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國總人口數量達136782萬人 65歲以上老齡人口佔10%

2021-01-20 閩南網

2015年中國總人口數量超13.6億人 60周歲以上老齡人口2.1億

  2014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3678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710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687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2.37‰,死亡人口977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16‰,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21‰,比上年提高0.29個千分點。從性別結構看,男性人口70079萬人,女性人口66703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05.06(以女性為100),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5.88。從年齡構成看,16周歲以上至60周歲以下(不含60周歲)的勞動年齡人口91583萬人,比上年末減少371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67.0%,60周歲及以上人口21242萬人,佔總人口的15.5%,65周歲及以上人口13755萬人,佔總人口的10.1%。從城鄉結構看,城鎮常住人口7491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805萬人,鄉村常住人口61866萬人,減少1095萬人,城鎮人口佔總人口比重為54.77%。全國居住地和戶口登記地不在同一個鄉鎮街道且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即人戶分離人口)2.98億人,比上年末增加944萬人,其中流動人口為2.53億人,比上年末增加800萬人。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725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76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3931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070萬人。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中國大陸人口為54167萬人。由於社會安定、生產發展、醫療衛生條件改善等各種因素致使人口迅速增長,到1969年已達80671萬人。從1969年開始,中國政府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人口增長過快對經濟、社會發展不利,還會對居民的就業、住房、交通、醫療等方面造成極大困難;如果不能有效地遏制人口的過快增長、不能緩解人口增長對土地、森林和水資源等構成的巨大壓力,那麼未來幾十年後的生態和環境惡化將不可避免,這無疑危及人民起碼的生存條件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於是,中國政府宣稱國家大、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是基本國情,決定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的政策,以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發展。這一政策實施後,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0時的126,588萬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90萬人,增長5.83%。平均每年增加739萬人,年平均增長率為0.57%,已屬世界上人口增長最慢的國家之一。 2012年10月26日,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布《中國人口形勢的變化和人口政策調整》研究報告。報告認為,中國在這時已經進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階段,人口的紅利期已經結束。報告稱,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直接推算,中國總和生育率為0.83.,考慮到出生漏報,當前的綜合出生率應在1.0以下。研究認為,中國人口的增長速度已經非常緩慢,如果低生育水平一直持續下去,2027年中國人口將轉為負增長。

相關:

中國人口或將負增長

  6月16日中新網報導: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翟振武在16日召開的中國IT人才教育與培訓高峰論壇上表示,受年齡結構的影響,未來數年國內出生人數還有大幅度攀升,這一過程將一直持續至2015年。翟振武的觀點是否有道理呢?下面試進行具體分析:首先,翟振武說:從2006年開始我們出生人口開始攀升,這種攀升的過程一直到2015年才會結束。」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的數據,近幾年出生人口數量如下:2005年1617萬人,2006年1584萬人,2007年1594萬人,2008年1608萬人,2009年1615萬人,2011年1604萬人。(註:《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沒有公布該年的出生人口數據,有關人口數據只有這一句:初步預計,年末全國總人口134100萬人。」)可見,近幾年每年出生人口均在1600萬上下波動,變化不大。

  其次,翟振武說:按照預測,未來國內人口將在達到14.78億左右的水平後,逐步下降。」翟振武還說:中國人口總量將在2020年達到高峰」。綜合這兩句話可以看出,翟振武認為中國人口總量將在2020年達到14.78億的峰值。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1年末中國人口為134735萬人,如果2020年達到14.78億(即147800萬)的峰值,這意味著從2011年末至2020年末這9年時間裡,中國人口淨增長13065萬人,平均每年淨增長1451萬人。這可能嗎?

