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工作法《海底撈 經營的不是餐飲》

2020-12-22 海外網

餐飲圈子裡流行有這麼一句話:世界上有兩種火鍋,一種是海底撈火鍋,一種是其他火鍋;世界上有兩種服務,一種是海底撈服務,一種是其他服務。不得不說,海底撈現已依靠高質量的服務特色、傳統與現代兼具的文化理念、一流的管理模式,牢牢地佔據著消費者群體的首選目標,那麼其原因究竟在哪裡呢?近日,北京大學出版社推出一本新書《海底撈 經營的不是餐飲》就深入解析了海底撈如何從一個小縣城的路邊小店成為全國性餐飲龍頭企業的過程。

作者蹇桂生,曾任職於知名管理諮詢公司,參與了眾多國內知名大型企業的戰略與人力資源諮詢項目,同時他作為曾經的海底撈總經理助理,對海底撈的經營管理與人力資源體系也有著深刻理解,通過積累多年的餐飲行業經驗,以及深入一線的所見、所聞、所感,將海底撈成功的秘訣一一揭開。由參與,到總結,再到學習,蹇桂生以一個「親歷者」的視角寫成了這本《海底撈 經營的不是餐飲》,他得出的答案是:海底撈經營的不是餐飲,而是人,創始人張勇為企業帶來的,不是美食,而是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豐富才能。

全書從以客戶需求為中心、創新與執行、員工凝聚力、幹部管理機制、企業文化培養五個方面,詳細解讀了海底撈所具備的完善管理體系,多維度地塑造了一家集結精神與物質激勵、公平公正的晉升制度、科學有效的考核監督、主動全面的創新環境的優秀企業模板。我們可以看到,身處其中的海底撈與消費者印象中的火鍋店是截然不同的兩個面貌,後者多是體貼入微的服務、與時俱進的消費享受,前者則是粘性管理帶來的流暢化、常態化的市場運營。一家餐飲企業想要長久的保持生命力,想要賺取更大的口碑,定然離不開領導層面的決策與下屬們的齊心協力,以企業制度帶動員工學習熱情,以員工成長驅動企業進步,形成上下步調統一的利益共同體、事業共同體、命運共同體,這樣才能在挑戰與機遇並存的商業大潮中獲取更上一層樓的資格。

作者由點及面,看似只單單介紹了海底撈一家企業所具有的獨特文化,但憑藉他多年相關行業的錘鍊所培養出的毒辣眼光,所列舉出的人力資源管理優勢也是每一個中小微企業都值得學習的高貴經驗。比如海底撈的榮譽勳章評選標準,事無巨細、層層遞進的獎勵措施,增加的不只是一份物質或精神的補足,更是對員工自我認同感、歸屬感的極大增強;比如「阿米巴」考核標準,這是一套學習自京瓷公司的先進管理模型,推崇的是全員參與的經營理念,它通過「經營人」來經營好企業,培養每個個體的經營意識,真正實現了「以人為本」的團隊合作價值。

自1994年海底撈成立以來,創始人張勇就始終致力於打造一個以經營川味火鍋為主、融匯各地火鍋特色為一體的大型跨省直營餐飲品牌,只有品牌立得住,企業才能站得穩。時至今日,海底撈在我國北京、上海、瀋陽、天津、南京、成都等地區及韓國、日本、新加坡、美國等國家有百餘家直營連鎖餐廳,截至2019年10月海底撈市值2千億港元。二十多年一路走來,海底撈帶給消費者的體驗感悟,早已脫離簡單的味覺刺激,而是從時尚屬性、創意服務、業務拓展等全方位的享受升級,極致服務體驗和就餐體驗早已成為海底撈的專屬代名詞。

餐飲業是一個低門檻、高回報,並且複製率很高的行業,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在這個行業裡混的風生水起。從海底撈來看,可以說眼光、決策、定位、培養、創新等等方面都缺一不可,作者此番寫作本書的目的,就在於通過解讀海底撈這一個例,為廣大中國企業在未來的拓展、轉型之路提供一個模板,要記住,最成功的火鍋,賣的可不只是火鍋而已。(北京大學出版社 供圖)

