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母嬰領域龍頭企業轉產口罩 2月底日均產能將超200萬隻

2020-12-23 人民網福建頻道

人民網福州2月17日電(餘杉芳)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口罩等防護用品供不應求。日前,「福州造」口罩生產線在福清爹地寶貝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正式投產。

記者在爹地寶貝生產車間裡看到,一隻只一次性口罩從生產線上流出,身穿無菌防護服的工人正在熟練地進行整理分裝。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企業暫停其他生產線,把所有的人力都投到口罩生產上來。

爹地寶貝是國內母嬰領域生產的龍頭企業,主要產品為紙尿褲。福建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後,1月28日,政府部門徵求轉產意見,當晚企業便緊急研討可行性,次日企業轉產及新增口罩生產線等工作正式啟動,參與疫情防控阻擊戰。

於是,首條民用口罩生產線「雷神一號」於2月12日開始試產,15日正式投產,最高設計產能每日 70 萬隻,現產能正在逐日「爬坡」。目前,全廠有約100名工人兩班倒上崗,確保生產線24小時不停工。

按照政府目標分解任務要求,公司分步驟展開了轉產和新增數條口罩生產線相關工作,一方面對原有生產線進行技改,用於民用口罩生產,同時著手將30萬級無塵車間改造成更高等級的10萬級潔淨車間,採購國內最先進的生產線,用於醫用口罩生產。

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第 2 條用於生產學生口罩的雷神二號生產線正在加緊調試安裝,有望於 20日前投產。到2月底,預計日均產能可達200萬-250萬隻。此外,公司還規劃建設 4 條民用口罩生產線。生產線全部投入使用後,峰值產能預計可達日均420萬隻。

爹地寶貝正式投產後將改變福州市無口罩生產企業的短板,今後該公司生產的口罩將作為福州市最大口罩儲備,有效緩解口罩供不應求的問題。

據了解,省市縣三級工信、藥監、衛健等部門對這一重點項目高度重視,實施駐廠管理,並和企業專項負責人配合,成立了生產跟蹤組、採購組、審批組三個小組。生產跟蹤組負責生產設備、工藝、流程以及車間改造的相關事宜;審批組則負責落實企業辦理相關生產資質的審批等工作。

此外,興業銀行、海峽銀行還為企業轉產配套了總額為3000萬會員的專項資金,進一步化解企業的後顧之憂。

 

點擊進入滾動專題

(責編:陳楚楚、張子劍)

