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聖鎮從事翻譯工作已經20年,他從2005年開始把專業用語整理成辭典,目前已達80種。
中新網10月14日電 據韓國《朝鮮日報》報導,一中國朝鮮族男子從事韓中翻譯工作已經20年,他從2005年開始把韓中用語整理成辭典,目前已達80種。
「和我們當年一樣,現在的朝鮮族孩子們幾乎不會說自己的民族語言。我只希望能幫助他們更準確地掌握。」今年42歲的金聖鎮是在中國瀋陽做韓中翻譯和貿易的中國朝鮮族,他說:「很多朝鮮族都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但對自己的民族語言反而有點生疏,實在是很遺憾。」
金聖鎮從事翻譯工作已經20年,他從2005年開始把專業用語整理成辭典,目前已達80種。他說:「在做翻譯時接觸到很多用現有的韓中辭典或中韓辭典不能解釋的單詞。」因此,他參考英韓辭典和中韓辭典,開始自己編撰「辭典」。辭典囊括了植物、動物、建築、經濟、金融、環境、化學、科學、關稅和電子等領域。
據悉,中國出版社和韓國大型門戶網站對他整理編撰的專業用語辭典很有興趣。金聖鎮還發現用現有的字體無法準確標記辭典用特殊文字,所以從前年開始開發了240個計算機用韓文字體。
他說:「我現在可以說是"韓文專家"。小時候我在吉林漢族聚居區長大,因此沒怎麼學到民族語言。唯有上初中和高中時每天有一節"朝鮮語"課。」
後來,金聖鎮考上中國大學後靠自學掌握了民族語言。韓國廣播電臺郵寄給他的辭典、外國人專用韓國語教材以及韓國語廣播是他的學習教材。他說:「自學掌握並研究自己的民族語言感到非常自豪。年齡越大,民族之情似乎也越發濃厚。」
(責任編輯:UN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