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許多中國家長都不太會考慮孩子的感受?如何避開育兒誤區?

2020-08-30 岷岷12

因為有的家長們覺得自己生了孩子,養了孩子,孩子就是他們的私有物,就該聽他們的。有句話是家長們常常說給孩子們聽的: 你吃我的用我的,還不聽我的,惹我生氣,還不如養條狗!它還知道給主人要尾巴!你個忤逆不孝的東西!!!

這種家長忘了,孩子不是沒有思想不會長大成人的狗狗,他們是人!有思想有想法的人,就算現在還比較弱小,但是他們是人,還有成長空間的人!

這種把孩子視為自己的私有物,想打孩子就打孩子,想罵孩子就罵孩子,想要孩子幹什麼孩子就該幹什麼,完全沒有把孩子當成一個人來對待,更別說平等地對待孩子,或者尊重孩子的意願!

這種情況下養大的孩子,對家長是唯唯諾諾,沒個主見,在心裡卻對家長充滿了怨恨。這種孩子到社會上就是被人指揮,領導說什麼自己就做什麼,完全沒有主觀能動性的墊底一般的存在!

這種孩子不會像放養的孩子,就是讓孩子自由自在成長發展的孩子,他們能夠自己分析所處的環境,分析自己該做什麼,主動去找事情做,主動去想辦法完成領導交辦的事情!因為以前家長就告訴他們,要什麼自己爭取,自己想辦法去努力奮鬥,才能達成所願!於是在社會上,在生活中,他們都身體力行地踐行自己想辦法完成心願,達到目的的一貫做法!

領導們都喜歡放養的孩子,有眼力界,帶起來省心省力,是可以培養以堪大用之才!通常他們在社會上都混得都比較好,成就也比撥一撥動一動的,被家長管得束手束腳的孩子強!

所以,孩子將來是否過得好,除了他們自身的原因外,家長的言傳身教,家長的教育方式也佔了很大比例!

希望家長們意識到,今天你是強勢的一方,你是在體力智力上都碾壓孩子的一方!但是有一天孩子們長大了,你難道還是以這種方式對待孩子?或者說孩子反過來,用類似的方式對待老去的家長們,你們願意嗎?

所以,將心比心,換位思考一下吧!就算孩子現在還弱小,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想法,我們要尊重他們,愛護他們,把他們當成有思想有抱負的人來平等對待!

就算你不為孩子的將來考慮,也要為自己的將來考慮吧?不想孩子將來不尊重你,不理解你吧?

如果你想將來得到孩子的善待,孩子的尊重,請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吧!尊重孩子,平等對待孩子,現在開始就耐心地跟孩子講道理,尊重孩子的選擇,讓孩子健康快樂地長大成人,圓滿地完成你作為家長的任務!

最後,請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打著為他好的名義!真正的為孩子好的家長,會把孩子的健康快樂放在首位,會以孩子將來能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為目的來培養孩子!

有時候強迫孩子做不願做的事情,會讓自己很累很辛苦,下班了就在送孩子補習的路上,效果還很不好。孩子還不開心,心中充滿了怨恨和牴觸,何必呢?自己節約出來的錢財投在孩子的補習上,勞心勞力風雨無阻地辛苦送來送去,非但不得好還要被埋怨被牴觸,完全沒有必要啊!

給孩子講清楚道理,讓孩子自己選擇自己決定!一旦選擇了,就必須堅持下去,這是家長和孩子的約定,培養孩子守信堅持的品格,讓他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真的比硬要孩子怎麼怎麼樣好許多!

千萬別替孩子選擇,替孩子做決定!將來如果結局是好的,孩子覺得是父母該做的沒有感恩沒有說好。一旦結果不太好,孩子就會抱怨父母,都是父母的選擇害了自己,父母也覺得很愧疚,弄得大家都不開心。

但是如果父母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孩子,由孩子自己選擇自己決定,將來無論結果好壞都是自己承受,沒法埋怨父母家長,只能怨自己。家長也做到了問心無愧了無遺憾!孩子也能學會承擔責任,慎重對待每一次選擇和決定,皆大歡喜!

另外,還有一種家長,在生活上無微不至地照顧孩子,生怕孩子吃一點苦。家裡好吃的好穿的,都用在孩子身上,讓孩子覺得理所當然,這個世界就該圍著他轉。

當有一天,發現這世界不是這樣滴!人家不鳥他,沒有把好吃的好用的好穿的給他,就覺得這世界不公平,辜負了他,要死要活地作天作地,埋怨家長沒本事讓自己受苦受難,埋怨這社會太不公平太冷漠,於是選擇逃避,選擇消極對抗,選擇自殺等等,害了自己傷了家長的心。

