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臺北U16足球教練:要讓喜歡踢球的孩子看到希望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8月18日電 題:中華臺北U16足球教練:要讓喜歡踢球的孩子看到希望

  作者 楊程晨

  經過一天休整,2015年「兩岸暨港澳青少年足球賽」18日在北京進入第四個比賽日的爭奪,中華臺北U16以7:0的懸殊比分戰勝中國香港U16,保持不敗。前三天,這支球隊戰勝中國澳門U16,連續逼平新疆U16和北京足協代表隊。

  總教練李文財對球隊表現喜憂參半,「對於和香港、新疆隊的比賽,是我比較滿意的,隊員們在場上組織防守的協調性很好,可我們對球的傳控還不到位。」

  17日下午3時,李文財在球隊日常訓練中特地加強了短傳進攻練習。日籍教練黑田和生不斷在場邊提醒他們注意傳球準確性。

  「細節是日方和本土教練最大的不同。」來自臺中的李冠霈司職門將,他透露,即使在生活中,黑田教練也要求每個人養成良好習慣,「早上起床見到教練,一定要第一時間喊『教練好』。」

  和香港U16比賽結束後,中華臺北全體隊員到對手教練席和裁判員席鞠躬致謝,讓在場工作人員和觀戰的友隊選手讚嘆。李文財說,這些變化是黑田教練帶來的。

  黑田和生是中華臺北足協從日本足協特別請來的外籍教練,在臺灣的青少隊已有3年執教時間。他今年67歲,時時刻刻背著一個比他塊頭還大的雙肩包,快步走在隊伍最前方。

  翻譯告訴記者,黑田教練中文不好,訓練中需比手劃腳。他最熟練的一個詞是「辛苦」。「球員訓練結束,他會跟每個人說『辛苦』。」接觸三年,李文財被影響很多:「踢球是一時的,做人才是一輩子。」

  在黑田眼中,這支球隊最大的財富是擁有多達9位的臺灣少數民族球員,「他們很有天賦,比同齡人跑得更快、體力更好。」李文財讓他們鎮守邊路,給其他球隊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中華臺北足協將這次比賽當成2016年U16亞少賽預選賽的熱身。預選賽9月在吉林省延吉市開賽,中華臺北和中國、韓國、中國澳門分在了一個小組,「這樣有針對性的熱身太難碰到,這些孩子在臺灣最大的問題就是比賽打太少,約一半沒和臺灣以外的球員交過手。」

  臺灣足球正處在起步階段,人才的培養主要通過校園和社區俱樂部。中華臺北各年齡段代表隊的選拔先由學校教練推薦,再通過一系列體能、技巧、心理上的考核。

  李文財說:「2000年出生的孩子,在踢球的,全臺不到80人,我們可選拔的人數其實很少。」

  蔡政儒來自高雄後勁中學,是球隊中場的防守工兵,他從去年才改踢11人制足球的,「學長畢業之後,球隊只剩9人,我們只好去參加5人制足球比賽,而且每次出去比賽經費都不夠。」後勁中學在過去兩年奪得了三次全臺中學五人制足球冠軍。

  球隊的9號徐旭睿選擇了和同齡人不一樣的培訓路徑。去年9月,他前往西班牙瓦拉多利德的一間學校,開始半專業的足球訓練。「每天上午上課,下午兩點開始訓練,直至五點半結束。」訓練方式不同一度讓徐旭睿無法適應,「那邊很強調技戰術,語言不通很難理解,而且像我這麼大的孩子水平都太高了。」

  對於將來,徐旭睿更渴望到大陸發展,他的規劃也代表了臺灣許多「足球小將」們的想法,但這條路並不平坦。

  今年2月,上海綠地申花陣中的臺籍球員陳伯良轉會杭州綠城,並在新賽季的首場比賽中獲首發,這也是他登陸中超一年來第一次首發登場。據了解,陳伯良是中超唯一臺籍球員,在中甲賽場還有6名,他們也是中華臺北足球隊主力。

  「臺灣足球甲組聯賽有8支球隊,卻沒有一支職業隊,你看香港還是有職業球隊的。」同是球員出身,李文財期望以更多的兩岸足球交流改變臺灣足球現狀,「除了比賽,應該有更多方面交流,比如教練員、裁判員、球員的培訓。」

  兩個月前,在臺北田徑場舉行的中華臺北對泰國世界盃預選賽,到場觀戰球迷突破2萬人,在臺灣創造了紀錄。李文財很欣喜,希望中華臺北有更好成績來帶動更多小孩踢球,「要讓喜歡踢球的孩子看到未來的希望」。(完)

