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
浙江在線12月24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沈蒙和 通訊員 楊希林)冷空氣來襲,儘管杭州許多中小學教室裡裝了空調,但在感冒盛行的日子裡,學校和家長一致認為,保持空氣流通比取暖更重要。
可也不能讓娃挨凍啊,凍僵了手,怎麼寫字呀?最近,一款「暖手神器」應運而生,成為杭州中小學生手中的香餑餑,以至於學校門口的雜貨鋪經常賣斷貨。
這款神器全名叫「迷你暖手器」,可孩子們都喜歡叫它「暖蛋」。到底什麼樣的「蛋」會有取暖的效果呢?
「暖蛋」有各種款式,除了雞蛋型,還有胡蘿蔔、貓咪、馬卡龍等各種造型和顏色,看上去萌萌噠,難怪那麼招小朋友喜歡。
有家長告訴記者,這個冬天已經「砸」了100多塊錢買「暖蛋」了,「暖蛋由蛋殼和發熱包組成,裡面的蛋芯每天都要替換,蛋殼也至少買兩個,孩子左右倆口袋一邊裝一個,兩隻手都不冷。」
圖片來自網絡。
那這款「暖手神器」的暖手效果究竟如何呢?發熱原理又是什麼?
「把發熱包對摺塞到蛋殼裡,等它發熱就行。」一位店家告訴記者,「拆裝殼的時候小心點,熱度能保一天的。」
從包裝袋上的說明來看,「蛋殼」大都是塑料制的;發熱包成分則是鐵粉、水、活性炭、蛭石、礦鹽和吸水性樹脂。
「這款神器,其實就是給普通的暖寶寶穿了件好看的衣服。發熱包的發熱原理和我們平常用的暖寶寶一樣。」杭十四中化學老師湯小梅看了一眼原材料名,揭曉了謎底。
「打開以後,鐵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變成氧化物時會放熱。有碳粉的話,氧化更快,有水也是,就像形成鐵鏽一樣。一個普通暖寶寶的溫度,可能升高20℃到30℃,所以孩子拿在手裡會覺得暖呼呼的。」
比起普通的暖寶寶,暖蛋最吸引孩子的,恐怕還是它的各式蛋殼造型。「胡蘿蔔賣得最俏,我昨天剛進了20個,一下午就賣完了,上午去找批發商訂貨,批發商貨源也沒了。」一家小賣部老闆娘說。
「而且原來的暖手寶是需要放在開水裡燙燙才能用的,『暖蛋』方便多了,放進口袋裡捂手就行。」老闆娘還給記者展示了一款老版暖手寶。
「小女生開始都喜歡樣式可愛的,可後來發現,『馬卡龍』、『貓咪』、『胡蘿蔔』的發熱效果,都不如『蛋殼』快。」一位在旁採購的學生家長抱怨,「我女兒上次買了一個『胡蘿蔔』,手怎麼都捂不熱,只好把殼拆了直接用發熱包。」
「暖蛋」不止受小學生歡迎,還有許多中學生粉絲。在另一家文具店,記者碰到了來選購「暖蛋」的初中生:「最近幾天太冷了,班上又沒開空調,口袋裡放兩個暖蛋還是挺方便的。」
既然是孩子的日常用品,爸媽們不可避免地會擔心安全問題。湯小梅老師認為,從暖寶寶的發熱原理來看,沒有太大的問題,就是長時間直接貼皮膚會有低溫燙傷。「就是溫水煮青蛙的感覺,不太燙,但是有紅斑出來。」她說,「如果隔了層蛋殼,可能稍好些,但還是建議孩子不要長時間握著,以免燙傷。」
另外,記者還要給一些馬大哈爸媽們提個醒:在給孩子清洗外套時,先檢查一下孩子口袋裡的暖蛋有沒有拿出來,因為發熱包裡的鐵粉會弄髒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