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神秘文化之鬼神文化: 民間俗神「后土娘娘」的傳說記載

2021-01-08 騰訊網

後天娘娘

後天娘娘是中國傳說時代主管大地的女神。據說,黃帝主管天堂,后土主管土地,所謂「皇天后土」,就是這個意思。后土聖母是中華最古之祖,土地最尊之神。

后土最早是做什麼的?典籍說法不一,大體有三種說法:一是炎帝的後裔;二是黃帝的輔佐;三是幽都的主宰。

第一說,炎帝的後裔。《山海經•海內經》記道:「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沃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於江水,生共工……共工生后土。」是說炎帝傳至6代到共工。共工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水神,人面、蛇身、朱發。共工生下了后土。也就是說,后土是炎帝的7世孫。

第二說,黃帝的輔佐。《禮記•月令》記道:「中央土,其日戊巳,其帝黃帝,其神后土。」《淮南子•時則》:「中央之極,自崑崙東絕兩恆山,日月之所道,江漢之所出,眾民之野,五穀之所宜,龍門河濟相貫,以息壤堙洪水之州。東至於碣石。黃帝、后土之所司者萬二千裡。」根據這個記載,黃帝和后土,不僅是同時的夥伴,而且是親密的搭檔。黃帝是帝王,后土是靈魂。他們的職司是掌管廣袤大地。這塊廣袤的大地,西至高聳的崑崙,東到浩瀚的大海,約12000裡。碣石是海洋的標誌。

第三說,幽都的主宰。《楚辭-招魂》記道:「魂兮歸來,君無下此幽都些。」王逸註:「幽都,地下后土所治也。地下幽冥,故稱幽都。」幽都,指陰間。是說后土是陰間的主宰。

以上三說,似乎第二說得到了發展。后土原來是男性,後來變成了女性,稱后土娘娘。山西省萬榮縣西南40公裡處廟前村的汾陰后土祠(秋風樓),是神州大地上最古老的后土娘娘廟。古代帝王即位,都要郊祀社稷。萬榮后土祠,是明以前歷代帝王祭祀后土的廟宇。後上祠是海內}司廟之冠,北京天壇之源。它作為華夏根祖文化的源頭,已越來越顯現出其深邃的歷史文化內涵。

汾陰后土祠

據祠中保存完好的《歷朝立廟致祠實跡》碑記和《蒲州府記》記載,「軒轅氏祀地祈掃地為壇於睢上,二帝八員有司,三王澤歲舉」。是說在4000多年前的軒轅氏時,在睢水岸邊,掃地築壇,選擇吉日良辰,二帝三王八大員出席,舉行了隆重的祭祀后土的典禮。

《資治通鑑》記載,汾陰后土祠正式建廟,始於漢文帝後元元年(前163年)。漢代祭祀后土形成了制度,每3年皇帝都要來這裡舉行一次大祭。漢文帝創建了秋風樓。以示尊崇。漢武帝劉徹,東嶽封禪,汾陰祀土。於元鼎四年(前113年)擴建汾陰后土祠、改廟為祠,定為國家宗祠,作為巡行之地。他一生曾8次祭祀后土,規模巨大,儀式崇隆。並創作了膾炙人口的千古絕賦《秋風辭》。漢武帝劉徹巡視河東祭祀后土廟時,正值晚秋,漢武帝在汾河舟中歡宴群臣,慷慨高歌,寫下了《秋風辭》。漢昭帝、漢宣帝、漢元帝、漢成帝、漢哀帝和東漢光武帝等先後來此祭祀達11次之多。

唐時,唐玄宗李隆基於開元年間(713-742年),三次來此祭祀,並擴建祠廟。宋真宗趙恆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也來此祭祀。為這次祭祀活動,撥款對后土祠進行精心修葺。明萬曆年間,因黃河泛濫,后土柌陷入黃河。經先後兩次遷建,又均被黃河吞沒。現存建築是清同治九年(1870年)新選廟址重建。明清時皇帝祭祀后土的儀式,遷徙於北京天壇。

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黃河泛濫,后土祠淹沒,只留下門殿及秋風樓。康熙元年(1662年)秋,黃河決口,后土祠蕩然無存。同治九年(1870年),榮河知縣戴儒珍將此祠移遷於廟前村北的高崖上,這就是現在的后土柌。廟內現存建築有山門、井臺、獻殿、香亭、正殿、秋風樓、東西五虎配殿等,建築宏偉。結構精巧。後七娘娘塑像,位居大殿正中,供人們膜拜瞻仰。山門與井臺組成國內罕見的品字形戲臺,為研究中國古代舞臺形制提供了重要例證,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價值。

秋風樓

位於柌的最後處的是秋風樓,因藏有元朝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鐫刻的漢武帝《秋風辭》碑而得名。憑河而立,崇峻壯耐。樓分三層,磚木結構,十字歇山頂,高32.6米。底部築以高大的臺階,東西貫通。其上各雕橫額一方,東曰「瞻魯」,西曰「望秦」。正面門額嵌有《漢武帝得鼎》和《宋真宗祈祠》石刻圖,線條流暢,形象逼真。