相關焦點

  • 講述海峽另一邊足球故事 訪中華臺北女足球員
    (王思羽 攝)本屆大運會的女子足球賽事中,中華臺北隊雖未成功晉級八強,但卻展現了優良的精神風貌和戰術素養,為大運會的女足賽場平添了一絲清新活力。比賽中,姑娘們清晰的戰術組織、細膩的傳接配合以及頑強的拼搏精神更是贏得了大陸球迷的熱情支持和由衷讚賞。日前,中華臺北隊女足主教練呂桂花率3名球隊主力成員接受了本網記者專訪,講述起海峽另一邊的足球故事。
  • 張劍寄語U16球員:中國足球未來寄托在你們身上
    中國足球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張劍、副主席林曉華等領導觀看了比賽。張劍賽後在寄語北京足協U16代表隊時表示,中國足球的未來寄托在他們這批年輕人身上,希望他們努力進國家隊為國效力。  據悉,兩岸暨港澳青少年足球賽是在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的支持下,中國足球協會、中華臺北足球協會、中國香港足球總會及中國澳門足球總會於2010年8月,在北京共同發起的。比賽每年舉辦一屆,由參賽的四個協會輪流主辦。
  • 新疆孩子的足球夢:他們會是中國足球的希望嗎?
    廣東足球教練來疆培養帶不走的人才畢業於廣州體育學院,現任廣州天河區啟慧學校體育老師的許均猛,今年3月到達疏附縣明德小學任足球教練。回想起上學期畢業班孩子的一場比賽,他內心仍然激動:「我們球隊在最後兩分鐘被反超了,孩子們下了場都哇哇哭了,他們輸了不甘心,不服氣,我看到卻很感動。足球改變了許多孩子的性格,他們勤奮勇敢、熱情開朗又積極向上。」每當許均猛在球場教孩子們踢球時,當地的體育老師都在一邊如饑似渴地觀摩學習。
  • 如何讓3000萬的學生去踢球?搞足球不是做數學題
    以足球為例,全國3萬所特色足球學校,總共3000萬的學生去踢球,如果每個年齡段都選拔一些優秀的孩子,這一級一級上來,會不出人才嗎?」「將來的大學辦學,將和成績掛鈎,成績好的將有招生資格。高水平球隊的招生資格,不用審批,可以靠比賽來競爭。
  • 9個理由,告訴你為什麼要支持孩子踢球
    要想贏得比賽,一個人是沒有用的,這需要他們在一個團隊裡一起配合,共同創造成果。作為球隊團體的一員,踢球的孩子必須既要學會貫徹自己的想法、讓他人承認自己,也必須學會讓步、承認他人。這樣的學習過程能讓孩子真正成為球隊的一員,掌握真正的團隊精神。另外,足球還和其它體育項目一樣具有社會元素——一個足球不僅聯繫起了球隊裡的每一員,也聯繫起了球迷和觀眾。
  • 足球少年尋夢葡萄牙:學踢球也學會生活
    在中國,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從小踢球,渴望成名。然後,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們被送到葡萄牙留洋,追尋新的足球夢想。時至今日,他們已在那裡求學半載,體會到了與中國截然不同的足球氛圍。眼界開闊之後,有些孩子野心更大了,他們夢想有一天被當地球隊相中,留在歐洲踢球。至於他們留洋的效果,還有待於時間來檢驗。
  • 每年100萬臺幣補助,揭秘中國臺北校園足球現狀
    由於在中國臺北地區,足球受歡迎程度位列棒球和籃球之後,所以他走上足球道路完全屬於偶然。 中國臺北的校園足球訓練時間基本和大陸地區一致,早晨8點和下午4點有兩次訓練計劃,每次訓練大概會安排2個小時左右,但周末會安排休息。 而鳳西國中的隊長蔣淳恩從6歲時開始接觸足球,已經有7年之久。
  • 塞爾維亞足球教練首次走進延吉校園
    塞爾維亞足球教練首次走進延吉校園 6月14日,俄羅斯首次承辦的世界盃足球賽開幕當天,延邊也發生了與足球有關的第一次,那就是塞爾維亞籍足球教練走進延吉校園——勝瑞斯長白虎足球學校外籍教練米蘭卡裡奇應邀來到北山小學西校區(延吉市小營鎮中心小學),給學生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足球課。
  • 漫畫體壇:踢球的孩子像根草
    中學校園:踢球的孩子像根草關鍵比賽,七八名球員可以說不來就不來;沒有教練,先綠城好多年就已經隊委會當家;撲克牌抽籤,抽到黑桃的要上足球班,還連稱自己倒黴……這些事情不管什麼原因,只要自己的孩子考試成績退步了,家長都會歸罪於足球,其結果就是要求孩子退出足球隊。就算家長不急,班主任老師也會急。學生的考試成績、升學率關係到班主任的獎金收入,所以班主任一般也不支持學生參加足球隊,他們更希望學生的訓練時間用來自習。一旦發現學生成績下降,班主任會動員家長讓孩子退出球隊。
  • 臺北市立大學與福建省超越足球俱樂部籤署合作備忘錄