責編:張陽

31819824,.海底撈工作法《海底撈 經營的不是餐飲》,.2020-06-23 09:18:00,.204450,.張陽

相關焦點

  • 以海底撈為例看餐飲行業單店經營特性
    擴張方式:直營,連鎖加盟還是特許經營?所有餐飲企業的擴張不外乎以下三種模式:直營店模式,連鎖加盟模式,特許經營模式。直營店模式是一個公司自己管理旗下所有的分店,而連鎖加盟和特許經營模式都是初創公司負責出技術管理辦法,加盟方付出資金和進行實踐。加盟模式具有快速複製、擴張成本低、旱澇保收的優勢。
  • 餐飲行業領跑者——海底撈的關鍵成功要素
    (資料來源:海底撈年度報告)中國十大餐飲品牌搜索指數及排名(資料來源:《2019中國餐飲品牌力白皮書》)按照2019年全年網絡搜索指數平均值從高到低,2019年中國影響力排名前十的餐飲品牌依次為:海底撈,星巴克,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呷哺呷哺
  • 疫情下的海底撈,是整個餐飲行業的真實寫照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後疫情時代的「報復性消費」,或許能在2020年為海底撈貢獻更多營收,而海底撈卻悄悄採用部分菜品漲價的策略,試圖扭轉局面。  無論是報復性消費,還是菜品漲價,基礎還是要有足夠的客流。在討論這個話題之前,有必要先看看經營場所的開放情況。
  • 掘金餐飲行業:海底撈、九毛九、呷哺呷哺深度對比
    從經營利潤率看,2019 年海底撈/九毛九/呷哺呷哺經營利潤率分別為 16.1%/18.8%/15.8%,海底撈經營利潤率下降主要由於近年來開店速度加快,九毛九經營利潤率上升主要由於經營利潤率較高的太二(22%)收入佔比迅速提升,呷哺呷哺經營利潤率下滑主要由於單店營收略有下滑、新開門店較多和新的會計準則增加了成本。
  • 海底撈的下半場
    海底撈能靠報復性消費或漲價拯救自己嗎?瘋狂開店的模式在2020年還有效嗎?餐飲企業未來的增長究竟該依靠什麼?疫情後的海底撈3月27日晚,位於南京市六合區龍湖天街的海底撈內十分熱鬧,如果不是偶爾空著的桌子,幾乎很難看出這是疫情後復工沒多久的海底撈。
  • 部分知名餐飲企業漲價 海底撈漲價多少最新海底撈西貝菜單價格
    近日,海底撈、西貝等漲價的消息引發熱議。有消費者表示可以接受,但也有消費者表示漲價後就不會去吃了。目前,餐飲企業一直在突圍、自救。各地政府部門也拿出真金白銀,鼓勵消費。堂食剛剛放開,餐飲企業就漲價,難免讓消費者難以接受。  「本來海底撈漲價漲得就有點多了,轉眼看了下西貝的外賣菜單,發現它也毫不遜色。」
  • 【海底撈火鍋海底撈火鍋加盟費】100
    據數據統計顯示:小編國火鍋餐飲市場總收入由2014年3167億元增長至2017年4362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8.3%。火鍋餐飲因受益於其受歡迎程度及其可擴張性與高度標準化的獨特業務模式,預期在2020年收入增加至5843億元。火鍋作為國民第一大美食,價格親民,大眾消費得起。據數據統計,餐飲業大眾消費已達80%。火鍋價格親民,屬大眾消費範疇。
  • 海底撈又出事了!筷子被檢出大腸桿菌|海底撈|濟南海底撈連城廣場店...
    近日,海底撈又因食品安全問題登上「熱搜」,本次事件為海底撈火鍋杭州富春新天地店(杭州撈派餐飲有限公司第十五分公司)登上了杭州市市監局的「抽檢黑榜」,該店此次被通報的原因系其店內所使用的一批次筷子產品被檢出大腸菌群,該批次筷子生產(購進)日期為今年4月29日。
  • 海底撈(06862)憑什麼成為中國火鍋餐飲霸主?
    公司 海底撈(06862)憑什麼成為中國火鍋餐飲霸主? 2020年4月1日 21:55:47 智通財經網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東方旅遊家」,作者:王克宇、椰香、莊瑩。我們認為火鍋是餐飲行業的優質賽道,而從品牌力、規模、經營效率和盈利能力等維度來看,海底撈(06862)都是火鍋產業鏈下遊最為優質的公司。
  • 海底撈無法超越海底撈
    火鍋,這個古老而生機勃發的行業,已經突破萬億,並且因為根深蒂固的餐飲文化和民旺盛的需求,而繼續壯大著。說到火鍋,我們很容易想到火鍋行業「頂流」海底撈。但是,近年來,海底撈的翻臺率已經逐漸下降,其他跟隨海底撈踐行「服務主義」至上的中小品牌,也感受到行業的發展被「扼住喉嚨」,已經到了瓶頸處。
  • 海底撈的生意經