  下面我們來看看近幾年中國人口每年淨增長數量:2005年768萬人,2006年692萬人,2007年681萬人,2008年673萬人,2009年672萬人,2011年644萬人。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近幾年中國每年淨增人口的基本趨勢是逐漸減少的,2006年至2011年,中國每年淨增人口均不到700萬人。並且,近幾年中國死亡人口逐年增加,2005年死亡人口為849萬人,2011年死亡人口增加到960萬人。

  在出生人口沒有大幅度增加的情況下,中國人口總量怎麼可能在2020年達到14.78億呢?當然,中國出生人口在未來幾年也可能略有增加,原因是按照現行計生政策,雙獨夫婦可生二胎,很多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出生的獨生子女,現在已到了生育期,其中有一部分雙獨夫婦願意生二胎。然而,大多數雙獨夫婦的生育意願並不高。下面舉兩個例子:其一,去年11月15日,上海市人口計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上海9成戶籍新婚夫婦符合雙獨可生二胎」政策。然而,現在上海平均每對夫婦所生孩子數還不到一個。其二,今年6月11日水母網報導:根據煙臺市計生部門的統計數字,截至2010年底,煙臺獨生子女領證率達到70%左右,其中有20萬個符合政策生育的家庭自願放棄二胎指標,終身只要一個孩子。撫養成本升高和生二胎的年齡限制,成為放棄二胎的主要原因。

  那麼,如果中國人口總量正如翟振武所說到2020年達到高峰,這個峰值是多少呢?由於近年來中國死亡人口逐年攀升,因此,未來幾年即使出生人口有所增加,淨增人口也不會有較大增長。按照最樂觀的預測,從2011年末至2020年末這9年時間裡,平均每年淨增700萬人,那麼人口峰值可計算如下:已知2011年末中國人口為134735萬,2011年末至2020年末這9年淨增人口共有6300萬人,則2020年達到人口峰值141035萬(約14.1億),比翟振武給出的數據14.78億少了約6800萬。上面一段講的是最樂觀的預測。人口預測有高、中、低三種方案,最樂觀的預測相當於高方案。

  如果是中方案,應該是這樣的:假設2011年年末至2020年年末這9年中,第一年淨增人口為700萬,然後每年淨增人口按等差數列逐年減少,到最後一年淨增人口為0,根據等差數列求和公式:Sn=(a1+an)n/2=(700萬+0)×9/2=3150萬,也就是2011年年末至2020年年末這9年淨增人口共有3150萬,2020年達到人口峰值137885萬(即13.7885億),比翟振武給出的數據14.78億少了約1億。

中國人口峰值預測:

  本報訊 國家人口計劃生育委員會昨日發布《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研究報告》:中國人口發展戰略目標確定,到2010年,中國人口總量控制在13.6億人。2033年達到峰值15億左右。

  人口發展將分三步走

  300多位專家、歷時2年多調研形成了該報告。

  根據該報告,中國人口發展將分3步走。到2010年,人口總量控制在13.6億人,人口素質明顯提高。群眾享有基本的醫療保健服務,出生缺陷發生率逐步降低。建立健全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貧困發生率有所下降。出生人口性別比升高勢頭得到有效遏制。城鎮化率提高到47%。有效緩解城鄉間、區域間差距擴大的勢頭。

  人居環境質量有所改善。

  未來30年內地人口增2億

  到2020年,人口總量控制在14.5億人,人口素質大幅度提高。群眾普遍享有較好的醫療保健,出生缺陷發生率、孕產婦和嬰兒死亡率持續下降。15歲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1年左右。基本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貧困人口繼續下降。出生人口性別比趨於正常。城鎮化率達53%以上。城鄉間、區域間差距擴大的趨勢得到遏止。

  人居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2033年前後,人口將達到峰值15億左右,之後人口總量緩慢下降。人口分布和就業結構將比較合理,城鎮化水平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城鄉共同進步。環境生態良好的現代化人居環境將得以創建,基本實現國家現代化。根據這一報告,內地人口未來30年將淨增2億左右。

  人口素質低成影響國力主因

  報告認為,人口素質難以適應日趨激烈的綜合國力競爭,已成為影響我國競爭力和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主要因素。此外,重學歷教育輕勞動技能培訓問題突出,部分人群失去信仰、理想支撐,道德失範,誠信缺失,社會責任感缺乏。

  [關鍵詞計劃生育]

