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柏老師為大家帶來導演系解析·下篇。
上次我們的文章簡要分析了導演系的前兩次考試的,奪命100題和複試。這個解析是我們的真題真人考試總結之後的結果哦~感興趣的同學們一定不要錯過了!!
校考的時間越來越近啦,最近很多同學給柏老師留言問詢關於校考的問題,時間緊迫,大家一定要趕緊決定好自己的志願學校,然後針對性的進行複習和練習,否則就會浪費時間!!
進入正題~
三試,美術(攝影)、音樂分析,大家看起來似乎很專業的樣子,其實也不然。
並不是讓你如同美術生、學過樂理的孩子一樣,去解析它的專業技法。更多的是,看你的聯想能力和想像能力,看你對於平面造型和音樂的敏感能力。大家都知道,好的構圖和好的音樂是能為電影加分的,這個是導演必備的專業素養,而這個考試就是看學生是否有這種素養:能否根據現有的平面二維的造型進行想像和聯想。
一般來說,或許會拿美術作品、攝影作品,讓你看圖講一個故事,你覺得這裡面的畫面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也未必會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或許是一個場景,或許是讓你感覺裡面的人物會有一個怎麼樣的家庭和生活? 說白了,就是看圖講故事,你覺得這個人是個什麼樣的人?他難過還是悲傷?他今天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他這樣?其實有點類似於我們說的給這個人物寫小傳的感覺。
這是一種情緒記憶的調動,同學們的回答儘量要有畫面感,讓人設身處地的去體會你所說的場景。 用講故事的方法去闡述你從圖裡面感受到的人物狀態或者是人物的故事,你可以編一個小情節去給這個你感受到人物進行描繪,會顯得更真實,也能夠突出你講故事的能力。
音樂分析也是這樣,或許會放一段音樂,讓你根據這段音樂說一個故事。和上面一樣,根據自己的情緒說一個場景或者是一個小故事,儘量簡短,但是也要注重語言的畫面感。
這個考試的內容會靈活多變,其實這個練習,柏老師有的時候也會給我自己的學生做,音樂編故事或者是圖片編故事,鍛鍊自己表達能力的同時也是鍛鍊編故事的能力,這個自己在家就能完成,感興趣的同學不妨自己在家裡可以練習練習哦。
四試,可能會涉及到寫故事、寫敘事散文,這個就要看同學們文筆上的積累和故事的儲備能力。 可以讓老師幫助著你準備一兩個你寫好的故事,記下來然後套用。這個故事模板一定要盡心打磨,自己也要爛熟於心。北電這幾年寫散文比較多,自己先想好一個比較好的故事,然後熟悉好,用散文的方式稍作更改就好。
這個筆頭上的功夫其實沒有特別的捷徑可以走,所謂的方法基本上同學們都清楚。但是要尤為注意的是,這個故事裡一定要有真情實感。在注意鋪排故事線、做故事的轉折的時候,一定不要忘了人物。這也是寫散文的原因,人物的血肉塑造才會使故事更加動人,所以建議同學們將重心放在人物身上,去填充人物細節,做人物觀察。好的人物會讓故事出彩。
然後還會有面試的環節,這個會放一個短片,然後最多看兩遍。老師提問,同學回答。這個就是考察視聽語言的積累,同學們在準備的時候,除了看經典電影、多寫影評之外,也要適當的關注國際上的一些短片,然後看時下的新電影,不要過分沉迷於大師電影裡面。
面試的時候講視聽語言,不像影評上寫東西,所以要求同學們語言一定要精煉,有些說得很好的同學但是講的時間太長了,反而會讓老師感到疲勞。不要複述情節!!只說最關鍵的點!這個和影評是一樣的。切記不要因為緊張衝動而快速舉手,而是要組織好語言再回答。
表演則是9-10人一小組抽題表演一個多人小品,故事和人物角色都是自己安排,這個則是考驗團體組織能力。 會抽題,然後大家自己組織故事,自己決定安插什麼角色和人物,基本上完全自由自主的。老師只會在團隊完全進行不下去的時候幫忙,但是只是提點幾句,不會插手學生的個人意志。
許多培訓班或許會忽視表演的培訓,其實有表演能力和表演思維十分的重要,考察了反應力和快速編故事的能力,如何在一個空曠的舞臺上,人為的創造空間,讓人快速明白我們建立的人物關係,如何在不搶別人戲的情況下讓自己突出出來,這都是需要鍛鍊的。表演的訓練,也能幫助同學們有故事的思維,對於故事寫作也有助益。
所以特別是在準備校考的同學們,特別是要考導演專業的同學們,要注意留出一部分的時間來演練幾次即興小品,心裡對如何表演要有底。但是也不用過分緊張,或者是搶戲,或者是覺得一定要演主角才能過。其實都不是,搶戲的話會讓整個團隊失衡,這樣子誰也過不了;每年演配角拿到合格證的大而有之,不必過分強求自己演主角,演自己合適的角色,把自己的這個角色魅力發揮到最大,你就肯定沒有問題。
以上就是導演系的專業解析啦!!特別要強調的是,幾年來,雖然導演系都是四次考試,但是每一次考試的順序還是會有微小的變化,但是主要的科目都是這幾樣。所以同學們在準備的時候,還是務必以招生簡章為主。
所謂的方法都是人想出來的,有些同學還是很緊張依舊不知道怎麼找方法去應對這幾樣考試。柏老師這裡要說,不必過於慌張,按照這幾樣內容先去準備,考場上瞬息萬變,一定會有你意想不到的問題,也會有你意想不到的事件發生,以不變應萬變。我們學習編導,不是簡單的在學習解題的法則,而是厚積薄發,提高我們的素養,如果只是抱著解題的心態去面對校考,反而會讓自己陷入驚慌的狀態。
祝大家校考順利!!!
本文首發於柏自立老師的知乎(@柏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