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 國倩 通訊員 聶銘靜
創建於1951年的武漢輕工大學,歷久而彌新。近年來,學校聚焦「新工科」,服務「新農科」,發力「新醫科」,協同「新文科」,圍繞「人工智慧大數據+大食品大營養大健康」特色發展,探索出了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內涵建設之路。
「農業科學」學科ESI排名進入了全球前1%,「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首次入圍2020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行榜;17 個本科專業入選湖北省一流專業;獲批國家級、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133項;獲評「湖北省大學生創業示範基地」……這些都是近年來武漢輕工大學向社會亮出的一張張高分答卷。
戰略布局特色鮮明 加速駛入快車道
2019年,武漢輕工大學承擔「十三五」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1 項,新增「食品營養與健康技術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 4 個。作為獲批首批國家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項目的試點高校,該校大力實施「特色興校」發展戰略,現已形成食品營養與人類健康領域相關學科特色鮮明,食品類學科優勢明顯,以工科為主幹,工、管、理、文、經、農、醫、藝、法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格局。
今年6月,在湖北省科技廳舉辦的高校成果雲推介會上,由該校程水源教授領銜的研發團隊完成的「富硒營養功能產品加工技術」,以及多項與老百姓健康息息相關的科研成果獲得好評連連。在學校瞄準企業需求研發出的459項代表性科技成果中,不少「尖板眼」被現場認領。
近年來,該校與省農業廳、隨州、荊門等地(市)和單位籤訂戰略合作協議,與行業企業籤訂合作協議和橫向技術合同900餘項,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行業科技進步作出了突出貢獻。
人才培養敢闖會創 年年後浪推前浪
「愛學習」「比奉獻」,輕工大近年來湧現出了獲「挑戰杯」全省特等獎的獲得者範馨陽,全部考研成功的化環學院「六間考研最牛寢室23姐妹」,1800餘名青年學子組成的軍運會青年志願者服務團隊等一大批優秀學子。
2019年,湖北省第十二屆「挑戰杯」大學生競賽,輕工大學子捧得「優勝杯」,獲得特等獎1項;在第五屆「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省賽中,榮獲金獎1項;榮獲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優秀組織獎」,獲省級一等獎4項;榮獲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1項。2020年,在剛剛落幕的湖北省第六屆「長江學子」大學生就業創業人物評選活動中,該校武金亮和楊奕脫穎而出,成功入選。
這一個個先進典型,這一張張亮眼「成績單」,無一不在訴說著該校「學習、應用、探究、創新」四位一體的人才培養特色,以及學校對人才培養質量的高標準、嚴要求。
雲端合作助力就業 於變局中開新局
多年來,該校初次就業率一直在94%以上,就業質量位居湖北省屬高校前列。中糧集團、益海嘉裡集團、正大集團等行業龍頭企業常年來校招聘,已形成廣泛的品牌效應及市場效應。
2020年雖受疫情影響,但該校創新工作方式,「讓用人單位多走網路,讓畢業生少走馬路」,成功吸引了4000餘家企事業單位為畢業生提供數萬個工作崗位。王家祺和李福濤是該校軟體工程專業2020屆畢業生,畢業後相繼被名企錄用,年薪分別達19萬、21萬。在輕工大,諸多專業畢業生「供不應求」,就業質量開闢嶄新格局。
當前,該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呈現「三高」態勢——單位質量高(「北上廣浙」地區就業人數佔比26.98%,每5人中有1人進入到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大型國企等高質量單位就業);升學率高(每5人中有1人升學深造);薪酬水平高(有18.48%的畢業生月收入達 7500 元以上)。
今年,武漢輕工大學計劃在全國30個省(區、市)共招生4105人,在湖北省招生2772人,其中第一批本科招生2171人,第二批本科招生496人,藝術本科(二)招生105人。學校65個本科專業,歡迎廣大學子報考。湖北省招生代碼4240。招生諮詢電話:027-83928885、83921022,招辦微信公眾號:whpuzsb。
來源:楚天都市報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