  計劃生育令中國少生4億人 摘自:08160.cn

  人口撫養比下降三成;世界60億人口日推遲4年

  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研究報告指出,推行計劃生育以來,中國生育率迅速下降,生育率下降導致人口撫養比下降1/3,為中國經濟增長創造了40年左右的人口紅利」期。

  報告表示,計劃生育實現了人口再生產類型的歷史性轉變。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長」轉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總和生育率從20世紀70年代初的5.8下降到目前的1.8,低於更替水平。中國少生了4億多人,使世界60億人口日推遲4年。

  推薦:2014年中國GDP數據總量

責任編輯:吳德飛

相關焦點

  • 2019年底中國65周歲及以上人口數量達1.76億
    2019年底,我國65周歲及以上人口已達1.76億  對衰老的系統研究要跟上老齡化的速度  日前,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7.3歲。  我國已成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
  • 2019年廣東人口超1.15億 65歲及以上老人首次突破千萬
    65歲及以上人口七年增加近300萬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副教授李丁告訴記者,判斷老齡化社會的國際通行標準有兩個,一是1956年聯合國認定的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佔總人口比例超過7%;二是1982年維也納老齡問題大會認定的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超過10%。
  • 中國人口數量全國總人口140005萬人(各省人口排名)
    從年齡構成看,16至59周歲的勞動年齡人口89729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64.3%;60周歲及以上人口24949萬人,佔總人口的17.9%,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16658萬人,佔總人口的11.9%。
  • 中國65周歲及以上人口達1.76億 對衰老的系統研究要跟上
    2019年底,我國65周歲及以上人口已達1.76億  對衰老的系統研究要跟上老齡化的速度  本報記者 陳 瑜  日前,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7.3歲。  我國已成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
  • 江蘇老齡人口「大數據」出爐 60歲以上老人1834萬!
    60歲以上老人女多男少截至2019年底,全省戶籍人口7865.82萬人。其中,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1834.16萬人,佔戶籍人口的23.32%;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1330.29萬人,佔戶籍人口的16.91%;8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80.04萬人,佔全省戶籍老年人口的15.27%。
  • 2018年中國大陸總人口數量139538萬人(各省人口數量)
    從年齡構成看,16至59周歲的勞動年齡人口89729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64.3%;60周歲及以上人口24949萬人,佔總人口的17.9%,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16658萬人,佔總人口的11.9%。
  • 3617萬人!日本65歲以上老年人創新高,近900萬老人仍在工作
    數百萬的超65歲的人正在堅持全職工作,重新兼職打工,甚至開始新的生意。根據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9月15日,日本65歲以上老年人比上年增加30萬人,達3617萬人,人數創歷史新高;在總人口中的佔比也增加0.3個百分點至28.7%,佔比為全球最高。另據估算,到2040年,日本65歲以上的老年人將增至近4000萬,佔總人口的35.3%,到2060年更將達到40%。
  • 2020年中國人口老齡化市場發展現狀分析 養老金壓力巨大「組圖」
    2001年起,我國就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近年來,我國社會老齡化進程加快,按照聯合國標準(65歲以上人口比率超過了14%就被稱為「老齡社會」),我國已經快進入「老齡社會」了。人口出生率由1978年的18.3‰下降到2010年的11.90‰。2011年後出生率才開始回升;2016年,隨著二胎政策開放,全年人口出生率均較2015年有所增長;然而,自2018年起我國人口出生率快速下滑,2019年全年,中國出生人口為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死亡人口998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1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34‰。
  • 中國老年人口十年增加9000萬,60歲以上佔總人口17.3%
    近十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快速上升。民政部近日發布的2017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7年底,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4090萬人,佔總人口的17.3%,其中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15831萬人,佔總人口的11.4%。
  • 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近1.44億 佔總人口比例11%
