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Adreamer團隊原創,最後有彩蛋!
田壯壯?徐皓峰?王紅衛?章明?喬梁?你想做誰的學生?
北京電影學院故事片方向長年穩居北京電影學院考研 報考人數最多 最難錄取 的研究方向(嗯,沒有之一,具體數據在文末的表格裡面),每年都有400-500名左右的考生報考,但是最後錄取的人數只有10個左右,每年向我們bfadreamers團隊諮詢最多的也是導演系故事片方向。 導演系故事片方向雖然看上去遙不可及,但也不是天上的星星,摘不下來。 bfadreamers團隊的導演系師兄師姐們結合自己的經驗以及複習歷程,將複習的獨門絕技匯總於此篇,希望能夠幫到更多有著導演夢想的學弟學妹們(雖然這篇是針對導演系故事片方向考研的,但是所有有著導演夢想的人都同樣適用)。
本篇文章著重於各位考上導演系師兄師姐的考研經驗分享,下一篇再針對導演系幾年真題來做一個考研真題分析,敬請期待。
請各位準導演系故事片方向研究生們跟我重溫下面這段話!
你必須經歷各種事,才能成為電影導演。但如果真想拍電影,那就去寫劇本,你只需要紙和筆。只有通過寫劇本你才能夠知悉電影結構上的細節和電影的本質。要有一次寫一個詞的耐心,太多人缺乏這種耐心了......乏味的寫作工作必須成為你的第二天性
——黑澤明
正如黑澤大大所言,想要成為導演你必須經歷各種事,完善自己的各種能力。 首先,就應該具備查詢信息和搜集信息的能力,所以建議大家在開始準備之前,先到北電的官網看一下每個專業方向的大致要求,比如導演系故事片創作方向在官網對專業二考試提出的要求是:
①具備基本的導演創作能力,了解導演工作的基本原則及創作手段
②了解電影史上的著名導演及其對電影創新的貢獻
③能判斷劇本的核心任務,完成導演創作構思及實施導演構思的具體方案。
看起來三句頗具理論的要求,實則覆蓋了專業二的幾大考點:視聽分析能力、對電影史的熟悉程度、劇作能力。此外還有兩點,一是對各電影理論的了解,另一是對近年電影熱點的關注。
複習時間的安排
review
這個因人而異,但是對於跨專業跨校的同學來說,我們的建議是越早越好。導演系並不是一種「臨時抱佛腳」的複習策略,而是「日積月累,水到渠成」的複習策略。這裡提出來,有過拍攝經驗的當然好。除了導演的必備知識,你還應該(必須)掌握劇作的知識,剪輯的知識,基本的攝影知識,錄音的知識。 熟話說的剛入門的導演都是身兼三職(編劇,導演,和剪輯)。所以建議大家越早準備越好,特別是導演系,不打無準備之戰。 在我們bfadreamers團隊中,有複習1年時間的學長,也有複習時間半年的學姐,他們的複習戰線各有不同。但是都提出了一點:學習效率!有效的學習5小時,勝過行屍走肉地坐在書桌前50小時!這就是學習效率。 在此,bfadreamers團隊建議大家去了解一下高產的作家村上春樹以及史蒂芬金的工作時間和效率,對比自己,就能看到進步空間了。
專業一
複習以《藝術概論》(趙斌版)為綱,同時官網推薦的那幾本書都是必讀。 專業一的知識體系嚴謹,內容偏理論,所以建議大家能夠梳理成知識體系,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 同時要分析歷年的考題,摸清楚出題人的思路,其實最後的考題也是「萬變不離其宗」。只要你掌握了「孫猴子」的本性,再它怎麼七十二變你也能認出來。 更多詳細的專業一複習策略請查閱上一篇文章:「考研規劃篇:專業一科學複習策略以及課時安排」。
英語
英語雖然大家已經學習了快10年了,但是仍然找不到初戀的感覺。 這是很多學員們的切身感受。 在此,我們給出的建議是: 請記住,真真實實的存在有不少的考生專業課成績都很高,但是英語最後沒有過線的悲劇,其次,英語的1分=專業一的1分=專業二的1分。所以知道英語有多重要了吧? 所以我們希望大家能夠踏踏實實地對待英語。 對此,分享的經驗有: 單詞(單詞虐你千百遍,你也要待她如初戀)+閱讀素材原文練習+真題練習。建議把真題放在後面幾個月再練習,保持一個新鮮度。不然當你已經記得答案之後,再練習就沒用了。 所以前期可以鞏固好單詞,多去閱讀考研閱讀的源出處,買一本閱讀素材來做練習,每天都抽出時間看看英語,保持熟悉度,總結閱讀的套路,最後做完至少8套真題,那麼考試的第9套題基本上你也沒問題了!
