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小欣(化名)出生第二天就高熱、全身皮疹,輾轉廣深多家醫院求醫無果後,進了重症監護室。好在,經過深圳市兒童醫院風溼免疫團隊連續30天的大排查,病因終於找到:CDC42基因突變。經過精準抗炎靶向治療後,小欣康復良好,目前已擺脫生命危險,體重增長到9公斤左右。
這是國內發現的首例CDC42缺陷導致的自身炎症性疾病。針對該病例的研究成果於今年5月在國際免疫學聯合會(IUIS)出生免疫缺陷官方雜誌JOCI 發表。
新生兒患上「怪病」,連續發熱3個月住進ICU
去年6月20日,小欣在深圳福田一家醫院出生。一家人還沉浸在幸福中,不料出生第二天,他就開始出現高熱、全身充血性皮疹等症狀。該院醫生初步診斷,他患有新生兒敗血症,並積極給予了抗感染治療。10多天後,小欣的發熱症狀沒有任何緩解,病情反而惡化,出現了貧血、血小板減少、粒細胞減少等疾病進展表現。
經朋友介紹,小欣家人帶著他轉院來到廣州某醫院治療。之後的兩個多月,該院對小欣進行了詳細的檢查,並多次組織專家多學科會診,積極使用抗感染和支持治療。然而,小欣的發熱症狀一直沒有緩解。更令人揪心的是,他的病情進一步惡化,住進了重症監護病房。
去年9月中旬,經過三個月的抗生素治療毫無轉機,小欣已經危在旦夕:體重僅僅只有3公斤,甚至低於出生體重,全血細胞減少,持續高熱不退,炎症因子風暴進行性加重,餵養極其困難。
小欣家人抱著最後一絲希望,帶著他轉入深圳市兒童醫院治療。但是,要救孩子,首先就要儘快明確是什麼病。這成為一道難題。
30天內找出「怪病」病因,創下了一項國內紀錄
一場與死神搶人的「賽跑」開始了:3天內,該院風溼免疫團隊完成患兒病原學宏基因組檢測、炎症細胞因子譜和精細免疫功能檢測,徹底排除感染性疾病,果斷停用所有抗生素治療;15天內,基本排除所有已知450餘種出生免疫缺陷病。
經過醫院引進的醫療衛生「三名工程」趙曉東教授團隊和楊軍主任三次會診,一致確定疾病的自身炎症屬性,並大膽推測這可能是新型基因突變導致的一種全新的模式疾病。不久後,一個令人激動的消息傳來:相關團隊完成了家系測序數據的二次分析,發現了一個新型CDC42基因關鍵位點自發點突變。隨後,何庭豔博士完成了相關免疫功能學檢測,初步確定CDC42基因突變的致病性。也就是說,在短短30天內,該團隊完成了全部檢測,找到了病因。
與此同時,精準抗炎靶向治療很快展開。經過醫護團隊的精心治療,目前小欣已擺脫了生命危險,體重也增長到9公斤左右。一家人這才放下心來。
據深圳市兒童醫院風溼免疫科楊軍主任介紹,這是國內發現的首例CDC42缺陷導致的自身炎症性疾病。針對該病例的研究成果,在今年5月在國際免疫學聯合會(IUIS)出生免疫缺陷官方雜誌《JOCI》發表。此前,在去年10月,權威醫學雜誌JEM和JACI在全球首次報導了歐美8例CDC42缺陷的病例,其致病性基因突變位點與小欣的情況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