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過8旬父母的忠告:想要晚年過得安詳,需謹記這4點

2020-12-20 初心聊情感

為人父母,基本上是把自己畢生的精力都放在了養兒育女這件事上,從小供孩子讀書,幼兒園要上高檔的雙語幼兒園,小學不能輸在起跑線,中學更應該發奮圖強,到了大學每個月也需要供養孩子生活,等到大學畢業,孩子應該嫁娶,需要為其置辦彩禮嫁妝,買房買車。

很多人將這些看作是為人父母的義務,但其實這樣僅僅是從眾和自己圖個心理安慰罷了。

很多父母總是將自己年輕的時候沒能實現的夢想和願望施加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此總是對孩子嚴苛要求,讓其喪失了一個原本應該美好的童年,難免心生怨恨和嫌隙。到了父母自己的晚年,總是會發現自己的孩子跟自己關係異常疏遠。

父母愛自己的孩子是天經地義,孩子孝順父母也應該是人之常情。但是很多老人搞錯了這樣一種關係——老人寂寞沒有陪伴,就說孩子不孝順、老人生活質量不行,就說孩子不給錢。

但是尊重這種事情,本身就應該是相互的,子女的工作繁忙,生活壓力大,全社會的人都有目共睹,老人內心寂寞,想要有人陪伴的心理很正常,但也應該考慮子女的生活實際,不要隨意給子女扣上一個不孝的大帽子。

年過八旬老人的幸福秘籍

有這樣一個年過八旬的老人,自己家中有五個兒女都非常地孝順,老人的晚年生活怡然自得,十分愜意。周圍很多鄉鄰都不解,為什麼差不多的年齡,自己的兒女總是讓人頭痛,可老人家的子女各個對老人尊敬有加。

其實老人有一套自己的幸福經,一是為人父母一定要有所保留,不要寵壞了孩子們;二是一碗水端平,尤其是孩子多的家庭,千萬不能重男輕女;三是說話有分寸,不要傳達給子女錯誤的觀念;四是學會說謝謝。

有所保留,是給自己留一條後路,也是對子女的一種歷練。子女完成學業之後註定是要離開家,去獨立闖蕩,成立自己的家世和事業的,如果子女離開了家庭還需要依靠自己的父母去為之付出的話,那么子女就會一直依賴著父母,甚至會養成啃老的心理和習慣。

為人父母,不要答應孩子所有的請求,父母也是人,不是提款機,人生中的很多問題都需要獨自去面對,否則就永遠都不會成長。而子女正是剛剛脫離家庭,準備開始獨立,這一過程中一定不能過度寵愛孩子,你眼中的愛,可能會最終坑害孩子的一生,讓其永遠無法獨立。

一碗水端平,能減少很多孩子們間的明爭暗鬥。很多子女對老人態度不好,原因之一就歸結於自己年幼的時候父母對某一方偏心。因此,為人父母,在有兩個以上孩子的家庭就尤其應該注意一碗水端平,不能重男輕女。

孩子都是自己的心頭肉,每個人都應該被平等對待,不要隨意去偏袒某一個孩子,也不要隨意去打壓某一個孩子。如果要發糖,就應該每個孩子都有相同的份數,不要厚此薄彼。

父母跟孩子的對話更應該注意分寸,不要因為是自己的孩子,就想當然地說話。很多父母錯誤的觀念都是說出來的,父母作為孩子第一任老師,很多孩子都是父母說什麼,自己就認為什麼是對的,因此父母的錯誤觀念就很容易傳達給孩子,養成孩子的錯誤認識。等到後來孩子長大成熟一些後,發現年幼時父母教導的都是錯的,就會不再信任自己的父母。

為人父母要先學會感恩,才能讓孩子學會感恩。孩子的心都是最純淨的,因此人心平等交換,父母應該先對孩子表示愛意和感謝,不要吝嗇自己的「謝謝」,因為你正是在言傳身教,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孩子,「你能這麼做,我很高興」,這樣的激勵無疑會給孩子心理上產生激勵,讓其學會感恩,學會理解。

筆者情感感悟:

很多人當了父母之後才懂得父母的不容易,也有很多人成為父母之後才體會到自己父母當初教導的辛苦。

養兒方知父母恩,但也有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說法,我們在孩子年幼的時候怎樣去對待我們的孩子,孩子在我們將來就會怎樣去對待我們,這麼說確實沒錯,但很多時候我們出於好心的教導,會讓孩子誤解為我們給他們施加的壓力。

