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收入,一向是「打工人」頗為關心的話題。前不久,深圳大學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教師150名,公告中的薪酬待遇引發關注:預聘-長聘制教師年薪38~70萬元;特別優秀的應聘者額外享受15~20萬元/年的專門工作報酬。
圖源:軟科
因為待遇優厚,不少網友「檸檬」了。
圖源:新浪微博
那麼,這個待遇在高校真的算高嗎?
1 我國高校教師的收入水平究竟如何?
在我國,高校教師這一群體約等於父母親戚眼中「別人家的孩子」:工作穩定體面、薪資福利優渥。而各大城市人才引進計劃、各大院校招聘啟事中動輒十萬數十萬的福利補貼,更是給人一種感覺:我國高校教師端的都是「金飯碗」。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2016年,麥可思研究對我國高校教師的薪酬進行了調查,當年教師的平均月工資為5478元,年薪不足7萬。華東師範大學的一項研究同樣指出,我國高校教師薪酬呈花瓶狀分布,低於10萬年薪者相對集中,高於20萬年薪者人數少且相對分散,中低收入(年收入15萬元以下)教師佔比約為80%。
圖源:百度圖片
當前我國高校教師的薪酬制度主要採用的是教師崗位績效薪酬制,主要由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以及津貼組成。而基本工資和基本績效通常只與工齡與職稱相關。
一般來說,青年教師們不太可能以各式各樣的人才帽子獲得相對較高的津貼,相對較短的工齡和沒有職稱的他們,收入並不如外界想像的優厚。
圖源:百度圖片
2 深圳大學給青年教師的待遇「確實高」
相比之下,深圳對大學青年教師的薪資待遇「確實給的高」,與近期發布招聘啟事的幾所大學相比,深圳大學確有優勢:
首都經貿大學「海外高層次青年人才支持計劃」年薪30-50萬元(稅前),受聘期間享受每年5萬元(稅前)租房補貼,提供一次性青年人才支持經費(稅後人民幣50萬元)。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21年給出的薪資待遇:實行預聘制的博士(博士後),基礎年薪為15萬元,並享受績效獎勵。實行長聘制的博士(博士後),按崗聘用,以崗定薪,提供120-140平方米左右住房一套或價值相當的購房補貼。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對常規師資開出15-30萬元年薪和30萬元的購房補貼,青年英才的年薪待遇為30-45萬元,購房補貼100萬元。
圖源:高校英才網
高校給教師的薪酬在人才市場上沒有足夠的競爭力,高校教師認為自身獲得的薪酬同自身的貢獻不成正比,最終必將導致人才的流失。
3 密集政策提高高校青年人才待遇
10月14日,教育部官網發布光明日報的文章,文章中提到大學教師工作量考核的新舉措:在高校教師工作量核定方面提出把參與教研活動,編寫教材、案例,指導學生畢業設計、就業、創新創業、社會實踐、社團活動、競賽展演等情況計入工作量等有針對性的做法。
8月27日,人社部發表《人社部組織實施人才服務專項行動》,推進高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其中明確,制定事業單位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計入當年本單位績效工資總量,但不受總量限制、不納入總量基數的具體操作辦法。
圖源:軟科
8月10日,人民日報發表了《激勵更多科研人員創新創業》一文,為科研人員發聲:科技研發是重要的智力勞動,可以創造巨大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科研人員收入理應體現其價值。把尊重知識、尊重人才落到實處,要讓科研人員智力、體力的付出得到合理回報。
這一系列關於薪酬制度的密集政策,都釋放出同樣一個信號:高校教師的收入或將提高!
圖源:百度圖片
經歷了讀研、讀博懷抱著崇高學術理想的高學歷知識分子進高校似乎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情,但當他們收入微薄,還要面臨科研、職稱、晉升等各方壓力時,又怎麼能安心教學,最大程度地發揮其人才價值呢?
提高高校教師收入刻不容緩!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