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盛偉 通訊員 段贇
衢州常山女嬰小燕子出生三個月,一出生就患上了發病率為十萬分之一的先天性皮膚缺失怪病,孩子雙下肢皮膚缺失,表皮脫落,毛細血管清晰可見。
今天(12月27日),常山縣人民醫院的主治醫生林華仙告訴錢江晚報記者,經過40多天的治療,孩子恢復狀況良好,下肢皮膚透明度已經減弱,現在皮膚就像常人皮膚破損癒合後的新肉芽組織。醫生稱,孩子已經出院,要想孩子徹底皮膚恢復正常,未來治療可能考慮植皮。
女嬰一出生下肢就沒有皮膚可見血管
今年9月21日,龍某夫婦愛情結晶女兒小燕子出生。看到小孩子的一瞬間龍某夫婦崩潰了:孩子雙下肢皮膚缺失,表皮脫落,毛細血管清晰可見。
常山縣人民醫院兒科醫生立即將嬰兒轉入兒科新生兒病房,兒科副主任林華仙醫生對患兒進行了全面細緻的檢查,「兩條腿像被剝去了皮膚一樣,顏色通紅,從大腿一直延伸到腳趾頭。」林華仙說,「血管都是裸露在外的,幸好沒有出血的情況。」
醫生會診後診斷為先天性皮膚缺損並可同時伴有多種異常症候群。
林華仙醫生稱,這種病例十分罕見,是與胎兒在母體宮內感染有關的一種先天性疾病,可能與子宮狹小,胎兒皮膚和羊膜粘連,胎盤血管栓塞,宮內感染或孕早期服用藥物,感染病毒有關,也可能與夫妻遺傳有關的一種先天性疾病。
孩子治療效果良好,未來治療考慮植皮
小燕子的病例在常山醫院頭一次遇到,常山縣人民醫院討論治療方案,首先選擇了換藥治療,如果換藥效果不理想,再考慮植皮。
剛出生小燕子才5斤4兩,主管醫生林華仙和護士們雖然每次給孩子清創換藥時都謹小慎微,動作輕柔,孩子還會哇哇大哭,見者無不心疼。
經過幾個月的治療,小燕子體重也達到了12斤,雙下肢先天缺失的皮膚逐漸重新生長,可以出院。
「現在皮膚就像我們皮膚破損癒合後的新肉芽組織,要想徹底恢復,目前看來只有植皮。」醫生稱。
林醫生查過相關資料:這種病自1767年首次報導距今已有200多年,全世界共報導先天性皮膚缺失約500例,發病率為十萬分之一,中國見數十例報導。
醫學界現有的結論是,該病大部分是因基因缺失而導致的,資料顯示死亡率達17.8%,可同時合併多種異常或畸形的罕見疾病。目前,尚無成熟的治療經驗可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