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寶寶出生之後就要面臨吃母乳的問題,媽媽們都會意識到母乳餵養的重要性,可是又擔心產後母乳不足,或者奶下不來,新手媽媽該怎麼辦?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媽媽的泌乳機制
對於大部分媽媽來說,都能夠實現實現母乳餵養,要知道孕期期間乳房早已為哺乳做好了準備,孕晚期就能擠出微量母乳來。這個階段身體存在抑制因素,因此母乳尚未大量分泌,但是等到寶寶分娩後,胎盤娩出,這類抑制因素就會移除,母乳會在3天後分泌很多,也就是常說的下奶。
但是在寶寶出生前一周沒有母乳餵養寶寶或是未及時擠奶,那麼體內的催乳素可能就會降到孕前水平,再想這母乳餵養可能就比較困難了。
用什麼方法下奶是最有效快速的?
媽媽最有效快捷的下奶方法便是儘早開奶,就是讓寶寶出生1小時之內吃到母乳,而且儘量掌握餵養寶寶母乳的正確姿勢。
寶寶如果吃著吃著就睡著了,就要捏捏耳朵喚醒寶寶,寶寶如果不怎麼吃奶,媽媽就需要藉助吸奶器吸奶,來刺激機體分泌催產素和催乳素以此來分泌更多的母乳。
為了不幹擾母乳餵養寶寶,分娩寶寶後不要馬上就喝水、糖水等。
而且一開始寶寶胃容量也比較小,少量攝入即可,而且這個量用吸奶器母乳是吸不出來的,寶寶可以吃到。
最開始那幾天,需要餵養寶寶多次。
如果媽媽出現了堵奶,乳腺炎的情況就需要及時疏通。
怎麼判斷寶寶已經攝入有足夠的母乳?
寶寶被娩出以後,因為排洩胎糞等因素,通常下降的體重不會超過百分之七,一般2周左右的時間就能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
寶寶吃飽以後,一般比較安靜會有滿足感,小便次數多,尿液呈現淡黃色或清亮。
下奶前可能寶寶吃奶的時候聽不到聲音,但在下奶之後寶寶吃奶時是能夠聽到咕嘟咕嘟的吞咽聲。
麥太優品溫馨小貼士:其實下奶的最好方式不是喝什麼雞湯、魚湯、排骨湯,而且哺乳期期間攝入充足的水份,可以是白開水也可以是喝點湯,但不要喝得過於油膩,只要注意飲食均衡,該有奶的,喝白開水一樣有奶水,希望所有的寶寶都能夠喝個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