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磊《八月》獲「迷影精神獎」 "路邊野餐"畢贛頒獎 獨立影評...

2020-12-20 Mtime時光網

       時光網訊 12月22日,第二屆「迷影精神獎」頒獎禮及酒會在北京百老匯電影中心舉行,由民間迷影人士自發創立於2015年的「迷影精神獎」是新銳的獨立電影獎項,旨在鼓勵中青年導演的電影創新精神和藝術探索,本屆「迷影精神獎」共提名了《不成問題的問題》、《塔洛》、《幸運是我》等文藝佳作在內的十部影片,經過評委們討論投票,最終把2016年「迷影精神獎」授予張大磊導演的電影《八月》,影評人們高度肯定了本片散發出的強烈的作者意識和影像詩性,為這部剛剛拿下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的文藝佳作再添桂冠。

       「迷影精神獎」是由多位民間迷影人共同發起的電影獎項,其評選方法和宗旨效法西方的影評人獨立電影獎,鼓勵華語電影地區最具獨立性、最有創新精神、最值得鼓勵的中青年導演的電影長片。第一屆「迷影精神獎」授予給了畢贛導演的《路邊野餐》,這部影片今年上映後已成為公認的年度佳作。

       自創立之初,「迷影精神獎」就主張深植民間的迷影人特色,突出與官方和電影工業相比的獨立性,也與學院和媒體的電影評獎不同,力求藉助於迷影人和影評人的聲音和主張,為青年導演提供鼓勵和支持。「迷影精神獎」的獎金只有象徵性的1895元,即以電影誕生年份為數字,但更多的鼓勵是發起人們運用在影迷群體中的影響力,為青年導演和藝術電影的創作。

       本屆「迷影精神獎」的提名影片包括《清水裡的刀子》、《日曜日式散步者》、《中邪》、《塔洛》、《八月》、《不成問題的問題》、《幸運是我》、《喜喪》、《皮繩上的魂》、《少年巴比倫》共十部,涵括內地、香港、臺灣地區在內的華語佳作,彰顯出「迷影精神獎」對華語區電影生態的關注,尤其是中青年導演在美學上的創新。

       本屆獲獎作品,張大磊導演的《八月》在影像和敘事風格上,受到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侯孝賢等諸多電影大師的影響,高度契合「迷影精神獎」的獎項宗旨,評委會認為:「《八月》描寫了一段看似普通卻深具詩意的童年往事。它有著強烈的作者意識和電影的詩性,帶領觀者走進生活與記憶的內部。影片絕不僅僅只是一種懷舊衝動,而是拍出了集體環境下個體成長的經驗,也拍出了在一個電影藝術逐漸衰落與黯淡的年代裡,一個孩子的內心卻伴隨著靈性逐漸成熟起來的過程。整部影片清澈、細膩、飽滿,感人至深。影片流淌著對生活與電影的愛,每一個幽默或傷感的細節,都讓日常閃爍起非凡的光芒。」

       今年頒獎活動的口號是「讓票房滾蛋吧,我們聊聊電影」,即彰顯「迷影精神獎」的追求,即拒絕譁眾取寵的娛樂噱頭,而專注於電影內容本身,重在鼓勵中青年導演的風格創新,以推動這些導演贏得更多業內人士、媒體和廣大影迷的關注。

