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65周歲及以上人口達1.76億 對衰老的系統研究要跟上

2021-01-20 中國新聞網

  2019年底,我國65周歲及以上人口已達1.76億
  對衰老的系統研究要跟上老齡化的速度

  本報記者 陳 瑜

  日前,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7.3歲。

  我國已成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2019年底,65周歲及以上人口已達1.76億,較2018年新增945萬人。與此同時,雖然2018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達77.0歲,但人均健康預期壽命僅為68.7歲,平均有8年多帶病生存時間。

  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林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我國快速步入老齡化的總體形勢下,構建老齡健康科技創新體系迫在眉睫、勢在必行。

  老齡健康科技創新體系「基石」不穩

  李林生活的上海是我國最早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城市,也是我國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大型城市。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上海戶籍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518.12萬人,佔戶籍總人口的比例較2018年末提高0.8個百分點。

  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逐漸凸顯。

  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衛生健康費用約5.78萬億元(佔同期GDP的6.4%),其中老年人群的衛生健康費用佔50%以上。預計到2035年,我國衛生健康總費用佔GDP的比重將超過9%,2035年前老年人群衛生健康總費用年均增長率將達到8.4%,遠高於GDP增速。

  但李林說,當前我國在支撐老齡產品和服務的科技創新體系上仍存在短板。比如,對老齡健康科技創新體系的「基石」——衰老理論的系統性研究不夠。

  「當前全球已有數十種衰老相關的學說,但至今尚未形成統一的衰老理論。」李林告訴記者,目前對衰老的研究停留在單一疾病的研究、單一機理的揭示、單一衰老標誌物的發現,但衰老是病理、生理和心理過程綜合作用的結果,單一發現無法支撐形成系統性的衰老理論,也難以區分生理性衰老和病理性衰老。

  這帶來了一系列影響。

  比如,開發衰老乾預技術需要生物學、醫學、工程學、信息科學等多學科的技術交叉融合,但目前研究資源的分割、支持政策的碎片化,讓技術開發和評價所需的數據標準、指標體系、評價模型和幹預規範都相對匱乏。

  再比如,高水平的老齡科技產品研發和應用,需要以衰老乾預的科學理論為依據。當前我國在老年疾病預防和健康促進方面,非醫療和醫療幹預技術、策略、產品的高水平開發仍顯不足。

  應建立國家老年技術創新平臺

  「建議系統布局衰老生物學研究,加大科技投入,闡明衰老及相關慢病的科學機制,尋找中國人群衰老『拐點』。」 李林呼籲,建立服務「健康中國」戰略的國家老年技術創新平臺。

  在李林的設想中,老齡健康科技創新體系的基石,包括集收集、保藏、管理、檢測為一體的樣本庫,集細胞、類器官、動物為一體的模型體系,集採集、匯交、分析、利用、共享為一體的數據中心,集研發、測試、轉化為一體的技術體系,集開發、功能評估、安全驗證為一體的產品評價評估平臺。

  「我們希望形成『基礎研究—技術開發—工程轉化』的創新鏈條,『樣本—模型—數據—技術—產品』的一體化集成內核。」李林說。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中國養老產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隨著我國中產階級人數增加及人均收入的提升,未來人們對於高品質養老社區的需求將大量增加。基於此,不少地區紛紛開始布局「智能養老」。

  李林希望,通過衰老理論的系統性研究,助力老齡科技產品研發和應用的標準體系建設,進而促進形成為老、適老、助老、養老的產品開發協同機制。

  江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王水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健康老齡化各項工作有了明顯成效,但仍存在許多短板和弱項,包括高質量的老年健康服務能力不強,醫療資源與養老資源融合水平不高,失能老年人的關鍵性制度保障尚未建立等。他建議,從打造高質量的老年健康服務供給體系入手,深入推進醫養融合發展,兩端發力,補齊短板和弱項。

