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的關係差?抓住兩個關鍵時刻,和娃重新建立連接

2020-12-23 十安媽媽愛讀書

親子關係如何處理,是困擾很多家庭的一個問題,這個本應是世界上最親密最和諧的關係,卻往往會變得劍拔弩張。父母想要關心孩子,所以在不知不覺中會控制孩子,而孩子是獨立的個體,自然不甘於受到父母的控制,於是會出現很多讓父母無法接受的行為,導致親子關係出現問題。

家庭教育諮詢師比爾·拷貝特認為導致孩子們缺乏合作的最主要原因是孩子覺得與家長的聯繫不夠緊密。所以孩子才會通過一些他們認為能夠喚醒父母對自己重視的行為,想要獲得和父母的連接,只是父母未必能夠理解。

01每一個人都需要連接

親子連接是解決家庭教育的前提,因為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感是很強的,他們希望能夠得到父母的關注和陪伴,希望能夠感覺到父母對他們的愛,更希望自己在父母心裡是獨一無二的。

02連接可以重複不斷建立

親子連接不是只要連接一次,就能夠永遠持續,而是當父母和孩子分離一次,這種原本的連接就會中斷。所以親子連接不可能做到一勞永逸,所以必須通過重複的連接,不斷的建立,才能夠有良好的親子關係。

03重新建立連接的兩個關鍵時期

起床後經過了一夜的睡眠,早晨起床後,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連接其實是斷開的,所以他們才會通過起床氣等方式想要重新和父母建立連接。如果父母關注他們,孩子就會知道他們是被父母重視的,否則當他們無法感到父母關注的時候,負面情緒就會出現。放學後放學後也是孩子和父母建立連接關係的重要時期。很多孩子在放學後總是喜歡在路上玩一會兒,這樣的做法自然讓父母難以接受,因為他們關心的只是孩子有沒有更多的時間用來學習。但是孩子在一天學校的學習後也想要放鬆,所以他們並不會在意父母不斷的催促他們寫作業,只在乎父母是否關心他們。

04父母要用洞察力的眼鏡,改變親子的連接關係

當親子關係被拆解之後,我們可以看到5個不同的板塊,分別是變量(親子感情),因果鏈,正反饋迴路(增強迴路),負反饋迴路(調節迴路),延遲效應(滯後效應)。

當父母能夠尊重孩子的時候,親子關係自然是穩定而又親密的。但是如果沒有尊重作為基礎,那麼變量就會發生變化,從而導致親子關係出現問題。

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如果用庫存量來比喻,那麼輸入也就是情感的流量,就是正面反饋,反之輸出就是負面反饋。當正面反饋越來越多時,庫存量自然也會越來越多,但是我們很難控制輸出量和輸入量,所以親子關係才是不穩定的。

親子關係的建立,應該拒絕從阻礙的出現,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就有很多無形的阻礙橫在父母和子女中間,導致親子關係總是出現矛盾和分歧。

05如何營造正面的親子關係?

父母只做律師很多父母都喜歡把自己放在法官的位置上,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各種評判。但由於他們並不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所以對孩子的評判往往是主觀的,自然也會影響親子的關係。

只有像律師一樣真正地了解孩子,維護孩子,父母才能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當父母能夠真正走進孩子內心的時候,孩子自然也願意向父母敞開心扉,使親子關係變得和諧融洽。

父母只做拉拉隊人生就是一個競技場,孩子在人生的旅途中會遇到很多挑戰,當然他們或主動或被動的要在競技場上展示自我。這是一個父母無法替代的過程,所以父母也要擺正自己的姿態,不要像裁判一樣隨意的評判孩子。

嘗試著成為孩子的拉拉隊,孩子的每一次表演都在一旁吶喊助威,給予孩子鼓勵和勇氣。這樣孩子才能夠感覺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注,自然而然的願意和父母拉近距離。

父母只做鏡子我們都說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因為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孩子總是會在潛移默化中模仿父母。既然如此,父母不妨真正成為孩子的鏡子,和孩子站在平等的位置上進行交流,讓孩子通過這面鏡子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從而變得越來越好。