相關焦點

  • 內衣企業三槍轉產口罩:一條線日產10萬隻!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各種醫療物資緊缺,特別是口罩,出門就要戴,人人都需要,缺口非常大,於是相關企業開始引入設備進行生產,在上海,東方國際旗下龍頭股份的口罩生產線開始運行,將緩解上海地區口罩的緊缺狀況。
  • 民營企業的擔當 小藍經開區復工企業轉產醫用口罩速寫
    日前,江西省政府下發《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搶時間保進度強弱項補缺口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實施意見》,正式推進口罩日產能千萬隻工程,確保2020年3月初全省口罩日產能達到1000萬隻。南昌小藍經開區多家企業紛紛響應號召,為抗擊疫情伸出援助之手,轉產醫用口罩,把社會責任落實到具體行動中。
  • 產能利用率超九成數千家企業跨界轉產 你的口罩已「在路上」
    全國口罩產能利用率已達94%按照此前工信部公布的數據,我國口罩總體產能是每天2000多萬隻,為全球產能最大。之所以仍出現「一罩難求」,與春節期間企業開工不足有關。不過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2月2日以來,我國口罩產量逐日提升。
  • 一大批新增口罩、防護服、消殺用品供應商來了!各省市區防疫物資供應商及產能情況統計(最新)
    龍頭股份全資子公司上海三槍(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子公司上海針織九廠擬採購一批高速平面耳帶式全自動口罩製造機及相關口罩生產配套設備,預計3月上旬可全部正式投入運營,據龍頭股份預測,量產後民用一次性使用口罩的最高產能將達到300-500萬隻/日。
  • 口罩成為硬通貨,全世界都在等中國爆產能
    有紡織行業人士介紹,中國熔噴無紡布年產能為5.35萬噸,供應口罩生產綽綽有餘,一噸熔噴無紡布,大約可以生產100萬隻口罩,如果熔噴無紡布產能全部用於生產口罩,可以年產超過500億隻口罩。汽車企業中,比亞迪日產500萬隻口罩,廣汽、陝汽也加入了生產口罩的行列;紡織服裝類企業中,水星家紡、三槍內衣、華紡股份、紅豆、報喜鳥等公司都建立起了自己的口罩生產線;造紙企業中,潤美紙業、中順潔柔紙業等2月初就開始援助口罩生產,紙尿褲企業爹地寶貝3月日產能有望突破350萬,其中100萬將是醫療口罩;其他行業,包括富士康、OPPO、三友化工、和碩等製造、代加工企業也加入到了口罩的生產行列。
  • 蘭博基尼口罩,特斯拉呼吸機,這些國外企業為何能快速轉產抗疫物資?
    最後,麻薩諸塞州不得已出動職業橄欖球隊新英格蘭愛國者隊的私人飛機,從中國搶購了120萬隻口罩。 不難看出,目前全球的醫療物資短缺才造就了這樣多國家和地區政府完全不顧顏面搶購物資的場面。 但相比於政府只能在購買端「各顯神通」,各大企業在生產端則顯得給力多了!
  • 紙尿褲企業、內衣工廠轉產口罩、防護服,三槍三天建成流水線
    「福州是福建省的省會城市,目前還沒有一家口罩生產企業,口罩供應面臨斷層,政府通過工商聯問我們能不能轉產口罩」,林顏挺稱,在接到需求的當晚,公司便連夜展開了技術探討,第二天回復政府稱有能力完成轉產口罩的計劃。公開資料顯示,爹地寶貝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前身為福清天使鞋業有限公司,位於福清市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
  • 溫州將建「口罩銀行」!「專班」衝產能、設預購平臺、組織向市民...
    《意見》一共9條,包含建立「專班」衝產能、加大服務引導力度、建立口罩信息統一底冊、建立常態化口罩預約登記購買平臺、搭建市醫藥行業口罩供應信息平臺等,在全市範圍內建立統一的口罩生產機制、管理機制和預約購買機制,努力緩解我市口罩生產供應仍較緊張的現狀,保障急需人群、重點領域。
  • 比亞迪,OPPO等700家科技企業跨界做口罩
    蘇州一家停產570天、進入破產清算的口罩企業,僅在96小時內實現復工生產。口罩概念股也是水漲船高,口罩板塊一周上漲超40%。眾多企業紛紛加入到跨界生產口罩的大軍中來。2月5日,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副司長表示,全國口罩日產量已達到1480萬隻,產能利用率67%,N95口罩11.6萬隻,其他醫用口罩998萬隻。並再次重申,疫情過後富餘產量,只要符合標準,國家將收儲。那麼現在口罩到底有多大缺口?先看看疫情最為嚴重的武漢市。
  • 浙江省輕工業品質量檢驗研究院服務紡織服裝企業轉產口罩紀實
    連續12天不眠不休——浙江省輕工業品質量檢驗研究院服務紡織服裝企業轉產口罩紀實□ 本報記者 曹吉根「2月23日,浙江口罩日產能超過1000萬隻,全省復工復產急需的防護口罩有了基本保障。」聽到這個消息,浙江省輕工業品質量檢驗研究院(以下簡稱「浙江省輕工院」)紡織服裝企業轉產口罩服務專班的全體人員終於舒了口氣。連續12天不眠不休的努力,終於完成幫助企業快速轉產口罩擴充產能的階段性任務,直接服務的15家紡織企業現在每天可產出口罩超過380萬隻。
  • 紙尿褲生產線改做口罩 數千家企業應對疫情緊急轉產
