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胸主動脈科梅內爾憩室患者獲手術治癒

2020-12-22 健康一線視頻網

健康一線(vodjk.com)訊:近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應用3D列印技術輔助大血管介入操作,成功治癒一例合併罕見先天變異的胸主動脈瘤患者。

據了解,71歲男性患者經該院祿韶英主任醫師確診為罕見的胸主動脈Kommerell憩室(科梅內爾憩室)。入院前,由於胸片顯示患者的縱隔增寬,曾疑為主動脈夾層形成,到達醫院時,血壓,230/100mmHg;脈搏,116次/分;呼吸,30次/分;聽診雙肺為管狀呼吸音和哮鳴音。胸部CT掃描顯示其為右位2型主動脈弓,右鎖骨下動脈、右頸總動脈和左椎動脈分別從主動脈弓上發出,左鎖骨下動脈易位到右側;患者的胸主動脈存在瘤樣擴張,主動脈弓有附壁血栓,動脈瘤已使氣管-支氣管和食管出現了壓痕。

Kommerell憩室是胚胎後期由左側第四動脈弓殘餘組織所形成的一種極為罕見的血管畸形,主要表現為胸主動脈瘤形成,合併異常鎖骨下動脈起始部的擴張。Kommerell憩室也常常表現為輕微的吞咽困難,胸部疼痛,呼吸不暢,或因解剖原因所致的周圍結構受壓等。此外,這種血管異常還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後果,如主動脈夾層形成或主動脈破裂等。

該患者以粗糙的哮鳴音為主要表現,這在Kommerell憩室患者中並不常見。血管外科在劉建林主任帶領下立即組織全科討論病情,決定採取3D列印體外模擬輔助介入治療為主,聯合右側頸動脈、鎖骨下動脈人工血管轉流輔助的手術方案。麻醉科、呼吸科專家會診認為患者通氣功能障礙為氣道外壓導致,不影響全麻插管手術。

經過精心準備和協調,該院3D列印中心連夜加班列印出了患者主動脈及附屬大血管模型,介入手術室全力配合,麻醉科派出申新主任帶隊的精幹團隊,手術由祿韶英教授主刀,青年骨幹蔡惠、王吉昌等醫師配合,馮駿主任醫師負責影像定位和術程監控。手術團隊克服解剖變異、空間狹小的障礙順利完成了右頸動脈到右鎖骨下動脈的人工血管轉流手術。並依據3D模型演練程序,簡化手術步驟,在陡峭的2型主動脈弓精準釋放腹膜支架成功隔絕胸主動脈瘤,再次造影證實支架精確定位,並成功保留了左鎖骨下和左椎動脈。

