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美食匯,揭開大宋朝的「美味食盒」

2020-12-15 逆風解語

電視劇《知否》是一部古裝言情劇,雖然原作者一直強調是一部架空類小說,可是在這部劇拍攝後,大家依然看到了宋朝的影子。

在第二集中,年幼的顧廷燁來到盛家,遇到了盛家長子長柏,因看到一圖,想找長柏借閱,長柏拒絕,說滿東京城的兒郎都如你一般紈絝,收復燕雲十六州只能是痴人說夢。 這種種演繹都說明,電視劇把歷史背景擺在了大宋朝。

歷史上的宋朝,因為武力不足,常常被外族勢力欺負,總讓人覺得這個朝代很弱。其實大宋,除了軍事實力有些孱弱之外,其經濟實力還是不容小覷的,看過《清明上河圖》的小夥伴一定會為那十裡繁華所吸引,願意回到那圖畫之中,做一個販夫小卒,感受那大宋的繁榮昌盛。

大宋朝的商業繁華,酒樓林立,自然美食也香溢滿城。

盛明蘭大婚之後,新婚丈夫顧廷燁去樊樓為其打包了鴨爪子、羊肉泡饃還有蒸螃蟹等等吃食。

此樊樓在《知否》中的出鏡率還非常高,撇開這部電視劇,這個樊樓是不是有些熟悉,對,《水滸傳》中林衝與陸謙就是在這吃酒,目的就是為了調開林衝,給高衙內創造機會調戲林娘子。宋江帶著柴進、燕青等人到東京找李師師後,也曾上樊樓吃酒。

這個樊樓為何如此吸引眾人呢?它有什麼特別之處呢?逆風解語

宋代酒樓林立

宋代由於商業發達,其酒樓也櫛比鱗次,樊樓就是那千家酒樓之一。礬樓原名白礬樓,後來更名為豐樂樓,一說為樊樓。

相傳樊樓為北宋東京七十二家酒樓之首,風流皇帝宋徽宗與京都名妓李師師常在此相會。

在宋代話本《趙伯升茶肆遇仁宗》曾用引一首《鷓鴣天》詞說:「城中酒樓高入天,烹龍煮鳳味肥鮮。公孫下馬聞香醉,一飲不惜費萬錢。招貴客,引高賢,樓上笙歌列管弦。百般美物珍羞味,四面欄杆彩畫簷。」

可見這樊樓在宋時的影響力,在《知否》中小公爺也曾經提到過樊樓。

《知否》第二十集中,小公爺齊衡為能迎娶明蘭,就想了一個新鮮招數,去樊樓請了大廚做席面。

可見在當時,大戶人家請樊樓廚師到家裡做席,也是常有的事情,並且在當時是極其有面子的事。

小公爺要讓母親吃個「新鮮」,這個新鮮是什麼呢?就是現做現吃的爆炒,樊樓師傅做好菜後,郡主娘娘掩帕嘗了一嘴,贊其果真鮮嫩。

實際上炒這種方式最早出現在魏晉南北朝之際。

農學家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曾詳細描寫過「炒雞子法」:「打破,著銅鐺中,攪令黃白相雜。細擘蔥白,下鹽米、渾豉,麻油炒之,甚香。」

樊樓的炒菜能贏得大家的讚賞,可見樊樓在北宋的影響力了。

《東京夢華錄 》曾這樣描述樊樓,「三層相高、五樓相向、飛橋欄檻、明暗相通、珠簾繡額,燈燭晃耀」。

可惜,後來這個北宋酒樓之首,還是毀於了戰火,可是歷史卻在記憶深處,再一次讓樊樓挑起了舌尖上的回憶。

樊樓在《知否》中多次被提及,小公爺大考時,也曾在樊樓包下房間,以備考試,甚至在大婚後也時常與新婚妻子去逛樊樓,顧二叔在新婚之夜也去樊樓給明蘭買回鴨爪、螃蟹等等美味吃食。

