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利用率超九成數千家企業跨界轉產 你的口罩已「在路上」

2020-12-11 金融界

來源: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財經2月14日訊(記者 李春暉)「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想收口罩」這大概是今年春節中國老百姓的內心寫照。面對突然爆發的防疫需求,疊加春節假期生產停滯、原輔料儲備不足、物流滯後等,一時間全國多地都在上演「一罩難求」。

不過,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2月2日以來,我國口罩產量逐日提升。最新數據顯示,截止到2月11日,全國口罩產能利用率已達94%。口罩「想買就能買」的日子,為期不遠了。

最新數據!全國口罩產能利用率已達94%

按照此前工信部公布的數據,我國口罩總體產能是每天2000多萬隻,為全球產能最大。之所以仍出現「一罩難求」,與春節期間企業開工不足有關。不過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2月2日以來,我國口罩產量逐日提升。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2月13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產業發展司一級巡視員夏農公布了我國口罩復產情況的最新數據:截止到2月11日,全國口罩產能利用率已經達到94%;特別是一線防控急需的醫用N95口罩,產能利用率已達到128%,有8個省份達到或超過100%;醫用的非N95口罩的產能利用率達到了106%,有10個省份達到或超過了100%。

另一方面,隨著全國各行各業逐漸復工,對防護物資尤其是對口罩的需求急劇增長,口罩供給仍然面臨較大挑戰。

夏農表示,目前有些口罩企業還沒有滿負荷生產,希望這些企業抓緊釋放產能,儘快實現滿負荷生產。對於「滿負荷生產」,在2月11日的國新辦發布會中,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司長歐曉理將其解釋為「鼓勵他們採取兩班倒、三班倒的方式,24小時運轉起來,做到人休息機器不休息,儘量多生產」。

夏農稱,下一步將繼續抓好口罩生產和擴能等相關工作。一是進一步加強生產監測和調度,及時解決企業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在保障安全生產和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力爭全面達產、超產。二是根據疫情防控需要,繼續開展口罩擴能專項工作。進一步擴大醫用,特別是醫用N95口罩生產。三是進一步加強關鍵設備和原輔材料的供應協調,保障項目建設實施和順利達產。同時,對重點省份和行業,還將通過調配使用等方式切實保障重點需求。

石化央企開足馬力確保口罩原料供應

口罩生產的技術壁壘並不高,主要瓶頸在於原材料供應和醫用資質。

醫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主要由三層無紡布組成:外層是做了防水處理的無紡布,用於隔絕患者噴出的液體;中間的過濾層,是經過駐極處理的聚丙烯熔噴無紡布;內層是普通無紡布。其中,中間層的熔噴無紡布被認為是口罩的「心臟」,主要原料為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聚丙烯。

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等石化央企都是聚丙烯的重要供應商。在抗疫的關鍵時期,他們充分發揮央企擔當,從春節假期開始一直開足馬力生產。

中國海油所屬單位中海殼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簡稱中海殼牌)從春節假期開始滿負荷生產可用作消毒劑容器和醫用包裝生產原料的聚丙烯(PP) 和聚乙烯(PE)產品,1月20日至2月4日,共累計生產上述產品26000噸,並將超過6個品種的產品安全、及時地送抵11家生產防疫物資的工廠。

中國石油春節前迅速部署旗下獨山子石化、大連石化、寧夏石化、呼和浩特石化、吉林石化、蘭州石化等煉化企業,對生產醫用料的裝置進行升級管控,開足馬力全力生產口罩、消毒液等緊缺醫療物資原材料。截至2月9日,中國石油已累計生產醫用物資原料6.43萬噸,其中1月4.31萬噸、2月2.12萬噸,累計出廠5.53萬噸。

中國石化官方微博於2月6日發布消息稱「我有熔噴布,誰有口罩機」,向全社會徵集口罩生產合作夥伴。2月以來,針對疫情防治中用到的口罩、注射器等聚丙烯化工產品原料,中國石化已向市場投放聚丙烯等醫衛原料1.5萬噸,預計2月份還將繼續向各大醫衛材料客戶保供生產原料約8萬噸。