    臺北市立大學與福建省超越足球俱樂部籤署合作備忘錄 2016-05-24 20:53:02中新社記者 邢利宇 攝   中新社臺北5月24日電 (記者 邢利宇 陳小願)臺北市立大學與福建省超越足球俱樂部24日在臺北籤署合作備忘錄,意在強化兩岸足球交流合作,擴展優秀選手的培養。  臺北市立大學校長戴遐齡在籤約儀式上表示,該學校一直重視產學合作,致力於為學生畢業至就業的最後一裡路尋找機會。
  • 踢球進清華的少年:踢球和學習兩者可以兼顧,足球是夥伴也是導師
    01 與足球結緣來自甘肅省蘭州市一個普通家庭的張煜飛,在讀小學二年級時接觸到足球,從那時起他便與這項運動結下了不解之緣。「小學足球氛圍濃,當時有老師建議練習足球,沒想到這一踢,就徹底喜歡上了足球。」張煜飛說。
  • 與教練關係的遠近影響孩子足球場上的位置嗎?
    我的文章《孩子如何得到專業的足球訓練》裡講過「現在校園足球已經慢慢走近我們的孩子,但校園足球訓練的整體水平還是有待提高的。如果孩子真的好喜歡踢球,還需要到足球俱樂部或者體育運動學校去接受更專業的訓練。」校園足球訓練的目的是好看的小學階段比賽成績,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校長的喜好與支持,六年級畢業的孩子出路一是上有足球隊的中學,二是加入青訓俱樂部。
  • 爸爸媽媽,在我踢球的時候……
    看到過一段視頻,一群五六歲的孩子們在進行足球比賽。很多家長在旁邊指揮自己的孩子怎麼踢,甚至聽到一個爸爸大喊:「過掉他,過掉他!」但過了半天沒有聽到教練的聲音,有可能是家長的聲音把教練的蓋住了。現在我越來越喜歡足球了,所以聽聽我的心聲吧。
  • 給中國足球的建議!讓家長認清足球,讓孩子能夠有機會踢球
    &34;這些是很多家長對於自己孩子踢球的第一反應。我們其實能夠在家長的話語中能夠看到他們對孩子們的關愛,說實話,不管是哪個孩子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對於運動方面,他們並不是對自己的孩子沒有信心。更多的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吃苦,畢竟對於運動員,尤其是職業足球運動員,對於球員的吃苦能力則是有著非常高的需求。
  • 足球要從娃娃抓起,足球啟蒙有多重要?
    足球要從娃娃抓起,全中國的足球愛好者都希望中國足球可以走向世界的舞臺,培養新一代足球人也是競彪幼足教練員的夢想,究竟足球對3—6歲兒童發展有何好處?競彪幼足的教練員們為家長們解答足球啟蒙運動的優勢:1、足球運動可以使孩子們懂得團隊協作、培養孩子的榮譽感和競爭意識。
  • 非洲「90後」教練小龍:感受中國足球少年的拼搏精神 認為中國足球...
    曾入選剛果民主共和國國青隊的小龍,八年前來到中國,希望輕鬆找到一家中國的職業俱樂部踢球。然而,好事多磨。「我16歲就進了國青隊。可是我感覺收入不是很好。那時候我有朋友在中國,他說你可以過來這裡試一下。然後我就去重慶力帆(俱樂部)試訓,那個時候教練說,他需要那種已經進入過中國聯賽的(外國球員)。我沒有放棄,我說我也不要回家。」
  • 74歲「足球小將」:踢球,錢不能比榮譽重要
    張貴儒說,照片中本應有18人,但第一守門員因故沒參與合影,因此合照包括教練共17人。  張貴儒從小愛足球,在緯一路小學讀書時,受條件限制,他只能閒暇時踢一踢皮球。直到17歲那年,正在上初三的他得到一個消息:濟南市要建一支少年足球隊,在全市初中生裡選拔。他憑藉出色的身體素質與技術順利通過選拔,在隊中擔任左後衛。
  • 教中國孩子踢球的"洋教練"可能就是一賣小面的
    「假洋教練」風波背後 維克多(化名)是一名外國留學生,來中國半年後他就離開了學校,在河北一家半職業俱樂部踢球謀生。此外,他還做著一份教小孩子踢球的教練工作。儘管沒有任何教練證書,維克多這份工作找得並不困難。 當問及是否知道執教需要資質時,維克多說:「我也知道這不對,但很多人都在這麼做,看起來也就沒有什麼風險。
  • 我死也要讓孩子踢球
    小學一年級,長友佑都就開始踢球了。剛開始的時候,他還是一個大殺四方的前鋒。雖然他不高,也不壯,但他經常能打進一些非常漂亮的進球,只不過在日本,這樣的孩子數都數不過來。兩年後,報紙配送站在財務上出現了困難,父母的婚姻也走到了終點。
  • 一位家長眼裡的足球教練:你教給孩子的,不僅僅是足球
    每當我看到這張照片,總是心中一熱,想著教練你到底知不知道,你對我的兒子來說,有多重要。你在他心中意義重大,這樣的情感可能我沒有辦法用言語表達,但我相信,所有孩子和他們教練之間的關係,都不止是老師學生那麼簡單。