如何正確地去傳達這份愛意,將其化作為正確的教導,準確地將我們想要表達的意思傳達給孩子,才應該是為人父母應該做的。

相關焦點

  • 兒子娶個什麼樣的媳婦,父母晚年才能過得幸福?一位老人說了實話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了一位老人的留言,「一個老人一輩子修身養性,要善待自己的兒媳,兩家人相互串門,不要為難人家,這樣大家的日子自然好過。」看到這條留言之後,有位婆婆的見解很是獨到,她說:「無論你的前半生多麼辛苦無助,都不要在兒媳面前倚老賣老,因為你養的是兒子,兒媳並不虧欠你,所以說話客氣一點,對人家好點,晚年就會幸福很多。
  • 年過五十,晚年想要幸福,請牢記這「三不」
    有人說:「時間不一定能造就一位偉人,一定會造就一位老人!」衰老是誰也改變不了的自然規律,也是每個人不得不面對的人生問題。每個老人都想「晚年幸福」,但晚年能否幸福,取決於多種因素。除了身體健康外,與孩子的關係處理得是否妥當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素。如果一個老人在對兒女方面,很多事情做對了,那自然晚年會幸福。
  • 一位婆婆的忠告:這三個時刻對兒媳的冷漠,容易讓晚年難過
    處理得好還是不好,還是得看婆媳雙方的雙商及行為處事的方式。分享一位婆婆的忠告:這三個時刻對兒媳的冷漠,容易讓晚年難過。看過的人,都認為說得相當在理。01洪阿姨,今年已經66歲了,現在與兒子、兒媳一起生活。準備餘生,就在他們身邊養老了。
  • 一個老人的忠告:想要晚年幸福,需和子女保持「一碗湯」的距離
    文 | 思思的嘉,原創首發,歡迎轉發分享晚年以後和孩子的距離,有時像黃河,有時像長江,但是卻極少能流淌成小溪的模樣,因為小溪細水長流,而很多老人,都無法再讓時間重來,陪伴孩子再次長大。長大就意味著兩人的距離越來越遠,想要用力拉緊,卻只剩下斷了半根的弦。
  • 70歲老人活出大智慧:想要晚年過得舒坦,年輕時不要求孩子孝順
    文丨逗逗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在中國,很多家長覺得自己晚年是否幸福跟孩子的孝順有很大關係,孩子對自己孝順,那麼晚年就能過得舒坦,如果不孝,那麼晚年就要發愁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總能聽到「我們生你養你不容易啊,老了你要孝敬我們啊」等言論的原因,家長給孩子灌輸孝順的思想,希望孩子對自己的晚年負責。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提倡我們要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要對父母孝順,只有子女孝順,父母才能過上舒坦的晚年。
  • 重慶首富最近比較煩:年過8旬債臺高築,旗下公司三個月巨虧26億!
    2010年11月25日,力帆股份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上市A股的民營乘用車企。上市後的力帆股份市值高達100億元,尹明善也被冠以重慶首富的頭銜,迎來了人生的高光時刻。這一年他72歲。可以說,這位重慶首富的人生要比史玉柱都要曲折。畢竟人生很短暫,在監獄裡做了整整17年的牢,居然還能白手起家帶著自己創辦的企業成功上市,居然還成為了重慶首富。
  • 一位被清華錄取的學霸,給中國父母的8點忠告,值得無數家長學習
    一位被清華錄取的學霸,給中國父母的8點忠告,值得無數家長學習 導讀: 我們總掛在嘴邊的孩子,叫做別人家的孩子,他們成績優秀,多才多藝。但是,與其總是羨慕,不如看看那些優秀孩子背後的父母是怎麼做的!今天,我們特別分享一位考上清華的學霸的文章,她從多個角度分析了父母對她的影響,非常受啟發!
  • 「不要求孩子孝順,晚年會過得更幸福」老人的解釋,充滿智慧
    畢竟父母辛辛苦苦地把孩子生出來,供孩子吃,供孩子喝,供孩子上學……孩子長大以後,理所應當投桃報李,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讓父母擁有一個幸福的晚年生活。可是,前不久我聽一位老人說「不要求孩子孝順,晚年會過得更幸福」。我一開始聽到這種說法,不明白是什麼意思。但是,聽完老人的解釋,突然發現他的想法,充滿智慧。
  • 一個人想要出人頭地,光靠聰明是不夠的,聽聽《易經》這4點忠告
    整部《易經》,內容艱澀,涵蓋的道理,都蘊含在這8條天規之中,領悟它即可改變自己的人生。生活中,有時候我們已經盡了自己的最大努力,可是成功還是姍姍來遲,好運還沒降臨到自己身上。《易經》需卦的規律,告訴我們:這種情況下,不要彷徨,更不要放棄,我們還要再做到這4點。
  • 和老同學抱團養老,卻過得一地雞毛:什麼樣的晚年最舒服?
    那麼在孕育獨生子女這一代的父母們相繼老去之後、在獨身主義、丁克文化漸漸形成了一種所謂的趨勢之後,抱團養老這種模式,是否將會成為不想進養老院的老人們的一種比較理想的選擇呢?請聽一位女士的訴說:「和老同學抱團養老,卻過得一地雞毛!」究竟什麼樣的晚年最舒服呢?這個問題,恐怕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
