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50歲是人身體改變最大的一年,身體各項機能減退,營養物質流失速度加快,免疫力也直線下降,所以50歲既是各種疾病爆發的高峰期,也是生命重要的「養壽期」,如果身體在50歲後出現的毛病太多,後面就會很難恢復,身體素質就會快速下降,但只要安全度過這個時期,身體就會進入穩定期,所以說50歲後的一段時間對於身體健康極為重要,想要安全度過「養壽期」?50歲後,需要常做這3件事,有益健康。
1.常飲茶
研究表明,愛喝茶的人的死亡風險比不愛喝茶的人低24%,這是因為茶葉中有一種名為「兒茶素」的抗氧化劑,可以幫助身體加快對脂肪的消耗,減少脂肪在體內的堆積,有助於預防糖尿病與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此外,茶葉中的茶多酚還可以有效改善記憶力,提高大腦記憶能力,咖啡鹼還能刺激中樞神經,從而起到提神、清心的作用。隨著年紀的增大,身體最明顯的改變之一就是身體鈣流失速度加快,而茶葉中的氟元素、鉀元素以及植物雌激素類物質可以抑制體內鈣的流失,從而提高身體骨密度,有效預防骨質疏鬆。
2.常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是有科學依據的,適當的運動可以增強身體的心肺功能,加快身體新陳代謝,加快血液循環,促進身體消化能力,對於高血糖、高血脂等病人來說,適當的運動還能有效降低血糖、血脂,對疾病的治療起到一個很好的輔助作用,所以在50歲後更要堅持運動,這樣才能夠提高身體免疫力,使身體能夠抵擋住細菌病毒的侵襲,但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適當運動,不要進行太過劇烈的運動,對於老人來說劇烈運動容易使身體負擔過重,從而出現各種意外,這樣就得不償失了。
3.常笑
情緒對身體的影響是很大的,特別是對於女性來說控制好情緒則更為重要,生活中常說的忍一時乳腺增生,退一步卵巢囊腫是有道理的,因為人在生氣時身體內的大量血液會集中到大腦,從而使身體其他部位的血液減少,長期下去肯定是會對身體造成影響的,而常笑可以釋放壓力,刺激人體分泌多巴胺,使人獲得心理上的快感,從而緩解生氣的情緒,減少因生氣給身體帶來的傷害,所以說要學會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緒,常笑,保持一個愉快的心情。
50歲後,身體進入「養壽期」,常做這三件事情,安全度過「養壽期」,為以後身體的健康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本文由「熊貓醫學」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夏天,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