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一女嬰患罕見怪病,下肢皮膚缺失可見血管

2020-12-11 錢江晚報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盛偉 通訊員 段贇

衢州常山女嬰小燕子出生三個月,一出生就患上了發病率為十萬分之一的先天性皮膚缺失怪病,孩子雙下肢皮膚缺失,表皮脫落,毛細血管清晰可見。

今天(12月27日),常山縣人民醫院的主治醫生林華仙告訴錢江晚報記者,經過40多天的治療,孩子恢復狀況良好,下肢皮膚透明度已經減弱,現在皮膚就像常人皮膚破損癒合後的新肉芽組織。醫生稱,孩子已經出院,要想孩子徹底皮膚恢復正常,未來治療可能考慮植皮。

女嬰一出生下肢就沒有皮膚可見血管

今年9月21日,龍某夫婦愛情結晶女兒小燕子出生。看到小孩子的一瞬間龍某夫婦崩潰了:孩子雙下肢皮膚缺失,表皮脫落,毛細血管清晰可見。

常山縣人民醫院兒科醫生立即將嬰兒轉入兒科新生兒病房,兒科副主任林華仙醫生對患兒進行了全面細緻的檢查,「兩條腿像被剝去了皮膚一樣,顏色通紅,從大腿一直延伸到腳趾頭。」林華仙說,「血管都是裸露在外的,幸好沒有出血的情況。」

醫生會診後診斷為先天性皮膚缺損並可同時伴有多種異常症候群。

林華仙醫生稱,這種病例十分罕見,是與胎兒在母體宮內感染有關的一種先天性疾病,可能與子宮狹小,胎兒皮膚和羊膜粘連,胎盤血管栓塞,宮內感染或孕早期服用藥物,感染病毒有關,也可能與夫妻遺傳有關的一種先天性疾病。