可見樊樓在當時是多麼熱鬧,那夜深之時無以安放的腸胃,總會在樊樓找到寄託。

蓴菜鱸魚羹的雅致,是文人心之嚮往

盛明蘭雖然樣樣出眾,可是寫字卻很難拿出手,每每寫出的字都讓先生搖頭不已。

嚴厲的先生因為明蘭的「醜書」沒有少罰她,可是無論怎麼練習,明蘭的字都無法讓人滿意。

一次,明蘭寫得字實在太難看,先生又準備罰她抄寫,聰明的明蘭為了緩解抄寫的壓力,決定用美食去賄賂先生,於是就說給先生做蓴菜鱸魚羹,再加上三鮮筍炸鵪鶉,先生知道明蘭的手藝,忍著口水答應了暫且緩她幾天。

可見在美食麵前,吃貨是絕對無法忍住那種誘惑的,如果要嚴刑拷打,那就用美食撬開他的嘴巴。

「秋風起兮佳景時,吳江水兮鱸魚肥。三千裡兮家未歸,恨難得兮仰天悲。」這是西晉.張翰的《思吳江歌》。張瀚又說,「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蓴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裡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

這裡面提及的蓴菜羹、鱸魚燴,都是他因為思念家鄉而引起的感嘆。

後來「蓴鱸之思」也就成了思念故鄉的代名詞。

好吧,作為一個資深吃貨,思念家鄉時,居然想起的都是美食。在《旗袍美探》中,海歸蘇雯麗一回到上海,想念的美食居然是「蔥油餅」,可見美食在思鄉之情中佔據著多麼重要的位置。

皮日休在《西塞山泊漁家》中寫道:「雨來蓴菜流船滑,春後鱸魚墜釣肥。」遙想魚米之鄉的鱸蓴之肥美,此時已經是垂涎欲滴了。

白居易在《偶吟》中寫道:「猶有鱸魚蓴菜興,來春或擬往江東。」寫完詩詞的白居易沒有忍住對於美食的嚮往,於是便前往蘇州去品嘗美食。

元稹《酬友封話舊敘懷十二韻》:「蓴菜銀絲嫩,鱸魚雪片肥。」詩人在偶然之間品嘗到鱸魚的美味,沒有忍住,決定作詩一首,把那種美味記載到字裡行間。

唐人如此喜愛鱸魚,宋人自然也不甘落後。楊萬裡的《鱸魚》其詩曰:「兩年三度過垂虹,每過垂虹每雪中。要與鱸魚償舊債,不應張翰獨秋風。買來一尾那嫌少,尚有杯羹慰老窮。祗是尊絲無覓處,仰天大笑笑天公。」垂虹就是松江的「垂虹橋」。詩人每次到松江都是隆冬,不得品嘗四鰓鱸魚,引為憾事。

範仲淹也曾作《江上漁者》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裡。」 撇去範仲淹憂國憂民之思,也可以想見人們對鱸魚的嚮往以及喜愛。

明蘭所提及的蓴菜是什麼呢?這是一種水生蔬菜,它生長在江浙一帶,尤以蕭山湘湖盛名。

雖然西晉張瀚提起秋風起時,思念家鄉之蓴菜,可是蓴菜的時令不在秋風後,而是春夏間。三四月,先長莖,未長葉時,可作「第一肥羹」。五六月後,葉舒長,味甜體軟。等過了霜降,蓴變得苦澀,生出細蟲,就不能食用了。

但是從張翰秋風乍起思念家鄉蓴菜後,好多文人就開始惦念起蓴菜鱸魚。從而去品嘗它,也把它寫進了詩詞,既是對風物本身感興趣,也藉由它的故事,寄託自己的情志。賀知章、白居易、杜甫、蘇軾、梅堯臣、辛棄疾、楊萬裡……再到那位愛下江南的乾隆皇帝,都寫過在江南吃蓴菜的詩詞。也正因為他們,「蓴菜」經歷千年也仍保持著新鮮的生命力。