親子關係究竟朝著什麼樣的方向發展,其實有很大的決定權取決於父母。只有加強親子的連接,才能讓親子關係越來越健康。

相關焦點

  • 科學養育,造就聰明孩子:抓住兩個關鍵期,兩個基本點
    並且神經元之間形成了約100萬次的連接,而這些連接就是我們對外界信息進行感知,傳導、加工和反應的關鍵。在此期間發生快速變化,在此之後發生變化難以重新捕獲這些開發。在孩子的成長初期,大腦發育迅速。大量神經元產生、遷移,並與周圍的神經元結合成神經突觸。這一發育會在孩子3歲前後達到頂峰,而此時的兒童擁有比成年人還要多的神經元和神經突觸。但是達到峰值後,一些沒有建立有效連接的神經元和神經突觸會被「修剪」掉,而只保留那些成功建立了聯繫的神經元和突觸。
  • 沒時間陪娃?你跟娃的情感連接才是親子關係的關鍵
    正如《遊戲力》的作者勞倫斯•科恩提到:「好多育兒問題,大都是親子關係中的情感連接沒做好,而親子連接的好壞,會對孩子的學習,生活和社交都產生影響。」比如你是職場父母,每天起早貪黑工作,早上出門上班娃還沒醒,晚上回家娃又睡下,好不容易到周末又想睡懶覺,娃找你玩,你又各種理由拒絕,你想這樣的親子關係怎麼能好?更別提有什麼情感連接了。如果你是這種情況,那可以試著出門前給娃錄製一個自己給娃問早安,然後說說你今天的計劃或者你上班了等等這些的簡短小視頻。
  • 二胎最佳年齡差是多少?相差這個歲數,對父母和兩個孩子都有利!
    此時才發現,被大家喜歡的易烊千璽還有一個小弟弟 ,而且易烊千璽20歲,弟弟8歲,兩人之間的年齡差是12歲。一個家庭,同時養育出如此優秀的兩個孩子,易媽媽成為了被大家羨慕與崇拜的對象。多少家庭蠢蠢欲動,萌生了要二胎的想法?不過,在此之關鍵時刻,大家也滿是疑惑,二胎最佳的年齡差是多少?
  • 寶寶語言表達能力差,進入集體父母很操心,抓住語言敏感期是關鍵
    安安媽一直很擔心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問題,還擔心影響孩子未來,那麼找到原因正確解決才是關鍵。 寶寶表達能力比較差有哪些表現? 一方面,如果寶寶的表達能力比較弱,會不斷重複自己想說的詞彙,有些時候說話容易卡殼,有些時候總是說不明白自己要表達什麼。
  • 無聯結不教育,想要構建良好親子關係,要懂得和孩子建立聯結
    教育專家孫雲曉說:"良好的親子教育是最好的家庭教育",主要強調穩定和積極的陪伴,以及對孩子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與孩子們的關係更進一步。良好的親子狀態是一個基本事實,而連接是一個實時狀態,就像兩臺計算機運行良好一樣。 儘管硬體和軟體都沒有問題,但能否連接到Internet取決於網絡電纜。
  • 生娃後,這種東西和臍帶血一樣有用,關鍵時刻能救命
    很多寶媽不知道原理是什麼就知道非常的好用,而且還有一部分會將生娃的胎盤留下來,做成粉末狀給寶媽吃下,據說會有催奶的功效。吃自己身上掉下來的東西,這個我不清楚有多少人不介意。我們先來說明一下臍帶血的作用,讓寶媽們知道臍帶血的作用是什麼。
  • 報考志願要抓住兩個關鍵:職業規劃和考生分數在全省的位次
    報考志願要抓住兩個關鍵,一是職業規劃,一是考生分數在全省的位次。  全國各地的高考錄取分數線已經劃定,考生們也拿到了自己的分數,下一步就是真槍實彈報考志願了,本人認為報考志願要抓住兩個關鍵因素:一是自己人生的職業規劃,一是自己的高考分數在全省考生中的位次。明白了這兩個問題,報考思路就會變得異常清晰,報考志願就會水到渠成。  一是自己的人生職業規劃。
  • 老是和孩子沒話說,家長想要打破僵局,用遊戲和孩子重新建立聯結
    所謂親子聯結指的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處於一個比較平衡和睦的狀態,孩子在和父母相處的時候,他們可以從父母身上汲取到他們所想要的安全感,同時他們也會很樂於和父母在一起,因為在父母身邊他們感受到的不僅是安全感,同時還會建立正確的對親密關係的看法。
  • 男人關鍵時刻,總是「疲軟」掉鏈子?多半和兩個因素有關
    男人的自尊心除了來自事業,還有一個就是他的行事能力,但是越來越多的男人發現身上出現一個很尷尬的事情,就是在行事的關鍵時刻,總是因為下面疲軟掉鏈子,導致體驗感特別差,男人的自尊心也受到傷害。其實男人在關鍵時刻硬不起來,多半和兩個原因有關,如果你覺得這是難言之隱,不好意思去看醫生,不妨自測看看。為何男人總是在關鍵時刻疲軟?首先是生活作息日夜顛倒,很多男人一到行事關鍵時候,就不行硬不起來。
  • 宅家帶娃,親子關係緊張,做好3件事,和孩子建立親密關係
    當然也會暴露出來一些問題,不過因為心疼孩子學習的辛苦,很快就把問題掩蓋了,和孩子的關係維護得還可以。孩子在家就不一樣了,家長具有了雙重身份,既當家長又當老師,角色不停轉換,對各種軟體不熟悉手忙腳亂,有些暈頭轉向。家長的壓力是可想而知的,當孩子的表現不盡如人意的時候,家長就會和孩子發生衝突。
  • 解決問題前,先和孩子建立情感連接並認同孩子的感受(值得收藏)