按照工信部此前公布的數據,1噸高熔指纖維聚丙烯可生產一次性外科口罩90萬-100萬隻,生產N95醫用防護口罩的話可達20萬到25萬隻。只要做好調度保障,口罩生產的原料供應不是難題。

3000家企業跨界轉產 你的口罩已經「在路上」

在13日的發布會中,夏農還表示,有條件的企業可以積極實施技術改造轉產、擴產。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以工商註冊變更信息為標準,自2020年1月1日至2月7日,全國超過3000家企業經營範圍新增了「口罩、防護服、消毒液、測溫儀、醫療器械」等業務。如富士康新增從事醫用口罩的生產,比亞迪援產口罩和消毒液等。

在醫療物資轉產擴產大潮中,央企依然跑在前列。2月5日時,國資委成立醫療物資專項工作組,採取一系列措施,組織推動中央企業做好醫療物資擴產排產,加快重點生產設備研製生產。

工作組成立短短5天之後,初步成效已經顯現。2月11日,中央企業一次性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護目鏡等重點醫療物資日產量,分別提高至2月5日的2.6倍、2.8倍、2.5倍。

醫用口罩、防護服生產需要相關資質。為了幫助企業提高效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特事特辦」加快資質、執照等審批流程。據新華社報導,服裝企業山東威海迪尚公司轉產醫用防護服,當地政府部門幫助企業準備申報材料、樣品送檢,從正式辦理、開通審批綠色通道,到最終拿到執照,只用了30分鐘。

各方在日夜兼程發力口罩生產,那麼老百姓何時才能便捷地買到口罩呢?工信部曾在官方微博上發布「口罩加工完還需消毒、解析,此過程還需7天-15天的時間才能出廠。」可見不久的將來會有一大波口罩投入市場,你的口罩可能已經「在路上」。