《知否》中的先生是文人,文人食蓴菜鱸魚羹,不僅僅是因為美味,也有一種雅致之情,所以先生肯寬限明蘭也是在情理之中。

心心念念的羊肉泡饃

顧二叔與盛明蘭新婚之時,就上樊樓給她帶回來很多吃食。

小公爺知道盛明蘭愛吃,曾經偷著給她帶過凍菱角和千層糕。

而顧二叔這樣一個寵妻狂魔怎麼會不知道「吃貨」盛明蘭的心中所求,這一生唯願平安順遂,有美食相伴。

就連明蘭身邊的丫頭小桃都是吃貨界的頂流,小公爺拿來凍菱角不知道如何處理,小桃三下五除二就把菱角掰開了。

明蘭在許嫁之時,繡了鴛鴦戲水,丫環小桃感慨繡得栩栩如生,明蘭說新嫁之人,肯定得繡吉祥的圖畫,難道還要繡清蒸鰣魚,玫瑰酥餅。

新婚之時顧二叔去樊樓之上帶回的「宵夜」羊肉泡饃,想必小夥伴們不會陌生。

在北宋時,大詩人蘇東坡就寫下「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的詩句。

在那個遙遠的年代,羊羹就已經作為一種美食溫暖著人們的肚腹了。在一部軟玉溫香的小說中,也許大家還無法感受到羊肉泡饃在八百裡秦川的地位。

可是如果看賈平凹的小說《秦腔》,就知道一碗羊肉泡饃對於古老陝西的影響力了。樊樓作為北宋時的酒樓代表,也必然匯聚了各地的風味吃食。

也許在汴京城中,羊肉泡饃並不是主流食物,因為這裡也匯聚了當時各個地方的美食。冬天的一碗羊肉羹,無論是誰都無法拒絕,特別是一個如盛明蘭一般的吃貨。

羊肉羹再加上掰成小塊的饃,那種瞬間的溫暖幸福,只有吃過的人才能明白。

宋代糕點的誘惑

在《知否》中,除了那些硬菜鱸魚、鰣魚、肘子外,那些精美的糕點也無法讓人不垂涎欲滴。

宋朝是我國古文化的巔峰時期,宋朝時期的汴京匯集了世界飲食的精華,「會寰區之異味,悉在庖廚」,樹起一座新的裡程碑。

美國紐約《生活》雜誌曾評選出1000年來影響人類生活最深遠的100件大事,宋朝的飯館與小吃入選。

所以如果是吃貨,能穿越到宋朝何嘗不是一件美事,當然你得挑對時間,千萬不要挑到戰火紛飛的時候。

如果避開金人的鐵騎,吃貨還是可以享受一下在平靜生活中盡情徜徉美食的快樂。

北宋時期的開封出現了品種繁多、美味可口的糕點。如「東京三餅」(太師餅、狀元餅、京東餅)、「東京三糕」(芙蓉糕、進士糕、重陽糕)、「東京三酥」(桂花大卷酥、蛋黃酥、三鮮蓮花酥)。《開封糖菸酒志》記載,北宋糕點如今開封沿襲製作的仍有20多種,只是名稱不同而已。三鮮蓮花酥是開封著名的傳統糕點,白面為主料,點心內的餡由三種不同的餡配合製成,有"仙果"之稱。

劇中小公爺送給明蘭的千層糕,就有很多種做法的,很多種口味,也很受歡迎,因為其賣相吸引人,味道獨特,所以一直到現在也有這種糕點售賣。

現在的千層糕經過歲月洗禮,有了很多不同的種類,比如紅棗千層糕、南瓜千層糕,甚至還有根據各地分味分出來的千層糕,比如榴槤千層糕、椰汁千層糕等等。

玫瑰餅就更不用說了,此餅是一種糖餡、酥皮的老北京特色傳統名點。其做法是,要用妙峰山的鮮玫瑰花,摘瓣、去蒂用清水洗淨後,通過醃製,與炒熟的蜜糖拌在一起,做成玫瑰餡兒,再用富強粉合成的麵團,與發酵後的麵團,分層摺疊後做皮,將餡兒包好,按扁,成圓餅形,上印「玫瑰細餅」四字及鮮花圖案。再經過烘爐烤制,玫瑰餅就做成了。

