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出現這4種現象,腸鏡即便再難受,勸你最好也要做個檢查

2020-12-15 騰訊網

結直腸癌,近年來發病率越來越高,有很多人在生活中因結直腸癌而猝死。由

現在人們缺乏一定的醫療知識,有些家庭比較困難遇到身體出現異常的時候,也是能扛就扛。

等到身體再也承受不住,往往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期,所以很多結腸癌患者就醫檢查時就已經處於晚期的階段了。

結腸癌在早期的時候身體會發生一系列的症狀,要注意觀察自己的身體情況,早發現早治療避免錯過直腸癌的早期治療。

以下是直腸癌的早期症狀應加以重視:

1、排便開始不規律,大便形狀改變

在生活中自身的大便狀態會反應我們身體的健康狀態,一旦排便習慣發生改變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直腸癌的首先表現在排便的變化上,比如大便由幹變臭或由臭變幹

此外排便頻率發生變化,正常狀態每天排便一次。如果發現自己排便時間不規律,就應該加以注意了。

2、有便血的情況產生

便血是直腸癌最常見的症狀,但往往被患者忽視或誤診為痔瘡而延誤治療。

一般來說,直腸癌引起的大便中血多呈紅色或暗紅色,偶爾伴有膿血並伴有血凝塊、壞死組織

這些症狀產生的原因是腫瘤增生引起的血流紊亂、組織壞死和糜爛、潰瘍形成。

3、經常發生腹脹和腹痛

如果在生活中經常發生腹帳和腹痛,一些人會認為是吃壞了肚子或者腸胃不好的原因導致的,大部分人並不重視,往往去藥店開一些調理腸胃的藥,一旦效果改善了就放任不管了。

其實直腸癌早期也會發生腹脹和腹痛的情況,原因是由於腸道功能障礙或發聲腸梗阻。一般情況下多集中在中下腹部發生鈍痛或脹氣。

4、泌尿系統開始出現異常

如果直腸癌進一步發展會繼續傳播進入泌尿系統後,會讓人體的排尿系統出現一些異常,會導致血尿、尿頻的發生甚至身體出現水腫症狀。

結腸癌的早期檢測方法:

