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碳酸酯市場研究:進口替代與產能過剩的「衝突」

2020-12-23 騰訊網

順周期下化工漲價潮蔓延,這一次聚碳酸酯這個產品讓投資者們出乎意料!

受供應緊張疊加成本影響,昨日,聚碳酸酯市場報價已經達到了23203元/噸。與8月初報價相比(14230元/噸),短短三個月時間價格漲了超60%。

漲價的因素可以追溯至5月份。先是號稱擁有全球四分之一產能的聚碳酸酯巨頭沙烏地阿拉伯基礎工業宣布因設備問題停產了一個多月。接著,德國第三大海運公司瑞克麥斯集團傳來申請破產的消息,導致航運成本上升。

與此同時,國內由於江蘇、浙江等化工大省近幾年對於化工企業持續進行關停或整改,加上年末大廠停車檢修以及事故頻發,共同造成聚碳酸酯行業實際開工率不足五成。最終全球市場上聚碳酸酯的供需失衡,聚碳酸酯價格開啟連番上漲行情。

有分析師認為,目前聚碳酸酯產能受行業開工下滑影響短期仍難以恢復,預計接下來大概率繼續出現漲價。

01

說起聚碳酸酯,一般人都難以理解。其實我們日常經常接觸到的工程塑料就是由它製作而成。

聚碳酸酯是一種熱塑性塑料,狹義上一般特指雙酚A型聚碳酸酯。雙酚A型聚碳酸酯是最早的聚碳酸酯,1959年由拜耳首次商業化生產。

由於聚碳酸酯具備優秀的熱性能、機械性能以及良好的透光性,因此被廣泛應用在電子電器、板材、薄膜、汽車、包裝容器、光碟等領域。其中電子電器使用最多,佔比45%,此外板材/片材/薄膜佔比18%,汽車領域佔比16%,三者合計佔比約80%。

生產聚碳酸酯共有4種工藝:溶液光氣法、界面縮聚光氣法、酯交換熔融縮聚法以及非光氣酯交換熔融縮聚法。

在這裡提一下,溶液光氣法由於工藝經濟性較差,且存在環境汙染問題,目前已經被淘汰。而界面縮聚光氣法則因製造設備簡單、產品質量穩定的優勢成為了當前主流。目前全球約70%以上的聚碳酸酯便是通過界面縮聚光氣法合成的。不過由於光氣有劇毒,不利於環保,因此非光氣法新建的產能較多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02

聚碳酸酯在商業化生產後,全球市場經歷了兩個比較長的周期發展。

第一個周期的發展頂峰在20世紀80、90年代。全球製造業與化工技術變革浪潮,使得聚碳酸酯產能處於快速擴張,20年間聚碳酸酯市場保持著約30%的年均增長率。直到2000-2010年,聚碳酸酯行業開始進入成熟期,年均增長率逐步放緩至5.6%。

第二個周期開啟主要由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帶動。雖然2010-2015年的年均增長率僅為3.4%,但是隨著聚碳酸酯行業自身的技術升級,網際網路技術的進步、以及汽車輕量化的發展,聚碳酸酯消費出現新的變化。消費不再僅限於2010年以前的光學存儲介質、電器、建築、消費品這些領域,而是向更廣闊的領域進行快速延伸,比如手機外殼、開關面板、支架、液晶電視外殼、汽車內外飾、車窗等。

由於此時全球大量製造業紛紛在向中國轉移,因此在第二個周期,中國取代北美成為了全球最大的聚碳酸酯消費市場。據統計,僅在2015年中國消費聚碳酸酯就高達165萬噸,佔到了當時全球總量的43%。