鮮花玫瑰餅歷史悠久,是清朝年間宮廷御膳食品之一,在《知否》中出現確實有失考證,既然作者已經申明是架空小說,那就暫且不深究吧。

但是北宋的糕點確實是種類繁多,數不勝數,那些美味的點心,歷經歲月的洗禮,讓今天的人們依然心之所往。

美食所傳遞的歷史,總是通過舌尖給人以最真實的感受,它無需多言,只通過味蕾的傳遞,就可以把歲月的日久彌香發酵成最深的感受,最純的相思。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必刪除,逆風解語。溫馨提示,美食眾多,餓時勿看。

相關焦點

  • 從《知否》到《清平樂》,我嗅到了一個香氣襲人的宋朝
    時下正在熱播的古裝大劇《清平樂》,是正午陽光影業繼《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之後推出的又一部講述宋朝歷史的電視劇。這兩部電視劇的故事內核和表現主題雖然不同,但在對宋朝的文化和宋朝人生活方式的呈現上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 《知否知否》中宋朝人的常用詞都是啥意思?
    最終的故事結局是圓滿的,給主要人物都有了一個正面交代:給小公爺安排了表白、讓石頭小桃順利成親、即便是終極大反派小秦氏也死得有尊嚴…… 《知否知否》使我們了解了宋朝的日常生活,劇中出現了許多宋朝的日常用語,電視劇裡剛一出現時,觀眾難免有些蒙,看著看著通過劇情我們也知道了大概,不妨在此更深入了解一下。
  • 宋朝人都怎麼稱呼?《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大多是錯的
    據說明年的古裝電視連續劇會有一波宋朝題材的爆發,已知的有《大宋少年志》《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大宋宮詞》《孤城閉》等,時代背景均設定為宋朝。不知這將會帶動一波宋朝熱呢,還是屬於要毀宋朝的節奏? 看以宋朝為背景的電視劇,比如《大宋提刑官》、《蘇東坡》,我總是習慣於挑劇中出現的硬傷。
  • 《知否》中,顧廷燁與盛明蘭大婚程序繁瑣,宋朝的婚俗真是這樣?
    在近期熱播的女性古裝勵志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顧廷燁和盛明蘭已經完婚,在大婚當日,顧廷燁先是上門接親,卻遭到了盛家姑爺們的強力阻攔,幸虧盛家長女盛華蘭的丈夫在顧廷燁軍中做事,這才讓顧廷燁矇混過關,闖入盛府接親。
  • 知否打招呼為用妝安是什麼意思?宋朝歷史上有這些規定嗎?
    古代社會家庭題材大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在湖南衛視持續熱播中,該劇上線後便很快掀起了觀眾的熱情討論,無論在收視率、網絡平臺播放量及微博話題度上都在不斷攀升。此外劇中幾位演員的演技也經受考驗而頗受好評,很多網友也對該劇在細節方面的呈現給予了點讚。看過原著的都知道小說是架空背景,劇版在改編後設定為北宋發生的故事。
  • 盤點《知否》絕味美食!朱一龍千層糕馮紹峰軟酪,趙麗穎選誰?
    關注肥鳥瘦十斤呦~趙麗穎在《知否》中延續了「吃貨」神技能,到哪裡都食不離嘴,吃什麼都有滋有味。肥鳥為滿足廣大吃貨的心聲,盤點下《知否》中的特色美食。No1.別的女明星拍戲吃東西都是在嘴邊放一放裝裝樣子,小趙太實在了一口就吞下一塊大肉。不僅可以放開肚子吃,還能幹吃不胖,就問仙女們羨不羨慕?No2. 揚州廚子千層糕朱一龍都快分手了才發現了用美食賄賂小趙的訣竅,送筆,送釵環都不頂用,最後一次幽會的時候選擇了送千層糕。
  • 世紀匯 愛·Fun·享 第三屆高校廚藝大賽Ⅹ5折美食火爆來襲