相關焦點

  • 畢贛導演的《路邊野餐》,拿獎拿到手軟,為何還被稱作「爛片」?
    五年前,26歲的畢贛,帶著自己的處女作《路邊野餐》橫空出世,憑藉著這部影片拿獎拿到手軟,在電影圈內一鳴驚人。《路邊野餐》是一部文藝電影,小編起初知道這部影片,還是因為看到一張電影中的截圖,如下:這段截圖中的臺詞深深地吸引住了我,經過詢問之後,得知這段臺詞出自《路邊野餐》這部電影。
  • 中國青年導演畢贛:《路邊野餐》是用長鏡頭寫的詩
    中國青年導演畢贛執導的長片處女作《路邊野餐》獲得「當代影人」競賽單元兩項大獎。 王天行 圖瑞士當地時間2015年8月15日21點,第68屆瑞士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的頒獎禮上,中國青年導演畢贛執導的長片處女作《路邊野餐》獲得「當代影人」競賽單元最佳新導演獎以及洛迦諾國際電影節最佳處女作兩項大獎。
  • 《路邊野餐》公映禮 導演畢贛以後拍攝電影會用更多當代的技術語言...
    原標題:《路邊野餐》公映禮 導演畢贛以後拍攝電影會用更多當代的技術語言詞彙     《路邊野餐》眾主創     鳳凰娛樂訊 觀看熱門影片,專家剖析細節,主創分享幕後——2016年7月11日晚,鳳凰娛樂 製作的大型電影現場互動活動
  • 這些低成本國產片,能否複製《路邊野餐》奇蹟?
    畢贛2015年,一部《路邊野餐》橫空出世,驚豔華語電影界。一舉奪得當年金馬獎最佳新導演、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以及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當代電影人單元最佳新導演、最佳處女作特別提名獎等大獎。次年在國內公映後,獲得了646萬人民幣票房。
  • 《路邊野餐》今公映 燒腦PK詩歌四大看點全揭秘/圖
    人民網北京7月15日電  (記者李巖)由金馬新晉導演畢贛執導的《路邊野餐》今日公映。這部電影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在各大國際影展上亮相後,斬獲包括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費比西影評人獎、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最佳影片、洛迦諾國際電影節最佳處女作特別提名獎及中國電影導演協會2016年年度青年導演獎等。 《路邊野餐》此前亮相上海電影節、在全國多個城市路演、在北京舉行首映禮。小範圍的放映收穫好評如潮。在豆瓣、微博,看過電影的觀眾無不給出了熱情洋溢的評價。
  • 《路邊野餐》引線上線下熱議 影評界:能被看見就值得歡喜
    原標題:能被看見,就值得歡喜 上映10天,600萬元票房———導演畢贛的劇情片處女作《路邊野餐》,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電影院之旅。 然而,與市場的冷眼相待形成對比的是,評論界和媒體對該片給予了高度關注,以至於影片下線之後,圍繞它的熱議還在繼續,且越來越呈現出兩極化的傾向。
  • 《路邊野餐》今日公映 四大看點一一揭曉
    vid=379873    由金馬新晉導演畢贛執導的《路邊野餐》今日正式公映。這部電影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在各大國際影展上亮相後,斬獲多個獎項:包括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費比西影評人獎、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最佳影片、洛迦諾國際電影節最佳處女作特別提名獎及中國電影導演協會2016年年度青年導演獎等。
  • 《路邊野餐》今公映 經費僅20萬「神似侯孝賢」
    《路邊野餐》今日公映  搜狐娛樂訊 由金馬新晉導演畢贛執導的《路邊野餐》今日正式公映。這部電影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在各大國際影展上亮相後,斬獲多個獎項:包括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費比西影評人獎、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最佳影片、洛迦諾國際電影節最佳處女作特別提名獎及中國電影導演協會2016年年度青年導演獎等。  《路邊野餐》此前亮相上海電影節、在全國多個城市路演、在北京舉行首映禮。小範圍的放映收穫好評。
  • 《路邊野餐》首映田原祖峰宋洋助陣
    時光網訊 即將於7月15日全國公映的《路邊野餐》只會上映10天時間?在影片7月11日北京舉行的首映發布會上聽到這個消息,連主持人也會好奇,這到底是怎麼想的?導演畢贛並未對這個決定做太多解釋,他對此的回應一如他電影的氣質那般簡單似乎又意味深長:「從地球最遠的地方飛過來,我算了下,時間夠了。」       《路邊野餐》是新導演畢贛執導的長片處女作,以過去、當下和未來三段時空的交互,講述了一個尋找的故事。