03

儘管我國成為了全球聚碳酸酯最大的消費市場,但實際上國內自主企業並沒有形成充足的產能進行支撐,聚碳酸酯的供應反而主要以外企為主。

一直以來,聚碳酸酯生產技術長期被歐美和日韓企業所壟斷。其中,拜耳和Sabic通過世界級的工廠實現成本優勢,利用差異化的產品線確立了行業內領軍位置。而三菱、帝人、Trinseo等專注於地區內的競爭優勢和中低端的通用級聚碳酸酯下遊產品。剩下其他小廠商只能依靠較低的生產成本進入通用級產品市場。

2015年全球聚碳酸酯總產能為472萬噸,其中僅是拜耳、Sabic、陶氏、帝人、三菱這五大廠商的產能佔了全球70%以上的市場份額。

然而弊端在於,由於供給太過集中使得國際巨頭擴產反而相對謹慎,導致全球聚碳酸酯產能增長相對緩慢。與此同時,面對定價權問題,我國開始出臺相關政策對聚碳酸酯進行產業扶助。

比如在2013年5月,發改委發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明確將「6萬噸/年及以上非光氣法聚碳酸酯生產裝置」列為鼓勵類項目。2016年5月,發改委和工信部聯合發布的《關於實施製造業升級改造重大工程包的通知》,提出要重點推動聚碳酸酯等高性能樹脂和特種橡膠、功能性膜材料、高端專用化學品等的產業化。

04

一邊是國內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旺盛市場需求,另一邊則是產業政策扶持。在進口依賴高企下,國內企業開始積極規劃建設聚碳酸酯項目。

2014年,浙鐵大風上線首套非光氣法聚碳酸酯裝置,10萬噸新產能建成。2015年,魯西化工6.5萬噸新產能也順利打通流程,同時二期13.5萬噸項目開建並逐步完成達產。此外,大量化工企業,有萬華化學、青島恆源、中藍國塑、滄州大化等相繼對聚碳酸酯產能投產布局。而恰逢,外資合資企業,科思創(上海)和帝人因投產時間過早,目前需要面臨老化和檢修。國內聚碳酸酯產能迎來集中釋放期。

據統計,2012-2017年期間我國聚碳酸酯產量年增速在9%-15%之間,自主供應逐步攀升。尤其自川普政府上臺以來,聚碳酸酯進口替代有加速的趨勢。2019年中國的聚碳酸酯行業產能為166萬噸,其中76萬噸產能主要來自外資獨資及中外合資企業供應,自給率已經從2012年的23%提升到2019年的54%。

05

我國正逐步成長為全球最大的聚碳酸酯生產國,但隨之而來問題是:會不會出現產能過剩的問題?

現階段國內仍擁有將近10個在建聚碳酸酯項目,合計新增總產能超過200萬噸/年,加上已建產能也有100多萬噸(A股上市公司,僅魯西化工和浙江交科所屬浙鐵大風公司擁有聚碳酸酯產能就有40萬噸/年。)。可以肯定在產能擴張熱潮下,未來幾年我國聚碳酸酯產能會迎來集中釋放期。

雖然近年來電動汽車、5G通訊、人工智慧、虛擬實境設備等一系列大趨勢的推進,聚碳酸酯下遊市場需求釋放速度在進一步加快。2019年國內需求量就達到230.25萬噸,增長率達到了25.29%,極為迅猛。但不可否認的是,聚碳酸酯在傳統下遊應用領域的市場份額也同時面臨著其他工程塑料以及新材料競爭的壓力。而且,考慮到產能釋放節奏與產品結構問題,未來幾年聚碳酸酯進口量還會保持較高的水平。

如果聚碳酸酯發生了產能過剩,那麼該如何持續健康發展?