據《中國古代建築史》載。北宋后土祠是按照最高標準修建的,與文獻所載北宋東京宮殿大致相同。北京故宮在建築布局和技法上,繼承了萬榮汾陰后土祠的建築特點。

現存后土祠,成為民間祭祀的廟宇。其規模雖不及唐宋時之壯觀。但其布局嚴謹完整,仍為國內后土祠廟之冠。近年各界人士,尋根問祖。祭祀后土,絡繹不絕。農曆三月十八日是后土聖母誕辰之日,廟會期間,善男信女,商旅遊客,摩肩接踵,熱鬧非凡。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傳說之后土娘娘
    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 道教神仙:傳說中的大地之神是哪位神仙呢?很多人都不知道
    道教是一個多神崇拜的宗教,在道教的神仙譜系裡有日月星鬥諸神,也有山川河海諸神,甚至也吸納了民間的一些俗神。那麼道教的大地之神是哪些神仙呢?本期就為大家介紹一二。后土皇地祗后土皇地祗又被民間稱為后土娘娘,人們常說的「皇天在上,后土為證」這句誓約裡的后土指的就是后土娘娘。根據《左傳》記載:「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
  • 盤點我國神話史上,實力極強的幾位仙女,強如后土娘娘只屈居第二
    說起我們國家的歷史,從全世界來看,也沒有哪個國家,比我們國家的歷史更加悠久了,正是因為我們的歷史十分悠久,所以才產生了很多文化甚至是神話,在我們國家的神話中,其實說起來女仙的數量要比男仙少的多,不過,雖然女仙的數量少,但是有些實力還是十分強大的。
  • 后土之殤(中下)
    直到今天,祖先崇拜仍是重要的民間信仰,每逢歲末、清明、中元,人們都要舉行祠祭、墓祭、家祭來祭祀祖先,以表達對祖先養育之恩的緬懷,同時又祈望祖先能庇佑子孫,福蔭後代。 在中國上古史裡,有很多我們熟悉的先祖們,如盤古、伏羲、神農、三皇五帝等等,這些先祖們都是我們中華民族文明與人類的起源。
  • 『道教常識』之道教文化與中國民間習俗
    魯迅先生曾說:"中國根柢全在道教"。道教文化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文化,已深入進中國人的傳統文化、傳統生活及傳統思維方式之中,道教文化已在中國民間習俗的方方面面打下深深的烙印。在傳統節日中,在居家行旅的日常生活中,在生老病死的人生驛站中,無不有道教文化的斑斑痕跡。
  • 王母娘娘、后土娘娘、九天娘娘、泰山娘娘:她們都是些什么娘娘?
    在中國本土的道教,歷來都是建立在「神仙信仰」的基礎上的,道教的神仙不僅數量眾多,而且形成了一套非常龐大的「神仙譜」。這一大群「神人」中,既有高高在上的「大神」,也有非常接地氣的「小神」,既有威嚴肅穆的「男神」,又有溫柔慈祥的「女神」。
  • 王母娘娘、后土娘娘、九天娘娘、泰山娘娘:她們都是什么娘娘
    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向來都是以「神仙信仰」為基礎的,道教的神仙不但多,而且還形成了一整套的十分龐大的「神仙譜系」。在這個龐大的「神仙譜系」之中,既有高高在上的「大神」,也有非常接地氣的「小神」,既有威嚴肅穆的「男神」,又有溫柔慈祥的「女神」。
  • 中國神秘文化之方術
    在博大豐富、悠久連續的中華文化中,有一部分文化具有神奇而隱秘、科學而迷信的特徵,我們統稱為神秘文化。神秘文化的範疇涉及三方面:一是人與神的關係;二是人與自然的關係;三是人與人的關係。神秘文化的源頭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原始人是怎樣鑽燧取火的7山頂洞人為什麼要在屍體周圍灑些赤鐵礦粉粒?半坡人是怎樣以母係為中心組成家庭?圖騰崇拜對社會進步發生了什麼影響?炎黃之爭是否推動了歷史發展?這些都令我們深思。既使到了科學高度發達的今天,還有許多人篤信鬼神、溺戀宗教、認定宿命。神秘的觀念經久不衰。二是複雜性。
  • 從乞巧節到中國情人節,淺談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七夕節的文化重構
    婺女星後來衍化成神話中的女神,民間稱為七姐、天仙娘娘、七星娘娘、七娘媽等,是編織雲彩、紡織業者,是情侶、婦女、兒童的保護神,七月七日是她的誕辰。相傳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織女會於天上的鵲橋相會,後來民間把故事進一步發揮,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
  • 中國古代神仙鬼怪、神話傳說、民間精怪故事珍藏版古籍105本