所以尊重孩子的意願,平等對待孩子就好,不要過份溺愛孩子,也不要過份壓制孩子!互相尊重平等對待是理想的育兒方式。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中國很多孩子,都不會去考慮家長的感受?
    為什麼中國很多孩子,都不會去考慮家長的感受?這個問題我分3點來回答。1:父母的溺愛。大家應該都知道咱們中國的父母和西方父母不一樣,嚴重得疼愛孩子,含在嘴裡怕化了,放在手裡怕壞了,嚴重的溺愛讓孩子成為了溫室的花朵。久而久之很多孩子就會認為父母做的都是應該的,都是理所當然的,不和父母打架,吵架都是謝天謝地,還奢侈得考慮父母的感覺?
  • 中國家庭普遍的育兒誤區:「直升機式」育兒,毀掉的只能是孩子
    無論是在生活上或是在學習上,都給予自己的兒子無微不至的照顧。無論孩子要做些什麼,都提前給孩子規劃好了,事無巨細的計劃。但是有一天不小心在孩子的日記中看到:"我不想回家,每天都要面對囉嗦的媽媽,我想要自由,我不想活在媽媽的掌控之中。"
  • 讓孩子愛上數學,蒙特梭利教育如何幫家長避開啟蒙誤區
    別再逼孩子做題啦!蒙特梭利數學如何幫家長避開數學啟蒙教育誤區?為什麼要學數學?數學實在是太重要了!人類社會目前沒有任何一個行業能夠100%脫離數學。由此不難看出,學好數學,是真的走遍天下都不怕!孩子們為什麼學不好數學?正是明白數學的重要性,越來越多的家長沉迷於給孩子報奧數班、數學培訓課,仿佛孩子經過題海戰術,便可以順其自然地掌握這門學科?然而實際情況呢?
  •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都不會去考慮家長的感受?
    「為什麼很多孩子都不會去考慮家長的感受?」家長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但或許,孩子也會有同樣的問題問家長:「你們為什麼從來不考慮我們的感受?」是的,當我們家長都沒有真正去在乎和理解孩子的感受,孩子也不會學著去考慮自己的感受,更不會去考慮別人的感受。所以,在學習中跟別的同學發生衝突、打架的孩子,他往往都沒有感受到,打了同學後,同學是會痛、會難過的。因為他在家裡被父母打罵時,他的情感是被忽略的,沒有人去理解過他的感受。
  • 讓孩子愛上數學,蒙特梭利教育如何幫家長避開啟蒙誤區
    別再逼孩子做題啦!蒙特梭利數學如何幫家長避開數學啟蒙教育誤區?為什麼要學數學?有多少孩子,看到數學就頭疼;有多少孩子,明明有天賦卻不願意學數學;有多少孩子已經成長為大人,在社會裡終於明白數學的重要性,但因兒時基礎薄弱,在事業上難以再進一步?由此,我們不禁深思,孩子們為什麼學不好數學?
  • #育兒爆文賽#新手媽媽夏季帶娃哪些誤區要避開?夏天如何護理寶寶
    那麼,夏天天氣炎熱,新手媽媽帶娃有哪些誤區要避開?下面,請大家跟我一起來探討一下吧。4、天氣再熱也不給寶寶開空調許多家長認為給幼小的寶寶吹空調,容易造成寶寶著涼、生病,所以,無論天氣多麼炎熱,堅持不給孩子開空調。而三伏天讓寶寶悶在家中,不給寶寶吹空調,其實,寶寶和大人一樣也會出汗不舒服。
  • 孩子太難管?青春期叛逆?其實育兒問題都源於家長的認知覺醒
    文|橙果媽媽圖|網絡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在輔導機構工作,會經常遇到很多家長在管教孩子方面的困惑:為什麼在養育孩子過程中,還是與孩子溝通不順暢,親子關係時而變的緊張?為什麼跟孩子講了一堆道理,孩子反而越來越反感?做事依舊是拖拖拉拉,磨磨唧唧?
  • 為什麼中國很多孩子都不會去考慮家長的感受?
    為什麼中國很多孩子都不會去考慮家長的感受?這是我最近聽到最多的問題。「孩子根本不關心我,對我態度很冷漠。」我母親的看法一律是這些孩子的心理素質太差。她不在高校求學,沒有經歷過導師霸凌和壓榨、教授的性侵,也沒有經歷過同在學校階級巨大,翟仝之流輕鬆獲取文憑而貧困子弟為一張紙彈盡竭慮的情況。她滿腦子的是什麼?
  • 再這樣哄寶寶睡覺,寶寶就出大問題了,如何避開鬨睡的五大誤區
    導讀:再這樣哄寶寶睡覺,寶寶就出大問題了,如何避開鬨睡的五大誤區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再這樣哄寶寶睡覺,寶寶就出大問題了,如何避開鬨睡的五大誤區!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什麼很多孩子不會考慮父母的感受?中國式父母的悲哀
    最近一直在關注一個話題,那就是:為什麼中國的很多孩子不會考慮父母的感受?說實話,我以為這個話題下面會有很多教育專家出來說一大通大道理,類似於:怎樣教育孩子不自私、怎樣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我沒想到的是,大部分回答都是孩子在控訴自己的父母,描述自己小時候不被尊重的經歷。
  • 在育兒路上的幾個誤區,家長們千萬不要踩