相關焦點

  • 原紙市場現狀:箱板紙產能收縮 瓦楞紙產能過剩加劇
    我國造紙行業在2010年達到行業景氣高點,之後走弱,近兩年來在政府政策主導和市場競爭雙重作用下中小產能逐步退出,落後產能逐步退出。造紙行業收入、利潤又有所回升,利潤增長率甚至已經回到了兩位數。  造紙行業利潤增速再回兩位數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我國造紙行業在2010年達到行業景氣高點,當年收入和利潤增速同比分別大幅增長42.03%和30.27%.之後,行業的高盈利吸引眾多中小產能進入,行業進入產能過剩時期,供需失衡顯著加劇,行業收入和利潤增速逐年下降。
  • 全面解析-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
    polytpe@qq.com,小編微信:18666186648如欲加入艾邦高分子工程塑料交流群,可以加群主:181431895聚碳酸酯1958年:拜耳公司以熔融酯交換法進行PC的中規模工業化生產。 用量最大的市場是計算機、辦公設備、汽車、替代玻璃和片材,CD和DVD光碟是最有潛力的市場之一。
  • 產能過剩在微觀及宏觀上的表現
    另外,從全世界情況看,由於市場的變化,對產品結構進行調整時產能發揮85%左右就是正常狀態,就不能稱之為產能過剩。(和訊財經原創)  第二種,產能過剩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產能是否過剩,不能只看生產能力和可能的總供給量,更重要的是看有多少需求。但需求是個變量,不容易準確測定。
  • 產能陸續上馬,間苯二酚會過剩嗎?
    從規劃產能來看,我國間苯二酚生產能力已嚴重超過市場需求。新產能陸續上馬,間苯二酚會有過剩之虞嗎?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產能全面過剩  「如果新裝置全部開車,間苯二酚市場競爭將會十分激烈。不過,新項目的建設、投產也需要一個過程。」國內最大的間苯二酚生產企業——浙江龍盛的相關負責人接受中國化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 2020年版中國聯苯肼酯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2020年版中國聯苯肼酯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主要研究分析了聯苯肼酯行業市場運行態勢並對聯苯肼酯行業發展趨勢作出預測。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聯苯肼酯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給客戶提供了可供參考的具有借鑑意義的發展建議,使其能以更強的能力去參與市場競爭。  《2020年版中國聯苯肼酯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的整個研究工作是在系統總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是相關聯苯肼酯企業、研究單位、政府等準確、全面、迅速了解聯苯肼酯行業發展動向、制定發展戰略不可或缺的專業性報告。
  • 《部分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印發
    》(國發〔2013〕41號)和《國務院關於印發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3〕37號)要求,嚴禁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新增產能,現就做好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工作通知如下:    一、要高度重視產能置換工作    對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行業新(改、擴)建項目,實施產能等量或減量置換,是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化解產能過剩矛盾
  • 趨勢| 低端面料已產能過剩,高端面料漸成突破口
    趨勢 | 低端面料已產能過剩,高端面料漸成突破口 2020-12-14 07:59:32 來源:布工廠
  • 【鋁峰會】電解鋁產能天花板下碳素陽極產能過剩 鋁用炭素未來發展...
    鋁用炭素陽極行業發展不平衡,陽極產能過剩在這樣的新形勢下,瀋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教授級高工孫毅在SMM主辦的2019(第十四屆)銅鋁峰會-鋁產業鏈高峰論壇暨鋁行業品牌盛典上進行了中國鋁用陽極和陰極發展方向分析。