相關焦點

  • 紙尿褲生產線改做口罩 數千家企業應對疫情緊急轉產
    我國有著全球最為龐大的製造業,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國3000多家企業緊急申請審批資質,改造生產線,跨界轉產口罩、防護服都緊缺物資,中國製造在疫情面前跑出了中國速度,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天眼查數據顯示,自2020年1月1日至2月7日,全國有超過3000家企業經營範圍新增了「口罩、防護服、消毒液、測溫儀、醫療器械」等業務,他們緊急審批資質,推遲原計劃,改造生產線,積極奮戰在抗「疫」的後方。服裝企業利用人員設備,迅速轉產。生產女裝的山東舒朗僅用4天就完成資質審批,轉產防護服。
  • 紙尿褲生產線改做口罩 數千家企業為防疫緊急轉產
    我國有著全球最為龐大的製造業,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國3000多家企業緊急申請審批資質,改造生產線,跨界轉產口罩、防護服都緊缺物資,中國製造在疫情面前跑出了中國速度,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  在福清市爹地寶貝股份有限公司,一條口罩生產線,正以每天70萬片的速度加緊生產,而在12天前,這還是一條生產嬰兒紙尿褲的生產線。
  • 比亞迪,OPPO等700家科技企業跨界做口罩
    蘇州一家停產570天、進入破產清算的口罩企業,僅在96小時內實現復工生產。口罩概念股也是水漲船高,口罩板塊一周上漲超40%。眾多企業紛紛加入到跨界生產口罩的大軍中來。天眼查統計數據顯示,以工商註冊變更信息為標準,自2020年1月1日至2月7日,全國超過3000家企業經營範圍新增了「口罩、防護服、消毒液、測溫儀、醫療器械」等業務,其中近700家為科技推廣、軟體信息技術服務業等企業。口罩緊缺據工信部統計,中國具備一天生產2000多萬隻口罩的產能。
  • 一線醫護人員口罩有保障!N95口罩產能利用率已達128%
    2月1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上傳來好消息,截止到2月11日,全國口罩產能利用率已經達到94%,特別是一線防控急需的醫用N95口罩產能利用率達到了128%,通過全國統一調度,已經能夠保障一線醫護人員的醫用口罩防護需要。此外,19個省已實現對口支援全覆蓋全滿足,將增派50%力量做儲備等患者。
  • 口罩供給戰:原料缺,招工難,多行業跨界轉產!
    有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其也不確定何時能恢復正常生產。有醫療器械企業高層表示,當前其所在工廠的工人日薪已經上漲至近千元,但仍然無法招來工人。 記者注意到,為保障口罩供應,當前社會各界均在貢獻力量。眼下,不少公司已經開始正常上班。開工當頭,你家中的口罩存貨還剩多少?
  • 一線醫護人員口罩有保障!N95口罩產能利用率已達128%,最缺還是醫用...
    2月1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上傳來好消息,截止到2月11日,全國口罩產能利用率已經達到94%,特別是一線防控急需的醫用N95口罩產能利用率達到了128%,通過全國統一調度,已經能夠保障一線醫護人員的醫用口罩防護需要。此外,19個省已實現對口支援全覆蓋全滿足,將增派50%力量做儲備等患者。
  • 福州母嬰領域龍頭企業轉產口罩 2月底日均產能將超200萬隻
    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企業暫停其他生產線,把所有的人力都投到口罩生產上來。 爹地寶貝是國內母嬰領域生產的龍頭企業,主要產品為紙尿褲。福建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後,1月28日,政府部門徵求轉產意見,當晚企業便緊急研討可行性,次日企業轉產及新增口罩生產線等工作正式啟動,參與疫情防控阻擊戰。
  • 全國口罩產能利用率達94% 醫用N95口罩產能利用率128%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全國口罩產能利用率已達94%(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本報北京2月13日電 (記者邱超奕)截至2月12日24時,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現有確診病例52526例,其中重症病例
  • 從無到有搭起口罩生產線,中國企業這樣緊急跨界
    但是,與人們腦海中的印象不同,這些消息來自石油化工、汽車、機械製造等平日裡「不搭調」的行業企業。面對口罩、防護服、消毒液等醫療防控物資緊缺的形勢,不少大型製造企業開啟了「跨界」生產之路。短時間內緊急轉產、研發攻關、快速投產,這一速度的背後,既是中國企業特殊時期「衝勁」「拼勁」的反映,也成為中國製造體系齊全、配套水平高、產業工人技能全面的優勢體現。
