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士林官邸全面開放 蔣家私密空間曝光(圖)

2020-12-22 騰訊網

士林官邸內蔣介石病逝時的臥床。任成琦攝

蔣介石的床鋪,書桌,愛看的書籍,晚年用過的拐杖都首度公開亮相。宋美齡作畫的畫筆,她和蔣介石每天早上一起用餐看報的地方,甚至兩人閒暇時愛玩的跳棋也一一展示。本是「外人止步」的臺北士林官邸二樓,近日正式對外開放。

1月31日,臺北飄著細雨。記者趕到位於臺北市士林區福林路的士林官邸正館大門外,發現雖然年假已過,也並非周末,但前面排隊購票的民眾依然有數十人之多。其中一對周姓夫婦就住在附近,也專門過來看新開放的二樓。從神秘到公開,民眾很想一看究竟。開放當天,即有1541名民眾前來參觀。

晚年生活的點滴

首度對外曝光的士林官邸正館二樓共有7個房間,包括蔣介石起居室、臥室、書房,宋美齡畫室、書房、臥室及飯廳等。兩人在此共同度過了26年歲月。

蔣介石起居室裡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張與臥床類似的躺椅,這是因為西安事變時蔣介石背部受傷,宋美齡特地為他訂做了一個批公事專用的半臥半坐椅。而蔣生活作息極為規律,每日晨起盥洗後,他會到前側陽臺靜坐、讀經、做早操,一直持續到1975年。當年4月5月晚間,蔣介石就是在臥室的床上去世的,現一切擺設仍保留著當時的樣貌。

雅致的畫室裡,有宋美齡繪畫時使用的畫架與畫具。她曾師事黃君璧、鄭曼青習山水、花鳥畫,畫作頗受好評。蔣介石有時會在其作畫時觀賞,畫畢舉筆題詞。

這一切,都無聲見證著當年蔣介石夫婦最私密的生活點滴。

年逾耄耋的蔣介石侍衛錢義芳回憶說,蔣介石夫婦平常幾乎不吵架,相敬如賓。夫妻一方發脾氣時,另一人便忍耐。偶有遇到意見不合互不讓步時,便去禱告。就連一日三餐也配合對方喜好,中午吃西餐,晚餐則為四菜一湯的中式菜色。

另一個侍衛樓文淵介紹,蔣介石在起居室內不穿鞋,但只要踏上走廊,絕對穿皮鞋,身為侍衛的他,聽到「喀喀」兩聲,便知蔣介石來了。不過,宋美齡習慣穿行走無聲的繡花鞋,侍衛難免有閃神時刻,一回神竟發現宋已走到身邊。她有時還會拍拍侍衛的肩膀。

穿越歷史的隧道

飯廳邊是蔣介石來臺早期閱讀、寫日記和處理文書的書房,後來多作為客房。

彼時的蔣介石每日晨起讀報,掌握島內外大事小情,對於重要新聞往往用筆備註,甚至親自剪貼留備查考。曾經當過蔣經國英文秘書的馬英九,對官邸內部也很熟悉。「我知道在二樓還有一些早年的地圖,尤其是軍事的情勢地圖,這些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臺北市長郝龍斌認為,士林官邸作為「歷史空間」的意義不尋常。如同有媒體所評論的那樣,「從起居室就能看見一代強人理政、生活上的種種習慣,也像是看見臺灣歷史」。

1953年時任美國副總統的尼克松來臺時,都曾被安排下榻於此書房,住過兩個晚上,受到蔣氏最高的禮遇。

可以想見當年官邸觥籌交錯、言笑晏晏的情形。可惜時移世變,美臺的蜜月並沒有持續太久。後來還是同一個尼克森,19年後已是總統之身,出于格局變化的考量,毅然訪華,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而他訪華前一年,聯合國第26屆大會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這對於蔣家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打擊。1975年的風雨之夜,蔣介石就是在書房的隔壁去世的。

書房下樓的樓梯轉角間,有一幅宋美齡所作的國畫,上有蔣介石的題額:「夫人此畫雄健渾厚,酷肖雪竇中峰,懷鄉慕親心神,嚮往不置,有感而作。先慈一百晉三誕辰紀念,民國五十五年十一月不肖瑞元敬題。」 此畫作於1965年,臨摹的是蔣之故居溪口勝景,山林之間,竹籬茅舍,詩意盎然。或許那一刻睹畫思人,拿筆的蔣介石陷入沉思,他的心回到了浙江,他的母親王採玉老夫人旁邊。可惜,即使侍母至孝,此生已經很難再回去了。金戈鐵馬、舞榭歌臺、機關算盡,都抵不過歲月的風吹雨打。