政治
政治的複習策略:「背多分」! 《肖4》,1000題什麼的不離手。平時星巴克喝個咖啡的時間,也可以刷刷1000題。到了考前,把押題的四套卷子背下來,很多原題!掌握好政治時事熱點。 比如現今大家都在學習的「兩會」,不僅是政治,也許也是複試的考試熱點啊~
專業二
終於說到了重頭戲! 在說複習經驗之前,回答一個很多人問過的問題-----「我沒拍過片子,可以考導演系麼?」 「當然可以」。沒有人天生下來就會拍片子,但是這也意味著你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和辛苦。 經驗都是一點一點攢出來的,但經驗並不是決定藝術成就的絕對唯一因素。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很多導演第一部作品即巔峰,接下來一直走下坡路。 記得張藝謀說過:「要把你的頭三部電影都當作處女作來做。一個導演只有有了扎紮實實的3部電影,他(她)才能夠立得住腳。 最怕那種第一部就捧得特高,第二部一般般,第三部就完全不行的導演」。 細細想來,覺得國師這話不無道理。
言歸正傳,專業二首先你要對近10年導演系故事片方向的考題有個清晰的認識以及仔細的分析。熟話說,想要打敗敵人,首先你得了解「敵人」。 就跟我們寫劇本一樣,在經歷各種各樣的挫折掙扎後,最後的高潮是你要和「反派」面對面。閱片量,太重要了! 在此想起侯導孝賢評年輕導演時曾說: 現在的導演都是拍的電影中的電影。 但是,很多人可是連電影都沒看夠呢! 所以至少1500部的有效閱片量。如果不夠,趕緊補去! 要知道馬丁斯科塞斯可是有30000部的閱片量,拿出計算機做個減法:30000-你的閱片量=你成為馬丁斯科塞斯的距離。
再就是電影理論。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考導演系的學員們有一種「去理論化」的傾向。理論的東西和實踐的東西很難分離開來,同時兩者也是相輔相成的。我相信,李安在家賦閒的6年間,他讀的書學的東西一定對他後面的大爆發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同樣重要的是視聽分析和電影史,其實電影史的很多東西是能夠和專業一的部分知識融會貫通起來的 ,同時視聽分析和閱片量也是緊密聯繫的。 這就是為什麼當你複習到一定程度之後,你會發現所有的東西都是相通的。建議所有考導演系的同學們,都進行系統地長期地拉片練習(比如:場面調度,色彩,聲音,視角等等)。按著傳統的方式來,各個元素練習,再在傳統之後進行突破。在此推薦大家去看看紀錄片《電影史話》,了解電影的發展歷程,也可以用裡面提到的影片進行拉片練習。
最後是劇作,如果忘記了前面黑澤大大說的話,請自行拉到文章最前再默讀3遍!寫作必須成為你的第二天性!第二天性!第二天性!寫劇本不是坐在桌前愁眉苦臉的死磕(也許還抽根煙),一樣有技巧和方法。如果沒有技巧和方法,那麼ucla,usc,bfa這些地方的文學系都可以關門啦! 首先必須要讀的書一定要讀,比如常說的《劇本》,《故事》,《救貓咪》等。 這些書推薦看,但是他不一定對你有用,你得自己去辨別哪些書對你有用,哪些書對你沒用,這個因人而異。 同時,要做生活的觀察者,積累素材,有條件的可以隨身帶個筆記本,買個錄音筆,想到啥就馬上記下來。很多東西轉瞬即逝,養成記錄生活的習慣很重要!費裡尼可是在床邊擺了個本子,隨時記錄自己的夢境。也許你會覺得矯情,我們做電影的不就是靠這一點矯情活嗎!(笑
下面整理了每個師兄師姐對於專業二各個方面的看法。
重點問題
1.閱片量:
T師兄:我個人的有效閱片量考試前在1500部以上,有效閱片量,對於我來說,閱片=吃飯,畢竟本人還是個吃貨。