  • 畢贛的《路邊野餐》:國產片這些年缺少的,正是這部電影的氣質
    毫無疑問,《路邊野餐》是近幾年讓人感到欣喜的國產片。比忻鈺坤導演的《心迷宮》感覺還要好。作為89年出生的青年導演,人生的第一部長片就能達到如此水準,前途真的不可限量。給於一定的時間,相信導演畢贛也許就是下一個賈樟柯,甚至侯孝賢。他12年拍攝過一部黑白短片《金剛經》,獲得香港IFVA電影節特別表揚獎。
  • 《路邊野餐》傳奇
    畢贛是山西傳媒學院2008級學生,他執導的影片《路邊野餐》獲多項大獎。成功緣於自身天賦和不懈努力,也有學院、老師、同學和更多人的支持今年國慶節當天,第52屆臺灣金馬獎入圍名單揭曉,由山西傳媒學院編導系編導專業2008級學生畢贛編劇、導演的長片處女作《路邊野餐》,從427部影片中脫穎而出,獲最佳新導演提名。
  • 不滿30的畢贛,靠《路邊野餐》大火,帶來一場如詩如幻的夢
    不滿30的畢贛,靠《路邊野餐》大火,帶來一場如詩如幻的夢導演這個行業,沒有幾個人是可以年少成名的,如果有,那也是少之又少。但是就是這麼少的幾個年少成名的人,可以給更多青年導演希望,讓他們在這個年齡重拾夢想。
  • 《路邊野餐》郭月談畢贛的詩:感覺像tfboys
    郭月   《路邊野餐》自7月15日上映以來,就受到很多文藝青年的追捧以及各方關注,帶著第6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當代電影人單元最佳新導演、第52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這位畢業於國戲導演專業的90後,過去7年都想做搖滾樂手,在感情身體財務狀況都不好的情況下,她和好友畢贛合作了《路邊野餐》,這段經歷被她形容「我又看到了自己久違的、屬於我的可愛。」關於影片看不懂、「洋洋」太漂亮,她以爽快直接的方式一一做出回應。
  • 詩人畢贛:看了《路邊野餐》,來賞析一下畢贛寫的詩吧
    有的人認識畢贛,有的人並不熟悉,畢贛是一名青年導演,他的處女作《路邊野餐》曾經一舉拿下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今年他帶著自己的新作品《地球最後的夜晚》重新回到金馬獎,入圍了最佳劇情片和最佳導演。上半年的時候,這部電影曾經入圍了坎城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當時備受國內外好評,但是這部電影並未得獎,也許是沒有剪輯完成的緣故。
  • 《路邊野餐》:想去一切過去電影未抵達的地方
    文藝片「黑馬」《路邊野餐》今日上映 導演畢贛29歲曾是加油站工人7月15日終於上映的《路邊野餐》已經讓不少文藝片愛好者翹首以待許久。這部沒有明星的青年導演處女作拿下過第5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金馬獎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與臺北金馬影展亞洲電影觀察團推薦獎。
  • 《路邊野餐》觸角伸入山河歲月 導演調度功底強
    原標題:《路邊野餐》的觸角伸入了山河歲月 時間,回憶,夢境,畢贛的電影非常私人,並不十分親和觀眾,甚至有些粗糙。卻因為其中迸發出的靈性與不完美,讓人對其未來充滿期待,一個很有潛力的年輕導演。
  • 《路邊野餐》之後,27歲畢贛的下一部作品更讓人期待
    《路邊野餐》,這個來自於前蘇聯科幻小說家斯特魯加茨基兄弟1973年的小說名,被27歲的導演畢贛借用,植入到一段發生在貴州黔東南氤氳山區的迷夢中。《路邊野餐》所講述的故事並不複雜,50多歲的中年男人陳昇,因斷別人手指入獄九年,出獄後母親早已去世,他一邊在破敗的小鎮診所做醫生,一邊在廣播裡讀自己熱愛的詩歌。
  • 《路邊野餐》畢贛這把還沒成型的刀,缺了
    在面對社會、人生的現實問題面前,一開始畢贛的選擇並不是成為一個藝術電影導演,而是回到自己家鄉學些手活,謀生。僅此而已。好巧不巧的是,《路邊野餐》這種無心摘柳的事兒,成了。即便這部電影沒來得及登上國內市場的大熒幕,我也在家裡窩了一百多分鐘,從頭看到尾。
  • 「路邊野餐」背後的「潛行者」
    2016年,27歲的中國獨立導演畢贛終於將他的第二部長片《路邊野餐》(22歲曾執導《老虎》)送上了大銀幕。影片原定名《惶然錄》,與葡萄牙詩人佩索阿之書同名,之後才改名《路邊野餐》,則與塔可夫斯基《潛行者》的原著小說同名。影片中那個長達42分鐘的長鏡頭,同樣貫穿了過去、現在和未來,就像畫了一個圓形的鐘,藉由兩男兩女的視角流轉,帶出整片地理空間,仿佛一場驚豔的亞熱帶桃源夢境。
  • 《路邊野餐》歌曲《畢贛更新了他的QQ空間》可免費下載
    6月10日,為了給已經在日本上映的畢贛《路邊野餐》造勢做宣傳,由黃覺作曲演唱、畢贛作詞的歌曲《畢贛更新了他的QQ空間》也在日本上線。  這首名字非常奇怪的歌曲封面和封底照也同步曝光,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封面居然使用曾在QQ空間等平臺留行的用「火星文」打出的《畢贛更新了他的QQ空間》的歌名,而封底上,有中文和日文版的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