字不清並非小事,並不能以「我們只是普通人,對語言的要求並不高」為理由逃避責任。
  • 孩子說話吐字不清該怎麼矯正?父母們先得認識到這些原因
    本來明明的父母還滿心期待著孩子能夠和自己交流一下親子之間的情感,結果就因為這問題只能無限延期。一開始他們也沒有特別在意,覺得這就是孩子發音的不太成熟,以後多教教他就行了。但沒有想到,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說不清楚的字音變得越來越多。後來,他們根據朋友的指引來到了我們機構,知道了影響孩子吐字不清的問題:功能性構音障礙。
  • 放任孩子吐字不清,矯正起來更麻煩
    說話發音的形成過程很複雜,決不是動動嘴、動動舌頭就能說清楚的問題。那是一個複雜而精密的過程:從肺部呼出的氣流先經過喉頭和聲帶,然後前往聲腔,最後在唇齒舌顎的配合下通過正確的通道離開,最終清晰準確的聲音就這樣出現在了這個世界上。
  • 吐字不清、自言自語...如何幫助星孩擁有自主語言?
    孩子已經七八歲了,到了該說話的年紀,可說話卻還是「吐字不清」,比如「吃飯」說成了「吃換」。對於稍微有點語言的星孩,雖然可以聽得清楚在說什麼,但卻喜歡自言自語、重複同樣的詞句......為什麼自閉症的孩子總會出現咬字不清的語言問題,一般的孩子也會有這個問題嗎?我們該如何能幫助孩子提升語言能力呢?
  • 孩子不信任父母,與常說不信任孩子的10句話有關,該說信任18句話
    歡迎您來到我的專欄《家長如何說話,孩子才肯學習》,幫助家長解決左右為難的問題。父母與孩子和平共處是關鍵,10種轉化話術的思維模式,增加親子關係,提升孩子學習主動性。導語:當父母會轉化自己的情緒和思維時,在解決問題上自然就會轉化,從壞情緒轉化好情緒,從反對到接受,問題才會從無效轉化為有效的行為和語言,對孩子的學習才會有所幫助。
  • 3歲小孩不說話,老人說不用在意,結果讓人出乎意料
    父母一開始樂見其成,但是到後面也難以忍受孩子每天不停止的語言轟炸,這哪是原來的那個寶貝,這就是一個「噪音製造機」啊!忍受不了孩子每天唐僧般無休止的說話,所以很多父母決定趕緊將這個「小祖宗」放到幼兒園,他們也好清淨一些。這一點,估計很多孩子的父母都深有體會。
  • 為什麼「說話不清楚,吐字不清」等語言障礙,必須要糾正?
    很多孩子從語言發育的初始階段就沒有得到父母的重視,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發育,一些發音不準,吐字不清的不良語言習慣,被固化保留下來。為什麼「說話不清楚,吐字不清」等語言障礙,必須要糾正呢?「思想決定你跑多遠,語言決定你跑多快。」一個人的成功,85%的機會要依靠人際關係和處世技巧,而這兩點恰恰都需要通過語言溝通才能表現出來。無論各行各業,語言溝通能力永遠都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標準。所以說,優秀的語言表達能力是成功的重要因素,語言表達能力,絕對是人生前途的第一起跑線!2、何為完美?
  • 一根棒棒糖解決孩子發音吐字不清?舌頭的靈活性,是口齒清晰關鍵
    連話都說不清楚!」小羅陷入迷茫:為什麼我說話口齒不清?為什麼小時候媽媽不教我?孩子有這樣的想法,父母免不了覺得委屈,誰也不想背這個鍋,但誰不喜歡伶牙俐齒的孩子呢?但優秀的口才需要從小培養起,口齒清晰對於寶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吐字不清不是寶寶的錯,但「大舌頭」或結巴等語言問題
  • 孩子五歲多仍舊發音不準,這種情況還有得矯正嗎?
    「老師,孩子上幼兒園中班了,但口齒不清持續一年有餘了,聽老人說以後自己就好了,是真的嗎?」這種對孩子語言發育成果的不滿意和不屑體現在各個方面,也從側面推動了孩子很多語言問題的形成和發展。也就是說,除非個別孩子因為先天智力和構音器官問題,其餘的孩子幾乎都是因為家庭環境不良造成的。這裡面的原因主要是發音位置不準確、唇齒舌顎配合不默契、發音器官無力、方言等。很多孩子在語言發育初期,也就是在仿音期時,經常會出現發音不準、吐字不清的問題,這是尚未完全掌握說話方式的孩子的必經之路。
  • 爸媽注意:4歲寶寶吐字不清,真的需要剪舌系帶嗎?