    《封神演義》中最高神仙是鴻鈞老祖,即所謂「先有鴻鈞後有天」,但這個鴻鈞在佛道兩家都無記載,且至今都未得到佛道兩家的承認。這鴻鈞就是民間虛構,與之相同的還有陸壓散人等。而與之類似的還有《西遊記》,《搜神記》,,還有數不盡的民間傳說。。真是想一想都頭疼啊。。另外要整理這些神話傳說的話,首先我們應該來先對古代神話做一個界定。從哪些到哪些算是古代神話呢?先秦的神話,對唐朝的人來說,算不算古代神話呢?雖然中國的神話,很亂,很不成體系,但據我所知,還有有人在想盡一切辦法去整合,去歸類的。比如,幹寶。《搜神記》的作者。
  • 碧霞元君、送子娘娘、眼光娘娘……泰山女神你知多少?
    碧 霞 元 君中國神話傳說中,歷來就有「北碧霞,南媽祖」之說,可見兩位女神的影響力之大。在歷史上 , 碧霞元君的信仰一直就很鼎盛,在大江南北,供奉碧霞元君的廟宇更是數不勝數。碧霞元君的信仰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女神崇拜的經典代表之一,一直延續至今。
  • 上古神話中的七位神仙娘娘,第五位是戰爭女神,女媧娘娘排第二
    就是太陽和月亮,在古代記錄神話傳說的書籍中,有人說是盤古開天闢地,盤古的左眼和右眼化成了太陽和月亮,可是在《山海經》中並不是這樣的,在《山海經》中有日神娘娘和月神娘娘,他們都是天帝的妻子。所以可以看出來,月神娘娘和日神娘娘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
  • 甘肅民間傳說之武山水簾洞「麻線娘娘」
    導讀:本文由通過老人以及部分人口頭相傳,因此存在實事誇大甚至歪曲等情況,如有不足之處還請海涵,一起交流探討,想看更多的民間故事,可以關注專業老司機。上回我們說了「帶雨菩薩」金花娘娘的故事,今天講講另為一個與之相似的故事,武山水簾洞「麻線娘娘」的傳說故事。水簾洞位於甘肅省武山縣洛門鎮渭河以北十公裡外的魯班峽谷之中,是渭河流域中極具文化遺址的風景名勝區之一,也是除天水麥積山石窟之外的另外一大石窟群。
  • 七夕神話傳說的文化意蘊
    七夕為何得到世人的世代關注與普遍接受,究竟有何文化價值?  七夕文化的核心內容是與之相關的神話傳說。習近平總書記在論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時,多次談及神話的意義和作用,並在講話中提出「盤古開天、女媧補天、伏羲畫卦、神農嘗草、夸父追日、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等我國古代神話深刻反映了中國人民勇於追求和實現夢想的執著精神。」馬克思認為,神話是人類童年的夢。
  • 溫州楊府侯王信俗文化學術研討會發言摘錄
    現摘錄部分發言如下——一個非常獨特的民間信仰神靈陳華文(浙江師範大學文化與創意傳播學院院長、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會長)我們研究的神是地方神,牽涉到的民間信仰,到今天沒有一個非常權威概念。楊府君或者楊府神首先是民間信仰,但實際上它是一個非常獨特的民間信仰的神靈,它被納入道教系統當中,它也是道教神。
  • 中國民間的觀音信仰是中印文化交融的結果
    ,它歸屬於中國的民間宗教信仰體系,不為正統佛教所認可,是印度大乘佛教文化(以顯教為主體)與中國儒家文化和道教文化對話的結果。浮屠氏喜誇大自神蓋不足怪,而穎叔為粉飾之,欲以傳信後世,豈未之思矣!」([宋]朱弁,《曲Y舊聞》卷6,清乾隆甲午年刊本,頁6)後來又有人稱妙善的故事「要是俗說,非其實也。」([清]俞樾,《茶香室續鈔》卷17,光緒九年吳下春在堂刊本,頁3) 妙善公主為觀音的說法是否來自於道宣,這是大可懷疑的。筆者認為,這是受道教影響而產生的,假託道宣僅僅是為了找一個如法的藉口而已。
  • 鯨頭:民俗文化遺存豐富的古村落
    民國《平陽縣誌·神教志》記載:「楊府廟在二十六都鯨頭,神姓楊名精義,唐時人,子十人。三登仕籍,七子偕隱。修煉於瑞安之陶山。拔宅飛升,事聞三子皆掛冠歸尋,亦仙去。宋時敕封『聖通文武德理良橫福德顯應真君』。清鹹豐四年冬,樂清瞿振漢,據城反旋就撲滅事平,知為神佑。(民國)五年三月,平陽鰲江有艇匪突入,居民御之,亦稱神助擊斃,賊渠餘匪悉遁。同時上其事乞加封號,部議未覆。
  • 民間三大女神:送子娘娘、眼光娘娘、泰山奶奶,你是否全都了解?
    我國擁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傳承,在此之中,道教文化是屬於我們中國的寶貴傳承,一直以來更是最為被大家信奉推崇的,道教學說不僅博大精深,其中各位代表人物更被後世津津樂道,今天就為大家分享道教之中的民間三大女神:送子娘娘、眼光娘娘、泰山奶奶,你是否全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