  • 陳平眉山論劍之三:治理產能過剩 不應重複美國倒牛奶的悲劇
    供求曲線只有唯一的穩定交點,才會有自動穩定的完美市場。假如市場價格不能自動穩定,市場機制必然失靈。 新古典經濟學研究過的市場失靈,包括外部性的汙染,信息不對稱的欺騙,委託-代理關係的道德風險等等。行為經濟學、金融經濟學和複雜經濟學的研究表明,市場失靈的根源是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不再是直線,而是S形或Z形,造成不穩定的多穩態,市場會暴漲暴落,包括出現衰退或危機。
  • 過剩產能置換知易行難 | 峰言風語
    數年調控,過剩行業的產能卻突飛猛進,陷入了「越淘汰越過剩」的怪圈。最近幾年,鋼鐵、電解鋁、水泥和玻璃行業的產能過剩狀況並沒有很大改善。業內人士認為,中國產能過剩的原因既有體制因素,也有市場因素。治理產能過剩並不意味著要從金融支持、社會資源投入各方面來進行限制,更不是要全面緊縮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扶優扶強。扶優扶強就是用先進產能來代替落後產能。從這一點來看是與目前大力推行的產能置換的內在邏輯一致的。
  • [市場動態]我國異丁醇市場缺口將長期存在
    2006年全球異丁醇消費量約為45萬t,美國、西歐、日本、韓國和東南亞5個地區是世界主要的出口地區;亞洲等地區的異丁醇需求增長較快、產能不足,是主要進口地區。  在美國,異丁醇主要用於生產潤滑油添加劑,佔總消費量的35%,其餘用於表面塗料、粘合劑等複合溶劑和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等;由於歐洲國家對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的限制,羰基醇生產逐年下降,德國是最大的異丁醇出口國,異丁醇主要用於生產乙酸異丁酯。
  • 國內品牌扎堆模仿優衣庫、KM、無印良品 解決產能過剩問題?
    這種模仿是否能夠解決國內服裝產業面臨的產能過剩、庫存過高、消費升級和消費細分、電商衝擊明顯等一系列問題?與此同時實體店銷量銳減,店鋪租金上漲、人工成本一路走高,這些也能一同解決?  一位不願具名的國內服裝品牌相關負責人對筆者坦言,隨著國外快時尚品牌在中國快速發展,意識到這個市場的未來前景, 「目前我們品牌準備深入國內二三線市場 ,這是我們的優勢,如果與國外快時尚品牌硬碰,無論從款式設計還是價格上來看我們都沒有絕對的優勢。」  而其原因也在於,國內服裝公司沒能真正建立起自己獨特的品牌靈魂是關鍵,在設計以及外觀上主要模仿國外品牌。
  • 溶劑市場分析細分報告
    這三個國家或地區的辛醇產能過剩,西歐是辛醇的主要出口地。亞洲(主要是我國)的辛醇消費量較大,而該地區辛醇產能不足,市場需求缺口較大,是主要的進口地。   從供需情況來看,國內辛醇主要是用於鄰苯二甲酸二甲酯( DOP )生產,約佔國內辛醇總消費量的 78% 。其次分別是苯二甲酸二辛酯佔 6% ,己二酸二辛酯和(甲基)丙烯酸酯佔 16% 。
  • 崔東樹:中國乘用車市場產能需要相對過剩
    考慮到今年的國內車市最大的特色就是日系的銷售走勢受釣魚島事件影響很大,而東南亞是日系車的主要銷售優勢市場,零部件的布局也是以日系車企的布局較充分,因此今年的東南亞進口零部件出現持續增長,且進口的高增長部分是相對關鍵的傳動系統和行駛系統的零部件,發動機整機和汽車電子系統下滑較大,且發動機零部件的進口保持穩定,這也是體現了日系的關鍵零部件仍是布局東南亞,通過進口實現產品的高端技術的控制
  • 中國動力電池產能過剩嚴重,低端產能利用率嚴重不足
    打開APP 中國動力電池產能過剩嚴重,低端產能利用率嚴重不足 前瞻產業研究院 發表於 2020-12-24 16:30:33
  • 中國先進高分子材料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版)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先進高分子材料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版)顯示,截至**我國生物材料行業整體發展較國際落後,但隨著研發能力的不斷增強,心血管支架、封堵器、生物型硬膜補片、骨創傷修復器械等生物醫用材料已經實現了進口替代。
  • 淮安市201不鏽鋼矩形管鋼鐵產能過剩積重難返
    淮安市201不鏽鋼矩形管鋼鐵產能過剩積重難返   無錫新同巨不鏽鋼有限公司專業生產淮安市201不鏽鋼矩形管,價格實在,質量可靠,型號齊全,支持加工定製,歡迎來電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