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網2月28日訊(通訊員 牟軒偉)「要下沉基層一線,主動幫扶貧困戶等弱勢群體,保障好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的生活,真正做到帶著情懷、帶著責任、帶著擔當為民解難、幹事創業。」日前,區委主要領導在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要求全區各級各有關部門紮實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民生保障工作。
當前,疫情防控工作正處在最吃勁的關鍵時刻。越是吃勁的時刻,越要守牢民生保障線。區委、區政府時刻把弱勢群體放在心上,專門制定出臺《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的方案》,廣泛開展走訪慰問、幫扶救助等活動,在生活物資供給、防疫物品配發等方面給予重點照顧,切實兜牢民生底線。
「點對點」關懷弱勢群體
「老年人是需要重點關注、特殊照料的群體,對養老服務機構的疫情防控,要細之又細、嚴之又嚴,容不得半點馬虎大意。」2月22日,區委主要領導到區社會福利中心和文化街道敬老院進行實地督導,對做好養老機構疫情防控作出了安排部署。
養老機構內居住老人多、老年人免疫力差,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我區按照「一院一人、一院一策」原則,抽調督導幫扶專員,對全區23處養老機構進行拉網式、全覆蓋檢查,嚴密做好封閉管理和防疫消殺工作。同時,統籌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全力保障1157名入住老人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已向養老機構調配口罩6000餘個,防護服70餘套,為疫情防控提供了堅實的物質支持。
既要夕陽好,也要朝陽紅。
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中小學生停課期間的「線上」學習工作,組織141名骨幹教師,精心錄製了13個學科、300節授課視頻,供「線上」教學使用。為保證每一名學生都能正常進行「線上」學習,不缺課、不掉隊,切實把好事辦好,區委、區政府要求教育部門對學生學習設備配備情況進行全面精準排查,確保全員參與、不漏一人。接到任務後,區教體局迅速行動,從局機關到各中小學校,從各個級部再到每個班級、每名學生,層層發動、逐個排查。經查,全區共有中小學生2.4萬餘人,其中低保家庭學生、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學生、殘疾學生等不具備「線上」學習條件的學生共412人。明確排查底數後,區委、區政府當即決定,由區政府出資為困難學生提供學習設備,決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在區教育部門的精心組織下,帶有流量卡的412臺嶄新平板電腦及時發放到困難學生手中,真正做到「線上」學習不少一人。「真是太感謝你們了!」接過區教體局工作人員為孩子送來的平板電腦,家住埠西頭村的王女士連聲道謝。「我家孩子住在埠西頭這麼個山溝旮旯的偏遠地方,黨委政府也能想著,真是沒想到、暖人心!」
「實打實」拿出兜底舉措
「劉大爺,最近身體怎麼樣?有什麼需要幫忙的,您及時跟我聯繫。」連日來,水道鎮中心衛生院院長、半埠店村第一書記董宜赫隔三差五就來到貧困戶家中,一邊組織庭院消毒,一邊了解貧困戶生活情況。「最近千萬別出去串門,出門一定記得戴口罩!」每到一戶,他都會耐心地向貧困戶宣傳講解疫情防控相關知識,並叮囑他們做好自身防護。
一枝一葉總關情。我區建立問題主動發現機制,充分調動區、鎮、村三級力量,對全區空巢老人、無人照料殘疾人、分散供養特困人員、低保對象、留守兒童等群體進行全面摸排,區衛健局、扶貧辦等部門建立了建檔立卡貧困戶疫情防控信息動態共享機制,為全區困難群眾提供了有力的健康保障;全區2688名第一幫扶責任人對建檔立卡貧困戶每周進行2次電話問訪,鎮村、社區包幫人員入戶走訪6450戶次,精準掌握困難群眾生活和身體狀況。
簡化流程,快速救助。我區按照「應保盡保」原則,簡化城鄉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等政策審批程序,啟動「救急難」工作機制,及時將困境家庭和個人納入救助範圍,切實保障困難群眾生活。截至目前,全區已及時為5499名低保對象發放低保救助資金,為2193名困難殘疾人發放生活補貼;全區新納入低保80人,臨時救助6人,累計發放臨時救助金22000元。
「心貼心」提供包幫服務
「李奶奶,您要的菜和牛奶給您送來了,還有什麼需要給我打電話就行,我隨時幫您去買。」近日,養馬島洪口村黨員王可武帶著生活物品,送到了結對幫扶的貧困戶李美娥家中。「疫情期間,我們島上45名黨員與54名行動不便的困難人員結成包幫服務對子,每兩天統計一次包幫對象需要的生活物資,幫助他們購買並送到家中,方便困難群眾生活。」養馬島旅遊度假區相關負責人說。
為保障疫情期間弱勢群體日常生活,區委、區政府主要採取了兩項舉措:一方面,為保障疫情期間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價格穩定,制定下發了《關於做好春節期間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工作的通知》,與金茂、家家悅、振華量販等區內商超企業籤訂生活必需品供應保障協議,組織企業依託連鎖門店開展應急投放保供工作,確保市場供應充足。啟動生活必需品價格監測,防止出現價格異動,減少市民「菜籃子」支出。同時,為減少「線下」採購帶來的聚集接觸風險,區委、區政府大力倡導商超創新銷售模式,發揮網際網路優勢,通過「網上下單,同城配送」,讓廣大市民安全放心填充「菜籃子」;另一方面,區委、區政府創新服務方式,按照統一分配與個人認領相結合的原則,積極發動黨員幹部、志願者擔當「代辦員」,與幫扶對象結成「一對一」「一對多」包幫服務對子,通過微信、電話等方式,定期匯總困難群眾的生活物資、必備藥品等需求,為他們提供代購服務,並採取「無接觸配送」方式將物品送到指定收貨地點,極大方便了群眾日常生活。疫情發生以來,莒格莊鎮向197戶貧困戶發放蔬菜、口罩等物資近兩萬元;大窯街道向165戶貧困戶發放價值1萬元的蔬菜,並將社會捐贈的八寶粥等物品發放給貧困戶;玉林店鎮按照建檔立卡貧困戶實際人數,統一採購配發價值2萬餘元的生活物資……全區各級各部門切實把群眾冷暖放在心間,同心協力,全力幫扶,讓弱勢群體真切地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