孩子治療效果良好,未來治療考慮植皮

小燕子的病例在常山醫院頭一次遇到,常山縣人民醫院討論治療方案,首先選擇了換藥治療,如果換藥效果不理想,再考慮植皮。

剛出生小燕子才5斤4兩,主管醫生林華仙和護士們雖然每次給孩子清創換藥時都謹小慎微,動作輕柔,孩子還會哇哇大哭,見者無不心疼。

經過幾個月的治療,小燕子體重也達到了12斤,雙下肢先天缺失的皮膚逐漸重新生長,可以出院。

「現在皮膚就像我們皮膚破損癒合後的新肉芽組織,要想徹底恢復,目前看來只有植皮。」醫生稱。

林醫生查過相關資料:這種病自1767年首次報導距今已有200多年,全世界共報導先天性皮膚缺失約500例,發病率為十萬分之一,中國見數十例報導。

醫學界現有的結論是,該病大部分是因基因缺失而導致的,資料顯示死亡率達17.8%,可同時合併多種異常或畸形的罕見疾病。目前,尚無成熟的治療經驗可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女嬰罕見先天皮膚缺失 下肢雙手肌肉暴露在外(圖)
    原標題:罕見!女嬰先天皮膚缺失,鮮紅肌肉暴露在外,發病率僅為十萬分之一!醫生:黑龍江之前沒遇到過這樣的病例編者按: 最近,哈爾濱市第五醫院接收了一名特殊的小患者,孩子還沒滿月,她得的這種病,患病率只有十萬分之一,國內外都十分罕見,這也難住了省內不少大醫院的醫生。
  • 罕見!7個月女嬰患上「老年病」,多學科合力救治
    福建衛生報你和健康之間就差這一點關注出生僅7個月的女嬰卻患上了「老年病」嬰幼兒期患動脈瘤極為罕見的,必須儘早進行外科治療,避免二次出血危及生命,小童緊急轉入第九〇〇醫院神經外科繼續治療。導絲遊走於2毫米血管 填塞動脈瘤難題也隨之而來。首先,患兒動脈瘤位於大腦後動脈P2段,緊貼腦幹生命中樞,周圍組織結構重要,如要開顱手術,患兒頭圍小,血容量小,術中一旦動脈瘤破裂,可能出現術中大出血。
  • 合肥一女嬰患上罕見溶血病 出生30分鐘全身「大換血」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近日,安徽省婦幼保健院東區誕下一位女嬰患上罕見溶血病,出生半小時就進行了全身「大換血」。醫生通過實施外周動靜脈同步換血術後,現患兒轉危為安。據介紹,來自合肥的女嬰母親為稀有血型,寶寶出生僅30分鐘,全身皮膚蒼黃,肝脾腫大,生命危急。該院即刻啟動應急小組,對患兒進行急救。
  • 男孩患貓叫症候群 全球十大罕見怪病症 (組圖)
    原標題:男孩患貓叫症候群 全球十大罕見怪病症 (組圖)   從外觀看,該患兒頭部明顯偏小,走路時肢體並不協調,會診期間,患兒雖可以坐定,但表現的有些煩躁,不時會發出含糊不清的聲音。這名患兒是上海人,出生後42天檢查時被發現面部異常、餵養困難,伴有害怕聲音、光、陌生人的現象。
  • 患怪病手腳像樹根 全家患遺傳病如樹人
    患怪病手腳像樹根,網絡配圖 患怪病手腳像樹根,全家患遺傳病如樹人。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9日報導,一個孟加拉家庭中,父親、叔叔和兒子均患上罕見的遺傳皮膚病——疣狀表皮發育不良,成為世界上首個「樹人」家庭。在此之前,全世界僅發現三例疣狀表皮發育不良症病例。 在「樹人」家庭之前,孟加拉還有一位名為阿卜杜勒·巴詹達爾26歲男子患有「疣狀表皮發育不良」,四肢長滿樹根一樣的疣,多年來備受困擾。
  • 女嬰患罕見皮膚病 面部天生有「蝙蝠俠面具」
    (原標題:女嬰患罕見皮膚病 面部天生有「蝙蝠俠面具」) 原標題:美女嬰患罕見皮膚病
  • 4歲男孩患怪病 每天需在藍光床上接受治療 盤點世界十大恐怖怪病
    近日一則4歲男孩患怪病的新聞引發關注。Ismail Ali 今年4歲,他是目前世界上僅有的100個患了克裡格勒-納賈爾症候群的人,也稱為「終身黃疸」。他的身體缺少一種酶,導致過度分解血紅細胞,毒素積聚在他的心臟會讓他有生命危險。
  • 常山江,罕見的「宋詩之河」
    作為千裡錢塘江源頭重要節點,百裡常山江在常山建縣1800年的悠久歷史長河中,也有著深厚的人文底蘊和自身獨特的文化魅力。尤其是在宋代,常山縣迎來歷史上最輝煌的文化高峰期。據不完全統計,常山宋詩目前搜集到的已有近1000首。常山江上閃耀著燦若星辰的宋代名人足跡和動人詩句,在以「唐詩之路」著稱的千裡錢塘江上可謂獨樹一幟,堪稱是一條文化史上罕見的「宋詩之河」。
  • 泰國女孩患神秘怪病 頭痛時眼鼻耳和皮膚都流血
    &nbsp&nbsp&nbsp&nbsp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泰國一名叫Phakamad的女孩患上了一種神秘的怪病,每次頭痛時,她的眼睛、鼻子、耳朵和皮膚上都會流血。
  • 15歲少女患怪病背部長包塊 脊柱扭成麻花狀(圖)
    15歲少女患怪病脊柱扭成「麻花」   本報訊(記者 黎奎)萬州區一名15歲女孩,3年前患上罕見的怪病,胸腰椎脊柱嚴重變形呈「S」型。由於家庭貧困,一直沒有得到救治。前日,由於病情嚴重,渝寧兩地專家為其實施了一期手術。
  • 男童患怪病,走路搖晃似醉漢,當心吉蘭巴雷症候群