相關焦點

  • 2019年底中國65周歲及以上人口數量達1.76億
    2019年底,我國65周歲及以上人口已達1.76億  對衰老的系統研究要跟上老齡化的速度  日前,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7.3歲。  我國已成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
  • 2015年中國總人口數量達136782萬人 65歲以上老齡人口佔10%
    2015年中國總人口數量超13.6億人 60周歲以上老齡人口2.1億  2014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3678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710萬人。
  • 2019年我國65周歲以上人口佔比達到12.6%,正加速步入老齡化社會
    人口地理學是地理學的一個分支學科,是一門介於地理學、人口學、經濟學、社會學和歷史學等學科之間的交叉學科。人口地理學主要研究一定時期內,某一地區的人口分布、人口構成、人口變動以及人口增長情況,而以一個國家為單位研究人口問題是最為常見的。
  • 2019年廣東人口超1.15億 65歲及以上老人首次突破千萬
    廣東常住人口 男性比女性多523萬  全省65歲及以上老人首次突破千萬  根據新近發布的2019年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下稱公報),2019年末廣東常住人口超1.15億,一年淨增175萬。
  • 2050年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或近5億 老齡化挑戰如何應對?
    2050年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或近5億 老齡化挑戰如何應對?責任編輯:黃鈺涵   (經濟觀察)2050年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或近5億 老齡化挑戰如何應對?
  • 中國人口有多少億?2019年末大陸總人口突破14億
    中國大陸總人口:截至2019年末為140005萬人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9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4000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67萬人。  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死亡人口998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1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34‰。
  • 65周歲以上享受補貼有哪些?滿65周歲有高齡補貼嗎
    農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是農村老人卻面臨一個重要問題,就是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為此,國家出臺高齡補貼政策,原來老人可以有那麼多的優惠政策,滿65周歲有高齡補貼嗎?具體情況是怎樣的?
  • 2019年末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25388萬人 佔比18.1%
    從年齡構成看,16至59周歲的勞動年齡人口89640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64.0%;60周歲及以上人口25388萬人,佔總人口的18.1%,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17603萬人,佔總人口的12.6%。從城鄉結構看,城鎮常住人口8484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706萬人;鄉村常住人口55162萬人,減少1239萬人;城鎮人口佔總人口比重(城鎮化率)為60.60%,比上年末提高1.02個百分點。
  • 截至去年底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12億
    截至2014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經達到2.12億,佔總人口的15.5%。據預測,本世紀中葉老年人口數量將達到峰值,超過4億。  老人多了,人口結構改變  —本世紀中葉老年人口將超4億,每3人中就會有一個老年人  自打上大學後,劉源就離開了福建龍巖老家,如今他在北京已經工作兩三個年頭。
  • 海通策略:人口預期壽命延長、出生率低迷 中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前所...
    按照國際通行劃分標準,當一個國家(地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比例超過7%,或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比例超過10%,意味著這一國家(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根據聯合國人口署統計,2000年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佔比首次超過10%達10.03%,2002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首次超過7%達7.08%,標誌著中國最早已於2000年正式步入老齡化社會。
  • 2018年中國大陸總人口數量139538萬人(各省人口數量)
    從年齡構成看,16至59周歲的勞動年齡人口89729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64.3%;60周歲及以上人口24949萬人,佔總人口的17.9%,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16658萬人,佔總人口的11.9%。
  • 中國人口數量全國總人口140005萬人(各省人口排名)
    從年齡構成看,16至59周歲的勞動年齡人口89729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64.3%;60周歲及以上人口24949萬人,佔總人口的17.9%,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16658萬人,佔總人口的11.9%。
  • 我國60歲以上人口首次超過16歲以下人口數
    新年伊始,有幾個數據引起了市場廣泛關注;2月28日,統計局發布的《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去年年末全國大陸總人口139538萬人,其中:0-15歲(含不滿16周歲)24860萬人,16-59歲(含不滿60周歲)89729萬人,60周歲及以上24949萬人。
  • 2030年中國人口將達14.5億左右 60歲以上佔25%
    全國總人口將達到14.5億人左右,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佔比25%左右,人均預期壽命增至79歲……日前,國務院印發的《國家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對外公布,一系列數字描繪出了未來十幾年中國的人口發展趨勢。 總人口何時達峰值,將有多少人?
  • 2018中國人口圖鑑:勞動人口跌破9億 鼓勵生育成新風向
    2018年中國勞動人口跌破9億,人口紅利漸行漸遠中國把16-59歲年齡段的人劃分為勞動人口。2018 年年末該年齡段人口約為8.97 億人,比 2017 年年末減少 470 萬人。從比例來看,2018 年勞動人口佔比 64.3%。與此同時,60 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持續增加,2018 年為 2.48 億人,佔比 17.9%,比例同比去年增加 0.6%。長期以來,中國都享受著人口紅利。
  • 北京醫院院長:不要把衰老當病治,老年人要多了解健康知識
    北京醫院院長:不要把衰老當病治,老年人要多了解健康知識 澎湃新聞記者 官雪暉 2018-03-10 16:24 來源:
  • 2018年我國60周歲以上人口佔比達到17.9%,正加速步入老齡化社會
    人口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的基本構成因素,一個人對於國家來說既可能是生產者,也可能是消費者,在0至15歲的年齡段以及65歲以上年齡段的人口更多的表現為消費者屬性,而在16歲至64歲之間的人口更多的表現為生產者屬性,也就是處在勞動力階段
  • 2018年我國60周歲以上人口佔比達到17.9%,正加速步入老齡化社會
    人口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的基本構成因素,一個人對於國家來說既可能是生產者,也可能是消費者,在0至15歲的年齡段以及65歲以上年齡段的人口更多的表現為消費者屬性,而在16歲至64歲之間的人口更多的表現為生產者屬性,也就是處在勞動力階段。
  • 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研究
    2001年中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下面簡稱老齡人口)為9062萬,在12.76億總人口中佔比7.1%。此後這一比例逐年上升。2009年老齡人口達到1.13億,在全部人口中佔比8.5%;2018年老齡人口進一步增至約1.67億,佔比達到11.9%。
  • 中國城鎮化率達53.73% 勞動年齡人口繼續減少[2014-01-20]
    新華網北京1月20日電(記者高敬、王希)中國國家統計局20日發布數據,截至2013年末,中國城鎮常住人口7311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929萬人,城鎮人口佔總人口比重為53.73%。勞動年齡人口總數相比上年繼續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