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鏡顧名思義需可以深入到身體腸道中的儀器和檢查方法。而現在醫學上會通過帶有攝像頭的腸鏡,從肛門進入身體,緩慢進入大腸,以便於檢查大腸的相關病情。
有些人一聽要做腸鏡,就心裡發怵,想逃避。但是現在因為科學技術的發展,腸鏡也不再像人們腦海中想像的那樣痛苦,大多數人都是可以受得了的。腸鏡檢查只會帶來一些異物進入體內的不適感。
如果你實在是害怕,或者是難以自主配合檢查的孩子,可以向醫生要求無痛腸鏡,也就是通過麻醉來使患者淺眠,從而完成檢查。但是這樣麻醉需要注意適用人群,聽從醫生囑咐。
像肛管狹窄,有腹膜刺激的患者,不適宜做腸鏡。女性經期不適合做這項檢查,妊娠期需遵醫囑慎重考慮。年紀較大,有嚴重高血壓,冠心病的人群,不宜進行此項檢查。
了解腸鏡之後,我們再看看在身體出現哪些情況下,就需要做腸鏡?其實就是腸鏡有什麼作用?
第一種就是出現急性腹瀉和腸道排便困難等情況,可以通過腸鏡檢查來判斷身體出現了什麼樣的問題。一般來說,出現排便問題很大可能性都是腸道出現問題,儘早檢查,可以儘早排查病因。
其次當你發現糞便中帶血,或者出現黑色的糞便時,都需要做腸鏡來了解大腸裡面的狀況。找出身體出現這類症狀的原因,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另外,身體無故消瘦了,出現不明原因的腹部疼痛和腫包時,也很可能是腸道出現問題,需要通過腸鏡來判斷身體狀況。
當家族中有相關的腸癌患者時,自己的腹部也出現較長時間的不適,最好也去做一次腸鏡檢查,避免因為遺傳因素,導致身體中帶有腸癌基因。
腸鏡還可以彌補一些別的檢查,例如有疑似腫瘤的患者,經過x線檢查無法確診,這時,就可以通過腸鏡來進行二次檢查,能夠更好的判斷病情,掌握病情。
對於腸癌患者來說,腸鏡可以在手術前,確定腸道病變的位置和範圍,更有利於手術成功。手術後,腸癌患者或者息肉患者也可以通過腸鏡來進行複查,腸鏡結果可以幫助醫生更全面地了解病情,幫助醫生診斷相關疾病,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當然了,並不是只有身體出現問題時,才能進行腸鏡檢查。腸鏡也是一種普遍的體檢,身體中沒有症狀的人,也可以作為體檢項目,定期檢查。對於有腸道問題遺傳史的人和40歲以上的人都建議可以定期做腸鏡檢查,來保證實時掌握身體狀況。
腸鏡只是一種醫學上的檢查身體情況的手段,並不會帶來強烈的副作用,出現了以上症狀,一定不要因為害怕腸鏡或者忽視病情而躲避檢查,要知道,只有越早發現疾病,才能更好的配合治療,找回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