  • 這三類父母最容易成為「坑小族」,人到晚年,拖累子女卻無能為力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這個世界上,幾乎每一位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是體貼入微的,在生活,父母總是對孩子付出百分之一百的真心。不過,雖說父母愛孩子沒有什麼錯,但是在有些時候,如果父母們因為對孩子過於上心,而忽視了自己未來生活的規劃,那麼人到晚年,就有可能會拖累子女,而自己在這時卻無能為力。
  • 那些喜歡偏心的父母晚年過得如何?逃不過這3種結局,心酸又現實
    今日問題:偏心的父母晚年過得會好嗎?對於兩個孩子的家庭,很多時候家長都能做到對於孩子的公平,畢竟都是自己的娃,但是也有的父母,可能是有意的或者是無意識的偏心於一個娃,其實不管是哪種偏心,對於孩子的內心都會留下一定的陰影。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那麼那些喜歡偏心的父母晚年生活過得如何?大多逃不過這3種結局。
  • 李玫瑾教授忠告:孩子這3個生日父母別缺席,要過得有儀式感
    有些父母給孩子過生日的時候比較隨意,可能就是給孩子多加幾個菜,一句簡單的&34;,這個生日就算過去了,甚至有時候還沒空陪孩子過生日。:孩子這3個生日父母別缺席,要過得有儀式感何女士生完孩子以後就回到了崗位上,丈夫也很忙碌,夫妻倆都鮮有時間陪孩子。
  • 【昨日高燒榜】一位考上清華的學霸,給中國父母的8個忠告,驚醒了多少家長!
    一、一位考上清華的學霸,給中國父母的8個忠告,驚醒了多少家長!
  • 「別在醫院燒錢了」,8旬老人生病手術費2萬,兒女態度截然不同
    張大爺年輕的時候愛喝酒,如今年過8旬仍舊改不了貪杯的老毛病,也因此進了幾次醫院,可連醫生的勸告都不聽。果不其然,在一次喝酒以後身體浮腫又進了醫院,這次醫生下了手術通知書,再不手術容易有生命危險。可四個兒女看著病床上昏睡的老人,和2萬塊的手術費,態度卻截然不同。
  • 張愛玲的晚年怎麼樣?窮困潦倒是假,她過得比大多數人幸福
    尤其是張愛玲的晚年,很多人都用孤寂來形容。但是張愛玲活得真的如此蒼涼嗎?就如她書中塑造的很多角色一般。但是真實的張愛玲晚年生活並不貧困潦倒,或者說,其實她比很多人都過得更幸福。為什麼這麼說呢?母親黃逸梵是出國留洋的新派女性,而她的父親則是一個典型的遺少型(指生活在新時代而留念舊時代的思想腐敗的人)的一位少爺,曾在天津鐵路局當過英文秘書的職位。張愛玲的家庭可以說也算的上是大家。張愛玲的童年生活也和所有人一樣有過快樂和幸福,尤其是在她8歲的時候,母親留洋回來曾經給過她虛幻的憧憬。
  • 21歲生日剛過,媽媽就給我相親,男方是一位比我大一旬的人
    21歲生日剛過,媽媽就給我相親,男方是一位比我大一旬的人這個世界上真為我們感情操心的人,可能就是我們的父母了。有的父母,就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大學裡找到對象,但是有的父母就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大學裡好好學習,畢業了能夠找一份很好的工作。當我們想要安穩的工作的時候,父母的「催命電話」就不間斷的打過來。在關心你的健康的同時還要問問你有沒有找一個對象啊,打算什麼時候找對象啊?有對象的時候一定要告訴爸媽,帶回家裡來讓爸媽看看呀。
  • 71歲老人的忠告:「想要跟著獨生女養老,父母需要做到3點」
    有的夫妻擔心養孩子壓力過大,自己無法照料好一個小生命,會選擇丁克度過餘生;有的夫妻認為有一個孩子就好了,再生的話不僅自己無暇照顧,還會降低已有子女的生活質量;有的夫妻則希望生兩個孩子,理由是讓孩子有個一起長大的夥伴,有一個可以互相扶持走過一生的骨肉至親;還有的夫妻認為孩子多多益善,寧可上交罰款,也要多生幾個。
  • 男人一輩子不結婚,晚年就會悽慘?這3個男人卻過得非常幸福
    當婚姻過得滿目瘡痍時,他們寧可選擇隱忍和湊合,也不會選擇離婚,原因很簡單,就是怕老了沒人陪伴,日子會更加艱難。尤其有一些男人,特別害怕一輩子娶不上妻,晚年過得悽慘,但一些男人,一輩子沒結婚,晚年過得還非常幸福。
  • 準爸爸過年別只顧著喝酒打牌,孕婦過春節這4大注意事項,需謹記
    因此,準爸爸過年別只顧著喝酒打牌,該幫忙的時候就得幫一幫準媽媽,孕婦過春節這4大注意事項,需謹記。▍ 1. 飲食咱們中國人慶祝最傳統最隆重的節日——春節,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吃,吃各種的美食。孕婦本身的胃以及消化能力隨著月份越來越增加反而會下降,因此,準媽媽們即使是在春節期間,也最好少食多餐,不要吃太多的肉,更不能暴飲暴食胡吃海塞,儘量吃點蔬菜水果調節一下飲食,避免積食、便秘、腹瀉等情況的發生。彩彩溫馨提醒:準媽媽記得按照自己的食量來進食,切勿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