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花欲燃吖
我寫《浮生六記》的時候忽然就想起了這篇文章,上一次讀歐亨利的小說還是在中學吧, 現在只記得大概的情節和內容,似乎都是講的一對「貧民窟」的愛情。
看過我上一篇《浮生六記》「傻姑娘」陳芸:沒享過一天福,卻自以為過得幸福,應該知道我對沈復和陳芸的這對夫妻並不怎麼看好,所以為了客觀的評價一下《麥琪的禮物》,我決定時隔8年重讀歐亨利。
(別問我為什麼是8年,問就是我今年18歲,不接受反駁)
《麥琪的禮物》講的是一對夫妻黛西和吉姆,在拮据不堪的生活裡仍然保持著一個樂觀的生活態度,為了在聖誕節能給對方買一個像樣的禮物,不惜賣掉了自己最珍貴的東西,儘管最後兩個人都得到了個寂寞。
傾其所用去換一個毫無用處的浪漫,他們和沈復芸娘一樣,都是一樣的貧窮,一樣的恩愛,那麼黛西和吉姆是否也難逃沈復的厄運的呢?
一、經濟基礎是否影響婚姻的質量
馬克思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經濟基礎自然是柴米油鹽,保證我們生活的日常所需。人要想活下去,首先保證吃的飽,穿得暖,有地住,說的俗氣一點樣樣都需要錢,基於這論調,同樣可以用在愛情和婚姻裡。
人類的婚姻也是經過進化的,從遠古的原始獸慾到群婚、走婚,經歷的一夫多妻制逐漸發展到現代一夫一妻,唯一不變的內核就是兩個人的結合總要摻雜一下物質因素。女人為了過上好日子,為了依附男人活下去,或者通過攀上什麼樣的權貴能讓整個家族興盛,直達現代,雖然男女平等,婚戀自由了,也免不了婚前要談談房子、彩禮、嫁妝等東西。
究其根本,無非是為了更好的活下去。
李銀河說,婚姻未必會真的徹底消失,但未來可能就20%、30%、40%大概這樣的比例會結婚,總體呈現一個萎縮的狀態。
所以經濟基礎往往會決定了一段婚姻是否可行,然而,當一段婚姻關係已經存在的時候,經濟基礎是否會影響它的質量呢?
黛西和吉姆的婚姻過得捉襟見肘,黛西每天去買菜,為了省下一分一分的小零錢不惜耗費大量的時間去和菜場的店員軟磨硬泡,最終在白眼和嘲諷中辛苦攢下了一塊八毛七。
當一個人的時間不值錢的時候,就說明她得生活貧窮的已經沒有其他可供揮霍的東西了。資產階級總是在提一個詞叫做效率,那就是節約時間減少付出成本,因為在創造財富人的眼裡,時間就意味著金錢,所以巴菲特的一頓晚餐可以賣到天價,馬雲、王健林出門能坐飛機不會選擇坐高鐵,能用一個小時解決的路程,絕不會多耽誤一分鐘。
相反,無產階級的窮人,最不值錢的就是時間,因為只有時間沒有成本,不需要耗費金錢,足可見黛西的日子該多難,歐亨利說這間小屋子說是丐幫也不為過,狹窄逼仄處處透著窮酸。
人們常說貧賤夫妻百事哀,生活的柴米油鹽磨盡了所有的耐心,兩個人就會為雞毛蒜皮開始爭的面紅耳赤,就算安於現狀,最後也免不了悲劇的結局,比如陳芸病死他鄉無錢醫治。
然而對於黛西和吉姆,顯然生活的窘迫並沒有影響到兩個人的日子。
即將到來的聖誕節,黛西一直在苦惱該送一個什麼樣的禮物給丈夫,而吉姆也在思索著如何回饋給妻子一份驚喜,兩個人儘自己所能的想給對方一份愛的禮物,這不僅僅是儀式感那麼簡單。
她懂他的不易,他明白她的艱辛,所以儘管生活不如意,兩個人依舊有滋有味。
可見婚姻的質量並不一定要多麼奢華和富足,一日兩人三餐四季足矣,相愛就是力量,撐著夫妻兩個人同舟共濟一起奮進,愛是塵埃中的花,有愛不懼嚴寒,不畏將來。
所以經濟基礎不會影響婚姻的質量,愛才會。
二、愛情該不該用物質衡量
女孩子特別喜歡收禮物,無論送禮物的人是誰,這種心理很複雜,只能說女人天生享受被眾星捧月,被人追逐,被人歌頌。男人追求女人,光說甜言蜜語是不能夠的,古人會贈一支釵鑲上一顆紅豆,現代人會送上一個戒指嵌上一顆鑽石,似乎從古至今愛情都必須和物質綁定,除此以外再無表達愛的方式。
前段時間有個挺無釐頭的熱搜,一位女士和心儀的男人相親,第一次見面點了近2萬塊錢的餐,桌子上還有一瓶價值20萬的紅酒沒開封,結局自然是男人逃單了被她全網通報。
網友們的評論也是兩極分化,一類人支持男人,覺得這種女人就是奔著宰肥羊來的,偽裝成名媛來找富豪為自己買單;還有一類人支持女人,因為這段餐費或許在咱們普通人眼裡是個天價,對於他們來說卻是九牛一毛,既然選擇了高檔餐廳就別怕花錢,逃單實在是有失風度。
女人覺得你喜歡我的最直接表達方式就是為我花錢,男人覺得你喜歡我就該為我省錢,果然,金星和火星沒辦法交流,而我認為愛情不應該用物質衡量但卻需要用物質來表示。
隱藏在人性深處的自私是都希望用最少的投入獲取最大的價值,不切中自己的利益的時候人們是最高尚的。比如鍵盤前的道德守衛士們,事情不攤到自己身上,永遠有一大堆的道理,這時候人們的言語和行為往往無私又善良。
讓餐館對流浪漢免費,讓醫生保重身體,讓外賣員和快遞員可以遲到晚到,讓結婚沒有彩禮......