  • 新增3000多家口罩、防護服公司 PP市場感受到了嗎?
    親,不用為買不到口罩頭疼!已開工的工廠正在快馬加鞭地生產,復工潮正在來臨。更為重要的是,目前有3000多家企業在經營範圍內增加了「口罩、防護服、消毒液」等業務。這些新生的生產大軍中,除了國家隊中石化外,上汽通用、五菱和比亞迪等汽車業,雙馳實業和雅戈爾等鞋服業,水星家紡等家紡業,爹地寶貝等母嬰用品也在其中。這些與口罩「八竿子打不著」的企業紛紛加入了跨界抗疫。
  • 民營企業的擔當 小藍經開區復工企業轉產醫用口罩速寫
    日前,江西省政府下發《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搶時間保進度強弱項補缺口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實施意見》,正式推進口罩日產能千萬隻工程,確保2020年3月初全省口罩日產能達到1000萬隻。南昌小藍經開區多家企業紛紛響應號召,為抗擊疫情伸出援助之手,轉產醫用口罩,把社會責任落實到具體行動中。
  • 發改委推動企業釋放現有產能 面料廠緊急轉產防護用品
    麥經理戴著口罩,和技術人員晝夜都在工廠,研究如何生產出達到國家安全要求的防護服。按照工信部的統計數據,疫情發生之前,全國符合中國標準的產能許可的企業只有40家,分布在14個省份,總的生產能力每天只有3萬套。而目前僅湖北省的需求量每天就高達10萬套,巨大的產能差,導致具備相關生產能力的企業開始轉行。
  • 浙江省輕工業品質量檢驗研究院服務紡織服裝企業轉產口罩紀實
    聽到這個消息,浙江省輕工業品質量檢驗研究院(以下簡稱「浙江省輕工院」)紡織服裝企業轉產口罩服務專班的全體人員終於舒了口氣。連續12天不眠不休的努力,終於完成幫助企業快速轉產口罩擴充產能的階段性任務,直接服務的15家紡織企業現在每天可產出口罩超過380萬隻。
  • 蘭博基尼口罩,特斯拉呼吸機,這些國外企業為何能快速轉產抗疫物資?
    不管是汽車企業、時尚企業還是科技巨頭們,都紛紛開始「百花齊放」,快速轉型,生產抗疫所用的醫療物資。 車企紛紛轉產,蘭博基尼生產口罩和防護面具? 3月31日,蘭博基尼宣布部分工廠開始生產口罩和防護面具。口罩由內飾部門負責,手工製作,橙色色調和自家超跑車身經典塗裝一致。
  • 口罩成為硬通貨,全世界都在等中國爆產能
    上海經信委曾公開說明過口罩短缺的原因,主要就是因為春節放假停產,相關生產企業絕大部分已停產放假,工人返鄉、原料停供、物流停運。口罩生產過程更多企業則是跨界投入到了口罩生產中。汽車企業中,比亞迪日產500萬隻口罩,廣汽、陝汽也加入了生產口罩的行列;紡織服裝類企業中,水星家紡、三槍內衣、華紡股份、紅豆、報喜鳥等公司都建立起了自己的口罩生產線;造紙企業中,潤美紙業、中順潔柔紙業等2月初就開始援助口罩生產,紙尿褲企業爹地寶貝3月日產能有望突破350萬,其中100萬將是醫療口罩;其他行業,包括富士康、OPPO、三友化工、和碩等製造、代加工企業也加入到了口罩的生產行列。
  • 一大批新增口罩、防護服、消殺用品供應商來了!各省市區防疫物資供應商及產能情況統計(最新)
    此前,已利用現有服裝生產設備臨時轉產部分產能用於生產民用防護口罩,日產量已達2萬隻,產品部分自用,其餘交於政府收儲,不對外銷售。預計口罩產能每天10萬隻以上。溫州共有1家醫用口罩、2家測溫儀生產企業、4家消殺用品企業、2家抗病毒藥物生產企業、1家滅菌藥企業以及一些配套企業。浙江康力迪醫療用品有限公司(樂清)日產能超3萬隻,隨著員工復崗,產能將進一步提升。
  • 緊急動員:76%口罩廠復產,3000多家企業轉產,口罩荒將緩解
    當然,除了原有的口罩生產企業逐步恢復了生產,原本不生產口罩或是早已經停止生產口罩的企業也紛紛響應國家號召,加入到了「跨界」支援的行列當中。2月8日,比亞迪宣布將開始生產口罩和消毒液,預計2月17號開始量產出貨,2月底可達到每天500萬隻口罩,5萬瓶消毒液的產量。此外,上汽通用五菱、廣汽集團等多家汽車企業也都在研究口罩的生產。
  • 紙尿褲企業要生產口罩 杭州多家企業「轉產」抗疫保供
    資料顯示,杭州可靠護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專注成人紙尿褲行業近20年,目前已成為國內綜合排名第一的成人紙尿褲生產企業,產品包括:內褲型成人紙尿褲、成人紙尿褲、紙尿片、護理墊、婦嬰兩用巾、產婦衛生巾、成人護理溼巾等。據杭州市金融辦公布的杭州市重點擬上市企業名單,可靠護理「榜上有名」。
  • 【有序復工復產】服裝企業轉產口罩、嚴把儲備凍豬肉質量安全關!
    【有序復工復產】服裝企業轉產口罩、嚴把儲備凍豬肉質量安全關!為提升蓬江區企業防護物資生產能力,區發展和改革局積極推動有生產基礎的企業通過技術改造等方式,轉產口罩等疫情防護物資。
  • 醫用口罩企業增至18家日產量73萬隻
    本報訊(記者 殷鵬)「截至今天,我省醫用口罩生產企業已由原有的9家增至18家,醫用口罩日產量73萬隻,基本能夠滿足我省醫療機構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