    在解決問題和衝突前,我們首先要先和孩子建立情感連接,確保把愛的信息傳達給孩子。感覺好才能做得好,家長和孩子之間要是沒有信任和親暱的關係,我們將無法積極的影響孩子,親密的連接幫助我們和孩子都有歸屬感。和孩子建立連接以後,我們要學習進入孩子的感受,想像當孩子生氣、發脾氣時,孩子會有何種感受?站在尊重孩子的角度,認同孩子的感受,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感受,不要試圖讓孩子放棄他的感受。而要理解孩子,我知道你很生氣,允許孩子有限的自由,用正確的方式發洩情緒。
  • 藍牙配對過程和藍牙連接的建立過程
    任何無線通信技術都存在被監聽和破解的可能,藍牙SIG為了保證藍牙通信的安全性,採用認證的方式進行數據交互。同時為了保證使用的方便性,以配對的形式完成兩個藍牙設備之間的首次通訊認證,經配對之後,隨後的通訊連接就不必每次都要做確認。所以認證碼的產生是從配對開始的,經過配對,設備之間以PIN碼建立約定的link key用於產生初始認證碼,以用於以後建立的連接。
  • 關於初中英語學習的心得:抓住關鍵詞和關鍵句子
    從小學升入初中是一個孩子人生中的關鍵時刻,是一個孩子學習習慣需要改變的時刻。初中不像小學的時候,小學的知識大多都是很淺顯的內容,只要跟著老師的步驟走,相信大多數學習認真的孩子都會考取很高的分數。在小學的時候,可能有時候孩子考個90分家長都不會很滿意,有些家長會要求自己的孩子能考到95分以上。但是,那些過高的成績背後往往也會忽視一些問題。
  • 孩子數學成績差?抓住孩子數學敏感期,幫孩子贏在起跑線
    有的孩子成績還不錯,但是數學成績太差,嚴重拖了後腿,其餘科目考的都不錯,就是這個數學成績遲遲上不去,孩子數學成績太差怎麼辦呢?想要孩子數學成績好,最好抓住孩子字的數學敏感期。什麼是數學敏感期呢?這裡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數學概念的敏感期,一個是數學邏輯的敏感期:4-6歲是兒童一生中最重要的「數學敏感期」,這一時期的孩子總是喜歡問:這是幾個,現在是幾點,有幾個人?這是因為孩子對數名、數量、數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是這時的孩子還不能完全理解邏輯,他們只是能夠將數名、數字、數量配上對。
  • 傾聽孩子是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關鍵
    但是,在這個特殊家庭中的親子關係確實是難以平衡和處理的,母親要承擔起做母親的責任,同時還要扮演好做父親的角色,這兩種角色的壓力都壓在了母親的身上,難免她會有性格上的變化和情緒上的困擾。親子關係出現了問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溝通不暢,造成了彼此之間的誤解,產生了很大的矛盾。如果把溝通做為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會有怎樣的改觀呢?
  • 小米的成功關鍵兩個詞:生態和OS
    去年華爾街日報披露說,「小米2013年銷售和營銷費用僅有8.76億人民幣,約佔總營收的3.2%,2012年銷售和營銷費用為4.16億元人民幣,約佔營收的3.9%。」。有足夠的理由相信,2014年,這個佔比也不會高到哪裡去。包括這兩個奇蹟在內的小米神話,有很強的示範效應。要知道,電商在營銷上的高投入,才創造了阿里的淨利潤率甚至超過了主營遊戲的騰訊。
  • 抓住娃智力發育四個關鍵期,開啟寶寶「智力開關」,讓娃更聰明
    娃的智力發育除了遺傳爸爸媽媽,還可以通過後期的培養來完成。寶寶在生長發育期間,有幾個關鍵的時期是快速發育的階段,通過這幾個時期,爸爸媽媽可以培養寶寶的智力。 寶寶出生0到12個月研究顯示,寶寶大腦的成長由神經細胞連接的「突觸」形成,影響寶寶的智力發育和「突觸」有很大關係。
  • 如何搞定情緒失控的孩子?不用無措,建立好「情感連接」是關鍵
    相信很多父母也會遇到孩子大吵大鬧情緒失控的情況,那是不是每次孩子任性的要求父母都要答應呢?那麼又該如何應對孩子情緒失控的現象呢?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父母可以嘗試著與孩子建立起"情感連接"。為什麼孩子會經常出現情緒失控?
  • 如何與孩子建立安全型依戀關係?
    安全型依戀使得個體在一生之中都更容易與他人建立並維繫較好的關係。這是因為安全型依戀的個體信任他們的「依戀對象」(不管是父母、老師還是戀人),相信他們會在需要的時候給自己提供支持。而也正是因為知道父母(或未來的戀人)是時刻歡迎他們回來的避風港,安全型依戀的個體也更勇於探索世界。
  • 青島3歲娃半個身子懸在窗外!關鍵時刻...
    青島3歲娃半個身子懸在窗外!關鍵時刻...危急之中徒手爬三樓救孩子抓住電線,不想電線老化扯斷人從樓外掉落跟骨粉碎性骨折…」眾人接力施救,孩子安全脫險「我老公下樓取個快遞,沒想到差點出了大事,幸好曹大哥和所有施救的好心人!」1月12日上午,獲救女童靜靜(化名)的媽媽韓女士,一再表達對好心人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