    我國有著全球最為龐大的製造業,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國3000多家企業緊急申請審批資質,改造生產線,跨界轉產口罩、防護服都緊缺物資,中國製造在疫情面前跑出了中國速度,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在福清市爹地寶貝股份有限公司,一條口罩生產線,正以每天70萬片的速度加緊生產,而在12天前,這還是一條生產嬰兒紙尿褲的生產線。紙尿褲改口罩?聽起來工藝、材料都有相近之處,但實際上技術和標準有著天壤之別,要科研攻關、要調整參數、要修改設備,更重要的是,價值1000多萬的嬰兒紙尿褲進口生產線改造成了口罩生產線後,生產線兩端報廢,價值只有原來的五分之一。
  • 紙尿褲生產線改做口罩 數千家企業為防疫緊急轉產
    我國有著全球最為龐大的製造業,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國3000多家企業緊急申請審批資質,改造生產線,跨界轉產口罩、防護服都緊缺物資,中國製造在疫情面前跑出了中國速度,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  在福清市爹地寶貝股份有限公司,一條口罩生產線,正以每天70萬片的速度加緊生產,而在12天前,這還是一條生產嬰兒紙尿褲的生產線。
  • 浦發銀行北京分行3000萬資金馳援轉產企業口罩生產
    來源標題:浦發銀行北京分行3000萬資金馳援轉產企業口罩生產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口罩等防護用品需求激增,北京地區多家企業陸續轉產口罩等防護用品。浦發銀行北京分行積極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與金融監管要求,緊隨總行抗疫步伐,堅持「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原則,主動對接企業需求,開闢信貸「綠色通道」,全力支持轉產防疫口罩生產。位於北京海澱區的納通科技集團是浦發銀行北京分行服務了近8年的老客戶,專門從事高端醫療器械製造。
  • 越、日、美紛紛轉產口罩,中國已馳援日本1000萬隻,那越南呢?
    截止到5月2日18時,日本確診病例已達到14877例,很顯然,該國疫情仍未迎來拐點。由於確診人數持續上升,該國或將延長原本計劃在5月6日結束的緊急狀態。儘管該國將周口罩供應提升到了3億隻,但當地市場依然處於缺貨的狀態,基於此,該國有採取了兩個舉措。據悉,日本曾決定:「加強對惡意囤積口罩和高價販賣口罩經營者管制」。
  • 「不務正業」卻是「硬核外援」 紙尿褲內衣商家改造生產線轉產口罩...
    春節假期剛結束,天貓上一批家紡、紙尿褲、內衣生產商家決定「不務正業」,暫停生產計劃,改造增設生產線,轉產口罩和防護服,儘快把缺口補上。2月3日下午開始,上海水星家紡公司原本停工的車間,重新開始忙碌起來。不到48小時,水星家紡把10條被套生產線改為防護服生產線,30多位工人掌握工藝後,當天就產出1000件符合標準的非醫用防護服。
  • 口罩供給戰:原料缺,招工難,多行業跨界轉產!
    2月11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司長歐曉理表示,目前口罩面臨比較大的缺口,將千方百計解決口罩供需矛盾。一是促生產,鼓勵企業採取兩班倒、三班倒,釋放現有產能,實現滿負荷生產。二是擴進口,推動相關企業加大進口採購力度,支持企業國外採購口罩,使用貨運包機的方式運至國內等。三是保重點,對鐵路、公路、民航、商場、超市等進行傾斜保障。
  • 發改委推動企業釋放現有產能 面料廠緊急轉產防護用品
    麥經理戴著口罩,和技術人員晝夜都在工廠,研究如何生產出達到國家安全要求的防護服。按照工信部的統計數據,疫情發生之前,全國符合中國標準的產能許可的企業只有40家,分布在14個省份,總的生產能力每天只有3萬套。而目前僅湖北省的需求量每天就高達10萬套,巨大的產能差,導致具備相關生產能力的企業開始轉行。
  • 可日產2000萬隻,佔全球產能50%的中國!為何口罩能被一搶而空?
    但是,因為疫情的影響,目前各地區的口罩已經告急。很多人提前購買了很多口罩囤在家中,所以目前的口罩市場是「一罩難求」。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司局的負責人表示,中國其實是世界上最大的口罩生產以及出口國,而我國的口罩年產量甚至已經佔了全球的50%。不僅如此,我國一天最多的口罩產能可以達到2000多萬隻。
  • 多隻龍頭跌停,口罩概念能否繼續躺著賺錢?
    上漲近一個月的口罩股開始變天了。此前以口罩為首的防護類主題炒作是盤面最強的題材,上周五超20餘只個股漲停,帶動相關原材料熔噴布價格大漲而利好相關化纖等板塊補漲,題材炒作不斷擴散。3月10日早盤,口罩概念大幅下跌,搜於特、道恩股份、金太陽、金海環境、華紡股份、南京聚隆、普利特、新野紡織等超過15隻個股跌停。口罩股集體調整,其中龍頭股之一的道恩股份曾經17個漲停板,最高漲幅超過400%,10日尾盤封於跌停板,一度六連板的搜於特也開盤跌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