    對於餐飲行業,上市除了可以提高知名度,還可以募集資金用以擴張店面,進行異地複製,這是發展壯大的必經之路。儘管套路簡單,也有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等西式快餐的樣板,但中式餐飲多折戟沉沙於半路,大規模異地複製的品牌屈指可數。
  • 在海底撈正常吃頓火鍋有多難?為什麼海底撈「業務路子」這麼野
    一家兩家店能做到這種程度也就罷了,關鍵就在於海底撈數百家店都按這個標準來的,這就很難想像了。那麼,海底撈為什麼可以把服務做到極致呢?因為,海底撈,經營的不是餐飲,是人。01錢能解決的事就用錢海底撈極致服務的背後是一套比較完善的管理體系。
  • 海底撈:我「貴」了
    在社交媒體上,不少用戶紛紛吐槽在海底撈、西貝莜麵村等餐飲企業在恢復堂食後漲價了。一位北京的食客在微博曬出菜單,「人均220+,血旺半份從16漲到23元,八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合一片土豆1.5元,自助調料10塊錢一位;米飯7塊錢一碗;小酥肉50塊錢一盤。」
  • 2021「餐飲+」風暴,海底撈開「第一家奶茶店」究竟為何?
    2021開年,雖然疫情有「捲土重來」的意味,但也阻擋不了餐飲企業復甦的決心。繼湊湊火鍋店裡開酒吧後,海底撈的第一家奶茶店也上線了。 近日,海底撈在武漢開出了第一家奶茶店,主打「DIY自製」,一杯9塊9,小料隨便加。
  • 海底撈智慧餐廳,是對餐飲行業的顛覆嗎?
    從無人便利店到盒馬鮮生,從自動咖啡機到機器人餐廳,餐飲、零售、科技的結合不斷顛覆人們的想像。10月28日,海底撈(需求面積:800-1500平方米)歷時三年打造的全球首家智慧火鍋餐廳將在北京中駿世界城正式營業,從智慧生產到智慧服務,全新的用餐體驗將對餐飲行業以及整個商業帶來重要意義。
  • 海底撈恢復原價並道歉 疫情中餐飲企業漲價是好選擇嗎
    海底撈在致歉信裡表示:「此次漲價是公司管理層的錯誤決策,傷害了海底撈顧客的利益,對此我們深感抱歉。」因此海底撈決定,自即時起,所有門店的菜品價格恢復到2020年1月26日門店停業前的標準。海底撈方面同時稱,海底撈各地門店實行差異化定價,綜合考慮門店所在地的經營成本、消費水平、市場環境等因素,每家門店之間菜品價格會存在一些差異。
  • 海底撈增長進入瓶頸,新加坡首富還能打造萬億餐飲帝國嗎?
    「核心提示」 報復性吃吃吃沒來,海底撈上半年淨虧損近十個億,市值卻一路走高。而這並不是新加坡首富四川人張勇的餐飲帝國全貌。 這並不是張勇餐飲帝國的全部,海底撈餐飲門店火鍋調味料的供應商頤海國際,市值也創下了新高,超過1300億元。 手握兩家千億級別上市公司的張勇,布局在餐飲生態鏈上的還有一長串公司。 4萬億市場的餐飲江湖,似乎出現了一個具有超凡統治力的霸主。
  • 海底撈 - 海底撈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海底撈品牌創建於1994年,歷經二十多年的發展,海底撈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已經成長為國際知名的餐飲企業。  截止2019年6月30日,海底撈已在中國(含香港、臺灣地區)118個城市,以及新加坡、韓國、日本、美國、加拿大、英國、越南、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等國家經營593家直營門店,擁有4380萬會員和88378名員工。  海底撈多年來歷經市場和顧客的檢驗,成功地打造出信譽度高,融匯各地火鍋特色於一體的優質火鍋品牌。
  • 漲價的海底撈,降價的麥當勞,背後是近8成餐飲春節營收損失100%
    截圖據微博網友海底撈坦承漲價的原因是,「因為疫情的關係,海底撈各地的門店在復業後的餐桌數量、接待客戶數量方面都還有所限制,一是員工現在無法滿員工作,另外就餐的人流量也不是太固定;二是成本問題,各地門店位置不同、消費水平不同,所以漲幅也不一樣,整體控制在6%左右。」
  • 海底撈、西貝也要遵循漲價「基本法」
    疫情期間,餐飲企業經營固然壓力大,但對應的是消費者的壓力也大,情緒難免焦慮。這時消費者不僅對價格敏感,情緒也容易波動,企業搞低價、促銷,與消費者共渡難關才是「政治正確」。 另一方面,技術處理不細膩,踩到了價格變動的雷點。 無論是海底撈還是西貝,此次漲價的都是點單頻率非常高的菜品,甚至是必點菜品,消費者很容易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