    楚天都市報1月17日訊(記者陳媛 通訊員 薛源)走路搖搖晃晃,就像醉漢喝醉酒似的,隨後出現雙下肢疼痛無力,無法動彈。近日,荊門8歲男孩小越(化名)患上怪病,跑多家醫院求醫,始終無法診斷病情,家人趕緊將他送到武漢兒童醫院神經內科,經檢查,他竟患上了一種被稱為「吉蘭—巴雷症候群」,這是一種急性炎症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變,經治療,目前已順利出院。
  • 女子口吐黑蟲 患怪病口吐蟲子1次近10條很恐怖
    女子口吐黑蟲 患怪病口吐蟲子1次近10條很恐怖時間:2015-09-19 07:31   來源:股城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女子患怪病口吐黑蟲 原標題:女子口吐黑蟲 患怪病口吐蟲子1次近10條很恐怖 怪事年年有,竟然有女子口吐黑蟲,實在恐怖。
  • 美一男患怪病 對任何食物過敏靠餵食管維生(圖)
    美一男患怪病 對任何食物過敏靠餵食管維生(圖) 2015-08-04 08:44:54  韋斯克說,他甚至不能把食物放進嘴裡嘗一嘗。這使他很難受,因為他還記得食物的色香味,但這種想吃不能吃的感覺,令他非常痛苦。  據悉,四年內無法進食固體食物的韋斯克,幼時在家裡用餐開始感到不舒服。他母親說,在四個兒子中排行老三的韋斯克,從小到大常會覺得噁心,偶爾還會感到肌肉和骨頭疼痛。  韋斯克後來還有胃部痙攣的症狀。
  • 盤點那些讓人匪夷所思的怪病
    英國男孩患怪病無法停止微笑可能永遠不會說話埃利奧特因為患上一種怪病永遠無法停止微笑。分別為42歲和39歲的麥可·克拉克和馬修·克拉克患上腦白質病一種罕見的基因失調病症。馬修現在每天都花幾小時玩玩具火車,兩兄弟最愛看《哈利·波特》和迪斯尼動畫。有時他們會逗對方笑,但大部分時間都無精打採。腦白質病是基因失調引發的,會影響中央大腦系統,破壞保護神經細胞的髓磷脂膜,發病率是30億分之一。
  • 漳州女嬰患罕見病被裝旅行袋遺棄 市民捐款求領養
    打開袋子,是一個女嬰,她呼吸微弱、面色蒼白、口吐白沫,找不到任何關於她和父母的身份信息,經醫生檢查,她出生30天左右,患的是罕見的皮爾羅賓症候群,也就是下顎畸形。  女嬰柔弱的哭聲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大家主動為女嬰捐款,還有人提出希望領養。但女嬰現在的病情還不穩定,仍在漳州市醫院隔離治療。
  • 180斤小胖娃患罕見怪病 一天能吃20多個漢堡
    原標題  患罕見病娃吃不停"長大想找不停吃東西的工作"這位名叫小健的同學,會在看門大叔稍不注意時,飛快「閃」出校門,然後「失蹤」一兩天。在他「失蹤」期間,學校、家長、民警都會到處尋找。小健為什麼喜歡玩「失蹤」?因為他患有「小胖威利症」,每天腦子裡基本上只有一個想法——「我要吃東西」。
  • 廣州19歲女孩患世界罕見的怪病,經歷14次手術
    「2005年因雙下肢不等長在北京先後做了2次手術,2006年因扁桃體腫大切除術做了1次切除手術,2010年、2012年和2014年因左耳骨纖維瘤切除術和左耳竇道閉鎖脂肪填充共做了3次手術,2016年在山東確診『普羅特斯症候群』後做了2次手術......」龐向成一一細數著女兒龐世琳大大小小的手術,女兒手術的時間和手術的部位他都記得很清楚
  • 介紹一例罕見形態的肺上皮樣血管內皮瘤
    在這個區域這些梭形細胞有侵犯周圍支氣管上皮的趨勢,於是猜測這可能是腫瘤性病變,具有一定侵襲性,為了驗證這一想法,我們做了一些免疫組化來驗證。免疫組化免疫組化結果:我們做了上皮指標(CK7、Cam5.2、TTF-1等)、間葉源性和軟組織的指標(Vim、ERG、CD34、S-100等),結果:標記上皮的指標(CKpan、CK7、TTF-1)均呈陽性反應,而在肺泡間隔浸潤的短梭形/卵圓形細胞血管源性指標
  • 女子宮頸癌術後下肢成「象腿」 湘雅專家創新術式擊退淋巴水腫
    年近五旬的劉蓮(化名)患了一種「怪病」,右下肢與常人一樣,而左下肢則跟大象的腿一般粗(如下圖)。經醫院診斷,她患的是一種叫做左下肢淋巴水腫(俗稱「象皮腫」)的疾病。▲患者入院檢查時的左腿近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手顯微外科唐舉玉教授團隊,為該左下肢嚴重淋巴水腫的患者成功實施了吻合血管的頜下淋巴結皮瓣移植手術
  • 蘇州一市民患上罕見「雷諾氏症候群」四肢青紫色
    經過專家診斷,該患者的病情由雷諾氏症候群引起,非常罕見,這是一種血管痙攣性疾病,給心臟急診介入手術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幸運的是,術後1小時,患者右上肢血管內的導管被順利拔出,終於挽回了生命。「快!給張孝忠主任打電話……」醫生用顫抖的聲音說著。醫院心臟中心主任張孝忠緊急趕到急診室,查看患者後,果斷決定:「啟動導管室,立即急診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