Z師姐:我個人的有效閱片量是1400部左右。這1400多部影片涵蓋了歷年各大電影節的熱門電影片,是根據整個電影歷史的發展進行的較為完整的閱片。有效的看片1部,勝過無效看片10部
2.視聽分析和電影史:
電影史需先搭建發展框架,繼而掌握重要電影運動,再對各國重要的電影發展時期以及對應導演有一個系統的了解。這裡推薦幾本書:《中國電影史》《外國電影史》《電影的故事》,以及根據《電影的故事》拍攝的電影史紀錄片《電影史話》。
3.電影理論:
Z師姐推薦書目,巴拉茲·貝拉《電影美學》,楊遠嬰編寫的《電影理論讀本》等,此外建議大家一閱巴贊《電影是什麼》以及塔可夫斯基《雕刻時光》。
S師兄推薦書目,《十年一覺電影夢》,《剪輯之道:對話沃爾特穆奇》以及《大師場景》
4.關注電影熱點:各大A類電影節的提名、獲獎影片,今年國際知名導演的新作等。這一部分知識在客觀題的考場中佔了一定多的比重,而且考察點比較細緻。觀看相應影片,各大影展及當年熱門電影可以獲得資源的重點影片大概在二十部左右,對熱點影片進行幾次集中性的觀影。
5.劇作:
T師兄推薦書目:《故事》(羅伯特麥基),《劇本》(理察沃爾特),《你的劇本遜斃了》(威廉艾克斯),《開發故事創意》(麥可拉畢格),還有一本小津安二郎的御用編劇野田高梧寫的《電影劇本結構》。 最後一本書是參加電影節的時候在國外買的,不知道國內有無出版。
以上是我們bfadreamers團隊對於導演系故事片方向的分析及一些備考經驗,可能並非面面俱到,根據個人情況的不同,每個人的複習方式也會有或多或少的差異。對已經開始複習的小夥伴們發雞腿,還沒有開始複習的小夥伴也不要方更不要慫,只要下定決心一心一意去做一件事,我相信世界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關鍵是,你的意念,有多強烈?你到底願意為之付出多少?只要看到了希望,就去努力。最後送上bfadreamers團隊所有偶像安叔的一句話
「我36歲才開張,你著什麼急呢!」
下面是導演系近幾年的報錄比以及bfadreamers團隊的課程安排!
北京電影學院考研導演系的報名人數、錄取人數和報錄比
bfadreamer一對一輔導 之 導演系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故事片導演創作基礎理論(業務課二)
課程簡介:
本課程總分150分,試題共分三個板塊:客觀題、主觀題、劇作,各版塊題型每年均有變化。
本課程參考書目:
《榮譽》《認識電影》《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電影美學》《電影史:理論與實踐》《電影是什麼》《中國電影史》《外國電影史》《電影的故事》(《電影史話》)等。(報名之後有更完整的書單附上)
課程目標:
理想成績能夠達到110分及其以上。把握電影藝術的特性、電影藝術與其他藝術形式的共性,具備一定的電影理論素養,掌握電影史的發展過程,並能夠較好運用視聽元素分析、設計影片,並且能夠為複試做一定準備。
課程要求:
在課程學習期間,要求做好筆記,積極思考相關問題,做到理解、消化,具備自己的電影觀念。按時完成拉片練習,按時完成劇作作業,階段性取得進步。
課程內容:
第一部分 專業二試題分析
第二部分 視聽分析
第三部分 電影史
第四部分 電影理論
第五部分 電影熱點
第六部分 劇作
課時:
20小時。根據幾年來的輔導經驗,設置的最合理課程時間安排。
(很多小夥伴之前有疑問這二十小時夠嗎?這就跟你辦健身卡一樣,一性次買50次,你又會去多少次呢,二十小時無水課,純乾貨+課後作業,階段性進步,從量變實現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