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認為魚刺卡喉是小事,吞口飯、喝點醋就可以解決了。實則不然,在人體食管中有一處貼近胸主動脈的地方,而胸主動脈是人體內最靠近心臟、內徑最粗、壓力最大的血管,如若魚刺等尖利物品穿破食管壁扎進胸主動脈,最終導致胸主動脈破裂,後果不堪設想。近日,76歲的老人劉江(化名)因嘔血4個月在我院確診。經醫生仔細檢查後發現,原來導致老人反覆嘔血的原因是老人4個月前卡入食道的魚骨劃穿了食道主動脈,診斷明確後,專家團隊行介入修補術,老人嘔血的症狀消失了。
老人反覆嘔血4個月
原是魚骨劃破食道主動脈
76歲的嶽陽患者劉江(化名)老人平日身體還算康健,突然出現發熱,並且反覆嘔血症狀後在當地醫院診斷為「上消化道出血、重度貧血、肺部感染、冠心病、低蛋白血症」,後又查出結核,因病情複雜轉入我院結核病診療中心治療。
入院時,醫生了解到,老人從7月起已經出現嘔血症狀,至入院時已反覆嘔血4月餘,血紅蛋白只有5g/L(正常男性應該為12-16g/L),加上合併有其他基礎疾病,導致老人身體不堪重負。醫生對症為老人進行止嘔、止血及抗結核治療,並為老人查胸部增強CT,發現他的降主動脈附近有個3-4cm的腫塊,靠近食道下段胃黏膜裂口,此時已形成包裹假性動脈瘤,裂口滲出的血液不多。「外傷性主動脈食管瘻」!經過該院普外科專家會診,對比分析,認為老人反覆嘔血的「罪魁禍首」就是這個。而追問老人發病前的生活史,確實有吃魚和魚骨卡喉的經歷。至此,老人反覆嘔血4個月的謎題終於解開。
胸主動脈破裂致死率高
堅持4個月已屬奇蹟
誤吞魚骨、雞骨等尖銳物體,其中最嚴重的一種可能就是刺破食道,並進一步損傷主動脈,原因是食道和主動脈解剖位置相鄰。劃破食道及胸主動脈,如果造成大出血,需要急診手術,死亡率很高。「臨床上見,大多數患者劃破食道,損傷主動脈後,嘔血十幾個小時就有可能死亡,該患者能堅持4個月真是奇蹟!」普外科主任、主任醫師白劍表示,患者被魚骨劃破食道主動脈後,雖然出現了大出血繼而嘔血,但是卻相當幸運,食道主動脈瘻出血口慢慢凝固形成了包裹假性動脈瘤,這也是老人能堅持4個月的原因。
然而幸運也伴隨危機!「假性動脈瘤外只有一層薄薄的膜包裹,隨時可能破裂大出血,發生循環衰竭而亡,一旦形成這種嚴重的後果,醫生也束手無策。」普外科主任、主任醫師白劍表示,要挽救老人,需手術治療。不過傳統手術風險大、費用高而且併發症多,家屬對此猶豫不決,考慮到預後和費用,決定讓老人保守治療。
仁心仁術
醫生介入修補巧止血
雖然家屬已經作出決定,但醫院結核科和普外科的醫護人員都知道,保守治療對老人來說無疑是「定時炸彈」,他們比較了老人在外院的CT和現在的CT,食道旁假性動脈瘤呈進行性增大趨勢,繼續發展破裂致循環衰竭甚至死亡是隨時可能發生的事情。他們再次請介入科專家會診,微創 「胸主動脈瘤覆膜支架腔內修復術」是可行的治療方案。醫生立即與家屬進行溝通,告知老人病情保守治療的嚴重性,最終患者及家屬同意手術。
我院介入醫學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劉詩義為主的介入團隊,巧妙利用了「人體血管自然腔道置入導絲實施腔內修補網」,為劉江老人實施了胸主動脈瘤覆膜支架腔內修復術,既保證了患者全身的血流通暢,修補了食道破洞,同時也解決了破裂的「炸彈」動脈瘤。手術很成功,徹底避免了主動脈瘤破裂風險。患者術後,即轉回普通病房進一步康復治療。
魚刺卡喉要當心
醫生建議這樣處理
「很多市民誤認為魚刺卡住是小事情,不會致命。其實魚刺尖銳,不及時處理容易刺破食管,導致咽部、縱隔感染,縱隔膿腫形成,大血管損傷從而危及生命。如果被魚刺刺傷,食管較大的穿孔可早期出現胸痛發熱等症狀,但有些細小的穿孔早期一般沒有症狀,容易被忽視,隨著患者的進食,食物和唾液會通過穿孔積聚在食管周圍導致更加嚴重的感染及膿腫形成。」劉詩義主任介紹道。
劉主任表示:「很多人在被魚刺卡住之後會試圖用吃飯菜、吃饅頭、喝醋等方法解決問題,這很容易讓魚刺扎得更深,後續的處理會變得更加麻煩。」劉主任提醒市民,「吃東西一定要細嚼慢咽,遇到有刺的食物要多當心,尤其是老人和小孩要注意,遇到異物卡住千萬不要「拖」,或是迷信「土方法」,一定要去醫院及時治療。
供稿丨介入室
編輯丨陳穎
審核丨李晶
【來源:長沙市中心e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