然而當自己成了當事者後,驅逐流浪漢的,諷刺醫生吃香蕉的,對快遞和外賣員頤指氣使動不動就投訴的,還有婚禮臨時加碼鬧得不歡而散的,極有可能是同一批人。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甜言蜜語是最沒有成本的事,說一句我愛你只耗費2秒,承諾總是很輕,違背誓言的代價很低,人們才容易被辜負。物質不能代表愛情,卻能表示愛情,證明自己願意為這段愛情付出的除了時間和真心,同樣也包括賴以生存的本錢。
正如黛西為了表達自己對吉姆的愛,捨棄掉了引以為傲的頭髮,而吉姆為了黛西出賣了祖傳的金表,她們的感情可貴之處不在於那東西的價值幾何,而是在於兩個人都願意為彼此甘心情願的去犧牲。
三、奢侈的浪漫是否應該提倡
黛西和吉姆這段浪漫的代價有些大,21美元的銀表鏈足以支付三個月的房租,吉姆的那塊金表至少能讓黛西一家過上一年相對安穩的日子。對於窮人來說,這樣的浪漫過於奢侈。
人們不禁在想究竟值不值得?
傾其所用換來兩個無用的東西,黛西的短髮用不上那套精緻的梳子,吉姆空空的口袋裡也再沒有能掛上表鏈的東西了,這兩個人將家裡最值錢的東西變賣掉,實在是「敗家」,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無疑是雪上加霜。
細品來看,黛西和吉姆看似奢侈的背後其實也包括理智的權衡。
黛西沒有這頭美麗的長髮,仍然不減魅力,她燙起了小羊毛卷,顯得俏皮又活潑。正如她所說,總是會再長起來的,5年,10年,亦或是20年,總有一天會重新長出來。沒有了頭髮,並不影響太多,就像從前擁有一頭秀髮的時候也沒對經濟起到什麼幫助,總體來說並沒有直接的損失。
吉姆的金表倒是可以撐撐場面,可是他卻很少正大光明的拿出來,也沒人有在意他有一塊金表。不管表是金還是銀,如果不能變現,那麼它就僅僅只是一塊表而已。有它或者沒有它,就像黛西的頭髮一樣,對兩個人現在的生活沒有絲毫影響。
所以奢侈的浪漫還是要建立在理智的基礎上,不贊成傾其所有,還是要量力而行。
四、結語
同樣的貧困夫妻,黛西和吉姆收穫了美好和愛,而芸娘和沈復抱憾終身。同樣的故事不一樣的結局。
《麥琪的禮物》是智慧的禮物,是夫妻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美好和感動。越是平淡和枯燥的生活越是需要愛來調劑,愛情和麵包總要有一樣。
《浮生六記》則是沈復回憶芸娘對自己的好,只有片刻的溫情,餘下皆是同情和唏噓。
兩對夫妻本質上的區別就是黛西和吉姆都在為了彼此努力。吉姆在努力的工作,黛西也體恤男人的辛勞,貧困是暫時的,未來仍是光明的。句句不提我愛你,卻勝似所有甜言蜜語。而沈復二人只有芸娘在盡力的付出和討好,兩個人顛沛流離,朝不保夕,拆東牆補西牆,過著有今天沒明天的的日子,更重要的是他在懷念芸娘的篇幅裡,還有別的女人一席之地。
愛情也好,婚姻也罷,想要長久的幸福,雙向的奔赴才有意義,而不是一廂情願。
歐亨利的短篇小說很擅長設置懸念,結局反轉的比較多,他的文筆細膩,人物刻畫更加生動和有骨血,很溫情也很讓人感動,如果你不喜歡那些讀起來過於深刻和壓抑的名著,那麼歐亨利是你很好的選擇。
書我放在文章下面了,喜歡和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
2020年即將遠去了,希望讀到這篇文章的每一個人都能有人愛有人疼,雙向奔赴,永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