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一線(vodjk.com)訊:近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應用3D列印技術輔助大血管介入操作,成功治癒一例合併罕見先天變異的胸主動脈瘤患者。
據了解,71歲男性患者經該院祿韶英主任醫師確診為罕見的胸主動脈Kommerell憩室(科梅內爾憩室)。入院前,由於胸片顯示患者的縱隔增寬,曾疑為主動脈夾層形成,到達醫院時,血壓,230/100mmHg;脈搏,116次/分;呼吸,30次/分;聽診雙肺為管狀呼吸音和哮鳴音。胸部CT掃描顯示其為右位2型主動脈弓,右鎖骨下動脈、右頸總動脈和左椎動脈分別從主動脈弓上發出,左鎖骨下動脈易位到右側;患者的胸主動脈存在瘤樣擴張,主動脈弓有附壁血栓,動脈瘤已使氣管-支氣管和食管出現了壓痕。
Kommerell憩室是胚胎後期由左側第四動脈弓殘餘組織所形成的一種極為罕見的血管畸形,主要表現為胸主動脈瘤形成,合併異常鎖骨下動脈起始部的擴張。Kommerell憩室也常常表現為輕微的吞咽困難,胸部疼痛,呼吸不暢,或因解剖原因所致的周圍結構受壓等。此外,這種血管異常還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後果,如主動脈夾層形成或主動脈破裂等。
該患者以粗糙的哮鳴音為主要表現,這在Kommerell憩室患者中並不常見。血管外科在劉建林主任帶領下立即組織全科討論病情,決定採取3D列印體外模擬輔助介入治療為主,聯合右側頸動脈、鎖骨下動脈人工血管轉流輔助的手術方案。麻醉科、呼吸科專家會診認為患者通氣功能障礙為氣道外壓導致,不影響全麻插管手術。
經過精心準備和協調,該院3D列印中心連夜加班列印出了患者主動脈及附屬大血管模型,介入手術室全力配合,麻醉科派出申新主任帶隊的精幹團隊,手術由祿韶英教授主刀,青年骨幹蔡惠、王吉昌等醫師配合,馮駿主任醫師負責影像定位和術程監控。手術團隊克服解剖變異、空間狹小的障礙順利完成了右頸動脈到右鎖骨下動脈的人工血管轉流手術。並依據3D模型演練程序,簡化手術步驟,在陡峭的2型主動脈弓精準釋放腹膜支架成功隔絕胸主動脈瘤,再次造影證實支架精確定位,並成功保留了左鎖骨下和左椎動脈。
術後,在血管外科醫護人員的精心呵護下,患者順利康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