熙熙攘攘的陸客

士林官邸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是臺灣政治權力的核心所在,但是隨著蔣介石身體日衰,蔣經國的「七海官邸」權威漸漸凌駕士林官邸之上。1975年蔣辭世,同年9月宋美齡搭機赴美。士林官邸人去樓空,興盛榮景不復存在。

漫步在二樓之上,靜止的空間,流馳的歲月,一切似乎都未改變,一切似乎早已變遷。從二樓的窗口向外望,士林官邸草坪之外,鮮花常開,綠樹常青,碧水長流,亭榭生輝。時光又過去了37年,當年戒備森嚴的地方終於向遊客撩起了最後的面紗。深似海的官家宅邸,「反攻大陸」的大本營,成了熙熙攘攘的大陸遊客到臺必遊的景點之一。

住在臺北中山區的郭景琦大半生與「先老總統」緊密相連。1947年,作為「十萬青年十萬軍」運動的一員,年方弱冠的他來到臺灣,進入鳳山軍校第23期學習,第二年還響應「反攻大陸」的號召去過海南島,「今天看到這些,發現一切都是空的」。半個多世紀過去了,當年風華正茂的小夥早已兩鬢斑白。不過從山東萊陽走出來的他,這麼多年依舊鄉音不改。跟記者聊了半天,一群來自山東海陽的大陸遊客很快就圍攏過來,大家鑼鼓聽音,很快就又攀談起來,頗有他鄉遇故知之感。

根據臺北市文化局統計,參觀士林官邸正館的遊客,有八成是陸客。二樓開放,他們又有了新去處。一些年紀稍大的人不妨去印證一下,1975年他們在對岸的想像,跟面前的實景究竟有多大的不同。