    國外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說過,父母是創造未來的「雕塑家」,孩子是否成才是由父母的雙手決定的。當前,如何把自己的子女教育成才,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已經成為每個家長迫切關注的問題,但大多數家長往往缺乏教育孩子的方法,出現了不少誤區。
  • 為什麼很多孩子總不考慮大人的感受?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很多孩子都不會考慮家長的感受?」有一個回答,獲得了1.3萬個點讚,是這樣說的: 「孩:今天太陽大,出門帶帽防曬。 爸:這還用你瞎操心,我不懂啊? 爸:今天有雨,出門帶傘沒有?
  • 為什麼孩子會注意力不集中?「專注力」的兩大誤區,家長要知道
    「注意力散漫」的感覺,為什麼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呢?關於專注力的誤區,家長們要了解。不少家長正是因為缺乏這方面的認知,才會不斷用錯誤的方式引導孩子,例如把玩具來回放在孩子眼前晃,這樣反而會打亂孩子的專注力。2、專注力與年齡、大腦發育水平密切相關成年人的專注力水平大概在40分鐘,而隨著年齡的降低,個體專注力水平會下降。
  • 早斷與晚斷區別太大了,這些誤區媽媽要避開
    早斷與晚斷區別太大了,這些誤區媽媽要避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誰決定了斷奶時間?早斷與晚斷區別太大了,這些誤區媽媽要避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在2020家長育兒需注意!這些誤區不要踩
    教育孩子的誤區很多家長是第一次當父母,所以教育的時候需要考量很多教育書,借鑑一下別人的做法。所以有時候也會看一些育兒專家的文字、書籍。但是殊不知,書裡寫的一些其實都是偽真理,這些小動作,其實對孩子的成長沒有好處,反而會阻礙孩子的成長。例如很多家長認為父母分工,對孩子一個溫柔,一個嚴厲來教育是一個好的方法。
  • 打破育兒認知誤區,給孩子不焦慮的愛
    當了父母之後是開心的,但是很多父母也開始焦慮,隨著孩子的長大,當父母的變得越來越焦慮。而這日復一日的焦慮情緒會傳染給孩子,也讓孩子變得敏感焦慮,那作為父母的我們,該如何掌握育兒的尺度,如何給孩子恰到好處的愛,讓我們不再焦慮呢?
  •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不會考慮家長的感受?是他們太自私嗎
    孩子對於父母的感受根本不著邊際。既沒有家長一樣的親身經歷。 又沒有間接了解這些經歷的機會和可能。讓少不經事的小屁孩兒去考慮家長的感受。這對孩子是不是要求的有點高了?父母之於孩子,不能光養。重點在教。如果父母多給孩子一些陪伴。多向孩子講一些生活和做人的道理。多與他們共同參與一些社會活動和勞動鍛鍊。讓他們多懂一些人事兒和維持家庭生活,教育子女的艱辛。讓他們從小品嘗並理解生活起來並不容易的滋味兒。
  • 家有內向孩子,父母應避開5個教養誤區
    不少家長也總念叨一個問題:我家孩子太內向,該怎麼教育才好呢?其實每一種性格都有存在的理由,性格沒有好壞之分,性格是個連續體,內向和外向處於兩端,孩子有時候愛說話,有時候不愛說話,只是偏向不同,內向的人不是所有時刻都內向,可能只是大多數時間表現為內向罷了。
  • 幸福課棧:為什麼中國很多孩子都不會去考慮家長的感受?
    現在生活條件已經不像以前這麼艱苦,以前孩子在家要承擔的多一些,所以會理解家長的辛苦。但即便是這樣還是有些不理解的問題存在。你若以你一個成年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來理解你來考慮你的感受你不覺得有點強人所難?但是你有沒有考慮過你把玩具交到你孩子手上的時候這個玩具就已經是你孩子的私有物品了,你又以什麼身份把玩具送人那?十三四歲時孩子與人爭吵,你不分青紅皂白把所有的錯都包攬在自家孩子身上說回家教育他,雖然你最後也並沒有把孩子怎麼樣,你覺得你說這話就是給別人聽的。但是孩子的內心是敏感的脆弱的,當你在別人面前說他的時候,就意味著你已經給他貼上「錯了」的標籤,就已經否定了孩子。
  • 育兒書籍看了那麼多,還是教不好孩子?育兒從來不只是家長的事
    育兒書籍很多,有關於孩子成長的特殊時期,也有一些家長們很容易觸碰的誤區,更有大堆的反面案例告訴家長,如果家長的教育出現問題,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傷害?所以為了孩子的教育,很多家長擔心孩子走入歧途,於是就按照書裡的方法進行教育。可是真的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