術後,在血管外科醫護人員的精心呵護下,患者順利康復出院。

相關焦點

  • 3D列印導航手術!中山醫院成功治癒先天性胸主動脈瘤患者
    原標題: 3D列印導航手術!滬中山醫院成功治癒先天性胸主動脈瘤患者院方供圖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外科應用3D列印技術輔助外科手術,成功治癒一例罕見的先天性複雜變異胸主動脈瘤。患者今天康復出院。  42歲的伍先生一年前開始反覆出現活動後的胸悶胸痛。
  • 中國醫大一院多學科合作完成首例俯臥位下胸主動脈修復術
    原來,2015年患者在國外打工時,從樓梯上摔下導致胸椎骨折,在韓國當地醫院進行了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用螺釘將患者的胸椎進行內固定。此次患者遭遇車禍,猛烈的撞擊導致了固定胸椎的螺釘刺破了他的胸主動脈,造成血胸,危及生命。
  • 魚骨劃破胸主動脈,老人反覆嘔血4個月仍保命
    實則不然,在人體食管中有一處貼近胸主動脈的地方,而胸主動脈是人體內最靠近心臟、內徑最粗、壓力最大的血管,如若魚刺等尖利物品穿破食管壁扎進胸主動脈,最終導致胸主動脈破裂,後果不堪設想。近日,76歲的老人劉江(化名)因嘔血4個月在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確診。
  • 命大丨魚骨劃破胸主動脈 老人反覆嘔血4個月
    實則不然,在人體食管中有一處貼近胸主動脈的地方,而胸主動脈是人體內最靠近心臟、內徑最粗、壓力最大的血管,如若魚刺等尖利物品穿破食管壁扎進胸主動脈,最終導致胸主動脈破裂,後果不堪設想。近日,76歲的老人劉江(化名)因嘔血4個月在我院確診。經醫生仔細檢查後發現,原來導致老人反覆嘔血的原因是老人4個月前卡入食道的魚骨劃穿了食道主動脈,診斷明確後,專家團隊行介入修補術,老人嘔血的症狀消失了。
  • 心室憩室
    2.1958年心室憩室認為是Cantrell症候群的表現之一。Cantrell症候群包括臍上腹壁中線缺損,胸骨下部缺損或裂開,橫膈前部缺損,心包部分缺損,心內或心臟大血管畸形。3.心室憩室70%伴有其他畸形,30%患者無心臟畸形,稱為孤立性心臟憩室。4.心室憩室是一種非常罕見的先天性心臟畸形,患者不一定有明確的臨床症狀,往往是偶然發現。
  • 闌尾炎手術後依舊反覆腹痛 32歲男子診斷為梅克爾憩室
    經過檢查發現,吳先生所患的是比較少見的梅克爾憩室,在很多情況下被誤診為闌尾炎,行手術治療後依然存在臨床症狀。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普外科郭元平介紹,梅克爾憩室是末端迴腸壁上的和手指一般大小的突出物,是一種先天性疾病,由於胚胎期卵黃腸管部分未閉而形成的一種先天性腸管畸形,在人群中的發病率很低,只有極少部分人會出現各種併發症。
  • 「POEM+STESD」治療賁門失弛緩及食管多發憩室手術...
    在中山醫院,周平紅教授詳細閱讀患者術前各項檢查報告,發現食管下端呈「鳥嘴樣」改變,同時上端分別緊接一個「鴨梨」和「花生」大小的憩室,結合食管測壓報告和患者病史,周教授表示龔先生「賁門失弛緩合併食管多發憩室」診斷確立。由於食管下段肌群持續緊縮,蓄積的食物被迫推向龔先生多發的憩室,加重憩室的擴張,食管及憩室內食物反流,造成了龔先生多年哽咽和反嘔。
  • 極其罕見病例!福建寧德成功救治一例腹主動脈旁異位妊娠患者
    近日,福建省寧德市一位40歲腹主動脈旁異位妊娠的罕見病患者雨芬(化名),在寧德師範學院附屬寧德市醫院成功接受病灶切除手術,於12月8日康復出院。根據檢索近五年的國內外文獻資料發現,截止目前,全世界僅有10多例有關腹膜後異位妊娠病例的相關文章及報導。
  • 附屬市一醫院多學科合作為一馬凡氏症候群患者行胸腹主動脈聯合...
    10小時連續手術時間、50釐米手術切口、8個血管吻合口、7根分支人工血管供應腹腔臟器、共輸注2000毫升血液……在這一連串數字背後,是一場驚心動魄的多學科合作大手術。
  • Simbionix創新型患者專用模擬器獲美國同類產品首個專利
    Simbionix 創新型患者專用模擬器 ROcedure Rehearsal Studiotrade; 獲美國同類產品首個專利克利夫蘭2013年4月7日電 /美通社/ -- 全球領先的醫療教育與模擬培訓服務供應商 Simbionix USA
  • 精選病例罕見「宮外孕」患者出院了
    原標題:精選病例罕見「宮外孕」患者出院了□特約記者 鄭藝姝 通訊員 陳麗芳近日,福建省一位40歲腹主動脈旁異位妊娠的罕見病患者在寧德師範學院附屬寧德市醫院成功接受病灶切除手術,現已康復出院。11月中旬,患者發現自己例假異常,檢查結果顯示,患者已「懷孕」,但子宮內外卻未見妊娠囊。不久後,患者開始出現右側腰部突發明顯疼痛,經臥床休息無法改善,被緊急送至寧德市醫院的急診科,之後又轉入婦科就診。超聲科值班醫生楊柳芳在床邊B超檢查中,並未在患者子宮內和附近找到妊娠囊。
  • 子宮疤痕憩室讓剖腹產後月經不斷
    尤其是剖腹產後出現月經淋漓不盡,這多半是子宮疤痕憩室惹的禍。一、什麼是子宮疤痕憩室?子宮疤痕憩室,又稱子宮切口疤痕缺損。形象一點說,就是剖宮產後子宮切口未正常癒合,子宮疤痕處的肌層缺損、變薄而凹陷,形成一隱窩、小洞洞,經期會在這些小洞裡留有內膜和月經血,出現經血淋漓、經期延長,伴或不伴盆腔疼痛的臨床表現。二、子宮疤痕憩室是剖宮產手術沒做好嗎?
  • 消化道憩室無症狀?你可千萬不要小瞧了它
    食管憩室多為無症狀性憩室,較嚴重者可出現吞咽困難或反流,憩室在內鏡下多表現黏膜充血和糜爛,其內可見食物和分泌物的殘留。無症狀或症狀較輕者無需治療或僅需內科治療,對於有嚴重症狀的食管憩室一般需外科手術治療。
  • 子宮瘢痕憩室-小缺損,大問題
    瘢痕憩室的形成 與多次剖宮產有關,與傷口縫線種類有關,與子宮內膜異位到剖宮產切口有關,也與術後出現感染,患者個人癒合能力都有關係。三、子宮瘢痕憩室引起的症狀1、月經不調,每次來月經時,經血在凹陷處不容易排出來,積在這裡,所以會導致月經拖拖拉拉不乾淨,或者月經間期點滴出血。
  • 子宮疤痕憩室切口選擇與縫合的 2 點思考
    為什麼會切口癒合不良,是醫生手術問題,還是患者體質問題? 我覺得更多的是手術問題,拋開肥胖、糖尿病這些本身可能導致身體任何一個部位切口癒合不良的因素,子宮切口位置的選擇,縫合方式的選擇,縫線的選擇,這些選擇的不當應該是導致一些患者出現切口癒合不良的主要因素。
  • 「信息時報」十多年來只能進食流質食物 專家量身定製手術方案解除...
    原來,他患上的是罕見病賁門失弛緩症同時合併食管巨大憩室,給他的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身心痛苦。近日,中山一院內鏡中心副主任王錦輝教授為其量身定製手術方案,目前,患者術後各項指標明顯改善,終於可以和常人一樣正常飲食,過上了正常生活。
  • 什麼是小腸憩室
    什麼是小腸憩室
  • 動脈導管未閉的最佳手術時間
    動脈導管未閉最佳手術時間是何時?據上海遠大心胸醫院胸腔鏡中心主任程雲閣介紹,成人應儘早開始,以免造成肺動脈高壓,加大手術難度甚至失去手術機會。嬰幼兒無論有無動脈導管未閉症狀均可考慮進行動脈導管未閉手術。
  • 哽咽反嘔患者一餐吃數小時,中山醫院做了這個手術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近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為一名患者進行了「PEOOEM+STESD」治療賁門失弛緩及食管多發憩室手術,為世界首例該類手術。 9月21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山醫院獲悉,來自香港的龔先生患有進食梗咽多年,夜間燒心反流不能平躺,病情反覆,遷延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