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學生來講,一個月多少生活費才夠用?這些錢被花在了哪些地方?大學生又是通過什麼途徑來滿足自己的日常生活開支的?近日,社交電商平臺友拾惠對北京、湖北、四川、河南、山東等地高校的大學生群體做了系統性調研。
盤點:大部分大學生每月生活費在 1500 元
調查發現,目前大學生一個月的生活費普遍超過1300元,大部分大學生日常可支配金額為1500元/月,其中必要支出900元/月,非必要支出600元/月。必要支出包括吃飯、交通、教輔材料、電話費、醫療費等,非必要支出包括個人社交娛樂消費、零食飲料消費、鞋帽服飾以及護膚彩妝消費等。
對於多數大學生而言,在這個年齡階段沒有經濟獨立,也容易受周邊人的影響產生攀比心理。友拾惠提醒大家,作為沒有經濟能力的大學生,適度的社交娛樂、護膚彩妝消費等非必要性支出消費是提升大學生活質量的一種方式,而不能成為攀比的一個方式,大學生應合理規劃預算,在量力而行的基礎上理性消費。
分享:構建社交圈,主動分享好物
通過分析大學生的購買行為決策,發現大學生群體受周圍朋友、網絡口碑的影響較大,同時樂於傳播好用的產品,而微信等社交平臺為大學生提供了社群構建和傳播渠道。一方面,學生們傾向從社群中獲取信息和傳播資訊,通過建立社群、分享優質內容,來獲取屬於自己的粉絲群體;另一方面,構建社群還可以以興趣愛好為參照標準,通過主動傳播和分享,來打造私有、個性化的交流空間。
友拾惠在大學生群體看來,更像是推薦好物的「朋友圈」,被分享到自己專屬社群的商品,都是大家主動推薦並認可的、評價真實的。藉助友拾惠平臺,通過真心實意的推薦,來為自己的親朋好友提供優質的商品和服務。
兼職:近四成大學生通過兼職自食其力
大學時期同樣是培養學生理財消費能力的時候,調研發現,大部分學生的生活費來源於父母,但是也有部分同學通過兼職打工補貼開銷或自食其力,佔比近四成。家教、勤工助學和做服務員是過去大學生兼職的主要途徑,一個月工資從幾百到上千元不等。
從去年開始,以社交為基礎的社交電商開始成為大學生兼職的首選。以友拾惠為例,社交電商「人人皆可參與」的模式,對於日常課程安排較滿的學生來講,沒有時間限制,可以提供靈活兼職就業的方式。另外,對於喜歡購物的學生群體而言,在分享好物的同時每月還能賺取約1000至2000元的額外收入,能夠基本滿足自己的日常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