    五至六月將至,母親節、兒童節、父親節、端午節接踵而來,世紀匯將以「愛·FUN·享」為主題,打造系列精彩活動,率先揭開序幕的是五一假期期間的美食家市集,5月1-5日,近30餘家知名美食品牌組成人氣美食家市集,聯手打造美食盛宴,挑戰食客味蕾。
  • 《知否知否》中的韓大相公是範仲淹的好友,曾連任三朝宰相
    《知否知否》中的韓大相公是範仲淹的好友,曾連任三朝宰相宋朝的繁榮一點也不遜色於唐朝,在宋朝出現了夜市,同時紙質貨幣也是出現在那個年代,宋朝的繁榮離不開朝廷的文官進言獻策,可是宋朝一味的追求國家的經濟發展,也導致了朝廷最終文武官員分配不均,文強武弱的局勢導致了北上尚有隱患的宋朝處於極為危險的狀態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什麼意思?
    最近各位小夥伴們都被趙麗穎和馮紹峰小兩口飾演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給刷了屏了,本身知否這部劇就很好看還有和趙麗穎剛剛完婚有一定的關係吧,小編這幾天也在天天追劇,說真話這是近期看過的製做較為精良的電視連續劇了。
  • 匯美食電商平臺上線
    有這麼一個地方,將惠州的美食都匯聚在一起,有謝記乳鴿皇、喜碧海鮮大餐,金華悅國際酒店自助餐、點心套餐、老車田食府……它就是由惠州報業傳媒集團全力打造的餐飲小程序電商平臺惠品匯匯美食(下簡稱匯美食)。在匯美食上線之際,金華悅國際酒店將在平臺上推出點心及自助餐等優惠套餐,73元即可享受原價123元的點心套餐,低至5.9折!蒙地卡羅西餐廳自助中餐只需58元!讓您在優雅時尚的空間環境裡,享受金華悅國際酒店精心準備的經典佳餚,盡享味蕾盛宴。 ◆謝記乳鴿皇 4隻乳鴿皇只要86元 要問惠州哪裡的乳鴿正宗美味?就不得不提謝記乳鴿皇。
  • 宋代官窖散文卷摘錄|知否知否,綠肥紅瘦的醬香酒(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是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如夢令》一詞。2019年初,取名自詞中「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一句的關心則同名小說,被改編成宋代社會家庭題材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在湖南衛視開始熱播後,很快在全國颳起一股宋朝文化熱。宋朝作為繼唐朝之後,我國又一個開放包容的朝代,如果「綠肥紅瘦」是其經濟強盛、文化發達的色彩符號和文化特徵。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你可知這劇名到底是什麼意思?
    近日,由趙麗穎和馮紹峰主演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正在熱播中,該劇改編自關心則亂的同名小說,講述一個家宅的興榮,古代禮教制度下的女性奮鬥傳奇。隨著元旦當天馮紹峰用知否體宣布趙麗穎懷孕,知否體也迅速走紅。
  • 生猛宋朝美食,也許今日吃法也不過如此,美食詩詞文化並存的時代
    可見當時宋朝的商業之發達,可以說跟現在某些步行街有得一拼,清明上河圖所記錄的景象,絕不是憑空想像出來的,這其中的商業氛圍,就是當時汴京的實景。一個孱弱的盛世朝代,在華夏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因為它的商業之繁榮,冠絕全球,但是它的軍事實力卻敵不過一個西北小國!著實讓人很乾著急,今天我們不說大宋的沙場失意,也不說宋朝的英雄氣短,我們來說說宋朝的飲食。