    新華網北京12月12日電(記者魏武、張澤遠)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2日發表了《中國老齡事業的發展》白皮書。以下是白皮書公布的數字與事實:  --二十世紀末,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超過10%。2005年底,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近1.44億,佔總人口的比例達11%。
  • 北京60歲及以上常住人口超371萬人 百歲老人突破千人
    中新網北京10月18日電 (記者 杜燕)18日發布的《北京市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19)》(簡稱《報告》)顯示,2015年至2019年,北京市60歲及以上常住人口總量從340.5萬人上升到371.3萬人,增長30.8萬人,佔常住總人口比例從15.7%上升到17.2%。
  • 日本老年人達3617萬佔比28.7%全球第一,中國老齡化呢?
    日本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到3617萬,佔總人口28.7%,均為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值。另一方面,日本政府的勞動力調查報告顯示,日本的老年勞動者人數已經連續16年出現增長,2019年為892萬人,佔勞動者總人口的13.3%,均為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值。2001年起,我國就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近年來,我國社會老齡化進程加快,按照聯合國標準(65歲以上人口比率超過了14%就被稱為「老齡社會」),我國已經快進入「老齡社會」了。
  • 截至去年底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12億
    老年人接連遭遇不幸,再度引起人們對中國日益顯著的人口老齡化問題的關注。  截至2014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經達到2.12億,佔總人口的15.5%。據預測,本世紀中葉老年人口數量將達到峰值,超過4億。
  • 2030年中國人口將達14.5億左右 60歲以上佔25%
    全國總人口將達到14.5億人左右,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佔比25%左右,人均預期壽命增至79歲……日前,國務院印發的《國家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對外公布,一系列數字描繪出了未來十幾年中國的人口發展趨勢。 總人口何時達峰值,將有多少人?
  • 哈市空巢老人38.4萬 10年後黑龍江人口或負增長
    至2012年底,黑龍江省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570萬,佔全省總人口的14.87%。目前,哈市60歲以上老人為152.64萬,佔總人口的15.8%。  據預測,2020年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達765萬,老齡化水平將達19%;2045年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超過1164萬,老齡化水平將達33%以上。
  • 黑龍江新生率下降人口老齡化加速 空巢老人已近100萬
    另外,65歲及以上老齡人口佔總人口的8.32%,與2000年比較上升了2.9個百分點,實際增加了118.83萬人,約年均增加11.88萬人。同時,老年人口中,不同年齡段老人數量發生比較明顯的變化,15年間,85歲以上老年人口從4.9萬人猛增到16.2萬人。  通過數據對比看,黑龍江人口增加幅度為3.85%,低於全國平均水平1.95個百分點。
  • 2050年中國老年人口超過1/3 中國老年人口最新數據 2019中國人口...
    2019中國人口有多少億?2035年前後中國老年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將超過1/4,2050年前後將超過1/3。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中國老齡協會編印的《奮進中的中國老齡事業》公布了上述數據。 中國自1999年進入老齡化社會,迄今整整20年。
  • 2018年我國60周歲以上人口佔比達到17.9%,正加速步入老齡化社會
    一個國家如果處在16至64歲的人口數量佔總人口的比重較高,也就意味著這個國家勞動力比重高,通常社會負擔較輕,也就是有較好的「人口紅利」,此類國家多出現在人口增長較快的發展中國家。我國正加速步入老齡化社會如果一個國家的人口中,處在65歲以上的人口數量佔總人口的比重較高
  • 2018年我國60周歲以上人口佔比達到17.9%,正加速步入老齡化社會
    一個國家如果處在16至64歲的人口數量佔總人口的比重較高,也就意味著這個國家勞動力比重高,通常社會負擔較輕,也就是有較好的「人口紅利」,此類國家多出現在人口增長較快的發展中國家。我國正加速步入老齡化社會如果一個國家的人口中,處在65歲以上的人口數量佔總人口的比重較高,通常意味著這個國家進入了「老齡化」社會,通常社會養老負擔較重,此類國家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的國家,多出現在發達國家中。那麼我們國家的人口情況怎樣呢?我們先來看看下面的新聞。
  • 2019年我國65周歲以上人口佔比達到12.6%,正加速步入老齡化社會
    萬人,從人口的年齡構成來看,16至59周歲的勞動年齡人口為89640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64%;60周歲及以上人口為25388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18.1%,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為17603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