醫學上一般採用肛門指檢,用手指對肛門和直腸進行無創檢查,操作起來也是非常方便的,但卻可以幫助醫生發現70% - 90%的直腸癌病變,可以說簡單又有效。

但很多病人卻拒絕檢查,一方面是因為不想暴露自己的私處覺得難為情,另一方面是因為認為沒有必要。

其實肛門指檢在協助發現結直腸癌方面是非常有用的,讓醫生及早發現直腸癌情況,不錯的治療機會。

結腸癌早期的時候,我們可以觀察自身的狀況來儘早的發現它並幹預。

比如在上廁所的時候要經常觀察自己的排洩狀態,一旦發現有便血的情況產生,或者經常發生腹脹腹痛,就應提高警惕及早的去正規醫院進行檢查。

針對直腸癌早期的檢測一般採用肛門指檢,是目前最有效的檢測方法。

不要因為難為情或者怕花錢,切勿諱疾忌醫,造成嚴重的後果。

相關焦點

  • 提醒:早上排便出現3種情況,說明「腸道」壞掉了,要做腸鏡檢查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還需要做到時時刻刻關注腸道健康,提醒大家,一旦你在早上排便時出現這幾種情況,說明「腸道」壞掉了,最好去醫院做下腸鏡檢查。早上排便時,發現大便呈塊狀排便是人體進行新陳代謝的表現,通過排出體內代謝產物,從而維持機體正常的生理功能。
  • 早上排便出現3種異常,最好做一下腸鏡,大腸癌可能已經找上你
    一、晨便出現3種異常,最好做腸鏡  或許有些人即使知道它的好處,但始終是過不去自己的「心理關」,有人覺得在私密處插入異物太羞恥,也有人覺得做腸鏡會很痛苦…  但下面幾類人,不管你再怎麼不願意,為了剔除癌症引起的身體異常,也要儘早去醫院進行腸鏡檢查。  腸梗阻  腸梗阻指腸內容物在腸道內無法正常通過,常發生在有腹腔手術、創傷、出血、異物或炎性疾病史人群。
  • 胃病一定要做胃鏡檢查嗎?若出現這4個現象,儘可能早檢查
    通過做胃鏡能夠檢查到胃部更加詳細情況,雖然在做的過程中非常難受,但為了身體健康,多數時間醫生都會建議,但有些人認為做胃鏡完全沒有必要。不過如果你已經有了以下幾個情況的話,還是要聽從醫生建議,不要錯過最佳治療時間。一、胃病一定要做胃鏡檢查嗎?
  • 不想做腸鏡?出現這幾種症狀你需要檢查一下了!
    有這幾個症狀你可能需要做腸鏡檢查 腸鏡肯定不是每個人都要做的,但是如果你的身體都和你發出了信號,那你可能真的需要去做一下腸鏡檢查所以,如果你的身體有以下幾種表現,那說明是你的身體在向你發出信號了。 1、大便出血。大便出血,如果只是偶爾一次兩次,並且血液是鮮紅液體,那可能是由於肛裂,但是如果大便出血顏色呈暗紅色、偶爾結塊,這說明血液來自腸道,這個時候就需要考慮做腸鏡了。 2、下腹疼痛。
  • 有腸息肉的人,身上出現3個異象,最好去做個腸鏡檢查,不要拖!
    有腸息肉的人,身上出現3個異象,最好去做個腸鏡檢查,不要拖! 但如果你發現自己的腹痛越來越頻繁,而且每次疼痛都有加深,比上次更嚴重了,應高度警惕是息肉癌變了。腸癌引起的腹痛還可表現為腸道痙攣的絞痛,同時也可伴有腹脹出現。
  • 腸鏡再難受,別拒絕,做腸鏡前要準備什麼
    首先和大家說一下做腸鏡前的4個準備工作,屬於常規性檢查。第一、生命體徵檢查主要檢查人們的血壓,心電狀況,通過這些常規的檢查,可以評估患者的健康狀況,能否正常接受做腸鏡,或者是做無痛腸鏡。第二、傳染病檢查在做腸鏡之前會進行抽血,進行傳染病常規的檢查,檢查的目的是為了患者在做腸鏡檢查之後,確定鏡子的消毒時間。同時,通過抽血完善凝血功能檢查,防止凝血功能極度異常者在活檢時出現出血不止的情況。
  • 老人肚子咕嚕響了半月,查出腸癌,醫生:有4種症狀,趁早做腸鏡
    醫生建議,出現以下4種症狀的時候,請儘早去做腸鏡檢查:第一種:嚴重的下腹痛 。如果我們的小腹部經常有持續的疼痛感,而且疼痛過程中身體不利動,感覺很嚴重的話,需要引起我們注意了,我們需要做腸鏡檢查來確診一些病情,當然如果是女性患者可以先做婦科檢查,排出一些婦科疾病後在做腸鏡。
  • 身體出現4個異常,別漠不關心,腸道內或長了腫瘤,早做腸鏡
    不過也不是完全無跡可尋,一旦身體出現4個異常時,別漠不關心,腸道內或許已經長了腫瘤,最好及時去做腸鏡檢查,以免錯過癌症的信號。如果是腸道內腫瘤的關係,在腫瘤生長的過程中,會消耗掉身體內大部分的營養成分,加上患者受到腫瘤的影響,導致食慾下降,暴瘦現象就會比較明顯。一旦出現這樣的症狀的話,最好及時進行腸鏡的檢查,一旦確診為腸道腫瘤,及時進行治療,以免造成更大的健康隱患。
  • 腸鏡檢查前怎麼準備?看這10條就夠了
    很多人意識到了腸鏡的重要性,計劃做一次腸鏡檢查,但又猶豫不決:是不是很難受啊?怎么喝清腸藥?拉到什麼樣才算合格?......今天咱們專門說這個事兒——腸鏡檢查前如何準備。4、什麼時候開始喝瀉藥?一般建議,如果是早上做腸鏡檢查或者手術,前一天的下午開始喝,(有的醫生建議晚上喝完所有的瀉藥,有的醫生建議兩回喝,頭天晚上喝完大部分,第二天早上再喝一部分瀉藥。)不管哪種喝法,最終目的就是在檢查或者手術時,要保證確保清腸合格。如果是下午做腸鏡,可以前一天的下午或者當天早上喝瀉藥。
  • 醫生:一次腸鏡能保10年平安,六類人一定要定期做