  • 知否:大相公是個什麼官?韓大相公歷史上有這個人嗎?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有個很牛的大官兒,百官甚至皇帝皇后太后都稱呼他一聲——韓大相公,他是一個很可愛的老頭兒。   韓大相公有多厲害?老皇帝在世時候,韓大相公堅持要老皇帝立儲,甚至尋死覓活的要挾皇帝,差點把老皇帝都逼哭了。
  • 知否大相公是什麼意思 韓章在歷史上的原型是北宋名臣
    知否大相公是什麼意思 韓章在歷史上的原型是北宋名臣時間:2019-02-01 13:18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知否大相公是什麼意思 韓章在歷史上的原型是北宋名臣 在最近,有一部古裝言情劇在國內有著極高的人氣,那就是由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出品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 食神眼中的煙火濟南——《舌尖》美食顧問董克平作客《知否3》
    如果每個城市都有自身專屬的味道,那麼濟南這座老城的「老味兒」又是什麼……由濟南融匯老商埠聯手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獨家策劃打造的本土首檔商業人文脫口秀《知否》第三季將於1月10日本周日正式開機錄製。本季《知否》脫口秀除延續「張宅茶敘」這一鮮明的節目形態外,首次引入外景拍攝,美食大咖董克平將在城市學者魏新的陪同下,展開一次充滿懷舊氣息的「穿越」——在老商埠新開街的1904集食行樂室內美食街區內,一站式體驗濟南百年開埠文化和城市風貌變遷。
  • 宋朝雅士的「冬趣」圖鑑:出遊、雅集、宋宴、茶事
    這道雪夜山家的吊爐美食讓林洪非常難忘。幾年後在臨安吃到類似的美食時,他立馬想到了武夷山那一夜,恍如隔世,面對翻滾的風爐吊鍋作詩,「浪湧晴江雪,風翻晚照霞」,這也是火鍋詩情畫意版名字「撥霞供」的來源。近兩年的宋朝題材影視劇中也多有展現宋宴的魅力,比如《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趙麗穎飾演的盛明蘭參加的「曲水流觴」宴會等等,可見宋宴是備受上層社會喜歡的社交方式。《韓熙載夜宴圖》是我們研究「宋宴」很好的切入點,「琵琶獨奏」、「六么獨舞」、「宴間小歇」、「管樂合奏」,這絕對是「人生得意須盡歡」的最佳享樂版本。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宋代香藝當如此!
    快跟隨著我的目光一起去看看吧~ 「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閒事,不宜累家」,宋代吳自牧在《夢粱錄》中就記載了宋朝的「文人四藝」。其中居生活風雅之首的,就是:焚香。《知否》劇中處處見香,雲煙出岫。盛家祖母更是請來了在宮裡當過差的孔嬤嬤,專門開課教家中的三個姑娘學習焚香、做茶、插花等生活禮儀。
  • 「知否知否」 知錯就改
    「知否」部分錯誤臺詞    一、同義詞重複使用    「手上的掌上明珠」    「就聽過一些耳聞」    「唯有大長子顧偃開」    二、含義相反詞同時使用    「寬帶不周啊」    「她恃寵不嬌」    三、語序顛倒    「五十萬兩餘嫁妝」
  • 《知否知否》男女主角在冬天手中捧著取暖工具是什麼
    《知否知否》冬天的場景中主人公手中拿著一個橢圓形黃銅材質的東西,用錦緞包裹著。在各古裝劇中,我們也時常看見它的身影,它是什麼呢?還有其他取暖工具嗎?可惜《知否知否》中拿的手爐包裹的太嚴實,無法拾得廬山真面目。作為實用而小巧的手爐是哪一個天才發明的,這絕對是一個喜歡溫暖,用古人的話來說,喜歡奇技淫巧的人發明,可惜這個人已經無從考證,只知道源於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