不過有人沒有留意,二樓飯廳前廊道,放置了一個展櫃,裡面陳列著蔣家當年的日常用品,其中有一副家庭娛樂用的「反共勝利棋」。解說人員表示,這套棋怎麼下,已經沒人知道。

相關焦點

  • 臺北士林官邸全面開放 蔣家私密空間全曝光(圖)
    本是「外人止步」的臺北士林官邸二樓,近日正式對外開放。  1月31日,臺北飄著細雨。記者趕到位於臺北市士林區福林路的士林官邸正館大門外,發現雖然年假已過,也並非周末,但前面排隊購票的民眾依然有數十人之多。其中一對周姓夫婦就住在附近,也專門過來看新開放的二樓。從神秘到公開,民眾很想一看究竟。開放當天,即有1541名民眾前來參觀。
  • 臺北士林官邸全面開放 蔣家私密空間完全曝光
    士林官邸內蔣介石病逝時的臥床。蔣介石的床鋪,書桌,愛看的書籍,晚年用過的拐杖都首度公開亮相。宋美齡作畫的畫筆,她和蔣介石每天早上一起用餐看報的地方,甚至兩人閒暇時愛玩的跳棋也一一展示。本是「外人止步」的臺北士林官邸二樓,近日正式對外開放。1月31日,臺北飄著細雨。記者趕到位於臺北市士林區福林路的士林官邸正館大門外,發現雖然年假已過,也並非周末,但前面排隊購票的民眾依然有數十人之多。其中一對周姓夫婦就住在附近,也專門過來看新開放的二樓。從神秘到公開,民眾很想一看究竟。開放當天,即有1541名民眾前來參觀。
  • 士林官邸正館全館開放(圖)
    27日,蔣介石夫婦生前在臺灣的寓所士林官邸正館全館開放,開放半天即吸引1541名民眾前往參觀,參訪民眾多半評價書房陳設質樸有品位。  首度對外曝光的士林官邸正館二樓共有6個房間,蔣介石夫妻在此度過26年歲月。
  • 蔣介石在臺北住所士林官邸正館正式開放(組圖)
    中新社臺北1月2日電 題:走進士林官邸正館「觸摸」蔣介石夫婦晚年生活中新社記者 關向東 黃少華臺北士林官邸正館2日正式開放,公眾有機會「觸摸」蔣介石、宋美齡夫婦晚年生活的場域從1950年3月31日住進士林官邸,至蔣介石1975年4月5日辭世,蔣介石夫婦在此生活長達26年。2日,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致詞指出,開放士林官邸正館,讓「做出重大決策的歷史場景得以公諸於世」。希望後代子孫更了解歷史,從中學習並且記取教訓。士林官邸原為臺灣日據時期的士林園藝實驗支所,北倚芝山巖、南接劍潭山,西面開口向路,形若口袋利於防衛。
  • 蔣介石士林官邸向世人開放 官邸下藏有秘道(圖)
    記錄蔣介石與宋美齡晚年生活的士林官邸,堪稱臺北最神秘的建築之一,尤其是其核心「正館」,遊客從來只能隔著鐵欄遠眺,直到1月2日士林官邸正館正式開放——    正館外觀    記錄蔣介石與宋美齡晚年生活的士林官邸,堪稱臺北最神秘的建築之一,尤其是其核心「正館」,遊客從來只能隔著鐵欄遠眺,直到1月2日士林官邸正館正式開放——
  • 蔣介石士林官邸開放供參觀 被曝藏有秘道(圖)
    臺北士林官邸正館外觀。臺北士林官邸正房。現在網消息據人民日報報導記錄蔣介石與宋美齡晚年生活的士林官邸,堪稱臺北最神秘的建築之一,尤其是其核心「正館」,遊客從來只能隔著鐵欄遠眺,直到1月2日士林官邸正館正式開放。走進神秘的士林官邸位於臺北市士林區福林路的士林官邸,三面環山,地形猶如口袋,既利防衛,也合乎中國人所謂藏風聚氣的格局。
  • 走進神秘士林官邸 探秘蔣介石晚年生活(圖)
    記錄蔣介石與宋美齡晚年生活的士林官邸,堪稱臺北最神秘的建築之一,尤其是其核心「正館」,遊客從來只能隔著鐵欄遠眺,直到1月2日士林官邸正館正式開放——走進神秘的士林官邸  位於臺北市士林區福林路的士林官邸,三面環山,地形猶如口袋,既利防衛,也合乎中國人所謂藏風聚氣的格局
  • 走訪臺北士林官邸
    今年春天,我有幸造訪臺北士林官邸。士林官邸位於臺北市士林區福林路,早期屬日本佔領時代總督府園藝所用地,光復後由臺灣省政府農林廳農業實驗所接收,並成立士林園藝實驗分所。
  • 走進士林官邸:褪去「神秘外衣」的蔣介石舊居
    1月2日,士林官邸正館開放給民眾參觀。吳景騰/供圖這就是蔣介石夫婦位於臺北的舊居「士林官邸」正館。歷經數年整修後,今年1月2日,神秘的「蔣家」首度曝光,正式開放民眾參觀。士林官邸原為日本侵佔臺灣時期的一個園藝試驗所,蔣介石夫婦於1950年遷入,至1975年蔣介石去世,共在此居住了26年。
  • 臺北第一座生態公園:士林官邸