    近期,給孩子諮詢語言難題的父母電話愈來愈多,在其中,許多父母是了解小孩口齒不清的情況的。  有一個小孩叫齊齊哈爾,快4歲半了,在家裡的講話就一些不清楚,父母認為是一切正常狀況,也就沒在乎。之後小孩到了幼稚園,教師發覺這個問題就跟父母溝通交流了,父母這才緩過神來,帶娃到醫院做檢查。
  • 孩子發音不準,吐字不清,兩種情況要區別清楚
    抖音上有一個視頻點擊率很高,媽媽教孩子說話,孩子發音不準,把小秘密說成「小膩膩」,吃飯說成「稀飯」,很是搞笑,網友都點讚評論,說孩子很可愛,心態很樂觀,可是媽媽也有自己的苦惱,就是孩子怎麼教也學不會,從學說話開始,很多音就沒發準過。
  • 信任,是父母可以給孩子的最好的愛
    陶行知先生說: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於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相信孩子,不是嘴上敷衍,而是需要要家長和孩子之間建立牢固的信任關係。那麼怎樣才能正確有效的建立這種關係呢?只有順著孩子的思維,才能有效的去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現實中,大部分家長很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以至於和孩子出現意見分歧。其實只要換位思考,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 當發現孩子說話不清楚,父母選擇矯正來幫助孩子
    其實他們之前也諮詢過不少其他的機構,可是說了半天他們也沒明白導致孩子說話不清楚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後面雖然也帶著孩子矯正過,可是作用沒有想像中的那麼明顯。 有些家長說我們機構已經是他們諮詢的第三家機構了,如果再沒有什麼效果,他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每天看到孩子說話不清不楚的樣子他們就難受。
  • 說不出來、說不清楚,語言發育遲緩給孩子的是一堆問題
    ,可惜有些孩子語言發展並不會這麼乖乖聽話,從一歲半左右開始,一些細心的父母發現孩子的語言似乎有了些不同的表現,比如一個簡單的字音總是囫圇轉圜的說卻還說不清楚。有些父母想要帶著孩子去醫院進行檢查,但卻被老人攔了下來,他們帶著幾分興奮的神情告訴孩子的父母「這不是什麼問題,咱家小寶貝可能是貴人語遲,說不準以後就要出人頭地了。」雖然並不是很相信老人的話,但一些家長還是按捺住了自己的心思。
  • 孩子語言發育遲緩該怪誰?這些誤解耽誤了多少孩子
    孩子健康又聰明是家長們共同的願望,但是總有一些孩子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有些問題不用父母過多擔心,甚至可以自愈;有些毛病卻能讓家長寢食難安,不知道是哪裡出了岔子;還有些問題看似不用操心,但瞞天過海騙過父母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等到非常嚴重時才能讓家長重視起來。
  • 晨茜語言矯正:孩子說話不清楚,不一定是語遲,這些因素要注意
    對於父母而言,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個點滴進步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孩子會叫「爸爸」「媽媽」,開始學說話,做父母的別提有多開心了。孩子學會說話,標誌著他已經開始具備交流的能力,可以去探索生活的奧秘了,父母再也不必費盡心思去揣摩孩子的意圖了。但是,語言學習是一個漫長曲折的過程,很多父母會發現孩子在學習說話時常常出現發音不清楚、顛倒語序的問題。
  • 寶寶吐字不清怎麼辦?最好的方法竟然是它
    寶寶吐字不清怎麼辦?牙牙學語的小朋友,說話多半有些「口齒不清」「小西幾」「大腦斧」…這些萌萌噠奶音,家長們一般都只覺得可愛,並不會放在心上,但四歲的小朋友樂樂(化名),卻因為口齒不清的毛病,被父母帶去看病了,看似說不清話的「小毛病」已經影響到了他的學習成長,幼兒園老師告訴樂樂的父母,孩子說話經常讓人聽不太懂,而且很多音說錯了,建議可以去醫院看診一下。
  • 發音不準、吐字不清,語言發育過程中的發音問題,或可遺留到未來
    「老師」發成「襖師」或「惱師」,把「哥哥」發成「的的」,平翹舌音不準、前後鼻音不準……這些情況可能不限於孩子,但可能源頭在孩子的語言發育時期很多情況下發音不準、吐字不清等表現都是發音動作沒有做正確或沒有做到位
  • 孩子說話不清楚,先自查這幾項,再看是不是語速的問題
    家長們諮詢的問題五花八門,最多的還是說話不清楚。有的父母問:我家孩子都3歲了怎麼還是說話不清楚啊?寶寶是個話癆,但說了半天我們也聽不懂說的什麼?好不容易能說話了,整天「七飯」「蘋朵」的,到底怎麼辦才好啊?很多家長誤以為孩子說話不清楚就是大舌頭,網上查到的資料也說寶貝應該就是大舌頭。其實,這是對構音障礙的一種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