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的都變瘦了
不信你試試
左菲約瘦,歡迎大家的加入!
女生減肥真的太難了。
有時候訂好健身計劃,次日就來了大姨媽;有時候減著減著,姨媽又不準時報到了…….還有些女生一到生理期就感覺到了「放縱期」,抱著薯片甜品炸雞狂吃,以為姨媽期怎麼吃都不會胖,卻在姨媽走後胖了一圈……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些女性月經期的飲食及運動常識~
姨媽期怎麼吃都不胖?
月經來臨前,體內黃體素濃度上升,導致身體容易水腫,體重上漲;月經到來之後,子宮內膜開始剝落出血,體重略微下降;到月經結束後一周,此時黃體素濃度低,水腫情況漸消失,體重會再稍微下降。有的人就以為生理期吃不胖了,但其實流失的為水分、血液,與體脂肪無關,屬生理性體重變化。
生理期代謝速度的確比平時快,因為日常體溫升高1℃,基礎代謝就會升高13%左右,排卵後女性體溫會升高0.3~0.5℃,肯定會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
但按國際通用的女性基礎代謝率公式:661+9.6*體重(kg)+1.72*身高(cm)-4.7*年齡來計算一個25歲、身高165釐米、體重52公斤的女性,她的基礎代謝率是1326.5千卡,而30%算下來只有397.95千卡。
然而這點熱量大概只抵一包薯片,所以如果你不運動,還是會增長脂肪。而且新陳代謝還受年齡、運動、身體表面積的影響,即使是身體情況相似的兩個人,其運動多少的不同會導致新陳代謝的不同。
所以,醒醒吧仙女們,大姨媽並沒有給你發免「胖」金牌,妄想著生理期就可以大吃特吃,不胖你胖誰?
姨媽期飲食方式推薦
-高鉀低鈉
姨媽期間,不少人會因為激素波動的原因,出現手腫腿腫的現象。所以我們可以通過「高鉀低鈉」的方式,調節鉀鈉平衡,幫助水分順利排出。
具體表現為多吃菠菜、薺菜、苦瓜、韭菜、香蕉、鮮桂圓、番石榴、櫻桃、石榴、杏、橙子、荔枝、楊梅、綠豆、紅豆、蓮子、豌豆、芸豆、蠶豆;少吃重口味的燒烤、麻辣燙、滷味等食物。
-多吃豆製品
除了鈉鉀平衡失衡之外,缺乏蛋白質也會導致水腫。而且蛋白質還會影響水分在體內的正常分布。所以,多吃豆製品,就能補充其中非常優質的大豆蛋白!與穀物混合食用,還能更好地發揮蛋白質的互補作用。
大豆除了含有蛋白質之外,還含有多種有益健康的物質。比如大豆異黃酮、大豆皂苷、大豆甾醇、大豆卵磷脂等。大豆異黃酮可以幫助彌補女性雌激素分泌不足的缺陷,改善皮膚水分及彈性。
-多吃乳製品和堅果
乳製品富含鈣元素,堅果富含鎂元素。兩者結合不僅可以幫助維持神經系統的正常感應、幫助調解心跳與肌肉收縮,還能幫助我們消除焦慮的心情、安定情緒。
姨媽期到底能不能運動?
在你姨媽不疼且月經量正常的情況下,可以進行運動。
不過頭三天還是需要多多休息,之後幾天如果狀況已經舒緩,可以適當恢復運動,但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間建議比平時要有所縮短。
可以做一些上半身的力量練習、溫和的有氧、瑜伽之類的,有利於排出經血,幫助腹肌、骨盆肌收縮及放鬆。避免對腹腔施壓、將腿位抬得過高。如果感到疲勞或發現出血量突增或暴減的情況,需立即停止運動。女生在月經期間身體會很虛弱,如果運動量過大造成疲勞,導致氣血不足,一旦傷了氣血是一時半會補不回來的。
姨媽期運動建議
生理期禁止的運動:
高強度有氧運動,例如:快速跑、短跑、跳躍、跳繩等;有氧和抗阻力訓練結合的間歇訓練,簡稱HIIT;腹部發力的運動,例如:仰臥起坐、卷腹和轉呼啦圈等;任何骨盆高於心臟的動作,生理期間建議始終保持骨盆位置要低於心臟,否則體質特殊者可能會提高子宮內膜異位的風險,例如:臀橋和倒立等動作不建議做;不要參加水中的運動,例如:遊泳,以免造成感染和生理期失調。
生理期間推薦的運動:
上肢的力量訓練,例如:利用啞鈴進行一些上舉、平舉的運動;慢跑,在身體承受範圍內的慢跑,速度不宜過快,時間不要過長;
以上就是關於姨媽期的基本小常識啦!歡迎各位男孩女孩們收藏轉發。了解自己,更愛惜自己。
吃減肥藥沒有效果還傷身體!想減肥還不想運動!如果你想甩肉,如果你正在用著不健康的瘦身方法,如果你已減肥失敗多次而準備放棄。如果你想月瘦1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