    「要做到這一點,最好的辦法是做一次腸鏡」,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李兆申教授在接受媒體時說道,《柳葉刀》雜誌曾發表一項研究
  • 出現什麼樣的症狀需要做腸鏡檢查?
    那出現什麼症狀應該做腸鏡檢查? 做腸鏡檢查該注意什麼? 今天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關於腸鏡檢查,那些我們應該知道的事。 出現什麼症狀要做腸鏡檢查?
  • 醫生勸告:這4類人儘早做腸鏡
    所以,腸鏡篩查的重要意義,在於它可以及時地發現病情,幫助醫生進行疾病的早期診斷,從而更有針對性地採取治療方案,在病情惡變之前,避免出現不可挽回的後果。 這4類人群,醫生勸你儘早做腸鏡 1.有症狀人群
  • 胃痛必須要做胃鏡檢查嗎?若出現4個現象,就不要再猶豫了
    醫生表示如果頻繁出現這4個現象就不要再拖了,趕緊做個胃部檢查了。胃痛必須要做胃鏡檢查嗎?若出現4個現象,就不要再猶豫了,還是做個胃鏡檢查吧1、長期出現胃部不適如果胃部長期出現不適感或者是疼痛感,腹脹,吃了藥我也沒有緩解,一般吃藥7天之後沒有緩解,就應該去醫院做胃鏡檢查,確診一下,到底是哪個部位出現了病變,也能做到對症下藥
  • 做腸鏡很痛苦?當身體出現哪些情況時,腸鏡非做不可?
    腸鏡顧名思義需可以深入到身體腸道中的儀器和檢查方法。而現在醫學上會通過帶有攝像頭的腸鏡,從肛門進入身體,緩慢進入大腸,以便於檢查大腸的相關病情。有些人一聽要做腸鏡,就心裡發怵,想逃避。像肛管狹窄,有腹膜刺激的患者,不適宜做腸鏡。女性經期不適合做這項檢查,妊娠期需遵醫囑慎重考慮。年紀較大,有嚴重高血壓,冠心病的人群,不宜進行此項檢查。了解腸鏡之後,我們再看看在身體出現哪些情況下,就需要做腸鏡?其實就是腸鏡有什麼作用?
  • 腸道病變「悄無聲息」,排便時,出現4種表現,最好去查一下腸鏡
    提醒:排便時,出現4種表現,最好去查一下腸鏡!表現一:出現便血排便時,若發現出現了便血,要看一下是什麼顏色的,並觀察一下是否還有其他東西。表現二:排便習慣發生明顯改變一般來說,每個人排便都有自己的規律,比如每天早起後排便、或早飯後排便,也有些人腸胃不好,偶爾出現腹瀉。
  • 什麼人能做腸鏡檢查?什麼人不能做腸鏡?醫生給出標準答案
    在體檢時需要檢查各種各樣的項目,有些是很輕鬆的,比如拍片、做B超,有些相對有點疼,比如抽血,也有些是令人難受、甚至排斥的,比如腸鏡。腸鏡檢查、胃鏡檢查,利用的原理都是一樣的,都是用一個細小的攝像頭,放入到整個器官中,拍攝裡面的狀況,產生不適是必然的。只不過腸道環境更為複雜,做腸鏡要比做胃鏡檢查更加難受,甚至會讓一些人留下心理陰影。
  • 若出現這6種信號,需提高警惕,早做檢查
    一旦身體出現這6種症狀,要儘早去醫院,越早檢查越好。 1.排便習慣發生改變 也有一部人會出現便意頻繁、排便前肛門下墜感、大便排不乾淨的現象,也就是「裡急後重」的感覺,就要警惕是否為腸癌。 2.大便帶血 當大便出現血液的時候,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是痔瘡。但是,大腸癌早期也會出現大便帶血的情況。痔瘡引起的大便帶血是噴射狀或者點滴樣。大腸癌引起的便血是粘液樣,即大便內或大便的表面帶有粘液樣的血。
  • 給自己做腸鏡讓醫師受益匪淺 建議:早做腸鏡檢查
    /醫生供圖 胃鏡、腸鏡一直是讓很多人聞之色變的兩種檢查,「過來人」提及時,大多用「好難受」、「痛得不得了」、「怕痛只能打麻藥」來描述,久而久之甚至到了「妖魔化」的程度。最近,一位肛腸科的醫生選擇了「自己給自己做腸鏡」的方法體驗患者的實際感受,瀉藥難吃、乙狀結腸部位不適等體驗讓他收穫頗豐,使其在未來的工作中更好的體諒、幫助患者。
  • 腸道問題一定要做腸鏡檢查嗎?有沒有其他檢查可以替代?如何配合不...
    大家好,我是葉醫生,這個問題平常也很多粉絲提問: 現在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都有體檢的意識,並且隨著我國醫療水平的提升,做個腸鏡不在是遙不可及的事情,當然在臨床上我觀察到有一些患者是因為有點難受然後自己上網亂查後出現各種緊張、焦慮,出現恐癌心理然後跑來預約腸鏡檢查。
  • 年過40的你,做腸鏡了沒有?
    至於網上所說的腸癌的「早期信號」,比如腹痛、排便習慣和性狀改變、血便、消瘦、腹部包塊等,往往是中晚期的症狀,此時再去檢查,往往耽誤了最好的治療時機。腸鏡真的是目前最好的檢查手段腸鏡檢查是預防腸癌最有效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因為腸鏡檢查可以很直觀地觀察整個大腸,發現息肉,就可以於一切除以絕後患;即便發現了早癌,也可以內鏡下切除,和切掉個息肉沒有太大區別;所以,腸鏡檢查,既能夠預防、又能夠治療,一石二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