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
患者男性,49歲,職業:公務員,2月無明顯誘因出現咳嗽伴痰中帶血,偶伴胸悶,抗感染治療後症狀減輕。
影像學檢查
CT檢查
左下肺多發斑片模糊影,左側少量胸腔積液。
CT引導下肺穿刺
HE表現
鏡下可以看到原有的肺泡結構,只是細胞似乎變得密集,肺泡上皮細胞存在,間質中細胞明顯增多,這些細胞是什麼呢?接下來再仔細看一下其他區域
其他區域
在這個區域這些梭形細胞有侵犯周圍支氣管上皮的趨勢,於是猜測這可能是腫瘤性病變,具有一定侵襲性,為了驗證這一想法,我們做了一些免疫組化來驗證。
免疫組化
免疫組化結果:我們做了上皮指標(CK7、Cam5.2、TTF-1等)、間葉源性和軟組織的指標(Vim、ERG、CD34、S-100等),結果:標記上皮的指標(CKpan、CK7、TTF-1)均呈陽性反應,而在肺泡間隔浸潤的短梭形/卵圓形細胞血管源性指標(CD34、CD31、F8、ERG)均為陽性。
FISH檢測
為了證實我們心中猜想的結果,做了螢光原位雜交檢測CAMTA1
結果:10%基因出現分離、單紅、單綠信號,傾向陽性。
最終診斷:
(CT引導下肺穿刺)穿刺肺組織鏡下肺泡間隔增寬,肺泡間隔內短梭形/卵圓形細胞瀰漫增生,結合免疫組化和基因檢測結果,符合上皮樣血管內皮瘤。
總結:
上皮樣血管內皮瘤是一種屬於血管源性腫瘤,具有上皮樣組織細胞形態,發生在肺罕見。
典型形態:內皮細胞排列成巢狀和索狀,偶可見梭形細胞,邊界尚清,結節中央瘤細胞稀少、周邊瘤細胞較豐富,襯附於結節表面,腫瘤凸向肺泡腔,細支氣管或脈管內「鑄型」填充生長。
本例形態不典型,腫瘤細胞沿肺泡間隔生長,形態比較罕見,在平時診斷中需要注意,防止誤診漏診。
以下是文獻報導典型肺上皮樣血管內皮瘤形態,可見原始血管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