    臺北士林官邸位於臺北市士林區福林路,早期屬日本佔領時代總督府園藝所用地,後來成為舊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正住處,也是臺北市第一座生態公園。如園藝館、新蘭亭、凱歌堂等等,都是十分具有特色的建築。官邸出口處有一座咖啡館,很多人都坐在咖啡館門口的露天吧區內休憩閒談,遠遠地我就看見了咖啡館的招牌,那是一張很大的黑白照片,照片上身穿婚紗的宋美齡和西裝革履的蔣介石含笑相依,這是1927年12月1日蔣介石與宋美齡在上海大華飯店舉行的世紀婚禮上的照片。
  • 揭開士林官邸的神秘面紗
    大客廳  士林官邸從一九九六年對外開放,但蔣介石夫婦居住的正館卻一直與外界隔絕,「總統府」花了一億多元新臺幣、歷時四年修復士林官邸正房,昨天起開放,民眾可一覽蔣介石執政時的居所。  邵銘煌指出,官邸除了是蔣家的家庭生活重心,也見證許多重大決策和中外名人,前美國副總統尼克森曾三度訪臺,前兩次都入住官邸二樓的客房。
  • 走進士林官邸正館「觸摸」蔣介石夫婦晚年生活
    中新社臺北1月2日電 題:走進士林官邸正館「觸摸」蔣介石夫婦晚年生活  中新社記者 關向東 黃少華  臺北士林官邸正館2日正式開放,公眾有機會「觸摸」蔣介石、宋美齡夫婦晚年生活的場域。  從1950年3月31日住進士林官邸,至蔣介石1975年4月5日辭世,蔣介石夫婦在此生活長達26年。
  • 臺北士林官邸正館正式開放
    1月2日,臺北士林官邸正館正式開放。圖為在用於訪客等候的穿堂牆上一側掛著幅蘭,上書「介石夫子七十有三誕辰 美齡 」;另一側亦是宋美齡手繪的荷、竹、牡丹和梅花。
  • 臺北士林官邸菊展 六大展區「談菊說愛」(圖)
    臺北士林官邸菊展 六大展區「談菊說愛」(圖) 2014-11-13 11:10:52圖:「中時電子報」    「約定展區」有一座以嫁接菊塑形而成的婚禮蛋糕,背景則是2枚結婚戒指。圖:「中時電子報」   中新網11月13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2014臺北士林官邸菊展15日開幕,配合2014年諧音「愛你一世」,主題定為「愛耀菊時」,6戶外展區與3室內展館都緊扣和「愛」有關的主題。
  • 臺灣「士林官邸菊展」開放 遊人如織
    11月14日,遊客在臺北市士林園藝所觀賞菊花展。當日,「2015士林菊花展」在臺北市士林園藝所開展,遊客將觀賞到大立菊、稀有保育類菊科大吳風草、臺灣原生菊、臺灣山菊等品種,展覽將持續至11月29日。新華社發(吳景騰 攝)據中評社報導 全臺規模最大、最有看頭的菊花盛會「士林官邸菊展」即日起到29日,開放免費參觀。
  • 士林官邸:沉澱在歲月中的浪漫與美
    「玫瑰花園種著夫人最喜歡的玫瑰,周圍則環抱著先生鍾愛的梅花」,臺北士林官邸志工楊涵雲介紹說,官邸現正力推2017年系列特展「牽手情」,主題是蔣介石宋美齡夫婦的愛情故事。
  • 城市公園-臺北士林官邸生態公園
    臺灣之行(六):走進臺北士林官邸生態公園在臺灣參訪工作期間,我和同事抽空前往這座城市公園,士林官邸位於臺北市士林區福林路,早期為蔣介石與宋美齡在臺灣影像故事-《城市公園-臺北士林官邸公園》(上圖:城市公園-臺北士林官邸公園)中西兩種風格同時聚合在一個地方,並沒有顯得突兀和怪異,卻有種別樣的美。從這裡可以看出蔣介石和宋美齡各自的喜好和風格。
  • 臺灣旅遊新景點:蔣介石士林官邸開放
    1月2日,臺北士林官邸正館正式開放。蔣介石夫婦從1950年3月31日住進士林官邸,至蔣介石1975年4月5日辭世,在此生活長達26年。圖為官邸正館一層用於家庭聚會的小客廳裡,壁爐上方懸掛著蔣介石母親王採玉太夫人的油畫遺像。
  • 「臺灣見聞」之臺北士林官邸「正館」,萌萌的蔣公紀念章
    捷運士林站的指示牌在臺灣旅行,一般不用擔心會迷路,這不,在臺北捷運士林站下車後,一出站臺就看見了這個路牌,我們的計劃就是這兩個地方,士林官邸和士林夜市。士林官邸公園導覽圖圖中最上方就是士林官邸。以往的戒備森嚴,讓社會大眾難以想像蔣家生活,今天廬山真面目掀開,原來士林官邸裡,也有與市井小民一樣的家庭和樂、感性溫馨一面。
  • 士林官邸:從戒備森嚴的禁區到詩情畫意的踏青聖地
    【解說】從日據時代的總督府園藝所用地,到蔣介石在臺灣25年的住所,再到臺北市第一座生態公園,士林官邸見證了臺北的歷史變遷。從當初戒備森嚴的禁區到如今詩情畫意的踏青聖地,這座官邸究竟記錄了哪些故事?近日,記者走進位於臺北士林區福林路的士林官邸探訪。  公園入口掩映在一片蔥蘢綠意中,門口寫著無煙公園,旁邊則是公園的平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